这一期播客,聊聊阿青为什么要花20万在英国学一个叫Food Studies的专业。以下来自阿青自述:
去年就在考虑读个书,不过读书前先要攻克我的语言问题。实不相瞒,英语在前28年就只在高三下学期那半年有过真正认真的学习(也都忘光光),所以去年底就开始备考,一开始在新东方网站上做了模拟考试,结尾是粗体大写红色的3.5分,表明我算个十足的潜力股。今年初选专业,三个方向摆在面前:一个是跟我本科所学承接的文化产业方向,另一个是看起来比较有就业前景的商科方向,最后一个是Food Studies,顾名思义,研究食物。
前两个很快被我排除掉。原因怪简单,不感兴趣。煞费心思和金钱,来英国只是换一张文凭,没意思。但第三个方向不一样,它很小众,看起来也“不好找工作”,但跟我来英国之后发生的许多事情都有关:去年来英国后,很快我就加入了家附近的社区花园成为一名志愿者。说是志愿者,也没有那么苦哈哈,花园组织非常松散,每周日中午想来就来。大家一起干了活,还能各自分一点儿收获的作物带回家,偶尔会用这些作物做点吃的带去花园和大家共享。这让我感到有联结,不是一个陌生的异乡人。另外,社区花园也成为我打开英国食物(运动)版图的起点,得以窥见英国公共社区文化是如何运作的,这之后参加了当地社区组织的在地食物会议,成为一个生态农场的志愿者,通过面试成为一名再生农业短期课程的学生。
最忙的时候,一周有这些跟食物相关事程:
周二和周五中午去附近的咖啡店,将后厨装着蔬菜水果残渣满满当当的两桶Food Waste提去社区花园,倒入其中一个堆肥箱;
周三一整天在隔壁小镇上Regenerative Agriculture的课程;
周五去附近30分钟骑车路程的生态农场做志愿者;
周日中午在社区花园做志愿者;
年初参与至今的社区项目,做一本食谱书:将附近共十几位居民、食物团队成员、厨师、咖啡师提供的食谱收集起来,里头的主要原料都是花园种植过的作物。我还画了一张食物地图,将小餐饮体、食物银行、社区花园、份地花园、难民花园等等都囊括其中。
噢,我还在一家英国餐馆兼职厨师,做英国菜。
我该很庆幸,没有生活在伦敦,而是住在一个被人们称为“村”的城市,才得以有这么多与食物互动的机会。接下来这两年,将是半工半读的状态,但仍然和食物同行。也期待能以更多不曾设想过的角度看待它。或许一年后,两年后都可以再录一期播客,届时和大家分享我的收获。
00:01:00 本期源于一场家庭争执?
00:07:11 为什么要读书:身份焦虑与自然而然
00:14:26 以暂居者的身份进入英国乡镇
00:19:42 穿针引线打开英国西南部的食物版图
00:26:29 为什么去学再生农业?
00:33:41 一些在农场工作的体验
00:41:20 城市化与社区花园
00:46:19 每个人都应该有种菜的权利
00:54:15 学习怎么照护一棵树
01:03:51 为什么需要知识
01:09:26 符号学与食物(学)
桃子:戏剧博士英国在读。关心性别,戏剧(曲),大众文化。
阿青:Food Studies Msc在读。关心独立电影,生态农业,气候变化。
设计:陈旭麟
音乐:《Edamame 毛豆之歌》- 林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