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20.【上】"80%做美国TikTok电商的人赚不到钱,赚到的人却不在乎这点钱"|对谈Newme顾俊

Vol20.【上】"80%做美国TikTok电商的人赚不到钱,赚到的人却不在乎这点钱"|对谈Newme顾俊

51分钟 ·
播放数1426
·
评论数4

本期是 「出海Studio」 与 「全球疯长」的联合节目。

内容来源于雷锋网的一场直播活动,毛毛和凯飞、顾俊漫聊美国 TikTok 电商。

顾俊是一位连续创业者,3年前成立 Newme 并迅速成为 TikTok 上的头部卖家。过去两年顾俊本人几乎把全部时间投在了美国市场,去年新成立了帮助中国品牌出海的服务商公司 Localink。

节目中,你将听到 TikTok 美国电商的现状、机会和风险,以及置身事内的从业者们的思考、勇气和不断的突破。

本期节目下半部分已发布在播客「全球疯长」,欢迎点击订阅收听。

【嘉宾】

顾俊:连续创业者,TikTok 头部卖家 Newme 和 Localink 创始人

【主播】

姚凯飞

微信号@yaokaifei1015;公众号@阅读以明智(data_algorithm)

BrandAl 创始人CEO,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曾服务于阿里巴巴,ClubFactory(印度电商独角兽)。从事数据、算法相关工作,负责 ClubFactory 的推荐、风控、用户画像等团队,近5年活跃在跨境电商行业。

毛毛

国内知名消费品品牌创始人,关注品牌和消费品出海。

【时间轴】

2:20 TikTok 美国电商规模的进展是不及预期的,为什么?

-7:35 全托管策略和品牌运营的冲突

-11:04 要保品牌还是要快速销量,对平台来说如何两全?

14:10 为什么选择美国 TikTok 作为核心市场?赚到钱了吗?

-14:52 寻找货的确定性,选择美国市场

16:50 跨境小包模式是否能成就品牌

18:28 到本地去!用高成本追求高毛利

23:25 可以"made in china",不要"seller in China"

24:26 中国原生品牌出海的困境

-16:00 成为亚马逊的品类Top是不是品牌呢?

-29:36 流量对于美国 DTC 品牌的利与弊

31:26 什么样的中国品牌和中国团队能干好出海?

33:46 美国的 TikTok 真的能成就品牌吗?

37:07 极致供应链 VS 高情绪价值,哪个更能在美国成就品牌?

- 39:14 品类四大坑:什么品类不适合在 TikTok 美国做品牌?

45:28 大家都在卷,美国团队跟中国团队在 TikTok 上分别卷啥?

-47:04 TikTok 美国的爆品生命周期比抖音更短?

-48:05 吃到美国 TikTok 最大红利的是美国品牌吗?

52:17 能做好出海美国品牌的三个条件

【播客社群】

欢迎对创业、出海电商感兴趣的朋友进入听友群。

加入方式:

微信搜索@jack953421,备注公司和姓名,小助手会拉你进群。

展开Show Notes
猫猫头.
猫猫头.
2024.12.18
1️⃣美国TikTok等同于国内抖音的什么进展?(2024/10)
TikTok影响力已经构建完成(美国平台月活/人口=中国平台月活/人口),但商业化进展有待开发
工具成熟度=2022年年中:小黄车上了1年,投达开播已经充沛,但量没有起来(全场最高是英区的$2M)
未达预期的原因:
1. 基建成熟度(物流履约成本)
2. 品牌供给的不健全(B端):品牌在中国的销售渠道里,线上份额很高,所以品牌的电商预算很高;类比Amazon上品牌的SKU不健全
3. 国情及用户习惯培养(C端)

2️⃣全托管对于品牌建设的伤害
平台为了托举GMV,平台给予小包平台补贴,全托管白牌产品可以几倍低于品牌产品
已知在跨境生态下,品牌和白牌的供应链、物流差异不大。品牌卖家的核心能力是产品定义,但在品牌建设阶段,品牌还不足够具备市场竞争力时,TTS就托举白牌进行价格内卷。在TT还不够具备品牌价值拉动性、还希望品牌对于渠道有进一步投入的时候,就开始收割品牌存量的用户价值
已知品牌有线上线下多重渠道,线上价格体系一旦被白牌影响开始内卷,就会造成线下价格策略的崩塌,带来用户的退款投诉
平台既要又要:想同时做好白牌的最高性价比和品牌助推阵地

3️⃣TTS恶劣生态的形成原因
抖音GMV3万亿可以卷,但TT的GMV只有$100亿,不应该存在卷的生态
Temu出现之前,TT的业务逻辑是正确的,品牌建设本身就是一件细水长流的事情,但平台对于增长的诉求使得一切扭曲变形:Temu低价+全托管策略,虽然可以快速拉动GMV,但对于生态里的玩家都是牺牲的
平台算法逻辑的改变(2024年Q1):从GPM到OPM,千次播放GMV(客单价)转变为了千次播放订单量
抖音电商:高客单逻辑,二奢、女装的主阵地
拼多多/Temu:成交量逻辑,白牌的正面战场

4️⃣TT做跨境品牌的三个阶段
美国人接受白牌Made in China,但不拒绝品牌Seller in China
阶段一:全域投流,中国供应量发往全球;先找货的确定性,再找市场的确定性
阶段二:更激进的本地化:本地备货/团队/流量/渠道
阶段三:品牌化:深度链接的达人社群,原生化内容和服务深度,用更高昂的成本撬起更高的margin

5️⃣成本结构,决定小包逻辑只能做美国
小包:供应链极致的打法,保障了商品的最低价格,限制了品类的拓展(不带电、非液体、小、轻,Shein的女装是最完美的解法)
中东毛利>85%才能盈利,所以货只能割韭菜;英国平均客单价$15-30,物流成本$6-8;美国客单价>$30,物流成本$7,物流履约占15-30%
小包关税:本地备货不涉及小包关税;但TT的本地备货极爆品化,合包能力不强,客单价提不上去;爆品客单价$20-30,只有合包到$70-80才能使得小包物流成本压缩到<15%

6️⃣中国跨境卖家面对的主要问题
1. 在做品牌还是在做品类:很多卖家仍然延续Amazon listing品类逻辑,贸易思维的比低价,用供应链逻辑看消费端市场;Amazon品牌的定价倍率至少是品类的2.5x
2. 品牌的品类扩张:品类的扩张会带来标签体系的模糊和传递情绪的多元,需要在原始用户和新生用户间做取舍

7️⃣什么团队适合出海
产品型品牌:消费电子,基于中国工程师优势做场景;功能价值高,情绪价值弱:大疆、Insta360、Anker;创始人懂研发,能够拉开产品差异化
流量型/价值型品牌:对流量和内容有深度理解,支持少批量、低成本MOQ备货,小单快反出爆品;shein(跨境小包:基于中国供应链+电商履约+流量内容,服装季节实效性强)

8️⃣TikTok Shop女性创业三大坑
护肤:不同人种间的审美差异,东亚人喜欢白幼瘦,中国人很难发现本土的情绪价值机会
珠宝水晶:标品,容易被平替
美甲:本地备货是大坑,卖爆=库存不足,卖不爆=库存成本

9️⃣谁能吃到TikTok的红利
极致的供应链能力(中国:钱、产品)+极致的流量能力(美国:达人分润、合作深度)
1. 中国本土盈利¥2B+,基本盘够大够稳
2. 出海是一号位工程:决策尺度、深度、速度需要全权负责
3. 投入>$1M容错率建设基本盘(美国团队、供应链)

🔟TikTok起量打法
冷启动:本地团队拍摄大量基础素材+AI,跑出月销1万单的货品,解决达人信任度
阔量:达人带货
(达人BD,本地开播,投流, 货架电商)

1️⃣1️⃣TikTok的盘子有多大
美国电商GMV占比27%,TT能发展到5-10%就顶天了
跨境品牌的终局:线上+线下联动
品牌=全渠道、心智差异化、规模

1️⃣2️⃣谁在TikTok上赚到了钱
1. 卖课
2. 卖店(本地渠道基础设施)
3. 基本盘玩家(中国本土盈利¥2B+):头部玩家不需要
4. 代运营:ROI极低(1-2x),销售佣金的20-25%
5. 独立站品牌
lqqing
lqqing
2024.11.16
你就能
Vivi_iviV
Vivi_iviV
2024.10.08
太棒了!顾老板把中美做市场,以及local做品牌和产品区别剖析得很清晰。做老板的人,他/她的认知和前瞻性真的很一致,我们老板也是在年初做了这样一个决策,所以我们把marketing也放到了local,包括线上和线下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