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205|放“空”:佛学教会我们过一种真正自由的生活|嘉宾:许小亮

Vol.205|放“空”:佛学教会我们过一种真正自由的生活|嘉宾:许小亮

63分钟 ·
播放数37415
·
评论数84

最近几年,各大城市的寺庙都出现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身影,压力与内卷之下,年轻人纷纷在上班与上学之间选择上香。其实,回看历史,佛教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选择逃离世俗之苦的第一选项。在顺境的时候选择儒家,在不得志的时候选择佛家,是古代文人生活智慧。

佛教本身诞生在印度的种姓社会中,很多元素与中国文化有很深的异质性。那么佛教在中国本土的传播中是如何适应和被改造的呢?禅宗和净土宗为什么在中国最为流行?我们能在生活中获得佛教的智慧吗?

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请到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教授,喜马拉雅《中国佛教史》课程主讲人许小亮老师,和我们聊聊他如何与佛教结缘,以及佛教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许小亮(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教授)

【收听指南】

02:48 许小亮:我如何与佛教结缘

11:20 面对虚无,佛教给我们儒家给不了的心安之处

13:20 在江南,佛教是日常生活中的佛教,而不是苦修

15:00 苏州居士林:献花礼佛、不做法事、做图书馆

20:30 佛教的源起:佛教与印度种姓社会

24:49 大乘佛教为什么和中国文化更契合?

27:40 佛教传入并流行于中国的底层线索是什么?

32:00 佛教中国化的难题:一切皆空,为什么“有”是必须的?

44:12 禅宗与净土宗:顿悟、念佛与禅修

51:21 禅修不一定要打坐,一个人跑步也可以是禅修

54:48 李政道先生是我生命中的“佛陀”

【工具箱】

01 欧阳竟无(1871-1943),本名欧阳渐,字竟无,近代著名佛学居士,江西宜黄人。1918年,竟无先生与当时一批著名学者,如沈子培、陈伯年、梁启超、熊秉三、蔡孑民、章太炎等,共同发起在金陵刻经处研究部的基础上筹建支那内学院。在内学院的三十年历史中,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大批著名的佛教学者。欧阳竟无在佛学理论上推尊法相唯识学,并对此有十分精深的研究。他通过对法相唯识学发展历史的梳理和研究,提出了唯识和法相是在理论上具有许多不同特点的两种学理的崭新见解。

02 阿罗汉,简称“罗汉”,梵音译(Arhat)。含有杀贼、无生、应供等义。杀贼是杀尽烦恼之贼,无生是解脱生死不受后有,应供是应受天上人间的供养。在小乘佛教中,是伟大的佛陀得法弟子修证最高的果位。

03 声闻乘。四谛的教法,能令人断除见惑和思惑,证得涅槃,叫做声闻乘。“声”是言教的意思,听闻佛的言教,悟四谛之理而得到解脱的人叫做声闻。在没有佛法的时代,有人独自悟到缘起之理而得到解脱,但他不能把自己悟到的真理说出来,这种人叫做独觉,因此十二因缘法叫做独觉乘。六度的教法,能令修持者行菩萨道,经过无数世的难行苦行,最后达到佛的果位,叫做菩萨乘

04 禅宗,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禅是禅那(Jhāna)的简称,汉译为静虑,是静中思虑的意思,一般叫做禅定。此法是将心专注在一法境上一心参究,以期证悟本自心性,这叫参禅,所以名为禅宗。禅学方面,在中国有一支异军特起,那就是所谓“教外别传”的禅宗。这个宗所传习的,不是古来传习的次第禅,而是直指心性的顿修顿悟的祖师禅。

05 净土宗,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此宗是依《无量寿经》等提倡观佛、念佛以求生西方阿弥陀佛极乐净土为宗旨而形成的宗派,所以名为净土宗。此宗的特点,简单易行,普能摄受广大群众。修学此宗不一定要通达佛经,广研教乘,也不一定要静坐专修,行住坐卧皆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只要信愿具足,一心念佛,始终不怠,临命终时,就可往生净土。

【本期推荐】

由许小亮老师主讲的《中国佛教史》课程已经在喜马拉雅APP上线了,大家在喜马拉雅搜索“许小亮”就可以看到合集。这门课一共110讲,小亮老师会用他的逻辑和讲述方式,超越佛教自身,从历史出发梳理佛教演变,讲述“中国佛教”与“中国”共同成长的历史。欢迎加入这门佛学史课程,和小亮老师共同开启一段佛法之旅。

【出行信息】

#学术考察 「变革:坎坷的觉醒之路」正在招募中

10.28-11.6,与主理学者许小亮、孟庆延,飞行嘉宾李永晶,三位老师一起,来到九州、关西、四国,探寻古典多元文明的交汇栖息之地。如想获取更多考察相关信息,欢迎咨询考察助理-小爱(eidos6719)。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三联中读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关注、评论、转发,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0(备注「播客」)

商务合作:contact@eidos.wiki

展开Show Notes
真的,storytelling这口饭不是每个人都能吃的,这时候就知道施展为什么能火了吧,快回来列国志呀~
这期听2遍都不为过,再出一期吧
不喜欢这位老师
天才云一朵:我也是
三点又21
三点又21
2024.10.18
55:12 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两个,真理和自由,科学是真理,艺术是自由。
有的地方真的是一派胡言,起码对于藏传佛教来讲是一派胡言,现在的各路专家真的太多了,误人子弟。希望真正对佛学感兴趣的师兄们去看看正经堪布、仁波切们的甘露金刚语,比听这种好太多太多。
杰克汪:你确定是学佛的?你说的有的地方的胡言请大胆说出来,佛学还来拉踩。
飒露紫电青霜:比如说呢
7条回复
51:58 这个观点好棒啊!一个人的运动也是禅修,也是冥想,不是非要打坐。
李白好吗
李白好吗
2024.10.20
52:05 正在跑10km 听到这停下来看距离,还有1.5km
Yummy_iSgC:我今天跑10km的时候也刚好听到!
李白好吗:很巧!感觉太奇妙了,禅修时刻
3条回复
作为一个门外汉,我觉得老师讲的挺好的
awall
awall
2024.10.22
57:07 专家不懂就别妄下断言吧,首先早期的壁画在当时根本不算是艺术,是实用工具,画匠更没有创造艺术的自觉意识,其次如此以宗教观点先入为主的定论自由和艺术,不如先好好研究下“自由”和“艺术”在哲学和艺术脉络中它们各自为何物,如此断言,佛理境界可见也未必精深。
HD297314c
HD297314c
2024.10.19
讲的很好,尤其是心经空的进取和维特根斯坦语言的世界。
老螞蚱
老螞蚱
2024.10.20
听了半个小时,感觉主持人思考反而有体系和深入些,冒犯冒犯。
白芷正溫
白芷正溫
2024.10.20
普通人如果只是追求禅定,就会以顿悟(灵光一现)自居,陷入自怜,自况,自谓,自愈的境地里,生出狂悖之语。就像一些武侠小说里剑走偏峰的人,专注于练奇功,多争多杀,自毁修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大概是一种空中蹬车的状态,因为中国人的儒家基因不允许全然放下躺平无所为,但又会因为追求、想争而陷入求之不得的苦闷中,所以空与色相互离不开,是相持阶段。佛系,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词语,它的适用范围比佛教、佛学都要广,因为佛教和佛学的体系化和严肃性容易让寻求安慰的人觉得皈依也是负担。但佛系,就能让人毫无压力地在佛文化里舀一瓢水喝,他们无缘,悬浮,倦怠,加速。
放放放放
放放放放
2024.10.19
为什么苏州会形成这样的居士氛围?还是说各地其实都有吗
Renee热内:有的!新加坡也有居士林
HD848133k
HD848133k
2024.10.20
58:36 所以我觉得寺庙就是最可持续生活的地方,其中就包含燃灯者这一部分。其他包括一日不做一日不食啊环保啊等等
Roger_50ou
Roger_50ou
2024.10.20
讲的不知所以…
Yummy_iSgC
Yummy_iSgC
2024.10.20
身在苏州,有幸去过佛教居士林,的确和普通的寺庙很不一样,没有香火,但人气很旺,记得有藏书量很大的图书馆,非常有灵性的腊梅,遇见正在佛堂开分享会的一行人,匆匆到过,念念不忘。
utopia3
utopia3
2024.10.20
51:54 我跑3、5公里甚至更远的时候,脑子里就是完全放空完全自由的状态,任思绪翻滚…完了之后可能对某件事情有了新的看法、新的解决方法。那种感觉真的很舒服!
45:58 这个问题太好了,怎么把禅宗融入饭日常生活中,现在的状态是两者处于割裂的状态,通过念佛与阿弥陀佛那个世界建立关键么?自己没有慧根吧!自己对于物质的欲望太强了,对于佛学我懂得的东西仅流于表面,太难悟了啊,我想知道真正自由是不是就是心态上的解放(即情绪稳定)
JZ不是Jay-Z:我觉得是这样。如果用物质如GDP平均+精神如幸福指数一起衡量国家和个人,这世界最富有的或许是不丹尼泊尔和北欧国家,同样现世的大富大贵也许是数据合计后的“穷人”
霸王吮指原味麦旋风:推荐一本书铃木俊隆「禅者的初心」,这本书的就是讲如何把禅宗与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简单讲就是专注当下:吃饭的时候专心吃饭,拉屎的时候专心拉屎
4条回复
云卿_t1D9
云卿_t1D9
2024.10.22
说到献花礼佛,我有时候会看到寺庙里因为献花的人太多,会把那些之前供着的尚未衰败的鲜花丢弃销毁,以便换上新进的鲜花,看着它们还在盛放期就被堆放在一起等待像垃圾一样被抛弃的时候,我很难过,那一刻没有看到佛家的慈悲。
付费的呀,好想在小宇宙听这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