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关心对孩子而言如同“诅咒”,甚至会让孩子长大后不知不觉拥有“诅咒式人格”,打破这些陈年诅咒的钥匙究竟是什么?
小喇叭:
北京时间本周六10月26日傍晚17:30,严女士又要开张卖货啦!!欢迎去小红书主页“严艺家”预约直播,好物好机制等大家来!更有整点抽奖等你来试手气哦!
本次货品包括但不限于:
NEIWAI内外超级好穿的秋冬百搭打底/家居服/云朵无尺码内衣,
返场王好评如潮的西川软管枕/明基WIT台灯/隽发洗发水/古尔莎玫瑰水/优佳防晒霜,
2025新开年必备德国灯塔A5笔记本计划本,
高颜值+超实用的躺岛软毯与Vesta浴巾眼罩颈托,
打工人必备健康零嘴新锐品牌有乐岛,
“让人惦记的健康乡味”南食召系列,
一口就爱上的珂珂琥原豆巧克力系列,
养生续命必备AG小绿粉与膳魔师保温杯系列,
自用长达15年的德国老牌福来身体油,
常年畅销甜酷WOW DAYS耳饰系列,
丹碧丝卫生棉条及护舒宝考拉夜间裤…
更有心理学好书好课等你来入!
不见不散!
但从客观的角度去看,下雨能怎样,最多淋一次雨;赶不上地铁能怎样,最多打车;似乎,对结果的恐惧已经远超结果本身对人的影响了
————
有些诅咒的背后是(病态)自恋的一种外化,比如事情真如对方所预言,那你大概率会听到“我早就警告过你吧”,这句话里有两层意思:1. 我有先见之明,我比你聪明(让孩子认为养育者的认知总是超越自己的);2. 让你不听我的话,这就是你咎由自取(推卸责任,用责备的方式遵化孩子)
这样的养育者的自恋常常是受损的,受损主要来自于他的原生家庭和在社会上的不如意,他们修复自己受损的自恋的方式通常是找一个更弱小的客体,而孩子,无论身体还是智力上,都是一个非常完美的对象。
————
对孩子来说:养育者似乎智力上很聪明,似乎能给出我方向上的建议,但出了错总会责备我。
希望他们帮助,但又怕被帮助,因为他们的帮助一旦成功,功劳全归他们,一旦失败,责任全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