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 黑塞说: 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

105. 黑塞说: 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

3分钟 ·
播放数99
·
评论数0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通向自我的征途,是对一条道路的尝试,是一条小径的悄然召唤。人们从来都无法以绝对的自我之相存在,每一个人都在努力变成绝对自我,有人迟钝,有人更洞明,但无一不是自己的方式。”

A.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 年 7 月 2 日 - 1962 年 8 月 9 日)是瑞士籍德裔作家、诗人。

1. 生平经历:

- 成长背景:出生于德国南部符腾堡州小城卡尔夫,4 岁时因父亲工作调动迁居瑞士巴塞尔,后又回到德国。他的家庭有浓厚的宗教氛围,这对他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一定影响。他的外祖父是著名印度学者赫尔曼·龚德尔特,这也为他日后对东方文化的关注埋下了种子。

- 早期经历:14 岁时立志做诗人,1891 年考入毛尔布隆神学校,但因不适应学校的教育方式,半年后逃离。此后,他做过书店伙计、机械厂学徒等多种工作,同时广泛阅读书籍,为文学创作打下了基础。

- 婚姻状况:经历了三次婚姻,第一任妻子是钢琴家玛利亚·贝诺利,1904 年成婚,1923 年离婚;第二任妻子是歌唱家露丝·文格尔,1924 年成婚,1927 年离婚;第三任妻子是奥地利美术史研究家妮侬·奥斯兰德,1931 年成婚。

- 创作生涯的起伏:一战爆发后,黑塞发表反战文章,投身战俘救助工作。二战时,因反战被德国当局封禁作品,转向在瑞士发表作品。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困难,如家庭问题、战争的影响、精神疾病的困扰等,但这些经历也成为了他创作的素材和灵感来源。

2. 文学成就:

- 作品风格:他的作品融合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兼具深度的哲学思考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作品常常探讨个体的自我认知、精神追求、对人性的理解等主题,具有强烈的人文主义色彩。

- 代表作品:

- 《乡愁》:使他一举成名,这部作品奠定了他在文坛的地位,让他获得了经济上的保证,也为他后续的创作提供了条件。

- 《彷徨少年时》:也叫《德米安》,讲述了少年辛克莱在成长过程中对自我和世界的探索,以及在内心的挣扎中逐渐找到自己的方向。这部小说对当时的德国青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德国浪漫派的最后一部经典”。

- 《荒原狼》:以主人公哈利·哈勒尔的视角,展现了一个人内心的孤独、矛盾和对现代社会的不适应,反映了一战后德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

- 《玻璃球游戏》:是他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构建了一个以玻璃球游戏为核心的精神世界,探讨了人类的精神追求和文化传承的意义。

- 《悉达多》:讲述了古印度贵族青年悉达多为了追求内心的平静和真理,放弃贵族生活,历经种种磨难和考验,最终实现自我觉醒的故事。这部小说充满了对人生、宗教、哲学的思考,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3. 所获荣誉:黑塞屡获嘉奖,1936 年获得瑞士最高文学奖凯勒文学奖,1946 年获得歌德文学奖和诺贝尔文学奖,是德国和瑞士第二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赫尔曼·黑塞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被认为是 20 世纪最重要的德语作家之一,对后来的文学创作和思想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黑塞的作品常常探讨个人的内在成长和自我发现。他强调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内在世界和精神成长的过程,这种探索是生活的一部分,需要通过反思和内省来实现。他对现代社会的机械化、物质主义和精神束缚表达了担忧,认为社会的条条框框、规范和传统可能会扼杀个人的自由和真实自我。

黑塞受到东方哲学、特别是印度和中国哲学的影响。他在作品中表现出对禅宗、印度教和佛教等思想的兴趣,强调心灵的平静和内在的平衡。他的作品常常描绘主人公的内心冲突、精神寻求和对和谐的渴望,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内心的平静和对自然的感悟来找到内在的和谐。

B.《德米安:彷徨少年时》(Demian: The Story of Emil Sinclair's Youth)是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于1919年发表的中篇小说。这部作品通过主人公埃米尔·辛克莱的成长故事,探讨了个体在道德、信仰和自我认知上的挣扎与成长。

小说的主人公埃米尔·辛克莱是一个生活在温暖而美好的光明世界的少年,但他逐渐意识到这个世界只是谎言。他渴望解脱,却无法向任何人开口。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德米安,一个与众不同的同龄人,他的出现帮助辛克莱克服了内心的恐惧,并引导他走向自我发现之旅。德米安不仅是辛克莱的朋友,也是他的引路人,帮助他面对孤独、胆怯、彷徨和叛逆,最终找到真正的自我。

黑塞在小说中运用了许多象征元素和事件来展现辛克莱的新自我认知。例如,小说的结尾,辛克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他抬头望向天空,看到一个巨大的村落被一个类似艾娃的神性形象吞没,然后这个形象弯腰生下了那些现在闪耀的星星,象征着旧世界的结束和新世界的诞生。

《德米安》不仅是黑塞文学生涯中的一个转折点,也对20世纪的精神探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节选: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通向自我的征途,是对一条道路的尝试,是一条小径的悄然召唤。觉醒的人只有一项义务:找到自我,固守自我,沿着自己的路向前走,在心中坚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所有其他的路都是不完整的,是人的逃避方式,是对大众理想的懦弱回归,是随波逐流,是对内心的恐惧。”

“我常常幻想未来的景象,梦想自己可能会成为的角色,或许是诗人、预言者、画家等等。然而这些都不算什么。我存在的意义并不是为了写诗、预言或作画,任何人生存的意义都不应是这些。这些只是旁枝末节。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

“你我这样的人都很孤独,但我们还有彼此,我们暗暗得意,因为自己与众不同,离经叛道,追求超凡。但如果要走命运之路,这些我们也得放弃。”

“上帝借由各种途径使人变得孤独,好让我们可以走向自己。”

“鸟要挣脱出壳。蛋就是世界。人要诞于世上,就得摧毁这个世界。鸟飞向神。神的名字叫阿布拉克萨斯。”

C.《悉达多》是赫尔曼·黑塞创作的一部哲学小说,讲述了一个名为悉达多的印度青年婆罗门的求道之旅。他为了追求心灵的安宁和对生命真谛的理解,孤身一人展开了一段漫长而深刻的自我探索旅程。在旅途中,悉达多经历了学习、苦行、听教义、觉醒、堕落世俗、悔恨、修行、会爱等多个阶段,最终在河水的启示下,体验到了万事万物的圆融统一和所有生命的不可摧毁的本性,实现了自我与永恒的融合。

小说中的悉达多并非佛陀,但他的故事与佛陀的生平有某些相似之处。他在年轻时就对自己的精神追求感到不满,因此决定离开家庭,成为一名苦行僧。在苦行的过程中,他学到了如何克服痛苦和欲望,但他逐渐意识到这种生活并没有给他带来真正的满足和解脱。于是,他继续前行,遇到了佛陀乔达摩,并从佛陀的教诲中寻找启示。

尽管他的朋友侨文达选择成为佛陀的弟子,但悉达多认为自己必须独立寻找自己的道路。他进入城市,体验了爱情、财富和权力,但这些世俗的享受最终让他感到空虚和堕落。在经历了深刻的内心挣扎后,他决定放弃一切,成为一个船夫,从河流的永恒流动中寻找智慧。

节选:

“如果你将一粒石子投入水中,石子会沿着最短的路径沉入水底。恰如悉达多有了目标并下定决心。悉达多什么都不做,他等待、思考、斋戒。他穿行于尘世万物间正如石子飞入水底——不必费力,无需挣扎;他自会被指引,他任凭自己沉落。目标会指引他,因为他禁止任何干扰目标的事情进入他的灵魂。”

“我通过我的灵魂与肉体得知,堕落乃为必需。我必然经历贪欲,我必然去追逐财富,体验恶心,陷于绝望的深渊,并由此学会去抵御它们;学会热爱这个世界,不再以某种欲愿与臆想出来的世界、某种虚构的完善的幻想来与之比拟;学会接受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热爱它,以归属于它而心存欣喜。”

“世界并非不圆满。世界并非徐缓地行进在通向圆满之路:不,世间的每一瞬间皆为圆满。”

D.《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Narziß und Goldmund)是赫尔曼·黑塞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两个性格迥异的青年纳尔齐斯和歌尔德蒙的故事。小说通过这两个人物展示了理性与感性、精神与欲望之间的冲突与和谐。

纳尔齐斯是一个理性、逻辑清晰的人,他严于律己,追求成为一名崇尚逻辑与理性的神学家。而歌尔德蒙则是一个感性、艺术气质浓厚的人,他体验了爱情与感官之乐,学习了雕刻的艺术,并在生活的旅途中经历了许多挑战和冒险。尽管两人性格不同,但他们之间存在着一种深刻的友谊和理解。

小说中,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分别代表了父性与母性,克制与享乐,他们的故事探讨了人性中的这些矛盾心理。黑塞通过细腻的笔触描述了这两种人性的成长过程,以及他们如何在理想的感召下最终实现统一。

《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不仅是黑塞个人非常喜欢的作品,也被许多评论家和读者所推崇。这部作品深刻地探讨了人类精神追求和艺术创造的主题。

节选:

1. “我们的友谊除了向你表明,你是一个和我完全不同的人以外,压根没有任何别的目的和意义。” 这句话体现了小说中两位主角之间复杂而深刻的关系 。

2. “我之所以爱你,正因为你是你自己。” 纳尔齐斯在小说的结尾对歌尔德蒙表达了深沉的爱,这种爱超越了普通的友谊,是对另一个人本质的完全接纳和理解 。

3. “我们的目标不是相互说服,而是相互认识,并学会看出和尊重对方的本来面目,也即自身的反面和补充。” 这句话揭示了小说中一个核心主题:通过与他人的交往来认识和完善自我 。

4. “一个放荡者的生活,恰恰能够成为通往圣徒生活的捷径之一。” 这句话反映了黑塞对于人生道路多样性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宽容态度 。

5. “歌尔德蒙,”他朋友凑近他耳朵低声地说,”原谅我,有件事我没能早一些告诉你。让我今天告诉你吧,我是多么地爱你,你对于我一直有多么宝贵,由于你,我的生活变得多么丰富了啊!这在你不会很有意义;你对爱情已司空见惯,已让许多女人宠爱和娇惯过。可对我却不同;我的一生缺乏爱,缺乏这最美好的东西。……要是我终究还是知道了什么是爱,那就得归功于你。你是所有人中唯一我能够爱的人。你无法衡量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沙漠中的甘泉,荒原里的花树。我的心没有枯萎,我的灵魂中还留下了一个可以为圣恩所到达的地方,这完完全全得感谢你。”

6. “纳尔齐斯是深沉、清瘦的,歌尔德蒙却那么明亮、饱满;纳尔齐斯是一位思想家与剖析者,歌尔德蒙却是一位梦想家和童心赤子。然而,这两个极端却碰撞出这样的共同点:两人都是高贵的人类,都拥有出类拔萃的天赋,在人群中很是亮眼;两人也都收到了来自命运的特殊警示。”

7. “像你这一类的人,天生有强烈而敏锐的感官,天生该成为灵感充沛的人,成为幻想家、诗人和爱慕者,比起我们另外的人来,比起我们崇尚灵性的人来,几乎总要优越一些。”

8. “一个负有崇高使命的人,即使在生活狂热的混沌中沉溺得很深,浑身糊满血污尘垢,也不会变得渺小和卑劣,泯灭心中的神性。他即使无数次迷途在深沉的黑暗中,灵魂的圣殿里圣火仍然不会熄灭,他仍然不会丧失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