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史上,许多钢琴名家都是在国际著名赛事上一战成名。本期“丹调”的嘉宾,也是一位因比赛的优秀表现而获得关注的钢琴家。他16岁考入柯蒂斯音乐学院,是2019年柴可夫斯基国际乐器比赛中,唯一闯进决赛的中国钢琴家,且在经历主办方失误导致的事故后,依然获得了钢琴组“自信与勇气”特别奖。如果你也是古典音乐迷,或许你早已看到过他的表情包。他就是青年钢琴家安天旭。
当年的柴赛决赛上究竟出了什么问题?面对突如其来的事故,安天旭是如何靠肌肉反应随机应变的?从琴童到逐渐脱颖而出,他在柯蒂斯音乐学院、以及在普莱特涅夫的大师课上面对同样强大的同学与老师,又有过怎样的体验?作为一位获得流量而又接住流量的演奏家,他如何看待自己的演奏风格和过人之处?本期节目中,请听安天旭与我们激情分享。
时间轴:
01:33 柴赛现场的小插曲是怎么回事
02:47 小插曲对比赛发挥有哪些影响
06:48 安天旭从小学琴的经历
08:58 学琴整体是苦的,能坚持下来就算喜欢了
09:41 从小听大师演奏非常重要
11:21 谈普莱特涅夫的大师课:老苏联教育风格
13:26 大师课需要在宏观艺术上给人启发
14:33 有些不够好的大师课是因为没有体系
15:35 早年认为自己的风格是激情派,现在越来越理性
18:40 对比大师的录音,可以体会到不同的人性表达
21:35 安天旭怎么看待历史上的钢琴大师
23:02 技术和情感表达如何取舍?
25:18 弹钢琴让人标榜孤独,可能让我变i了
29:11 演奏会的体力消耗特别大,因为要拽着听众走
30:29 如果不弹琴,我可能会去研究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