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说】
纷扰的世界,我们需要独处的时间,再好的朋友也无法完全满足我们自己的需求,“虚拟朋友”是我们在自己的小小世界中,创造出的幻想朋友,他们超越时间,空间各种因素,拥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又与我们心有灵犀。TA们存在过!是对于“活着”的第二种定义,只要我记得TA们就一直存在与我的生命中。
本期零分无限以游戏形式给大家展示虚拟朋友的概念。
【本期嘉宾】
*鱿鱼&安彬
*拾柒
*马修&豆子
【本期你将听到】
00:00:24:《胡诌八扯》沉浸式互动游戏
00:04:14:幻想朋友的神秘交流:揭秘他们的真正身份!
00:07:01:《再见室友》-Drama剧情
00:14:07:马修与安彬的崩溃瞬间
00:21:10:真实与虚拟的边界:他们会出现在任何我需要他们的时候
00:28:13:你是否也有虚拟朋友-这是秘密!
00:31:46:幻想朋友:不是精神病,而是想象力的盛宴!
00:35:16:失去的幻想朋友:马修逐渐消失与记忆模糊
00:38:50:超越时空的虚拟朋友:一场关于友谊和成长的奇幻之旅
【本期音乐】
*Rose&Bruno Mars-APT(片头)
*B.I-Buddy Buddy(插曲)
*ITZY-Imaginary Friend(片尾)
【本期提及】
*《祸不单行》
一款多人桌游,玩家抽取自己的性格,任务,建立与其他玩家的关系,天马行空的编故事,如同即兴话剧。门槛极低的一款桌游。
*假想朋友(Imaginary Friends)
假想朋友是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创造出的虚构人物,通常在童年早期出现,在童年晚期逐渐消失。尽管在客观上并不存在,却感到其真实。
形成原因
1.认知发展不成熟:7岁前,儿童难以区分现实与想象。
2.社交需求:缺少玩伴或倾诉对象,尤其是独生子女或家庭中第一个孩子。
3.情感需要:通过假想朋友缓解孤独感或获得情感支持。
积极影响
1.语言与表达: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2.社交与共情:促进理解他人观点的能力。
3.心理成长:帮助儿童掌握社交技巧和应对情感困扰。
应对建议
1.正常看待:假想朋友是成长过程中的常见现象。
2.适度参与:观察孩子的互动,不打扰或质疑。
3.利用积极作用:通过假想朋友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Tulpa现象
Tulpa是一种由个体通过专注和想象自愿创造的心理现象,类似虚构的朋友或伴侣,但由成年人自主培养。
与精神病的区别
1.控制性:Tulpa由个体有意识地创造和操纵。
2.现实感:个体对现实世界保持清醒和正常的认知。
3.心理调适:Tulpa可提供情感支持,缓解压力或孤独。
潜在风险
1.依赖性:如果过度依赖Tulpa,可能影响日常功能。
2.失控风险:若难以区分现实与Tulpa的存在,需寻求专业帮助。
应对策略
1.自主性:个体需保持对Tulpa的控制权。
2.心理支持:如出现负面影响,可寻求心理咨询或治疗。
*影视中的案例
《小舍得》
1.角色:颜子悠因母亲的压力创造了假想朋友“大龙”。
2.结果:假想朋友导致情绪失控,考场行为异常。
《爱情公寓3》
1.角色:吕子乔幻想出“小泽又沐风”,集合多名虚构人物特点。关谷神奇幻想朋友“马里奥”
2.特点:主要表现为幽默情节,突显幻想朋友的娱乐性。
【本期剪辑】
*鱿鱼
【本期文案】
*鱿鱼
【美术设计】
*陆拾柒
【如何找到我】
*小红书:零分无限
*Weibo:零分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