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节目聊了佛教道教修行与医学之间的奇妙联系,从古代名医到现代养生法,我们探讨了宗教如何通过治病救人来传播信仰。乐老师和梅老师还揭秘了一些鲜为人知的道家修炼秘籍,以及它们背后的有趣故事。想知道更多关于肉桂的秘密吗?想了解道教经典《养性延命录》里六字诀的功效吗?别错过这次精彩分享!
02:09 医学与宗教:古代医保决定社会趋向
06:21 疫情与修炼:祝融的祝与咒的起源与意义解析
12:43 从道家与佛教的养生说起:从陶弘景到昙鸾法师的传承与发展
19:06 和谐宗教关系:陶弘景与梁皇的交流与合作
25:26 宗教的演变与传承:从A版本到不同版本的演变过程
31:51 集体潜意识与通灵笔记:探寻荣格和陶弘景的宗教启示
38:10 传承古武,走向修仙:揭秘庄子呼吸法与心斋坐忘
44:35 呼吸法与导引术:调身体状态的秘密武器
50:58 突破极限:通过呼吸法延长寿命的修仙之道
57:20 道教与佛教的交汇:普庵禅师和辛天君的故事
01:03:43 隐藏的呼吸法:探索普庵禅师的祖庭和诸葛亮的喜好
01:10:05 宗教传统与呼吸术法:探索内在的智慧和节奏
干货整理
【佛道教实践方术】
当世常见的好用的修行典籍和大师
1.陶弘景《登真隐诀》《辅行诀》《养性延命录》(道)
2.昙鸾法师《服气要诀》(佛)
3.《恰美山居法一生中山居闭关的实修教法》(密,噶玛噶举)
4.《藏密修法秘典》(密,格鲁派)
5.陈撄宁《仙学必成》(道)
6.李瑾伯《呼吸之间》
其他常见不常见日用而不知的:
1.庄子的呼吸法“天人呼吸以踵”“《庄子·刻意》篇中说:“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径鸟伸,为寿而已矣。”
2.普庵法师的复杂传承(道+唐密)
3.陶弘景《养性延命录》六字诀:吹、呼、嘻、呵、嘘、呬。下应五脏,上合雷法。
4.呼啸山林的嘯术,魏晋名士款
【核心】
你会发现,我是混着讲的,
一个是静坐默观静祷,
一个是外在的术法和技巧。
内在的,精神世界,心理层面,
外在的,结界,吐纳,符咒。
身心不是二元对立的,
在修行这事儿上是合一的,
相互影响的,也就是性命双修。
修性不修命,修行第一病。
而身心二者的统一,
法门很多,呼吸为要。
其他的术法咒语可以绕过去,
但是呼吸绕不过去。
【佛教道教与方术的互动关系】
1.先讲佛道结合的,
普庵法。
普庵禅师是谁?
宋人,
学过啥?
和虚靖天师学雷法,
会密教的东西,比如三威猛。
传下来些啥?
佛法无从得知,普庵咒,释谈章,
道法,普庵派的符咒,解土煞。地司法,辛元帅法。等等等
2.类似的其实还有楼近垣《大梵斗科》,从唐密紫光派司马上人,和他舅舅林灵素还是王侍宸教的礼斗法结合,成为斗姆法。
3.散装道教的概念。
道士和和尚,古时候没有那么多门户之见。
昙鸾和陶弘景的故事。
抑道扬佛,为了推崇净土,其实没必要。
后世,陈撄宁对此事的点评。
4.法侣财地。暇满难得。
这是一条多数人不走的路。
路上你看不见师长,就容易走歪。
至尊恩师如是修,
欲解脱者如是行。
5.闭关。
别瞎闭。
闭关方法靠谱吗?
闭关是为了什么?
闭关时做什么?
能获什么成就?
如何为印证?
6.作为一个现代人,不要迷信科学,同样也不迷信玄学。宗教的框架,给人的绝对不是盲从迷信,而应该是自我认知和认知协调。
7.至于术数也好,修行也好,
先想明白是为了什么?
为了像仙侠小说一样帅?为了济世救人?为了自渡度他?为了活个明白?
你出发点不一样,
能到达的地方也就不一样。
当然,你可以调整或者修正目标,
但是绝不能走一步算一步。
不然,你会成为念珠收集者,玩儿串儿的教油子。啥都懂那么一点,但是啥也不会。
转回头来,又到了最基本的地方。
【未遇名师莫乱猜。】
不要名师,为要明师。
找个明白人,愿意背你这锅的。
【呼吸和观】
一:呼吸
呼吸可以有动静两种,
有维度若干。举例:
下面说个庄子的“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
吹呴呼吸,陶弘景的六字诀。
吐故纳新,吐纳法,采气。
熊经鸟申,导引通脉,无外乎冲脉和带脉。
我练的是铁板桥和无极桩,
浑元形意太极门的形意拳入门功夫。
“吹呴(呼吸吐纳之术,浅者为吹,深者为呴,是练功调息呼吸的方法)呼吸,吐故纳新,熊经(熊攀到树上而身体悬空。经即悬吊起来)鸟申(申即伸:伸展鸟申:鸟飞行时身体伸展。古人模仿动物编出的练功套路),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为舒通气血,柔和肢体的系统功法,为古代强身怯病的养生之术,后为中医等广泛应用)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彭铿,或云姓篯名铿,长寿见称,先秦时的仙人,养生家,后被道教奉为仙真)寿考(考即老。寿老即长寿)者之所好也。”
二:观
《当麻曼陀罗》画的是西方净土世界接引实况。他周围有圈小图,
“当麻曼陀罗”外阵的右侧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把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定善义》部分准确地描绘了出来“定善十三观”的具体内容。
1日想観
2 水想觀
3 宝地観
4 宝樹観
5 宝池観
6 宝楼観
7 華座観
8像想觀
9真身觀
10 觀音観
11势至観
12普觀
13雑想観
所以,别以为净土宗只有一句念佛号。念佛号里面是高度压缩进了极致的观修思想的。同样是念,人和人观想的不一样,根器不同,同一时同一事,修行不同。
密宗的避免被掐掉也避免泄密,就打住不讲了。
该抛的玉,已经抛了,谁接得住,那就看各人缘分妙不可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