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
张佳
清华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方向博士生,小说作者,师从格非教授,研究方向为当代前沿小说、电影理论与批评、欧陆文艺理论、20世纪中国文艺思想。今年预测了包括韩江在内的三人可能获诺奖,遗憾的是没买彩票。
本期主播
张琳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调动播客氛围的ENFP,一名普通的读者。
李涵
清华大学日新书院中国语言文学类方向本科生,写作关于韩江的毕业论文途中得知研究对象获得诺奖。第一次录播客有点小紧张,揪掉了三根头发,无法驾驭随着情绪变化而乱飞的音调与音量,还是幕后写导语时更安心。
导语
每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大概是少数几个能让在世界深处写作的人被广泛关注的节日之一。公众记忆里短暂出现的一个人名背后,或许就是一个人、一群人、一代又一代人背负起创伤而追寻希望的印记。
韩江的世界流动着对最无辜的脆弱的体察,同时用直接或隐喻的方式,触及这样脆弱的白在这样的人间里,会遭遇的种种暴力。有人说,韩江笔下的人物常常内化了另一个自己的死亡,那个死亡的自己并不是失败者,ta唯一的缺点只不过是坚持正直与善良。历史之于她并非外在的教义,而是作为幸存者含在体内的哀悼,是谴责与守护的温存,是纵使需要每三分钟被扎针一次,也要留下那根负责按下快门的手指,而坚守的尊严。
我们希望这份在脆弱与暴力中坚持去看见的尊严,也能被更多在脆弱与暴力间挣扎的人看见。
你将听到
01:56 渗透着生与死的《白》
05:04 有预谋的竞猜?后悔没买彩票
06:12 在2016年无聊的现代文学课上得知《素食(主义)者》获布克奖
06:50《素食者》的第三章已经超越了性别议题
07:43 世俗意义上的“好”生活与难以言说的困境
10:10 韩江最打动我的一首诗:《没事了》
11:14 同胞/姐妹情谊是韩江进入历史的重要情感装置
14:22 J人如何介绍吸引INFP的《失语者》
15:46 差异化的阅读体验,秋冬季超绝失恋感
17:26 难以描述的一次小说写作尝试
20:29 一个村上粉的十三年诺奖追踪
22:14 从《少年来了》到《不做告别》:经验缺失的人如何书写历史创伤?
24:31 关于济州岛大屠杀:为何、如何不与之告别?
30:46 《不做告别》与塞巴尔德的《奥斯特利茨》:不在场的一代人如何深入内心世界拥抱集体记忆
32:13 两个文本中相似的三条叙事线索:当下的叙事,现时语态中的回忆,回忆中的回忆
33:00 资料与记忆之于 “异乡者”
34:53 “不做告别”与“手指扎针”的隐喻:在历史的伤痛与阴影中活着
36:24 塞巴尔德与韩江的“拼贴”
38:35 二战后的双眼与笔端:乔治·佩雷克、塞巴尔德、托卡尔丘克、安妮·埃尔诺、韩江
39:35 韩江获奖只是因为东亚女性的身份?
40:12 “韩国文学”“韩女文学”等范畴是否必需?
41:29 “因为我们写的好”
43:31 写作者是否一定要有接续文学史的意识?
幕后制作
主播:张琳 李涵
剪辑:尹佳
助理制作人:李涵
关于“人文清华”播客
这里是清华大学官方主办的学术内容平台,兼顾学术性与大众性,外行听得懂,内行有收获。
我们遍访清华学术大家、新锐学者,聊他们的人生经历、学术经历、经典学说、独特发现;也偶尔会组织学生圆桌,听同学们讲讲他们的所思所想。
主理人兼主播张小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常驻主播张琳,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
我们有三个常设栏目:
【清华访谈录】大家学者,深度访谈
【清华大课间】清华课间,师生围谈
【清华小客厅】少年心事,朋辈互勉
【清华博论】和博士(生)聊聊博士论文
欢迎您订阅和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