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宁波,“阿拉”想到什么?古代文人称颂江南,总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提起近代经济,则有上海、无锡闪耀,在这些“明星”背后,其实还有一个低调沉稳的城市身影,那就是宁波。宁波的人文十分繁盛,不仅有现存最久的藏书楼天一阁,还有王阳明、朱舜水、黄宗羲、章学诚、全祖望、万斯同、万斯大等一批明清学者,更有实际掌握近代上海金融、商贸、运输和帮会命脉的在沪宁波人群体。
从“在沪宁波人”的群像中,我们看到一个既有商业进取性又不失文化底蕴、柔中有刚的宁波。在宁波商帮与晋商、粤商、闽商、徽商的对比中,我们看到了某种商业文明的自觉和基于商业的社会自发萌芽,商业与文化、社会和谐交融。再到宁波近代的思想转型,类比“中国的苏格兰启蒙运动”,我们看到宁波不仅有中国意义,更有世界意义:这是商业社会之花在东亚儒家世界结出的文明之果。
在今天的节目中,刘擎、施展和何必三位老师将从商业历史切入,通过不同层级的地理区域、社会文化比较,层层递进,找寻宁波这座城市的特质,及其在中国历史转型中的定位。
本期节目是宁波城市声音企划【宁波,听「阿拉」的腔调】系列节目之一。欢迎和我们一起感受在传承中不断创新、沉稳而不失时尚的宁波腔调。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刘擎,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
嘉宾:施展,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文明史研究所教授
【收听指南】
02:07 宁波印象:天一阁、浙东学派、在沪宁波人
07:24 在“读书无用论”的年代,仍有读书至上的家庭氛围
10:52 宁波味道:咸鸭蛋、雪里蕻、酒糟、醉鸡……
13:33 “洋泾浜”英语:来叫come,去叫go,进门就叫open door
18:28 宁波特质:甜中带咸的饮食、柔中带刚的语调
21:44 同中有异:宁波与绍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塑造
24:58 运河、船舶与港口,作为贸易枢纽的宁波
31:31 对比晋商、粤商、闽商、徽商,看近代甬商的转型
37:34 宁波商帮摆脱了传统社会“道德-商业”的张力与撕裂
44:54 阳明心学的思想革命与浙东学派的突破口
48:08 由“绍兴出师爷,宁波出商人”引发的猜想
50:36 类比佛罗伦萨、热那亚、荷兰:思想与地理上的相似性
55:50 张弛有度,知行合一,中国的“苏格兰启蒙运动”
01:01:36 宁波的城市腔调:在传承中创新,沉稳而不失时尚
【工具箱】
01 本期提到的与宁波相关的历史人物:王阳明、朱舜水、黄宗羲、章学诚、全祖望、万斯同、万斯大、严信厚(中国第一家民营银行总经理)、叶澄衷(五金大王)、虞洽卿(“阿德哥”)、朱葆三(清末首富)、方液仙(国货大王、轻工大王)、刘鸿生(火柴大王)、任士刚(汗衫大王)、张啸林(“上海三大亨”之一)、应桂馨(青帮“大”字辈,宋教仁案嫌疑人)。
02 阳明学,通常又称作王学、心学,是由明代大儒王守仁(号“阳明子”,人称王阳明)发展的儒家理学。元代至明初以来流行的程颐朱熹一派的理学强调格物以穷理,王阳明则继承宋代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即最高的道理不需外求,而从自己心里即可得到。王阳明的主张为其学生继承发扬,并以讲会的形式传播到民间,成为“阳明学派”,亦称“姚江学派”。
03 载入《教育大辞典》的中国第一所女子中学——宁波甬江女中,其前身为宁波女塾,1844年由英国东方女子教育协会会员、基督教会传教士爱尔德赛女士创办,选址在宁波城西祝都桥(今中山西路182弄36号附近),1857年发展为崇德女校。此后,一位美国女士也在宁波开办了圣模女校。1958年,女子中学改名为宁波六中,并开始实行男女同校。1995年,易名为宁波市甬江职业高级中学。
04 中国第一位女留学生:金韵梅(Dr.Yamei Kin,1864-1934),又译名金雅梅、金雅妹,是中国第一位女留学生,医学家、教育家、营养师。金韵梅生于浙江宁波一个长老会牧师家庭,毕业于美国纽约医学院附属女子医科大学,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公立护士学校天津北洋女医学堂。金韵梅也是浙江省第一位女留学生,第一位女大学毕业生。金韵梅开中国女性海外留学之先河,学成之后对我国医学和护理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1908年8月,由直隶总督袁世凯拨银2万两,金韵梅在天津东门外水阁大街创办了一所公立护士学校,亲任校长,始称天津公立女医局附设女医学堂,(亦称北洋女医学堂、长芦女医学堂),开近代中国公立护理教育之先河。《纽约时报》曾赞其为“一位典型的中国进步女性”、“当世最古老帝国中的新女性”和“当今世界最杰出的女性之一”。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三联中读等各平台关注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0(备注「播客」)
商务合作:contact@eidos.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