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复兴的“宋朝热”,让更多人开始回看这个争议不断、魅力不减的朝代。前有汉唐盛世,后有明清风云,宋朝凭何独树一帜,收获“现代的拂晓时辰”、“ 华夏民族之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的赞誉?
澶渊之盟是宋辽双赢的局面吗?绍兴体制是岳飞必须牺牲的内因?唐宋转型期间,经济社会取得哪些先进突破?为什么说宋朝体现了华夏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与历朝相比,宋朝又有哪些“近代”特质?
本期历史学人邀请著名宋史专家虞云国,聊聊他的新作《插图大宋史》,突破传统的宋本位主义视角,以图文并茂的“讲史”形式,将宋、西夏、辽、金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娓娓道来,细说大宋的与众不同之处。



01:35 – 和《细说宋朝》相比《插图大宋史》有哪些升级?
02:36 – 斧声烛影谜案与赵匡胤之死的背后真相
11:49 – 澶渊之盟对宋、辽而言是赚还是赔?
20:49 – 立储、削兵权、绍兴体制···是什么导致岳飞必须牺牲?
33:43 – 宋朝热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37:19 – 为何宋朝被外国学者视作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0:22 – 唐宋转型之政治格局: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48:09 – 唐宋转型之经济结构:均田制到土地私有
52:11 – 唐宋转型之社会结构:租佃关系与小宗之法
58:00 – 唐宋转型之思想文化:新儒学、市民文化与民族主义
01:04:33 – 如何平衡历史写作中的学术性与通俗性?
01:19:31 –【片尾曲】韩红《满江红》

斧声烛影,是指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壬子夜,太祖赵匡胤大病,召晋王赵光义议事(另有记载说,是召太祖第四子赵德芳进宫商议后事,被晋王知晓后未召进宫),左右不得闻。席间有人遥见得烛光下光义时而离席,有逊避之状,又听见太祖引柱斧戳地,并大声说:“好为之”(另有记载说“好做,好做”)。后晋王赵光义继位,史称太宗。
金匮之盟,是指史料所载宋朝杜太后(赵匡胤、赵光义的生母)病重,太祖赵匡胤在旁侍疾,临终时召赵普入宫记录遗言,交代未来的皇位继承问题,劝说太祖赵匡胤死后传位于其弟。这份遗书藏于金匮(匮,通柜)之中,因此名为“金匮之盟”。
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国经过二十五年的战争后,于1005年缔结的盟约。宋真宗在澶州(今河南濮阳)御驾亲征,并接受宰相寇准建议,议和后确定双方维持边境和平,宋朝每年向辽国纳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换取边境安宁。此盟约持续百余年,奠定了宋辽和平共存的基础。
李煜(937-978),南唐最后一位皇帝,以词人身份著称。975年南唐被北宋所灭后,被俘至汴京,978年去世。
赵匡胤(927-976),宋太祖,北宋开国皇帝。
赵光义(939-997),宋太宗,赵匡胤之弟。
赵德芳(959-981),赵匡胤之子,被封为秦王。
王继恩(?-999),北宋宦官。宋太宗临终时企图拥立楚王赵元佐未遂,后被宋真宗贬至均州,死于贬所。
邵雍(1011-1077),北宋理学家,以《皇极经世》著称,对理学和易学有深入研究。
周敦颐(1017-1073),北宋哲学家,理学奠基人之一,以《太极图说》提出理学思想。
司马光(1019-1086),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主持编纂《资治通鉴》。司马光的笔记《涑水记闻》,是现存最早的关于“烛影斧声”的记载出处。
张载(1020-1077),北宋理学家,提出“气”的哲学概念,为理学发展奠定基础。流传最广的名句是“横渠四句”,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赵构(1107-1187),宋高宗,南宋开国皇帝。面对金兵南侵,南迁临安,建立南宋政权。
李涛(?-1155),南宋前期历史学家,著有《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北宋历史。
完颜阿骨打(1068-1123),金朝开国皇帝,建立金朝并灭辽。
完颜宗弼(?-1148),女真本名完颜兀术,民间俗称“金兀术”,金朝名将,多次率军南侵宋朝。
完颜亶(1119-1150),金熙宗,金朝第三位皇帝。
完颜亮(1122-1161),海陵王,金朝第四位皇帝。
黎东方(1907-1998),现代东方讲史第一人。清朝举人,仕于江南。曾受业于梁启超,师从法国史学权威马第埃教授。出版《细说三国》、《细说元朝》、《细说明朝》、《细说清朝》等。
|本期音乐|
【片尾曲】韩红《满江红》
|本期推荐的书籍|
《插图大宋史》,作者:虞云国,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年:2024-08
|和我们互动|
如果你对本期话题或本节目有任何想法或问题,请大胆在各收听平台评论区留言,与主播互动。
出品方:单向街基金会
出品人:许知远
执行主编:曲飞
编辑:小鱼
音乐编辑:风子thewind
后期:Bitcheese Brew
节目运营:蒋喆 邓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