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冰:当代艺术里,谁说了都不算

徐冰:当代艺术里,谁说了都不算

46分钟 ·
播放数6889
·
评论数58

收听提示

1、什么是真正的太空艺术?

2、艺术存在成功或失败吗?

3、艺术家的核心是什么?

4、艺术有评判标准吗?

本集相关

徐冰

徐冰(1955- )被广泛认为是当今语言学和符号学方面重要的观念艺术家。198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曾担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1999年获得美国麦克阿瑟“天才奖”。 2015年被美国国务院授予“AIE艺术勋章”。作品展出于中国美术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纽约现代美术馆、大英博物馆等,并被广泛收藏。

《天书》1987-1991

这件作品从动工到完成共四年多时间。徐冰创作出四千多个“伪汉字”,以明代宋体字手工刻版,印制出一套四册的《天书》。该作品的整体装置由几百册大书,古代经卷式卷轴以及被放大的书页铺天盖地而成。这些成千上万的“文字”看上去酷似真的汉字,却实为艺术家制造的“伪汉字”。它们是由艺术家手工刻制的四千多个活字版编排印刷而成。极为考究的制作工序,使人们难以相信这些精美的“典籍”居然读不出任何内容。既吸引又阻截着人们的阅读欲望。

《地书》2003年至今

《地书》是徐冰自2003年起持续进行的一个艺术项目。他以搜集来的公共标识为单位编纂一本书,不管读者是何种文化背景或教育程度,只要他是卷入当代生活中的人,都可以释读。它在视觉表意上的共通性,使它成为了一本在任何地方出版都不用翻译的书。

《背后的故事 1》2004

《背后的故事》所呈现的画面,不是通过物质颜料的调配来模仿三维效果(光感、立体感等),而是通过对光的调配构成的。换一种说法就是:艺术家在空气中调配光,而光是散落于空间中的,是通过一块切断空间的毛玻璃所记录的。这块毛玻璃的作用好比空气中光的切片,《背后的故事》可以说是一种光的绘画。

《日出轨道》1965

1965年3月18日,阿列克谢·列昂诺夫乘坐上升2号(Voskhod 2)宇宙飞船前往太空,在舱内完成了这幅表现日出的彩铅素描。“想像一下他穿着厚重的宇航服,呆在一个高速运行的飞船中,并且得克服零重力状态……这过程无疑是个噩梦,但他想向人们分享那一刻”策展人 Natalia Sidlina 评价“这幅画象征着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关联。”

《倒下的宇航员》1971

《倒下的宇航员》(英语:Fallen Astronaut)是由比利时艺术家保罗·范霍伊东克创作,表现一位穿着宇航服的宇航员,以纪念在探索太空旅程中牺牲的宇航员。它是月球上的唯一一件艺术品,由阿波罗15号的成员放在哈德利山上。

《#Laugh》

以色列艺术家Eyal Gever提出构想,与Made In Space合作推出了一个全球性的众包艺术项目“#Laugh”。鼓励全球的用户使用#Laugh APP来记录他们的笑声,随后这些笑声会被生成一个3D模型或者“笑星”。最终被选中的笑声将会使用在国际空间站(ISS)著名的零重力3D打印机上完成,并放置到太空中。

万户

万户,一作万虎,是传说中中国明朝的一个官吏,根据作品描述“是历史上首位尝试用火箭升空的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曾将月球表面的一个陨石坑命名为万户。

《徐冰:思想与方法》

这本书是以时间线索为主轴,力图全面梳理艺术家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至今40余年的创作历程,囊括以版画、素描、装置、文献记录、手稿、影像、纪录片等为形式的60余件作品,以勾勒出艺术家艺术探索的完整轨迹,展示艺术家的思想与方法。

晁楣

晁楣 1931年生于山东菏泽。著名版画家。北大荒版画开创者、组织者代表人物。1949年在南京读书时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考入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并开始从事艺术活动。1952年调至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工作。1958年转业参加北大荒军垦,并致力于艺术创作。1962年调至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任专业画家至今。其间的1977至1979年被借调至中央美术学院任教。

《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

当你像火箭科学家那样处理日常问题,你将成为自己人生的主宰,质疑各种假设和陈规旧习,并树立起自己的思维模式。当别人看到重重困难时,你看到的却是各种机遇,并且使现实服从你的意愿。你将理性地处理问题,制订创新的解决方案,重新定义现状。你将开辟新的道路,找到方法来解决所遇到的各种难题。

展开Show Notes
TOFU_Emmw
TOFU_Emmw
2025.2.09
西南首展值得一看
y_EwOY:前不久去看过,很不错!
她高歌
她高歌
2025.2.11
说个个人感受,主播预设的提问太多了,徐冰这样的老师、艺术家,给他开放的问题更适合。整体感觉,不想变成采访,但是对谈又没谈起来。对谈这个水平的艺术家,得对自己极度诚实(好难,对自己说)
HD865426x
HD865426x
2025.2.12
这个访谈太棒了
Triland
Triland
2025.2.11
徐冰教授的博学、睿智和谦卑 深深震撼了我!
HD999720s
HD999720s
2025.2.12
45:28 “艺术圈的人都没有判断力说什么是好艺术,什么是坏艺术”“艺术家的基础不是技能型的东西,而是思想能力”“艺术家需要不断锻炼思维,对当下有一种判断力”“社会变化太快,并不会动摇艺术家的固有价值,这种变化快会带动艺术家的思维走得更远,让艺术家思维的密度变得更大”
20:10 顺利的成长,反而是一种不容易和灾难
有桑小仙
有桑小仙
2025.2.11
22:04 徐冰老师真是太可爱了,去年在浦东美术馆看了他的作品很震撼,通过声音就能感觉到徐冰老师温柔又可爱哈哈哈
HD705214z
HD705214z
2025.2.10
在成都看了徐冰展后,我真的好喜欢徐冰老师
她高歌:也是在成都看了23年的双年展后爱上的,太棒了
于那
于那
2025.4.11
说的太棒了!难得的客观。值得二刷~
资里哇拉
资里哇拉
2025.3.16
可能好的艺术家就是这种以非艺术化的语言给大众讲明白究竟什么是艺术,让大家听得懂且继续想听得下去,饱含生活趣味,这才够艺术啊!谢谢祝小兔。
娜沃伊
娜沃伊
2025.3.01
30:07 好艺术家当然需要是一个优秀的手工艺者。那是独属于艺术家的语言。这个也一直有评判标准,就像逻辑混乱的人是表达不清的。好的艺术工作者还需要兼顾视觉影响,对大众审美是有影响的
HD999720s
HD999720s
2025.2.12
36:12 判断一个艺术好与不好,是在当代艺术的一个历史的阶段中来判断,或者说,这个领域的特性就是没法判断,所谓一个判断,是在知识的前提下来判断,而这个领域的特性就是不断地自我颠覆和扰乱清晰的知识序列的这么一个工作。但,只要这个艺术对你有感觉,你觉得它有意思,它就好,没什么不好,有些艺术很丑,有些人就是很喜欢被这个很丑的艺术来折磨一下,它就会挺舒服,就像受虐狂的人,去受虐俱乐部受一下虐他才舒服。
芝稻
芝稻
2025.2.11
徐冰老师还在发力!我现在还在用曾经徐冰老师展子送的的周边红包🥺
HD999720s
HD999720s
2025.2.12
37:21 “我带着孩子去现代美术馆去看那些看不懂的东西,比你带着孩子去看那些看得懂的东西的美术馆,那显然我比你的层次要高”,不要执着于,艺术,我看不懂,艺术嘛,文化的一部分,文化一定是被敬畏的,看着不懂的,我们很少指责艺术,我们指责自己缺少艺术的一个教育或者感觉或者品味。哈哈哈哈哈,徐大师说大实话😂
HD999720s:但其实不一定是这样
wallE_rVTo
wallE_rVTo
2025.2.10
听完这期去看徐老师的展
Hxyyy
Hxyyy
2025.3.02
看了成都的徐冰展,真是感叹他是一个天才
E条走廊
E条走廊
2025.2.08
央美实验艺术学弟为徐老师打call!
徐冰气质真的非常谦虚!
HD328770t
HD328770t
2025.2.21
23:52 👍
HD696453k
HD696453k
2025.2.15
徐冰真是没少琢磨艺术家(区别于科学家)的事儿。听完又想去再看一遍姜思达采访徐冰的视频了。想起他俩在视频里,面对面吃盒饭、采访依然进行,徐冰一边聊一边饶有兴致地挖着盒饭里的咸鸭蛋,说了一句“这还挺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