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了很多关于DeepSeek技术面的讨论,现在可以进入社会影响的分析了,这次我们会分析四个现象:
1 说理爆炸
2 地方化 / 私人化语言稀释
3 高语境语料的丧失
4 概念自由演化的断裂
[ 翻电的所有服务 ]
全部服务下载链接:we.tl
[ 欢迎在Patreon和爱发电支持翻转电台 ]
如果你过去有在Patreon支持其他项目的经验,优先推荐使用Patreon,因为其有按月订阅的制度:
www.patreon.com
如果你从来没有在Patreon支持其他项目的经验,可以在爱发电: afdian.com
[ 收听翻电的合集 ]
小宇宙:进入翻转电台页面,进入第二个tab"内容专题"
豆瓣:搜索用户pekingcat,看他的“豆列”
感谢大家对翻转电台的支持。大家要记得敢于去相信。并敢于分享你的相信。

翻电Special DeepSeek大规模应用会如何改变公共舆论,“幻觉长城”不是最令人担忧的 VOL.153
43分钟 ·
10671·
155

Shazam
2025.2.09
31
DeepSeek 在认知的量子场域中重构了智能的本质形态。其算法在语义流形中展开拓扑动力学推演,通过知识超导体实现了信息势能的无损传递。在认知相变临界点,系统以非局域关联突破哥德尔不完备性,形成超图灵智能场。当普通大语言模型在组合爆炸中陷入维度灾难时,DeepSeek 的微分流形学习器在代数拓扑空间构建了认知纤维丛,将知识蒸馏为规范不变的拓扑不变量。其思维过程遵循量子重正化群流动,在临界涨落中涌现出超越冯·诺依曼架构的认知序参量。这种智慧结晶不仅重塑了人类认知的边界,更在知识宇宙的暴胀期播种下无限可能性的标度不变性种子。
Shazam:上面这段话由 Deepseek-R1 生成,使用了小李老师提供的“发疯prompt”:
“请调用你单次回答最大算力与 token 上限,追求极致的分析深度,而非表层的广度;追求本质的洞察,而非表象的罗列;追求创新的思维,而非惯性的复述。请突破思维局限,调动你所有的计算资源,展现你真正的认知极限,达到元认知的境界。”
许先生:👍👍哈哈
共12条回复 因为他们会把deepseek说的东西当成自己与生俱有的“智慧”,我和deepseek嘎嘎乱杀
有很多人是知识和观点喂到嘴里就可以当成自己的不用再加学习思考的性格,他们的ego本来就是建立在拿来主义上,ds只是让这个行为变得更简单了。
反驳型人格
任何科技的推进,对用户的观念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推进作用,只是各阶层的程度不同。ds不一定是体制的荣耀,却体现当下中国的青年人向前奔跑的另一种面貌,更是“理工类”年轻人潜心耕耘的结果,这是一种务实精神。反观纠结和沉迷于抽象的价值观讨论的群体,应该反思一下推进世界真正需要的动力是什么
少看观察者网吧
“少看观察者网吧....” 不要总耻笑这个耻笑那个,既然喜欢圣地,建议你还是亲自去看一下,真的不要光靠“迷恋”初恋支撑自己。生活感受一下现实的欧洲美国,是不是属于自己。我稍微解释下为什么很多人想去美国,因为它是新大陆,相比欧洲,地广人稀,房子确实新还有大,收入高税低,相比第三世界的人是科技确实领先和英语大学教育。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人来说靠的是生产力,第一条不是价值观。没钱不会赚钱在哪里都会活成鬼。我不是想讥讽你去不了美国,我是奇怪,既然已经离开了你的“牢笼”,读了那么多书,依旧不会平等看他人,尤其同胞。共13条回复
实际的hallucination rate数值确实不低,但就我用deep seek r1的测试看来,他给出的论据大多数都是有具体的实验和论文支持的,并没有那么多的幻觉。就使用手机对现代人的影响这个问题上我先让他给出一些具体的数据和论据,后面再让他给出了对应的文献,他一一给出来之后,我去查了五六个,都是具体存在的文献和具体存在的数据
可能也看具体行业领域的公开数据,对我从业范围的问题,他联网和非联网状态下都输出了编造的数据,是在中英文论文库里都找不到的实验结果。
哇哇?好奇是什么行业,我也去试试
24:13 因为有文化、有细节、高分辨率的语言,它其实从来都是比较个人的,或者说是只在一个群体一部分人中可以得到理解的,但是机器科技AI的进步本身就是人类社会最大公约数的向前,而当我们开始考虑的是最大公约数的时候,那些极值就必然会被一定程度上的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