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文旅热,一场政府、年轻人与本地文化的“共生实验”

泉州文旅热,一场政府、年轻人与本地文化的“共生实验”

63分钟 ·
播放数2644
·
评论数25

刺桐花开,涨海声中。

泉州——这座宋元时的“东方第一大港”,曾以包容万千的姿态接纳过22种宗教信仰,而今天,它正被“簪花”的流量狂潮推上热搜。当千年古城遭遇网红经济,是妥协于符号化的标签,还是在市井烟火中寻找自洽的答案?

郑达真,是返乡15年的“美好生活造物社”创始人,她在西街老宅里开民俗、办展,以独特的方式诠释泉州文化的美好。2024年11月,她策划了“泉州新剧场”City Walk路线,通过串联11个空间聚场,探索青年与古城共生的可能性。

威宇,祖辈三代扎根西街的本地人,怀念开元寺东西塔上倒立的奇人、吞铁丸的江湖武士:“相比过去那条朴素的街道,如今的西街似乎少了一些真实的生活气息。那时候的西街,虽然可能更简朴甚至更破旧,但却更加有趣,更具魅力。”

2025年,《如此城市》开启“小地方”特辑,寻访小城风土与在地故事。本期邀请到两位泉州朋友,“美好生活造物社”创始人郑达真与西街土著威宇,走入闽南的“诸神人间办事处”,看古城如何在“快与慢”“旧与新”的撕扯中,找自己的节奏。

展开Show Notes
HD530663u
HD530663u
2025.2.21
男嘉宾说得也太绝对了 一味输出观点不剖析背后原因意义吗
余未芽
余未芽
2025.3.14
52:34 好烦 听着就烦 。你看不惯别人的焦虑,你不也因为这个现象而焦虑吗?安啦。神明比你本人宽容多了。
黄泓逊
黄泓逊
2025.2.20
最后的bgm是什么呢
伪装成AI的类人Kiki:囡仔汗!
伪装成AI的类人Kiki:郑宜农的歌!具体哪首忘了呜呜
realacc
realacc
2025.2.19
想不到泉州也这样了,不知道网红经济什么时候能够过去?很怀念2018年人烟稀少的安福路,已经5年多没去好好逛安福路湖南路那一带了,那时候还没有巨富长这个概念~
realacc
realacc
2025.2.19
请问郑姐开的民宿叫什么名字?
天火同人_E5Ai:叫187旧馆驿青年驿站,你搜真水闲院就找得到。
realacc:谢谢!
很怀念一九年志愿讲解员带着走街串巷的时光,还有泉州的戏种也超级丰富,非常烟火气,包括新编戏也都很好看
霓虹组
霓虹组
2025.2.18
男嘉宾想法过于理想
霓虹组
霓虹组
2025.2.18
半城簪花半城姜母鸭
非常能理解男嘉宾愤怒的点 其实作为游客也是渴望能深度体验本地人的生活细节的
非常同意,西街除了寺庙和旅游中心,那些商铺真的都是要避坑的地方。
非常同意,我已经连续三年去了泉州。去年十二月再去,我就选择好好住了四五天,就是在住的地方周边走走,去咖啡馆坐下看书,工作,然后吃个甜品,去本地人住的社区吃午餐,甚至萌生出想要将来在泉州住上三五个月小半年的想法。
陌讌
陌讌
6天前
这个男嘉宾是不是不想发展文旅?(´-ω-`)
滚滚_vQYs
滚滚_vQYs
2025.3.19
shownotes 里如果能附上 citywalk 线路图,对于郑达真老师分享的时候会更有概念
张三在左
张三在左
2025.3.10
有一个男嘉宾很气愤,但的确流量就是泥沙俱下,带来关注,也背负一些包袱,不过没必要那么生气哈。年初去了泉州,对人们的友善而惊叹,餐饮都是那种带感情的有人味的氛围,而不是manner式冷漠标准化的服务;而且文化和我们差异太大了,建筑、宗教都不太一样,有跨海闯荡衣锦还乡的中西合壁建筑,有抵御外敌的围合型石头城,有具有海边特色的牡蛎围墙,很多民居都有地方美学,不可思议;宗教更是具有包容性,它展现了我们海纳百川,接纳外来文化并融合的民族性,我很喜欢这个城市,有烟火有人文,也有新生力量,文创做得好,离不开这些返乡青年的努力!
张三在左
张三在左
2025.3.06
原住民与游客冲突是很多古城历史街要面对的矛盾,目前在协调两者上很少见到做得好的。作为一个游客闯入者而言,反而更喜欢生活化的街区场景,而不是经营商业化的街区。但全是生活化,缺少体验感又会无聊,是需要街区商户、在地居民和政府共同努力要做的,留下原住民也是留下文化的一部分。就像我现在才知道簪花是渔家女为了去腥追求美的表达,但这种非遗现在在全国泛滥反面脱离了原本目的,只为了表现美。
阿航哥
阿航哥
2025.2.19
喜欢泉州,各种宗教融合,早餐特好吃
在泉州读大学
李世一
李世一
2025.2.18
春节刚好去泉州旅游,了解了一些泉州文化和历史,又听到了这期节目,对知行合一有了新的体会
推荐:泉州老李
o_KXUB
o_KXUB
2025.2.18
前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