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17. 社交资源最丰沛的时代,为什么我们却无比孤独?ft.斯坦福心理学博后 裴瑞

E117. 社交资源最丰沛的时代,为什么我们却无比孤独?ft.斯坦福心理学博后 裴瑞

95分钟 ·
播放数18559
·
评论数113

我们不知道自己内心有多么冷,周围的环境有多么暖。

我们身处在庞大的社会结构中,依靠着互联网、社交媒体维持着和多数人之间的链接。这些降低人与人之间沟通成本的技术,虽然让我们无时无刻保持着联系,但也似乎让我们前所未有的孤独。

根据日本内阁府2024年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47%的受访者在12分的UCLA孤独感指数问卷中得分超过7分。为什么在社交资源最丰沛的时代,为什么我们却无比孤独?

也许你听过我们和刘鼎博士一起从脑科学角度聊孤独的节目(第88期),本期节目,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博士后 裴瑞博士,和她一起从心理学的角度聊聊当代人的社交与孤独。

裴瑞博士的研究课题非常有趣,叫做社交冒险。该研究主要关注个体在社交中做出的一些小小冒险行为对于人们心理、情绪以及幸福感的影响。在研究中,她也观察到这个时代人们对于他人评价的系统性认知偏差。简单地说,可喜的是,似乎我们总体都高估了他人的冷漠程度。

本期你会听到

裴瑞(裴裴)

斯坦福大学社会神经科学实验室博士后,主要研究年轻人的社会联结与幸福感

宾夕法尼亚大学传播学博士

Peipei的📕小红书

[peipei_psych@hotmail.com]

李天宇 大白

媒介研究者(主要兴趣:科技史、动画与电子游戏)

李天域 Jack

主业有三家公司,主要在服装行业,目前年营收超过千万

在这段对话中,我们从现在是否是最孤独的时代聊起,聊到了:孤独的趋势是否在进一步恶化?长期的孤独感对人们的影响?我们是不是在数字时代建立了不健康的舒适圈?社交媒体、美颜、AI如何影响了我们在现实世界的社交能力?我们该如何在当今的环境下获得社交健康?以及社交冒险有哪些研究成果等等话题。

裴裴的表达温柔而有力,也许听下来你会尝试去重新评判自己与他人的“心之壁垒”。那就请你和我们一起加入这场温暖的社交冒险吧!

结语

天宇:这期节目中裴裴说的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就在这么一个充满食物的环境中感到饥饿,长期下来营养不良。”我们的社交变得标签化、功利化,这或许让我们难以去产生更深的连结,但在感到孤独这件事上,我们其实并不孤独。这也让我想起了电影绿皮书中的那句“世界上充满了孤独的人害怕迈出第一步。(The world is full of lonely people afraid to make the first move.)”

本期节目制作

王一山(制片人)

在洋(节目剪辑)

Alan(节目运营)

TIANYU2FM的理念:每期对谈有价值的声音

我们是天宇和天域,是挚友,也是一起求知的伙伴。这是一档为了开拓眼界,走出自我局限而设立的播客,我们通过与人的对谈来与未知的领域及知识互动。

主持人简介

天域 | 杰激(声音偏高):服装电商公司创始人、UnDeR20合伙人(小红书:[李天域 Jack]

天宇 | 大白(声音偏低):从事中日流行文化与媒介研究(文章见于澎湃新闻私家历史、网易新闻历史频道等)

展开Show Notes
很神奇的地方在于,当你处在被一个问题深度困扰的状态的时候,冥冥之中答案会从一个意料之外的途径来到你的面前。 听到这期播客的时候是我察觉自己陷入孤独情绪,并持续四到五天失眠或者早醒,期间无力做任何科研任务,情绪持续低落,易哭。但终于通过和最好朋友的音频电话拾起一些力气决定走出家门切换环境的全新一天的早晨。 我目前一个人在芬兰读博士,独居,因为所在地方比较小中国人很少,也没有交到其他关系紧密的外国朋友,所以在这里没有每天都期待见面的亲密朋友或者恋人。而且因为居住地在北极圈内,此时的气候还处于冬天,外面持续下雪,本来就不便利的交通也会因为天气恶劣变得让人更抗拒出行。外卖软件没有让人点开的欲望,日常采购生活用品也都是自己完成。同时,因为在家办公是完全被允许的,所以也非常容易因为一些出门阻碍就选择呆在更“舒适”的家里。哈哈哈哈哈,感觉自己是一个做这种孤独社会实验的绝佳对象。 在听到这起播客前,我能够感知到我是因为缺乏深度亲密的链接所以产生了低落情绪,甚至它严重到了开始对身体产生实际影响。所以我尝试了通过社交媒体(Soul上和陌生人打电话)去和全新的人建立新的联系(因为线上这对我来说是最便利可行的方式)。在这几天的尝试里,这个过程是有新鲜感和快乐的情绪的,从内容讲,如果探讨的话题是生活里的困惑,这种对话也可以是对现实层面具有价值意义的。但是这种连接非常的脆弱,可能花费了两个多小时,结束之后你们再也不会有任何联系,从希望获得深度链接这个出发点的结果角度来看,它就是失败或者说没有价值的。并且以文字或者声音为媒介的交流它给人带来的真实性相比于“看见”彼此都是打折的。因为这种不够真实的感受,再继续投入时间精力去维系的动力也会不那么足。而且因为匿名交流,在有一层不可触及现实的屏障之后,不可避免的会存在有些人会说出在面对面交谈中不会说的冒犯语言(毕竟不会挨揍,真实的拳头伸不进屏幕的无力感)。 仅讨论交流也还是有优点的,匿名和未知同时也会让人有机会讨论在面对面交谈中无法或者会感到羞耻的困惑。但从通过线上社交建立深度链接的角度,我的尝试给我的反馈是负面的,也许是因为线上的交流和刺激始终只能通过视听传递,视还是打折后的。而相对的在面对面交流中,视听触觉多方面的感官刺激都会产生,并且好像对于我来说,处于同一时空这种强烈的真实它对建立深度链接是必需的。
MollyAnes:理解 一个人读博,是最艰难的任务吧,还是在芬兰,更加挑战。线上交流只能止渴,而线下我们见面,身体接触,感受对方的眼神 温度 触感才是真正的养分。还是得吸吸人气,贴贴!
杞呦呦:不断的去与新的人交流,随着失败社交的增多,可能也会收获到意料之外的惊喜。
4条回复
这期选题很好。但是听完了,还是少些酣畅淋漓灵魂共鸣的感觉。也很喜欢这期嘉宾的声音和性格,她一定生活的很幸福很温暖吧,也许没深刻体会过孤独无意义以及不确定。哈哈。
Dandy_TQK3:能去斯坦福的,家庭条件能差到哪里去呢,和那个严飞一样,都很悬浮
哄哄_JJ33:听完了,但是确实感觉少了一些醍醐灌顶的时刻哈哈,不过作为引子也是很好的。
6条回复
UPEPPERH
UPEPPERH
2025.3.04
最近在读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到互联网上非常风靡的一些段落(类似 要去爱具体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确实也有触动和反思,但实践起来也不出意料地感到困难重重。发现自己很难接受与人交往过程中感到的无聊 没办法坦然接受过程中时间无意义地流逝 也很难接受难得遇到很契合的灵魂朋友却又不得不因为客观原因而物理上分开并因此要重新开始一轮关于人的搜寻和探索。
xhd:同感,我之前也甚至自诩清高的认为那种吃喝玩乐的社交及其无意义与浪费时间 后来一直在思考 其实这里的意义和无聊都是相对的,是自己定义的,或者进一步我们其实是带着功利主义心态?(此处思考欢迎讨论) 但似乎,如果我们去做一件我们自己都不赋予意义感或者目的感的事情也是及其困难的(开始陷入矛盾中🙃)
iMollie
iMollie
2025.3.03
很喜欢💕能不能以后加上时间戳
Betty-ca
Betty-ca
2025.3.06
对「负面社交」的脱敏方式,对我自己有效,就是继续社交。扩大样本量,让失败被成功冲淡。尤其是把本来对你无感,甚至第一印象不好的人转变为朋友,真的很有成就感。
李天域Jack
:
没错!!
草_L1AB:一颗老鼠💩坏了一锅粥,那就把粥变成湖,变成海~
4条回复
书籍古人动物书法艺术皆可为友,何必一定是同类呢?打开观念,自有一番天地。
Dfvddvgh
Dfvddvgh
2025.3.06
1:30:56 我感觉和“优绩主义”有关,人人都把自己视作生产资料,难以接受无作用以及涉险的事情
可能不久以后人类会重新定义孤独 我现在称这种状态为 和自己相处
1:13:47 AI能补足很大一部分社交无法满足我的深度讨论,但和真人的社交也是ai绝对无法取代的。我觉得ai的存在让我对人的期待更加的纯粹,操作起来也更容易,我不会再把我对知识的渴求强加在我的朋友身上,而是更关注于他们人性的复杂以及我对他们作为一个人的好奇。
Eliaub
Eliaub
2025.3.05
57:45 对边看小说边听哈哈
李天域Jack
:
边看小说边听是怎么做到的😺
只记今朝:太牛了
阴天快乐🌹与孤独为伴✧٩(ˊωˋ*)و✧
李天域Jack
:
能享受孤独的话 也是一件挺美好的事
hal呀
hal呀
2025.3.05
媒介越来越厚,透过媒介的社交就是 深度加工食品了
HD370214r
HD370214r
2025.3.06
59:59 我现在就处于想去社交,但又惧怕社交
HD370214r:一旦出去就会不安焦虑
浩Sean
浩Sean
2025.3.05
小姐姐的声音真好听,好喜欢❤️
二二er
二二er
2025.3.05
通勤一小时以上,当天精神值减半
HD558341z
HD558341z
2025.3.04
谁听懂了,为什么我们无比孤独?为啥我没得到答案
李天域Jack
:
这期节目最主要的回答就是,我们系统性的高估了他人的冷漠程度。进而不敢于做出社交冒险。同时社交媒体、算法、AI则同时加剧了大家对于社交冒险的恐惧。
Mr_1ZqN
Mr_1ZqN
2025.3.06
at力场原来一直都在,那40岁的时候我也可以驾驶eva
李天域Jack
:
哈哈哈 终于有人接收到大白的梗了
米油
米油
2025.3.05
1:13:49 如果是最终导向预测未来的话题,总觉得要放到代际的层面上去讨论才有意义,我们出生的原始设定会极大影响对于AI 的态度,试想从小从AI 处获得与人类相似的情绪等需求满足的人,似乎就没必要非追究这个区别,也自然就不会纠结于这个问题。
李天域Jack
:
同意
搁浅岛屿
搁浅岛屿
2025.3.05
1:07:36 选择太多等于没有选择
李天域Jack
:
yes!
HD31829365
HD31829365
2025.3.11
真实的touch好过遥远的共鸣,生活大于一切,日常胜过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