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70 DeepSeek能读懂《红楼梦》吗?

vol.70 DeepSeek能读懂《红楼梦》吗?

72分钟 ·
播放数3007
·
评论数79

如果把红楼梦交给AI,会有什么样的火花,我们很好奇。

把自己已形成的观点和deep seek的答案对比,会不会是一场安全的冒险?

或许人工智能的八爪鱼臂能抓取我们触达不到的信息。

所以我们在智能DeepSeek老师面前大举手,希望它能点到我,我想问它顾城定义宝钗的“空无”是什么,千古谜团宝黛婚恋,还有它到底能不能猜出我们给他的谜语啊!最后它轻轻的搬出谷崎润一郎大师,漫不经心地展示它知道的可能还很多。

来听🎧

🔴 感谢BGM

小旭音乐 - 醉花荫

🔴 Staff

策划:老宝贝、榛子

主播:老宝贝、榛子

🔴 节目介绍

红楼梦是三维的,这世界栩栩如生。

「红楼人间事」是两个红楼爱好者,在这世界表面琢出一扇小门,探头向里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那里是四季枯荣、人情冷暖、人物生死。

门也许偏狭,但世界浩大。

🔴 关于我们

合作联系:honglourjs@163.com

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小宇宙APP荔枝FM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等客户端订阅收听《红楼人间事》。

你还可以在这些地方找到我们:

小红书:@红楼人间事

微博:@红楼人间事

Bilibili:@红楼人间事(视频施工中🚧)

即刻:@一百颗榛子

展开Show Notes
16:06 这deepseek和我写阅读理解有什么区别,只要文章有这个意思,我的理解就敢上升到反封建
老宝贝
:
极致升华!
一千颗榛子
:
哈哈哈哈还敢胡编名人名言
4条回复
载月空船
载月空船
2025.3.08
b站上讲红楼讲得好的是薛薛的茶话时光和萌熊侃侃。薛薛对每个女人物都很温柔,萌熊时不时调侃宝玉,都很对我胃口~
一千颗榛子
:
好呀收到推荐,好像有看过熊的
你好宇萌
你好宇萌
2025.3.06
诶,这么说宝钗和deepseek确实有点类似了
查查查123
查查查123
2025.3.18
催更催更
一千颗榛子
:
不行不行
47:41 哈哈哈哈什么鬼啊,priest的《残次品》根本没有引用《红楼梦》,它是本科幻星际小说,引用的书是双城记、一九八四、美丽新世界这种类型。
一千颗榛子
:
哈哈哈哈哈p大看向远方
你好宇萌
你好宇萌
2025.3.06
好新鲜的话题!我错过了这期~~
iplus
iplus
6天前
听榛子淡淡地说它好像一个疯子哦,我哈哈大笑。之前有刷到过DeepSeek会数据造假,第一次这么直观地感受到,真的太好笑了。
一千颗榛子
:
哈哈哈我在哪儿说的。(后期我学会给它更明确的指令,要求它返原文复查,这种情况会好点,但依然在。
iplus:10:55的时候,再听了一下又好像是老宝贝的声音,混在一起了
3条回复
昨日于图书馆见到一部《红楼梦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与研究(1818-2018)》,一下就想起deepseek这期曾问过的关于红楼梦在成书年代于海外传播的情况,随即拿下。本书是由华裔马来西亚籍谢依轮以在山东大学的博士论文为基础修订而成的学术论著,速读一番整理了相关资料。

红楼梦入境马来亚的起始探源: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程甲本出版的时间,与槟榔屿、马六甲、新加坡开埠的时间相去不远。据目前学界研宄可知,英国著名传教士、汉学家马礼逊是西方最早推崇和节译《红楼梦》的学者。
【注:研究发现马礼逊一封大约写于1812年前后的书信后附有一篇《红楼梦》译文,是目前所见《红楼梦》最早节译文,所译内容出自《红楼梦》第四回。这次翻译距离中国国内《红楼梦》首次出版仅20年。由此可见,这部文学巨著是被作为本朝作品或当代小说得到译介,时间之早令人讶异。
deepseek说英国汉学家乔利翻译的前56回是首个英文节译本,马礼逊比他早但毕竟只涉及一回只是节译文哈哈,而且因写在私人信件中未公开得以传播。节译本中后来影响较大的是华裔学者王际真1929年出版的Dream of the Red Chamber,红楼梦后来在英文世界中确立的译名也来自这个译本。】

马礼逊在其编纂的《华英字典》(1808年开始,历时13年编纂,1815-1822年分三卷出版,是当时世界上第一部英汉-汉英对照字典,也是中国境内最早使用西方活字印刷术排印的中文书籍)中收录了大量《红楼梦》词汇及长句,如“宝玉不待湘云动手”“我是给老袓宗磕头请安来”“好姐姐饶我这一遭儿罢”等。引用《红楼梦》文句共215句,诠释了187个英文词的中文释义。

马礼逊和另一位传教士米怜于1818年在马六甲创建英华书院,其内置中文图书馆。马礼逊以其中文藏书编纂而成的《马礼逊手稿书目》出版于1824年,书内著录与《红楼梦》相关的著作有7种,著录译名为:Dream of the red chamber。创建书院期间极有可能把《红楼梦》作为学习中文的工具带进,但此时他们以学习白话文功能为主,强调实用价值,还谈不上文学鉴赏。

尽管马礼逊还在1816年出版的汉语学习教材《中文会话及凡例》中引用过《红楼梦》,英国另一位汉学家德庇时(deepseek答案里有提到)在1829年首刊于《皇家亚洲学会会刊》)的《汉文诗解》文中翻译了两首《西江月》,但是,清末从德国到中国的普鲁士籍传教士郭实腊于1842年在《中国丛报》上的文章《Hung Lau Mung,or Dreams in the Red Chamber》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红楼梦》英语世界译介第一文。
郭实腊也是西方首位公开发表作品的《红楼梦》评论者。文章批评性地概述了小说的情节,细节尚属丰富,但多处不够确切,并把贾宝玉错认为了女性。无独有偶,恰好马礼逊和郭实腊也正是19世纪初在马新最为活跃和著名的传教士。

光绪三年1877年,新加坡是清政府在海外设置领事的第一个地方。1881年始,领事官左秉隆、黄遵宪在马新鼓励办学、设立文社,弘扬中华文化,为华人社会培育了许多文人,让《红楼梦》有了传播的土壤。
《黄遵宪与日本友人笔谈遗稿》中记载了1878-1880年黄遵宪在日本当参赞(书记官)时,与中日文人如石川鸿斋、松井强哉、何如璋公使等通过笔谈所进行的思想沟通与交流。笔谈中多次与友人交流提到红楼梦,因此《红楼梦》极大可能在此期间已被带入马新。

若以文献证明作为依据的话,邱炜萲该是第一位将《红楼梦》研究在马来亚传播开来的文人。1874年出生于福建,8岁初至新加坡。1894年参加乡试中举人,次年上京会试,参与公车上书。1896年获父亲病危消息急赴新加坡,1897年后长寓,1898年在星洲寓楼为《红楼梦(分咏)绝句》作序,其后将此书刊刻出版,标志着马新《红楼梦》研究的开始。
【注:邱炜萲的传奇经历还有:1898年被康有为推为英属各邦保皇分会会长,后与保皇派决裂,于1905年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成为同盟会南洋分会最早的成员。先后为中国的维新事业和革命事业奔走呼号并捐助巨款,是马新华侨中的唯一举人,也是著名的政治宣传家、社会活动家、诗人、小说批评家,有“南国诗宗”之誉。】

《红楼梦分咏绝句》一经刊出,津、沪、闽、广、港、澳、南洋、日本、旧金山、檀香山各华报纸纷纷选登,外洋西报亦竞相译载,可知邱氏言论的影响力不容忽视。且一版再版,传播的范围并不局限于马新,还扩展至日本、中国等地,引起“海内通人,邮赠题词,不远千里,相错于途”。
一千颗榛子
:
受教了,白玉汤老师。还出现了一些新书目。
18:17 其实主播对答案不满意的这些原因 不想再听封建礼教这些都可以说给deepseek 让他再精进答案 不断地培养它 要不纠正的话,他会一直按一种思路套路回答下去
老宝贝
:
哈哈,要养好自己ai,让它说些自己爱听的话
HD7669k
HD7669k
2025.3.14
05:48 我觉得AI和人类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AI太体面了,面面俱到
老宝贝
:
胡言乱语也是那么“真”。
41:35 传入日本这个是准确的。1793年从浙江乍浦港出发东渡日本,这是目前为止最早的出海记录,在今天平湖海岸边还有相关的纪念景点。
一千颗榛子
:
原来如此。谢谢评论区~
载月空船
载月空船
2025.3.08
1:05:19 我确实不理解欢天喜地七仙女和活佛济公那种剧也成童年经典了……
老宝贝
:
远香近臭?
载月空船
载月空船
2025.3.08
1:03:59 当年是被骂的 当然也不是一边倒地骂 一半一半吧 我记得唯一一个凝聚共识的好评是邓婕的王熙凤
一千颗榛子
:
是 不知哪里看到的 当时邓婕老师很受称赞 好像还获得了某个奖项
06:26 宝钗的金,推荐 b 站女王泡面这个 up 的讲解,非常非常不一样的视角,真的非常推荐看!虽然是一个年更 up,目前出现的篇章已经很多了,金锁就是一种主动经营的人设和工具。
一千颗榛子
:
好啊我们去瞅瞅!
JustRaf
JustRaf
2025.3.07
45:46 影响了芦边拓写了《红楼梦杀人事件》(是的这是一本真实存在的日本推理小说)
一千颗榛子
:
(我还真看过
老宝贝
:
你的路数我捉摸不透!
blueoobb
blueoobb
2025.3.06
08:37 癸酉本里面也是说金锁是薛家自己编造的故事
blueoobb:deepseek解析居然和癸酉本一样 也是神奇
霡霂潇潇
霡霂潇潇
2025.3.06
12:51 高情商:有别的消息来源 低情商:根本就是胡编乱造啊~
老宝贝
:
高情商已被烦躁戳破
接上条:二十世纪初期,受中国文坛和新文化运动等思潮的直接影响,构成了马新知识分子心中“《红楼梦》是最杰出的中国古典小说”的观念。

1924年商务印书馆初版的新学制高级中学国语课本(古白话文选)是中国中学语文教材中第一次出现红楼梦的课本,其中有两篇:《刘姥姥》和《林黛玉》。马新初期的中文教育全盘采用中国教育制度,1912年始华校采用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的新课程,教科书也主要源自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红楼梦由此成为马新中文教育中的一部分。60年代教材改编马来亚化之后仍收录了选段,且年龄段从中学推向小学。

新加坡最早的出版及印务馆——古友轩,1860年前后成立,于19世纪70年代开始售中文书,1893年后在新到书籍广告中出现《石头记》《红楼梦索隐》等书。

综上所述,《红楼梦》在马新的传播从个人阅读到文人群体再到进入教科书和书店面向大众,范围与影响愈发广泛。

PS:书中关于红楼梦美食传播的故事

1988年,伴随87版红楼梦电视剧在新加坡电视台播放所引起的关注,红楼梦文化艺术展代表团访问新加坡,扬州师傅制作的红楼宴第一次走向世界。
宴席仅供预定,每桌人均60新币。菜品分为四部分,大观一品(观赏菜)、广陵六碟(冷菜)、宁荣大菜(主菜)和怡红细点(点心)。历时半月,烹调二百余桌,轰动新加坡各界人士和红学爱好者,新加坡电台、电视台、报纸都作了广泛宣传和报道。
新加坡《联合早报》专栏全面介绍,在“宁荣双府珍齐,下箸初尝红楼宴”的大标题下,赞美红楼宴是“珠玉纷呈,荤素莹秀”、“金浆玉露,浓郁吐芳”、“红案白案,各有一绝”。

该宴源于1975年红学家冯其庸初到扬州,向扬州第一家外事接待单位西园饭店经理老友杨礼莘建议恢复研制红楼菜,但未能有所行动。直到扬州外办原主任丁章华女士接任总经理,1986年开始在红学会支持下,西园饭店等单位根据书中提到的菜馔名称、用料及烹调方法共同研制,专门组织周绍良、李希凡等红学界、美食界专家座谈研讨。经过探索和反复实践,扬州红楼宴于1988年新加坡首次面世,一举成功。“红楼宴”该名初见于新加坡《联合早报》,后被认可通行于世。

丁章华所著《红楼梦与扬州》一书,记录了扬州红楼宴的开发推广过程以及中外红学家评价。丁章华等著《红楼食经》呈现了红楼宴的16份席单和百余道菜谱,当时的一席之宴已演进为今日的系列之宴:红楼四季宴,春夏秋冬每季包括正宴、特色宴、素宴和早茶。

——整理自《红楼梦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与研究(1818-2018)》《红楼梦与扬州》《红楼食经》
宝钗想嫁给宝玉吗?第一个问题就上难度,但deepseek的答案还真是一时挑不出错,面面俱到。后续开始穿插胡编乱造但理直气壮,结尾也是真的很爱说封建+绞杀😄

给关键词猜人物环节,贾琏第一个关键词帅气哈哈哈哈;巨边缘的人物,这题一上来这么描述,我连关键词都没听就锁定了二丫头😎因为之前说小人物时二丫头最冷门,印象很深。后面说关键词反而有点迷惑我了,爱惜物件我还胡乱联想到了晴雯撕扇时的麝月哈哈。

网络关注度方面,我们黛玉当之无愧的顶流,互联网嘴替😎deepseek说了很多提到和受红楼梦影响的作品都值得考证,蛮好奇的以后有机会看看。
榛子唯一成功推荐读红楼梦的人是老宝贝😆推荐苍白而有力:去看,非常好看,你绝对不会后悔的。红楼梦虽是琐事推进,但毫不乏味,我也是很吃这一套,下回分解时总是迫不及待。
载月空船
载月空船
2025.3.08
22:18 拿“反封建”之类的政治话语分析古典文学的“主流”红学思维确实会让ai变成这个鬼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