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国内 AI 圈最火的,非 Manus 莫属了。然而,这次却与以往不同、并没有掀起“一个中国团队让硅谷无眠”的效果,并且国内的讨论迅速走向两极分化。
这期节目,我们不会纠结于Manus体验好坏,也不讨论它的营销方式。我们会专注于:Manus 到底是什么?它与DeepSeek这样的通用大模型有何不同?它提供了哪些服务?它算是 AI 智能体吗?AI 智能体又是什么?打造 AI 智能体到底难不难?Manus 有护城河吗?它能成为下一个 DeepSeek 吗?
01:00 有业内人士对这些不好的产品反馈,给出了相对中正又幽默的解释。。。
02:27 过去这么些年,或许由于我们的遥遥领先,也或许是有其他的原因,我们和国外渐行渐远,东西方之间的信息差越来越大。
03:34 人工智能代理,GPT给出的解释:是一种能够自主感知环境、决策并执行任务的智能系统。
04:46 自动驾驶系统是不是就是一个人工智能代理呢?
05:04 人形机器人也是一个人工智能代理,可以在更复杂的三维环境中完成各种任务。
05:50 虽然人工智能代理的目标是实现高度的自主性,但并不是完全不需要人类的干预或者是交互。
07:23 Manus这个通用代理和OpenAI的Operator有什么区别吗?
09:42 说完了Operator是怎么工作的,我们再来看看Manus是如何工作,如何实现的。
12:57 这个过程当中也能够看得出来,真正制约Manus能力的、在于它使用的模型的能力、和它所调用的其他的人工智能代理的能力。
13:32 对于现在的AI产品来说,护城河就这么几个点。。。
14:47 网上也有另外一个跟这个“数据飞轮效应”相关的、但是更加有趣的观点,叫做“生态卡位”。
15:47 虽然这一轮的出圈儿并没有形成“一个中国团队让硅谷无眠”的效果,但也没有消耗deepseek给中国AI带来的正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