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 与Haivivi李勇聊月入千万的AI Jellycat:小众AI硬件×大众消费品的交叉口创业晚点聊 LateTalk

107: 与Haivivi李勇聊月入千万的AI Jellycat:小众AI硬件×大众消费品的交叉口创业

80分钟 ·
播放数7651
·
评论数29

「佩奇她弟教你“量子纠缠”。」(封面中,小猴子身上挂的 Bubble Pal 是 Haivivi 的第一款产品。)

本期,Haivivi 创始人兼 CEO 李勇讲述了 AI 玩具创业故事。

李勇是一个消费硬件行业的 20 年从业者和连续创业者:曾参与天猫精灵从 0 到三千万台的全过程,后负责爱奇艺孵化的 AR/VR 产品,独立创业后,做早教机一度销量突破数十万台,后不得不在双减等政策变化中寻找新方向。

AI 玩具符合李勇寻找创业方向的逻辑:做科技巨头做不了或不会做的方向。

这是一个 AI 硬件中的小众领域,却是消费品里的大市场:泡泡玛特和 Jellycat 的持续增长都显示了玩具、玩偶类产品的巨大需求:它们不仅是送给孩子的好伙伴,也成为跨年龄阶段的陪伴者,是白领“打工人”或收藏癖的“小确幸”。

3 年前创业,1 年半前开始进入 AI 毛绒玩具市场的 Haivivi,目前仍针对 3-6 岁的幼儿市场,做成年人的“AI 朋友”是他们的未来拓展目标之一。

Haivivi 的第一款产品是去年夏天面世的 Bubble Pal——一个可以挂在任何毛绒伙伴上的 AI 泡泡,让毛绒玩具能开口陪孩子聊天、说话,用小猪佩奇的世界观讲量子力学,家庭关系。

上市几个月内,单价 399 元的 Bubble Pal 就卖出几万个,单月收入破千万元人民币。

*本期播客录制时间在今年春节前,“明年”“今年”“去年”的称呼分别主要指 2025、2024 和 2023 年。

本期嘉宾:
Haivivi 创始人 & CEO 李勇,曾在锤子手机、天猫精灵、爱奇艺等公司工作过,2021 年开始此次创业。

时间线:
- 产品思考:一个“AI+儿童+毛绒+硬件+情绪价值”的产品窄门
02:06 产品演示
04:22经历回顾:天猫精灵野心很大,但最多的交互来自孩子
10:02早教机品类固然好,但竞争不过大公司
12:36大模型来了,但又不够好,让大模型跟毛绒玩具结合,能控制用户预期
13:24全球毛绒玩具增速很快,所以一定要做毛绒玩具品类
15:03PMF思考:为什么做3-6岁?
16:55先做挂件产品形态的思考:做好毛绒玩具存量市场,同时先活下来

- 大模型+硬件,能给所有人提供情绪价值吗?
19:11毛绒形态是情绪价值提供的最优解,别的品类说话有些诡异,需要教育市场
21:55如果泡泡玛特也会说话呢?在 AI 之外,还要考虑更长的链条
23:43在情绪价值赛道,理性推演很难
24:15成年人跟一个玩具聊天会不会很傻?不会,AI 也能给成年人提供情绪价值,但要找对场景
25:27硬件有付费成本,给用户的价值要大于用户付出的成本

- 做巨头做不了,也不想做的生意
27:55排名第一第二的差评,本质来自硬件设计的取舍,以及产品破圈之后,要接受非科技爱好者的“审判”
31:18家长可以设计 prompt,让玩具成为小孩子的“个人助手”
32:27不做严肃教育,因为大模型现阶段的能力并不能做严肃教育
33:40创业公司不适合做 AI+教育,因为无法和有更多资源的教育巨头竞争
34:20而玩具方向大厂不会做,不想做也做不好
35:19提供情绪价值的玩具赛道,可以同时容纳非常多公司;而工具类往往是生死厮杀
37:49玩具公司多以儿童用户切入,但真正的收入来自给成年人的产品
39:50大模型技术的迭代,比如端到端语音模型的推出,可以帮助实现更好的用户体验

- 负债创业,而硬件本身又充满取舍
43:12负债创业时刻:调整方向、团队降薪、PPT 融资
44:45与高秉强老师相见恨晚,他也主张儿童+硬件+AI
46:29高老师也赞同不做教育,“孩子上了高中、大学,会有我这样的老师讲给他们听”
47:27产品设计中的种种取舍:先做什么、做哪个国家、纽扣还是挂件、硅胶还是毛绒、多大的麦克风……
52:31还没投流就卖爆了,终于有个 AI 产品能离生活近一些了
55:00聊 AI 眼镜:没想到是 Meta 现跑出来,舍弃显示太有魄力了
58:09国内一定会有很多人开始做 Haivivi 类似的产品,但李勇觉得这很正常,还是要多关注自己的迭代

- 过于乐观的 AI 从业者,现在想做玩具总动员
01:03:31一些理工男不能理解的产品设计,但每一个细节都很重要
01:05:40从技术角度去做儿童产品的价值观设计,比成年人的更复杂
01:11:13对大模型过于乐观
01:13:31接入了主流的模型,也接入了 DeepSeek,但 DeepSeek 的意义更多在长期
01:15:01想做的事情很多,但是并不想让团队快速扩张
01:18:26太多科幻电影太过黑暗,Haivivi 想做 AI 版的玩具总动员。

相关链接:
Jellycat 如何将 vibe 注入商品?丨晚点周末
晚点独家丨AI 眼镜之战,数笔新融资进行时

剪辑制作:甜食

本期主播:即刻 @王与桐

☆《晚点聊 LateTalk》建立「 播客听友群」啦!☆

欢迎关注科技、商业大公司动态和创业创新的小伙伴进群交流,第一时间收听新节目。
这里有更多互动,更多话题讨论。欢迎贡献选题 & 推荐嘉宾。

请先添加「晚点」小助手的微信号,备注:“晚点聊”,我们邀请您入群。

关注公众号《晚点 LatePost》和《晚点对话》,阅读更多商业、科技文章:

展开Show Notes
Cyber鸟
Cyber鸟
2025.3.13
有一说一,这个产品开始挺看好的,还在预售我就买了,给小孩用,玩了两天就再也不碰,目前小朋友还是每天用小爱同学。
nicK9527:Exactly. 好奇问下小朋友用小爱同学干嘛呀每天?
Erlade:是真的,玩了几次就不玩了😂
4条回复
Emilien
Emilien
2025.3.15
晚点聊和其他科技博客差距最大的地方,在于音频质量,不知道是录音设备问题还是录音方式,声音忽大忽小
曼祺_MatchQ
:
我们外出采访比较多,相比于让嘉宾来我们这里。不过这期其实是在我们办公室录的,我们要提升下设备。
Emilien:感谢回复,内容质量都很高,就是这个音频听着实在不舒服,原来是看公众号,但有时时间不方便换成播客,这个体验实在是有点不好,希望晚点聊播客能越做越好~
Xp_QSoE
Xp_QSoE
2025.3.13
说实话不看好这个商业模式,特别是类比jellycat。作为jellycat的重度用户之一,只能说很难接受自己的jellycat会讲话。
曼祺_MatchQ
:
Jellycat 确实是跨年龄了 😄(现在这个是给小孩子用
阿互
阿互
2025.3.14
今天100h+留念
看多了创始人讲的故事,对这个路数已经免疫,最终看销量吧
Kanon可农
Kanon可农
2025.3.20
25:17 重点不应该落在说话,而是情感陪伴。谁说孩子爱另一个会说话的人胜过阿猫阿狗? 这个团队的用户洞察我持怀疑态度
XIZHANGBD
XIZHANGBD
2025.3.18
1:03:45 玩具会互动、聊天 重要吗
02:48 买过一个 小朋友对交互感知比较无感,远不如手机屏幕那种来的直接,哪怕是豆包里面的一张图片。
holadorable
holadorable
2025.3.13
屡次提到“这是最优解”,但是没听出来怎么就是最优解了🤣
HD895748z
HD895748z
1 小时前
声音忽大忽小的问题在这一期就还好,就大概两三次这样,问的问题其实还是挺尖锐的,但是就是这个品类该怎么说,IP是大个问题。要孵化一个自己的IP才是最终解,但是还是要持续的投入才可以让自己的ip走入正轨,谨慎看好他们的这次创业。
我觉得需要深入了解下jellycat的生意到底是什么生意,说话到底是不是伪需求🫠
BruceHao
BruceHao
8天前
有一个问题,接入大模型的推理成本,大概多大规模能够打平?
elehzuot
elehzuot
10天前
03:52 麦当劳的商业模式就像是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规则,笑死
这一段在《群体性孤独:为什么我们对科技期待更多,对彼此却不能更亲密?》这本书里也有探讨到
一克拉拉
一克拉拉
2025.3.17
22:05 那为什么选择先自创IP的模式 而不是和成熟的玩具IP(如泡泡玛特/jellycat)合作呢?是不是等跑通也会考虑和成熟IP合作呢?😝
nicK9527
nicK9527
2025.3.13
06:13 听到开头这个测试demo,第一反应:它和我拿gpt给孩子用有什么具体区别吗?
哲仔爱听podcast:同样疑惑
nicK9527:我感觉目前市面上不少的AI硬件,更多的本质上来说还是大语言模型的套壳,似乎没有太多壁垒和差异化。类似毛绒玩具这种idea的硬件我看到不少于5家了
子春之酒
子春之酒
2025.3.15
本来都冲动下单了,家里俩娃,正是适用的年纪,但是被其他评论劝退了🤣
托尼北
托尼北
2025.3.13
赛道很好,创始团队的方向明显有问题,离核心用户太远了
37:51 很棒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