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什么是质疑科学的自由?

番外:什么是质疑科学的自由?

试听 72分钟 ·
播放数41279
·
评论数223

收听提示

1、本期节目主要回应一些听友留言。

2、做节目会用Chatgpt吗?

3、什么是质疑科学的自由?

4、美国近期的系列政策会如何影响中国?

本集相关

下渗经济学

又译为涓滴经济学、滴流经济学、渗滴式经济学、滴漏经济学,是源于美国的经济术语,用于描述给富人及企业减税可惠及所有人包括贫苦大众的经济政策(如雷根经济学、供给面学派与自由市场)。该主张认为政府对富人阶级减免税收与向企业提供经济上的优待政策,将可改善经济整体,最终会使社会中的贫困阶层人民也得到生活上的改善。该主张反对以征税手段来减少社会中的贫富差距,也往往削减对贫穷阶层进行社会救助。左派经济学家在问题讨论中,经常反对、讽刺及批评该主张。他们认为此类经济政策非但不能刺激经济,而且一定会导致贫富差距扩大,通胀率及赤字上升。

本集音乐

Christian Gerhaher/Gerold Huber/Robert Schumann《Lieder nach Hans Christian Andersen und Adelbert von Chamisso, Op. 40 - Märzveilchen》 

Christian Gerhaher/Gerold Huber/Robert Schumann《Lieder nach Hans Christian Andersen und Adelbert von Chamisso, Op. 40 - Muttertraum》 ​

上集回顾

56. 美国真的会吞并加拿大吗?

《八分半》每周三、周五晚上更新

欢迎留言说出你的问题和建议

展开Show Notes
坏猫咪
坏猫咪
2025.3.14
道长,日本汉方小青龙颗粒治清鼻涕,过敏性鼻炎效果非常好。你试试。我是医生不骗你哈。望大壹能看到此消息告知道长。
天门冬李:咱们中国那么多小青龙药 为什么要去买日本的呢?
坏猫咪:京东上有卖,要搜日本汉方,因为是跨境运输好像物流要10多天。
16条回复
真理是时间的孩子,不是权威的孩子。
——选自布莱希特《伽利略传》
县城青年书店绘本馆:去年刚读完这本书
HD700268r:依此逻辑,时间是无限的,所以真理并能被得以揭示和证实。
3条回复
饼干_cucS
饼干_cucS
2025.3.15
1:06:45 怎么化解这种前景和政治抑郁呢,说个我的亲身经历。38妇女节这天听道长谈美国的第一期,我就心情沮丧了,在路上散步散心,正巧走到东京国立近代美术馆门口,看到在办一场Hilma af Klint的展览,主题是The beyond。我孤陋寡闻不认得这是谁,但是宣传主板上的抽象画吸引了我,就买票入场。看了第一幅画,是画家在转抽象画前的作品,当时那个玫瑰色夕阳的天色底下一个农民扛着锄头要收工回家的画面,那么温柔那么祥和那么美好,直接把我看哭了,我深受感动。转过头看作者简介,才发现这是一名女性画家,难怪有这样的笔触。等我看完整体展览之后,我的悲伤就得到深深的安抚。这世界还是有很多悄然发生的希望和美好,哪怕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战二战这种背景下,也有这样的人没有停止探索和求真。我希望未来女权运动能愈演愈烈,女性能上桌吃饭,用包容和关怀的态度去真正改变这千疮百孔的世界,去改变人类的共同命运。所以怎么安抚这种被现实压抑的痛苦呢,就是找一点乐趣,找一点榜样,找一点希望,并且实实在在做点什么,哪怕是更用力的对身边的人更包容更友善这种微不足道的小事。这就是我目前抵御焦虑的个人办法。
HeJialin:您說得太好了,很有啟發,我也会借鉴的,谢谢🥰
Forzaning:说得太好了,被您这段文字感动到。
7条回复
11:08 是的 收集信息来说perplexity是最好的选择。但现在最受瞩目的技术是以chatgpt o1和deepseek r1为代表的reasoning model 去作问题的拆解分析推理 协助自己的思考 还是非常有用的。说句不好听的 把网上流传的那些自媒体的言论扔进去 问“他说的对吗?” 能帮你找出100个逻辑漏洞
雨耕:Perplexity 已经可以选择 reasoning mode (r1 o3m sonnet 3.7thinking) 作为 base models 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而且提供了类 deep research 模式了。复杂的问题其实还是 chatgpt 的 deep research(o3+rl) 好用, 不过需要200 刀的 pro 订阅。平替就是各家的类似产品,Gemini 和 Perplexity 和国产的 Genspark 都还行。
瓜瓜Zoe:deep research和 gbt的不同model之间真的有很大区别嘛? 我把它当成十万个为什么用,但是我觉得他时常能给我一些左右矛盾的结论… 比如我问它加拿大的银行监管比澳洲严格吗,我在不同时间的不同语境里他的答案能截然相反… 感觉它不适合文科题目😂
3条回复
中文翻译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其实更强调实际行政权力,而非形式上的君主制标签。加拿大虽然名义上是以英国君主为国家元首,但其政治高度自治,政府首脑的职能更接近“总理”而不是传统君主立宪国的“首相”。加拿大自 1867年《英属北美法案》 建立自治政府以来,其政府首脑(Prime Minister)的职能已经逐渐脱离英国议会的直接控制。中文翻译使用“总理”,既符合其联邦制国家的实际运作,也延续了中文对非君主制政府首脑的翻译习惯。而“首相”(缩写于“首席宰相”)这个翻译在中文中有“君主制附属”(辅佐君主)的隐含意义,但加拿大的政治体系更强调民选政府的独立性(道长说对了),所以“总理”更贴切地反映了加拿大的现代民主特征。
我来晚啦,道长照顾好自己
415A
415A
2025.3.14
正在看《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
县城青年书店绘本馆:去年也看过,🙏🙏
415A:我是听大壹他们《文化有限》才知道这部书。很受启发
雅弗
雅弗
2025.3.15
道长两三次提及可能会得罪一部分听众,别说,我还真感觉有点,但不算被得罪,我觉得道长的粉丝群里有那么多可爱、好奇、有梦想的年轻人,也许作为一名“老”移民,我可以补充下我的生活感受。前三期我真是受益,平日不关注新闻,没有社媒,道长一次性给我补了很多知识。感谢。我以前是会计师,生活在加州硅谷,但那时的我,对真正的美国人的生活没有认知,我后来做了自闭症干预师之后,我的工作让我走进了美国人的家庭。我主要服务周边几个小镇,有富裕的精英小镇,也有蓝领聚居的稍大些的城市。这些铺垫,是想引出我接下来的发言,非基于新闻和统计数字,非反驳道长,而是加个分享点。首先医疗这块,这里先看病,后来账单。付不起,有很多解决的方案,不至于破产。其次,创造论基本不会与进化论一同出现在生物课上,创造论可能会在social studies 课上涉及。近来有声音传佛罗里达个别公立想取消进化论内容,如道长所说,美国质疑科学的声音太多,所以不足为奇,但同时,抗争抗议的人也会很多。就像川普,放了那么多嘴炮,被国会或者最高法否决了以后,还不是得服从?他还会自我解嘲,这叫做flexibility. 我本人是个每周日去教堂礼拜的基督徒,我们阅读圣经里的话语,不会执着自己的祖先是不是那根肋骨,我听牧师说目前去教堂的美国人可能只有百分之个位数。美国2023年的财富统计是1%的人掌握着3成财富,10%的人掌握着2/3的,我不太相信1%和99%。虽然这里的谣言和谎言满天飞,但是如果官方的信息,一律不相信的话,那其实给自己找堵。另外道长提及了尊敬和尊重,是admire 和respect的区别吗?从我个人的职业和生活经历来说,我从没想过尊敬这件事,倒是见过听过一些华人家庭中的男人,多数不愿意呆在美国,因为回国后似乎更加“受人尊敬”。我入职普华永道初期,我的老板,身高190的,来到我的格子间,单膝跪地谈工作。任何人去任何机构办事,在保安、保洁阿姨面前,大家都规规矩矩的,接受指挥和管理,“尊敬”多半出现在正式的对陌生人的表达中,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是“尊重”。哦,我还想说下我曾经居住过的小镇,5万人,380年历史的小镇,30年来,每年组织四次居民去多米尼加,带药物过去,建了医院,教堂,无数的居民房,我参加过,有的居民一生中只去过一个外国,去了几十次,就是去多米尼加搬砖造房。抱歉写得太长了。我知道道长不愿意讲美国,但既然讲了,我补充下,也算是出于真正的尊敬,对道长付出的尊重。
属七和弦:美国的医疗问题,只能说也许是个体差异感受不同吧,自然不是一无是处,对病人的耐心和心理的照顾确实优秀,但是就医疗账单的问题,我觉得就不是简单的“付不起,很多办法解决”。我作为留学生来美,也十几年了,现在在硅谷附近生活,大学行政,稳定的雇主医保,近两三年因为个人身体原因,看了几次病,医生很难约,专科等几个月算不错了,很多不收新病人,一个简单的咨询,可能会几百刀甚至上千,做了个手术,一天没住院的那种,前后的账单上十万,当然保险付了大头,但是很让我怀疑这是某种“洗钱”活动。对于大部分工薪中产,在美国看病可能是很焦虑的事情,这种焦虑恰恰也部分来源于先治病后来账单,每次等账单都像等炸弹。普通百姓除非真的是身无分文的流浪者,不会有人不付钱只想等人帮忙解决的,哪怕分期,大部分也都会选择慢慢还钱。两周前拔智齿,四颗又是3500多的账单,牙科和眼科保险都像鸡肋一样,每年都在买不买之间反复横跳。我在美国生活最怕两件事,一怕看病,二怕修车,都是不知道会不会破产的高危活动。
雅弗:非常理解和同意你说的,这方面的问题有目共睹。我的女儿也刚刚拔了智齿,差不多的花费。医疗和汽车保险最大的用处成了替你先砍价,不然账单会更高。很多人不敢用汽车保险,用一次,连涨三年五年。
4条回复
伊斯特
伊斯特
2025.3.15
17:00 笑死哈哈哈中美两国反智民粹都一个路数
连续四集都是川普政府,大脑有点信息过载。我需要去隔壁游荡集缓缓,听听许知远冒傻气的喃喃自语…
鱼iris:他不是傻,是有点倒霉悲催样~听说疫情的时候他一个人被隔离在日本,当时就觉得这人至少比我还倒霉,我差一步
半路不出家:他在日本那段时间拍的片子挺好看的
02:03 道长这么勤奋,有点不习惯,上一集节目还没有消化完呢…………但是,这一点我记得道长确实没有说错
Brenda_rY2U
Brenda_rY2U
2025.3.14
我爱耶稣,但是我相信演化论,我爱上帝,我也热爱科学,每年我还是会看一两本关于科学的书,我也关注科学和科技界的现在最新的进展,但我知道我不是一个好的基督徒,或者我不是那种盲目崇拜迷信的基督徒,也许爱上帝和相信科学并不冲突,不是吗?
xx相信光:怎么会冲突,如果我们相信一切都是神所造,当然也包括科学
最近围绕特朗普政府试图将哥大毕业生驱逐出境。以及哥大迫于白宫压力,开除了去年在校园抗议的二十多名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对这种麦卡锡主义、明显侵犯言论自由的行为,华人所谓的"自由派"似乎视而不见。
02:21 纠错的人 能不能首先对自己严谨一点 让自己这一点的理解和表达不要犯错
酥酥
酥酥
2025.3.15
01:13 Dear道长,一个多年鼻炎且已成功控制的听众来分享经验:首先过敏性疾病一定要控制,不控制的话症状会越来越严重,且过敏原会增加,我之前只有猫毛过敏,这几年又新增了花粉过敏。控制的方法,我推荐奥马珠单抗治疗,每个月打一针,一个疗程是半年(即六针),打针期间没有一点症状,非常有效,有较大几率在1-2个疗程后就治好,您可以去所在城市的变态反应科咨询一下。祝健康!
大_lily
大_lily
2025.3.15
32:24 这种观点不仅基于对川普仍有信任 也基于相信人是理性的 但从最近特斯拉股价大跌遭受抵制 这位CEO的种种反应和所发的骂欧盟的X 有没有可能这俩人就是疯子 人老了权力大了 疯一点是历史规律
Luckyforfour
Luckyforfour
2025.3.14
00:49 道长,养好身体最重要。我允许您无限拖更,无限鸽!
道长,我一直很喜欢您的节目,您节目的内容和我的观念、兴趣高度一致,每次听您在节目里分享您对社会事件、国际时事的看法的时候我都有种自己的想法被很好地表达出来的欣慰感,感谢您!今天想和您分享一点感想。我是内地的一名医生,今天在小红书里刷到一个视频,是一位年轻女士提到在医院需要进行心电图检查,她很希望为自己进行心电图检查的是一位女医生,因为若需要在陌生男性面前脱去内衣暴露胸部而且可能有肢体接触,她会觉得尴尬不适。她对诊室里的男医生表达这一诉求后,(她提到当时男医生旁边就有女医生)她的诉求得到了尊重和满足,并很开心的完成了这个检查,并且在视频里呼吁女性朋友们都可以在就医过程中勇敢表达类似的诉求。本人在心电图室轮转过,我所在的医院心电图室男女是分开诊室进行检查的,女性患者只会接受女医生或女技师检查,男患者则有可能接受男性或女性医护的检查,我接受的医学教育也要求涉及异性隐私部位的医疗行为,至少需要有一名异性工作人员在旁陪同,所以我认为她表达的是一个很合理很基本的要求,在现实的医疗工作中也是很可能被满足的。但是这条视频的评论区里怨气特别重,充满了一些阴阳怪气的嘲讽,例如类似“希望等你心跳骤停需要抢救的时候,胸前也挂个牌子写上只接受女医生进行心肺复苏”这些恶毒的评论。整个评论区几乎都是医务工作者在表达不满,就连女医生女护士们大多也在抱怨,称若女病人都只能让女性检查,她们的工作量会比男同事增加很多。我感到很诧异,为什么连女性医护都无法共情和认可这位女性表达的感受和基本诉求,难道她们自己真的觉得大多数女性也认同身体只是一块肉,接受同性异性的检查和触碰都完全无所谓吗?我略带愤怒地在评论区回复了几条评论之后,冷静地思考了一阵,我觉得这些嘲讽和反对的评论都不是他们的真实想法,如果现实生活中有朋友对他们表达类似想法的时候,这些医务工作者不可能像上面说的那样这样回答他们。我猜测他们之所以在网络上对这位陌生人这么愤怒,是因为医护人员实在积累了太多怨气了。国内的医患关系、行医环境历来不好,加上近年来由于医疗改革和大环境变差,很多医务人员工作变多,收入却减少,而网络上医生猝死、医学研究生自杀等消息不断,让很多医护的不满情绪积压已久,而在现实里,既难以改变现状,又无处发泄不满,因此在网络上发表评论时常常带有很大的情绪。当有人站在患者角度对医务人员提出诉求,哪怕是这种很基本很合理的要求时,常常招来大量医护,或自我嘲讽,或略带夸张地卖惨,或猛烈抨击,指责社会不尊重医疗行业,把医疗行业当成服务行业,对医务人员充满压榨等等,想把积压已久的情绪猛烈地发泄出来。而站在患者的角度,我们国家医疗资源分布及其不均,普通人确实觉得看病很难,很多人对医疗行业有不满,在网上看到医务人员这样的言论更会觉得他们站在另外一个阶层,无法同情普通老百姓。唉,我常常有这种感觉,我们习惯把自己想象成一个集体,很容易共情一些庞大的情感,但是却难以共情身边一个个具体的人,我们很爱国,尊重孝道,有民族自豪感,但是却不敢扶起身边一位倒在地上的同胞老人,这到底是为何呢?我啰啰嗦嗦说了很长一段话,表达能力不好,希望能被道长看见,想听听您如果碰见这种情况,您会怎么劝一位愤怒委屈的医护人员去同情本来不是与我们站在对立面的患者呢?
看你几时完:今天突然表达欲旺盛,写完发现自己写的太长了很啰嗦😂
Hdeaa:因为如果去骂真正该骂的人,他们很快就会作为提出问题的人被解决,重压之下去网上发泄一番很正常
7条回复
YOUWONTSEEME
YOUWONTSEEME
2025.3.15
想请教道长一个问题,近年来我们这开始流行身心灵疗愈、正念观想、精神提升等思潮,是否与当年的欧美嬉皮士运动和新纪元运动有相似的成因,比如同样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增加从而让个体感到迷惘不安,以及这样的思潮是否可以视作嬉皮士和新纪元运动在我们这的延续和发展?当年“嬉皮士们”去到世界各处包括东亚印度去寻求种种修行和开悟的方式,现在又传回到东方,那可不可以视作某种“再本土化”?
iffy_EVjd
iffy_EVjd
2025.3.15
个人隐约感觉道长比较喜欢英国体制,“西敏寺制度”这个名词在道长节目中出现频率相当之高。最初发现道长这个小偏好来自道长和林垚关于美国大选的对谈,当话题进行到对美国选举人团制度弊端的解析时,道长迫不及待的搬出“西敏寺制度”希望林垚来做一番对比,可惜被林垚一笔带过,当时甚至能感觉到道长有点小小的失望,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