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的食物认同 vs 困局般的食物环境:一口饭里的现代性挣扎

迷失的食物认同 vs 困局般的食物环境:一口饭里的现代性挣扎

20分钟 ·
播放数1728
·
评论数15

🎙️《八九不离食》特别系列开篇|谁决定了我们餐桌上的食物?
我们每天吃什么,是自己决定的吗?

欢迎收听《八九不离食》特别系列第一集!我是你的主播毓华,这一期也很高兴邀请到了我的好朋友 Caylin,一起加入这场讨论。

今年,我们推出了一个全新系列,想和你一起从食物系统、社会人文、意识形态、市场行为这些结构性的视角,重新反思我们和食物之间的关系。通过反思,我们希望找到当前饮食困境的真正症结,以及我们作为个体在其中可能拥有的选择与力量。

第一集,我们选择了两个关键概念作为切入点:
食物认同(Food Identity) 和 食物环境(Food Environment)

我们会讨论:

  • 什么是“食物认同”,它如何影响了我们每个人对食物的感受?
  • 为什么我们经常不知道自己想吃什么?这种迷失感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 为什么食物不仅能带来归属感,也可能成为排他与文化界限?
  • 在搬家、留学、移民的过程中,我们如何失去又重新建构自己的食物认同?
  • 国家和媒体如何利用食物塑造民族形象?所谓“美食国家主义”背后又意味着什么?
  • 为什么我们在当下的食品工业化浪潮中,逐渐从“吃饭的人”变成了“被喂养的人”?

本期作为系列开篇,我们想从更宽广、更结构性的视角,尝试解开这些看似日常、却隐藏着深刻矛盾的饮食现象背后的逻辑。

下一期预告:当食品变成商品,我们是否也成了工具?

下一期,我们会带着更强烈、更明确的立场,深入揭开现代食品工业的真相:

  • 食品工业是如何精准设计食物,让我们上瘾?
  • 超加工食品背后的营销套路有哪些?
  • 为什么我们“吃”的选择看似越来越多,但却变得越来越不健康?
  • 我们如何在品牌、广告、算法和利益驱动的市场中迷失了自我?
  • 我们将清晰地指出:大食品公司不是中立的提供者,而是需要被识别、被对抗的敌人。

你对于自己的饮食有足够的掌控感么,回想一下,你是否有过那些觉得自己的食物选择是被环境所强加的时刻?
你的食物认同清晰吗,还是也曾经迷失过?

欢迎留言与我们互动,期待你的想法和故事!

【后期制作】
Yuhua
【logo设计】
小娟
【收听方式】
“苹果播客”、小宇宙App、喜马拉雅、QQ音乐、网易云音乐、微博
【互动方式】
想成为我们播客的嘉宾?想加入我们?欢迎私戳!
【E-mail】:podcast_unfssat2@163.com

Special Guest: Caylin Sun.

展开Show Notes
食品工业的来龙去脉科技狠活早已在十八线小镇老幼中青之间被科普的很到位大家都懂。
。。草根听众对制造业集群无法改变太多,这是为啥胖东来得到了支持,超市货架韭菜那一栏一直空着,因为找不到合标的货源。并建立了发豆芽的车间。他们明白🗣陈述讨论别人的错误木有用,木有用,木有用。而要自己动手创造才行。
宗毓华
:
🙏感谢你的留言评论! “食品工业的来龙去脉、科技狠活早已在十八线小镇老幼中青之间被科普得很到位,大家都懂。” 我真心希望你的这个个人观察能成为客观事实。首先我觉得有必要指出的是,在你的表述中,似乎预设了十八线小镇的居民在对食物系统的理解上是弱于一线城市居民的。但就我自己的观察而言,受教育程度、经济水平、社会地位,与对食物系统的理解并不构成正相关。甚至可以说,很多更贴近食物生产端的“农村人”,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来的食物直觉、判断力,反而优于很多掉入消费主义陷阱的“城里人”。 同时,从我的视角来看,我认为对于“食品工业的来龙去脉和科技狠活”的科普是声量不够且鲜有到位的,更没有到“大家都懂”的普及度。尤其是当我们放眼整个食物系统的复杂性——它不仅涉及生产端的“科技”应用,还有消费端的文化操控、政策的隐形导向,以及全球化分工带来的结构性不平等——要真正理解这些背后的逻辑,其实是相当不容易的。 “。。草根听众对制造业集群无法改变太多,这是为啥胖东来得到了支持,超市货架韭菜那一栏一直空着,因为找不到合标的货源。并建立了发豆芽的车间。“ 非常感谢你提到胖东来,这绝对是一个非常棒而且是值得敬佩的案例。但我们也应该知道,这种有责任感、有行动力的企业非常稀有,不能期待整个商业社会都能自发地做出类似的选择。如果没有公民社会的压力和参与,结构是不会自动改变的。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草根”都不是无能为力的,我们可以提出更多具体的诉求、推动身边的变革。 “他们明白🗣陈述讨论别人的错误木有用,木有用,木有用。而要自己动手创造才行。” 我特别同意“自己动手创造”这点,其实这也是我们播客接下来会着重探讨的议题之一。但我想强调的是,讨论问题并不等于指责和甩锅——我们更希望揭示结构性问题、厘清因果关系、提出更多可能性,绝不是用二元对立去评判对错。所谓对错,往往也只是立场的不同,资本和企业有他们的立场,这无可厚非,但我们每个人也都应该从自己和所处社群的角度出发,寻找发声与行动的方式。 最后对于讨论有没有用,我认为是必要的,你说的“自己动手”,比如“半农半X”此类的现代实践,在这种理念被普遍实践之前,我们其实是需要去“陈述讨论”为什么需要这样做,这样做的意义,从而让更多人去认可这样的实践,才能真的让更多人知行合一。
幼稚事务所:在播客的时候,下次接地气的拿点具体案例,不然大家听你这个就像读教科书一样。比如三聚氰胺牛奶、具体人、事。 既然你做这方面研究,回国从做实地城市田野调查开始。有效渠道之一是得到结论后拿着报告通过代表向人大进言,会有访谈宣传这样涵盖的全国男女老幼面积大很多。 '自己动手'非单一自己种田,方法很多你可以自行发散思维,无论自发组织宣导还是定点。侧重点是它是落实到具体的人、事、物,可量化的结果。
3条回复
Wayway
Wayway
2025.3.18
是的🙂‍↕️感觉自己在吃的方面像在做困兽之斗…
Meannnn
Meannnn
2025.3.28
07:18 很有趣的话题!
期待下一期节目!
另外的一
另外的一
2025.3.19
这个系列选题真的太好了,超级期待!
00:14 年更主播?!毓华你不要太离谱!我就说这么对口的内容是谁搞的哈哈哈哈哈
宗毓华
:
你这么说我就更有动力了,之后多更😊😊
小太阳哇啊啊啊:吼!
南城梦呓
南城梦呓
2025.3.19
00:20 没听过的主播声音
13:59 天,我曾经就有过暴食症😭
北北_aciN
北北_aciN
2025.3.18
期待!!做得真好
朝青霭
朝青霭
2025.3.18
( ̄~ ̄) 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