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型机器人,无疑是当今全球最火热的科技赛道——不是之一。它标志着人工智能、甚至通用人工智能,首次真正大规模走向商业化。
人形机器人将直接改变我们的生活、工作,以及日常的方方面面;这种改变的幅度之大,远超所有人的想象。
全球在这个赛道里,走的最快的,就是美国的Figure AI这家公司。在2月底发布了自研的人型机器人大模型Helix之后,昨晚(3月19号)Figure AI向外界介绍了自己建造的全新的人型机器人规模化制造工厂,BotQ,以及这个工厂为了能够大规模生产机器人,都做了哪些流程和工艺上的创新。
02:03 BotQ这个名字就强调了它大规模的生产能力。
02:08 FigureAI选择了自建工厂和流程,而不是通过ODM等委托加工的方式,有这么几个原因。
04:43 BotQ的首代生产线,每年可以制造12000台机器人。
05:32 FigureAI的人型机器人将在制造过程当中用于生产其他的人型机器人
05:53 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在于工程设计的早期阶段。
06:19 产能爬坡的真实的原因无外乎两个。
07:26 装配时间的最大影响因素在于零件的数量及制造工艺。
07:45 尽管CNC加工,对于原型产品的开发和高精度的零部件来说是非常有价值,但在大规模生产的时候,CNC的生产成本和制造时间,存在明显的瓶颈。
08:22 再多说一句CNC工艺,CNC工艺在制造业中多被用于高精度的切割、镶嵌等的制造环节。
10:29 这里我介绍一下“注塑成型”、英文叫做injection molding,压注die casting,“金属注射成型”metal injection molding,和“冲压”Stampping。
12:38 哪些部件需要垂直整合?哪些环节需要自主研发?
15:31 FigureAI还搭建了自己的这个软件基础设施,因为制造业需要庞大的软件基础设施来保证生产流程的顺利进行。
16:53 这里已经两次提到了“一致性”这个概念,一致性,在制造业,是确保。。
19:34 这不仅仅是Figure AI的挑战,也是所有科技公司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