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hi 大家好,前几天我和朋友@唐宁小怪进行了一场直播连麦。围绕男孩女孩脑科学大揭秘聊了两个多小时,很多观众都说听的很过瘾,所以转成播客发出来,这场直播我们聊的全是硬核干货!
我和唐老师聊到了从男孩为啥总闯祸---因为大脑出厂前被“改装“了三四轮。所以有人说“女性是保守投资(国债),男性是风险投资(股票)。”
我们聊到了女孩为啥必须死磕理工科--因为当她后续在生活中遇见困难被冲离职场时,理工科的工作机会是她能爬回来的浮木。
我们又聊到了在AI时代怎么养娃,比如唐老师认为会提问比会刷题重要100倍。找到孩子比别人强1%的领域,然后放大它。
这一期可以说是全程拿脑科学拆解教育焦虑,不灌鸡汤,专治各种“我觉得”的胡说八道民科。
当我把这一期放给DeepSeek听,问它建议哪些观众来听时。DeepSeek告诉我适合以下四种情况:
1、家里有男孩的爹妈(看完能少气死两回);
2、纠结‘女孩该不该学文’的家长(听完立刻想撕志愿表);
3、天天和手机抢孩子的苦命人(脑科学教你对抗多巴胺陷阱);
4、所有想让孩子活在未来,而不是活在作业堆里的人。
DeepSeek说不保证听完能成专家,但至少不会被伪科学忽悠——毕竟直播对谈聊的是大脑怎么长的,不是怎么编的。
欢迎大家收听,希望能解决大家的部分疑惑。
本期嘉宾介绍:【教育填坑唐老师】极睿Bestriio国际教育创始人& CEO。
前新东方名师;新东方VIP体系搭建团队、新东方集团大客户全国总监;前集团公司副总裁;教学及教师管理、产品信息化;前留学标化培训机构创始人&CEO;17年国际教育+英语培训经验;多档节目嘉宾、主持人;教育自媒体:教育填坑唐老师。
本期时间戳:
09:51大脑发育路径不同,男孩是“改装版”,女孩是“默认版”。胚胎期若无雄性基因(SRY),默认发育为女性。男孩大脑在孕期4个月、出生后6个月、青春期经历多次“改装”,容易出错,导致表现更分散(学霸和学渣都多)。男孩像“股票”,波动大;女孩像“国债”,更稳定。男孩的优点和缺点会被无限放大(尤其继承母亲的特性)。
14:49 不是所有男孩都是差生,但差生几乎都是男孩。”男孩的发育路径更复杂,容易两极分化。
25:21竞争优势的种子:孩子在某领域有微弱优势(如身高高几厘米),家长和环境的正向反馈会不断放大优势,形成正向循环(如篮球运动员)。不要盲目补短板:发挥孩子的长板(如听觉型孩子多听书),而非强行“全面发展”。团队合作中,短板可由他人补足。
38:30课本架构的性别偏见:现有物理、数学教材架构偏男性思维(如“力热声光电”顺序),本质是工业时代为男性设计的体系。若按“波”“场”等自然规律重组知识,女生可能学得更好。
32:25智商≠生存能力:智商测的是解决抽象问题的能力(如数学逻辑),但生活中成功依赖具体问题解决能力(如情商、灵活性)。男女智商平均值无差异,但男生分布更分散(顶尖和垫底更多)。
36:43认知风格不同:有人擅长代数,有人擅长几何;有人听觉强,有人视觉强。教育应尊重风格差异,而非统一标准。
53:16 女孩必须学理工科:未来30年中国靠工业智能化弯道超车,理工科是“洪水中的浮木”。文科生面临更大竞争压力(家庭无偿劳动挤压职业发展)。男性有40年连贯职业生涯,女性因家庭责任被迫中断。理工科技能(如算法)能帮女性快速重返职场。
01:29:22 人机共生:AI擅长数学编程,人类强在感知和创造力。未来需学会用自然语言指挥AI(如提示词工程),形成合作闭环。
01:44:48 成瘾的本质:大脑被现代节奏扭曲。原始人适应“半月一封信”的慢反馈,现在被短视频、游戏的高频刺激绑架。 对抗方法:培养深度专注力(如完整读完一本书),否则无法胜任需要长期投入的工作(如编程、科研)。
01:18:02 教育目标≠画面:别追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明确具体目标(如成为生物学家)。社会竞争靠最长板,而非平均。 勇敢>谨慎:孩子的“缺点”可能是长板的另一面。勇敢的人不必强行变谨慎,而是找互补的伙伴。
背景音乐:Hero-Family Of The Year
欢迎大家关注主播账号
微博:@屠龙的胭脂井 @思维螺旋 @百科成长课 @屠龙星球(就是主播鸡仔)
小红书:@屠龙的胭脂井 @屠龙的口袋 @屠龙职场进化论 @屠龙两性脑科学
公众号:屠龙手段 百科成长课
其他【屠龙大实话】发布平台
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FM | 苹果Podcast | 微博音频,全网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