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节目回应《当对现状感到悲观,女性如何想象和创造一个不同的未来?| 国际劳动妇女节》听众们的热情留言。嘉宾是纽约州立大学珀契斯分校电影与媒体研究系教授张泠老师(微博@黄小邪看电影),旅居法国的哲学对话工作坊的组织者和英法中翻译阿菜以及国内出版和公益从业者于同。
泠姐和阿菜之前分别做客我们的节目,跟我们分享《张泠:一生焦虑的东亚女性”是可以解脱的吗?》《阿菜:我在法国养老院里跟老人们一起聊什么是爱》。
【本期话题】
08:02 公共舆论场里女性的榜样是如何被呈现的
12:05 我曾受“白幼瘦”的审美标准深深影响
15:46 “大女主”靠自身的努力得到成功的叙事给人一种可能
18:35 全女团队的迷思:同为女性就一定会带来公平的环境?
24:29 对“美”的追求是一种个人选择还是男权消费陷阱?
33:45 阿菜在法国性别平等的项目中有被边缘化的体验
44:29 人在观看娱乐节目过程中既面临矛盾也满足了需求
46:53 批评某一类女性和社会现象=厌女?谁代表“女”?
49:19 女性只关注私领域是中了男权的圈套,要有“公心”
54:39 “进步的女性主义不仅是反父权的,还是反资和殖民主义的”
60:32 太过于想要实现所有的权利而忽略了如何去努力
72:53 当我们在说“性自由”到底在说哪一类女性的自由?
【支持创作】
爱发电 搜索“邱后算账”
【互动分享】
欢迎把你的想法、感悟和问题发至:couragetobecome@163.com
【加入社群】
添加wx:mollyqiuctb,备注:社群+入群原因,即可申请加入社群信息,有机会和更多小伙伴交流相关话题和参与到更多精彩活动中来。
【节目介绍】
主题曲&结尾曲: 《三八妇女节歌》冼星海
其他收听平台: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Apple Podcast|小宇宙|爱发电 搜索“邱后算账”
邱雨薇:爱勇不息CouragetoBecome创始人|关系咨询|媒体人
邱后算账:从对话中去探索爱与关系的不同可能性
公众号:爱勇不息CouragetoBecome
微博:咨询师雨薇
作为一名曾在欧洲经历暑期长途火车旅行、因缺水而濒临"渴死"的乘客,当我看到国内关于高铁应免费提供或售卖卫生巾的讨论时(如豆瓣相关帖文:https://m.douban.com/group/topic/318675104/),心情确实复杂。这种诉求本身值得支持——女性卫生用品本应像洗手间和饮用水一样,成为公共交通的基础服务。但西方媒体借此抹黑中国"rq缺失"放大女性权利缺失的叙事却格外荒谬,因为这种批评刻意忽视了全球公共交通服务的现实对比。
中国高铁的公共服务水平事实上处于世界前列:免费热水、丰富的餐食选择、针线包等便民设施,在私有化铁路体系中几乎不可想象。关于中国的公共交通变化,我是亲身见证者。小时候要在尘土飞扬的马路边等一辆长途汽车从远处来到眼前,搭着它穿过崇山峻岭回老家,坐一天一夜,还有出事故的风险。我爸爸曾经搭乘的长途汽车被山上掉下来的大石头砸中车顶,幸好没事。现在搭高铁三个小时不到就可以到我家村庄。大学时候我搭绿皮火车去新疆,就算条件再差,也有吃的喝的。所以我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我会真的差点渴死在欧洲的火车上。
欧洲铁路私有化的代价恰恰体现在这些细节上:车站付费厕所导致乘客被迫忍耐,砍掉偏远线路后迫使居民长途绕行,高票价与频繁延误形成鲜明反差……资本主导的运营逻辑必然优先削减"不盈利"的服务,最终牺牲普通人的便利与尊严。
卫生巾争议的真正启示在于:
1. 公有化是保障普惠性服务的基础,它能避免私有资本将民生需求异化为牟利工具;
2. 国际话语权争夺的吊诡:西方媒体将合理诉求扭曲为政治攻击时,反而掩盖了其自身私有化恶果,我们需用事实揭穿这种双重标准。
在支持完善高铁服务的同时,我们更应警惕铁路私有化的全球教训。当我在欧洲火车上快渴死的时候,我想到国内高铁上的热水——这个细节或许比任何理论都更能说明公有化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