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永生、年轻人衰竭,这是个什么样的世界?|读《献灯使》

老人永生、年轻人衰竭,这是个什么样的世界?|读《献灯使》

70分钟 ·
播放数38630
·
评论数115

本期嘉宾

黄非,书评人、动漫爱好者

🙋推荐收听《反派影评》:接下来四年,左派就靠它解恨了!

👀收听提示

02:31 老年人承担劳动责任,年轻人失去生存活力,这是个什么样的世界?

04:37 ❗️剧透预警

14:02 小说里的老龄化社会:75岁是青春老人,过了九旬,才是“中年老人”

24:30 在《献灯使》里,我作为读者有点挑剔的地方

29:59 脱钩时代:如何看待日本的孤岛想象和核想象?

37:51 飞机停航、通信断绝,日本被动陷入“闭关锁国”

56:08 为避免刺激身体不发育儿童,“体育日”改成“身体日”,如何看待这种语言的无害化?

58:40 对语言的反叛: DEI没有改变现实,它反而被现实带着退潮了

注释:DEI是指多元(Diversity)、平等(Equity)、包容(Inclusion)

01:00:58 川普遇刺后的:Fight!Fight!Fight!成为了传遍世界标志性的语言

01:06:41 给《献灯使》打分🌟,推荐阅读人群🙋

《献灯使》简介

日本作家多和田叶子“反乌托邦小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5年1月出版。

福岛核灾难降临之后,日本处于外来语、网络都消失的锁国状态,被剥夺死亡权利的老人,依然健康,还要工作,而原本代表希望的年轻人却不断患病,命悬一线。面对停滞的世界,老人们决心冲破锁国残局,拯救孩子们,他们成立了神秘组织,挑选现代日本的遣唐使——“献灯使”,重新建立和世界的联系。

📚相关推荐阅读

押井守:《空中杀手》

山田宗树:《百年法》

叶真中显:《死亡护理师》

宫崎骏:《风之谷》

乔治·奥威尔:《1984》

🙋欢迎大家互动

小红书🍠:看理想蒋方舟

公众号:看理想

微博:看理想vistopia

商业合作📮:bd@vistopia.com.cn

👀制作团队

策划|蒋方舟、看理想

内容编辑|ruicen

统筹&音频编辑|小尹

监制|ruicen、jiajun

视觉设计|唐z、火车头

本期节目已经在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豆瓣同步上线啦!欢迎大家收听🎧

-蒋方舟全新个人播客,联合看理想共同出品-

展开Show Notes
JulyArashi
JulyArashi
2025.3.27
感觉黄非老师有点点低估语言的力量呢...用“妇女节”宣传而非女神节/女王节,有意识避免使用辱女词,在我看来是促进性别平等观念中很重要的部分。语言中隐含的权力关系不也反映着当今社会中的结构性问题么
镙丝金汤力:语言是权力的延伸,是权力的代表,是被填充之物,语言还是需要真正强力的思想支撑才能改变现实
z_ugj0:语言的力量非常强大!
7条回复
感觉和今天的中国很像,反而是老年人非常有活力地生活,年轻人因为各种压力活得像死尸。我妈一天的运动量比我多多了
minoru_spYo:我爸天天挂在嘴边的话:就幸福他们这一代人。现在领养老金天天玩。
没想到第一次邀请的嘉宾是男性,感觉男的一开口就听不下去了一听男的说话就想打人,唉我的好心情
我去过日本两次,也偶遇开出租车的爷爷和西装革履的商场老裁缝眼里的光,他们留给我的印象不是在“讨生活”,而是他们对自己服务或技能的骄傲,当媒体或学者渲染“老人打工好可怜”时,是否忽略了东亚人背后的文化密码?我更多的感受是:他们在践行刻进骨子里的生存哲学—工作不仅是饭碗,更是抵抗衰老、维系社会纽带的生命仪式。当然,不是所有老年劳动都充满诗意,但把银发就业简单悲情化,是不是就像我们对着樱花只感叹“花期太短”,却不懂日本人为何痴迷刹那的绚烂的局限性。
MsZijuan
MsZijuan
2025.3.31
52:30 不太赞同嘉宾对语言和权力的解释,不管是1984还是马斯克的例子,听起来背后的假设是他们拥有的权力是静态的,不变的,只需要彰显。但实际上这些人也是通过语言来让权力不断扩张,同时也会遇到其他人对这种权力扩张的对抗,也就是力与力的作用始终是存在的,哪怕有大小之分。
59:22 好笃定好狂妄的男的
HD355362r
HD355362r
2025.3.28
语言和权利部分,嘉宾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和方舟一样,我也感觉好难过,想想也是,相信语言力量的人,会容易忽视更现实的本质,发现人们有时候需要的不是逻辑,思考,辩证,而是喜误本能的判断。慕强从众的心理,掌握权力的人,怎么说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谁说的。我相信肯定有思考独立的人,但是人的本能是害怕被排挤,做到不从众加入“大多数队伍”,保持距离,已经是莫大的反抗和勇气,我只是好奇为什么少部分人可以决定大多数人的命运?哪怕察觉价值道德上的不对劲,也是按照常规运行,直到崩塌的那一刻,比如德国纳粹中民众的选择。这是人性的弱点,还是其实所有时代的选择,少部分人的决定,就代表着大多数人的潜意识,希望是我单反面狭隘的悲观,如果有相关可以解惑的书籍推荐,很感谢
延年
延年
2025.4.02
59:25 听到这里我其实不确定方舟和嘉宾对于人类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理解的,以及其他听众小伙伴们的看法。作为一名认知科学/语言学学生,很想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对于语言影响认知,也就是著名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说(Sapir–Whorf Hypothesis)有两个比较经典的例子。一个是俄语中「浅蓝色与淡蓝色」是像「粉色与绿色」这样两个截然不同的独立的词汇,也就是说他们通过语言把蓝色区分成了两种不同的颜色,实验结果也的确表明,俄语母语者对于不同蓝色的感知更敏锐,区分能力更强。另一个是尤卡吉尔语,某美洲原始部落中使用的语言,他们的语言中没有「左右」的概念,永远使用的是「东南西北」来表示方位,所以这些族人普遍方向感极强,即使在陌生环境中也能精确指出东南西北。电影《降临》就是基于这个假说创作的,电影中的外星语言不是从开头写到结尾,而是直接画出一整个圆饼图,时间是一个整体而不是线性的。语言学家女主因为掌握了这门外星语言,从而掌握了预知未来的能力,或者说学会这门语言改变了她对时间的认知,她的时间观念也变成非线性的了,可以直接看到未来。这个著名的猜想,也就是方舟讲到的 「语言能够改变人的思想」,这里用词其实有些偏差了。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其实讲的是语言对人类「思维/认识方式」的塑造或影响能力,虽然有些咬文嚼字,但是「改变」听起来就像是我们真的能做些什么,而「塑造」讲的是先天决定论,并且「思维方式」和「思想」在我看来也是有很大区别的。
从这个假说就演变出「语言决定论」和「语言相对论」。强版本决定论就是说语言决定了人类的思维和认知,即人的思想受限于其所使用的语言;相对论则是稍微偏弱的版本,认为语言对思维具有影响,但并不完全决定人的认知方式。大家可以想一想,自己在脑中思考的时候,是否永远都是用语言在思考呢?相反的,「不可名状」「无以言表」「词穷」「语塞」又是在形容一些怎样的情形呢? 无论你认同哪一种观点,语言对于思维的塑造并不是说我今天政府规定大家不能使用带有歧视性的词汇,然后潜移默化人们的偏见就会消失了,最起码我们需要时间的沉淀,时间久到这个词汇真的在这门语言中消失了,人们真的忘记了存在这样的表达,才有可能通过这种语言的剥夺从而消除这种观点。这一点不是强制规定不能使用它就能做到的。
玛莎辣冰:认同👍俄语中淡蓝色是голубой,而蓝色是синий,是两个完全不同且在构词中没有关联的词。
延年:才发现我打错了,是想说深/浅两种蓝色结果打成了浅/淡哈哈
3条回复
HD711106g
HD711106g
2025.3.29
喜欢黄非,以后多请他来谈。居然搜不到他的资料!
Julililia
Julililia
2025.3.31
51:38 改变语言就是因为你有权力???那么多无意间流行起来的口水词“绝绝子”、“尊嘟佳都”…都是权力上位者的意思?
shekonws
shekonws
2025.3.27
50:56 50:56 1984假如现在写 老大哥是坏人可以写成老打嗝shr 我们这个年代文字的演变
奶奶的
奶奶的
7天前
这里有趣的是,男主播在宣称自己对语言是无力的的相信时,对其所使用的语言的那种积极的态度(那种毫无保留的语言上的刻画)。在对例子的阐释中,无论是川普遇刺高呼Fight*3的口号在传播上的影响力及其所唤起的身体性的反应,还是新自由主义反扑后DEI的废止,语言都被视作是某种更为基础的影响因素的外显,而外显无法影响其本质——这是在说,只有是其受众,只有共享同一套价值光谱,Fight*3才会有此身体性的影响,你很难想象一个自由派在听到这句口号时会激情澎湃;而DEI推行了这么多年,也并未改变某些人的观念。这样的观点首先是二元的、单向的、静态的,其次是短视的,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但他也并未就此宣称可以放弃“批判的武器”。未必像来自其他方面的影响那样短平快的影响才算作影响,语言对人的影响可以是长远的,可以是不显见的,可以并非是焦点而作为背景存在,可以不是看的对象而作为看的方式。马斯克的权势造就了某些带有价值取向的迷因的病毒式的传播,但反过来,这些迷因的传播没有巩固加强马斯克的权势吗?不能仅仅共时地截取某些切片就据此论断,因果很多时候是在动态的反馈系统当中。我认为,相信语言的力量不是一种智识上的懒惰,选择一种二元式的、简单、暴力的解释框架恰恰才是,人在没有勇气直面现实时最易滑向这种懒惰,反过来,从这个意义上其实也更能理解,为什么说“乐观主义是一种责任”。
51:44 这一点很不同意男嘉宾,语言行为理论就是在通过语言改变人的思维方式,不然那么多殖民者在殖民地实施母语去除政策,就是为了让当地老百姓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更新换代”。
HD651295x
HD651295x
2025.4.03
男嘉宾为什么那么爱打断别人然后自说自话,回答也不到点上,光顾着否定别人了
核辐射灾难后一个失去了“牙齿”、只剩下软弱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听主播对故事的讲述来看感觉并没有特别吸引我,果然是拿芥川奖的作家,作品更多的魅力可能在于具体的文字而不是他人对情节的转述。还是很喜欢蒋方舟的分析,细腻而富有同理心;本期男嘉宾个人听感不是太好,总是时不时的冒出一些有点武断或者是冒犯的言论,听到把没有武装的世界莫名其妙地扯到“男性雄风的丧失”就觉得有点难绷,后面又不停地下结论说“语言文字本身没有力量”,整个讨论过程也感觉不是特别认真,有点漫不经心的感觉。期待以后多和女性嘉宾,或者是更加专业、沉稳的男嘉宾对谈。
玛莎辣冰:完全同感
我的快乐来了❤️
世界母民
世界母民
2025.3.27
哇来了( ̀⌄ ́)
白白薯
白白薯
2025.4.03
我也是!听到语言and权利那一段,还没听完就想反驳了!!蛤哈哈!这位嘉宾自己说的,自己现在的想法非常简单—-有了权利才有语言。他给出的是这样一个单方面的论断,进而以马斯克的例子论证,男嘉宾认为的权利等同于武力值和财富值,没错,确实是这样,可这只是结果,为什么人会趋向提升武力值和财富值?最本质的驱动力是什么?这里面有没有可能是人的精神被塑造了,被什么塑造了?有没有可能是语言?文字?这是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请问怎么溯源??
黑野_1225
黑野_1225
2025.3.31
空中杀手也是我最喜欢的押井守作品。根本逃不了的宿命安排,为了表演死而存在的青少年,找不到自己能为自身存在的意义。
shekonws
shekonws
2025.3.27
看标题以为是说年轻人工作猝死 老年人反而长寿并且延迟退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