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台067 | 愤怒男厨——移民主题书影·下【乒乓台】 的播客专辑

乒乓台067 | 愤怒男厨——移民主题书影·下

78分钟 ·
播放数733
·
评论数18

今天依旧由于是和竞菲带来乒乓台书影对谈,聊的是电影《厨房》,一部源自1957年舞台剧的改编作品。这部电影聚焦移民生活,展现了纽约一个厨房里工人阶级的真实困境。黑白镜头下,角色们的故事扣人心弦,特别是主角佩德罗的怒火与挣扎,让人深思。为什么这部电影会把这么多社会议题杂糅其中?它到底想表达什么?让我们一起探讨这背后的意义吧!


本局精彩回合:


1957-2025,厨房的故事有否变化?

略带超现实的绿光新版,还能归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吗?

性别、阶级、种族……叠满buff的新作观感如何?

这个时代还需要“Angry Young Man”吗?


02:01 厨房水槽运动:现实主义戏剧的崛起与工人阶级的呐喊

06:30 厨房大战:一场外国劳工的尊严之战!

13:01 故事中的移民、性别和阶级议题如何交织?

19:29 薇依的《工厂日记》:工作所带来的屈辱比痛苦更难忘

26:04 劳动者的呐喊:电影中的工作场景叙述

32:33 厨房就是世界的隐喻

39:08 电影中的愤怒与移民身份的交织

45:39 解读照耀佩德罗的“绿光” 在电影中的意义和象征

52:11 社会学视角下的全球化与殖民思想的内化

01:05:14 《阿穆的生存之道》与《拉米》——移民喜剧背后的辛酸与勇气

01:11:43 英国移民生活的现实挑战与社会互动:《老橡树酒馆》


这是本台聚焦「移民」主题的第二局!主打——地狱厨房


我们很高兴能参与本片在上海 MovieMovie 公映后的讨论↓


更高兴地得知,公映档期延长,欢迎朋友们购票,去电影院看这场地狱厨房的绿光爆发!





阿隆索·帕拉西奥斯(Alonso Ruizpalacios,1978-) ↓是墨西哥作家、电影和戏剧导演,曾在伦敦皇家戏剧艺术学院学习。他的首部剧情长片《男孩超级白》在全景单元全球首映,并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40多个奖项,包括2014年柏林电影节最佳首部剧情长片奖和墨西哥Premio Ariel五个不同类别的奖项。他的第二部长片《博物馆》获得2018年柏林电影节最佳编剧银熊奖,并在雅典和莫雷利亚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导演奖 。


《厨房》是帕拉西奥斯基于1957年英国剧作家阿诺德·威斯克(Sir Arnold Wesker FRSL,1932–2016)↓的同名剧本改编并导演的。

Arnold Wesker


初版《厨房》1957年在英国皇家剧院上演时的海报



事实上,《厨房》代表了五六十年代兴盛于英国、名为“厨房水槽运动”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风潮,其源头可追溯到画家 John Bratby的一系列描绘堆满锅碗瓢盆的水槽的油画作品,评论家David Sylvester在1954年的文章中提出了“The Kitchen Sink”的术语,指代当时英国艺术家用写实手法表现劳动阶层生活和工作状态的创作趋势。这一趋势很快波及到戏剧、文学和电影等各种艺术媒介,而威斯克的《厨房》就是个中翘楚,舞台设计是近乎无产阶级审美的极简风,台词质朴、直接、重复——尤其是不断重复的菜名——再现了后厨工作的特性。这个剧本和后续创作实现了很少有剧作家尝试过的东西——将工作戏剧化,将人与经济需求的日常碰撞戏剧化,将消耗人类生活中大部分非生活时间的重复性劳作戏剧化。


在“厨房水槽运动”的新浪潮创作中,不止是威斯克,还有John Osborne的《Look Back in Anger (1956)》等作品都塑造了“Angry Young Man”的主角类型——愤怒的年轻男性劳工,以工人的视角揭示了人与经济的碰撞,以及对大规模生产和利益驱动的抗议。厨房中的问题、冲突和困难,都象征着工业和资本主义社会中整个工人阶级所面临的问题、冲突和困难。


威斯克剧中的工人阶级并不是同质化的群体,在他看来,某些阶层的处境甚至更为不利。只有当个性和差异被完全抹去时,厨房才能完美地协同工作——当工人不是完整的人,而是机器上的齿轮时,资本主义机器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我们尝试在全球化语境下将移民置入“Angry Young Man”的叙事框架中,看看“愤怒”这种情绪在当今社会中是何其无力,并联想到《工厂日记》,将愤怒的根源——屈辱——做更多层次的划分。


如果说阶级矛盾是1957年原作中的重点,那我们该如何解读2025年电影中的矛盾呢——阿隆索·帕拉西奥斯显然在此基础上叠加了性别矛盾、种族矛盾,一方面增加了剧情的容量,一方面也可能削弱了阐发主题的力度,我们会在节目中试着厘清改写后的情爱关系如何叠加了权力关系。

很巧的是,这次的主题也和上一期《内景唐人街》在“厨房”的文化空间上达成完美重叠,启发了我们制作这两期节目,并尝试着梳理迄今为止的移民主题书影——





如图所示,内容很多,所以本期不做单独推荐啦!!打字太累,大家先听为快,有任何想和我们交流的,评论区见~~




乒乓台 (PingPong Talking Books and Movies)



我们是一档畅谈文学及电影的文化类播客,也是一局思想和观念交锋的乒乓对撞。节目内容关于但不限于电影改编。还涉及剧集,戏剧,动漫,真人秀和音乐等等。乒乓台每月更新,由于是和竞菲主持,并不定期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嘉宾参与对打。


在这里找到我们

公众号 :乒乓书影

收听渠道:苹果播客 I 小宇宙 I 喜马拉雅 I 网易云音乐


支持我们


欢迎通过小宇宙的赞赏按钮支持乒乓台

两位主播对乒乓台的未来规划有赖于大家的宝贵支持。感恩大家的支持,期待与大家的长期陪伴!


展开Show Notes
GiGi_skvX
GiGi_skvX
2025.3.28
法国去年有一部电影《苏莱曼的故事》也是讲移民主题的,视听风格简洁安静,男主也没有大发疯哈哈哈,感觉适合与《厨房》放在一起对比看。另外奇玛曼达阿迪契的《美国佬》是从有高等教育的女性视角讲移民主题的小说,女主也经历了刚进入美国和后来返乡时的异乡人心态,和《布鲁克林》对照起来也很有意思
YUSHI
:
有意思!我要去看看!PS一般人都不那么发疯😂
Jingfei
:
感谢推荐~
世外人
世外人
2025.3.29
这期聊得好精彩!在20年代,我心目中有一个很连贯的难民三部曲,也推荐给各位听友——以微观的个体视角讨论难民身份认同问题的《逃亡》;以中观的社群视角讨论难民社区整合问题的《老橡树酒馆》(节目的最后有推荐);以宏观的难民流-军队-志愿者三角矩阵探讨难民接收问题的《绿色边境》
YUSHI
:
太棒了!我去补课~
Jingfei
:
谢谢~感谢收听和推荐~
大力强
大力强
2025.3.30
53:52 拆掉手机,展示这些零件来源地
想起另一个项目,
联合国贫穷线的日均收入,所能换取的食物,也是通过实物和摄影形式
展示贫穷,饥饿,这也与移民和吃,有关
大力强
大力强
2025.3.29
感谢这期!
当初认知移民主题是在研究生的课题选题里面,其实本土化,移居异地求职谋生的移动,也是带着相似困厄的。
技术突破语言与环境壁垒,那么移民很多会带点技术工人的背景,工作于后厨,屠宰场,鱼市,裁缝作坊,之类…
立马去看看山区有木有厨房,很想很想看看。
感谢提及薇依《工厂日记》:工作所带来的屈辱比痛苦更难忘。
大力强
大力强
2025.3.30
51:31 正宗巴勒斯坦橄榄油
这里想起 蜂蜜之地
YUSHI
:
阿勒颇养蜂人
一积昆
一积昆
2025.3.28
54:29 说到船运第一反应也是运黑奴……
已经下映了😭
大力强
大力强
2025.3.30
39:56 背道而驰
当今的愤怒哪里去了?
大力强
大力强
2025.3.30
32:31 工业化后厨就是一个打螺丝的场所
CB-3
CB-3
2025.3.28
《我的小天地》
Elise51
Elise51
2025.3.27
1:04:05 谢谢细分,很多提到的电影都看过,但很多时候未曾意识到原来有移民主题,比如《过往人生》🤣
禁止下海
禁止下海
2025.3.27
愤怒的分析非常好
se7en_fakeso
se7en_fakeso
2025.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