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203|当海归精英成为留子社畜:留学教育的忧与爱咸柠七

vol.203|当海归精英成为留子社畜:留学教育的忧与爱

87分钟 ·
播放数10184
·
评论数36

本期节目邀请到《留学的孩子:雄心勃勃且忧心忡忡的一代人》作者马颖毅教授来聊中美教育的结构性差异。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出国留学成为越来越多普通家庭的重要选择,其中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高等教育体系成为众多中国学子的首选。然而,脱离了应试轨道的孩子,是否能如愿走向人生的旷野?留学还是一条好的备选之路吗?随着留学群体的低龄化,年轻的他们在异国他乡会经历什么?他们有哪些雄心与忧虑?家长们应该给与哪些关注与支持?《留学的孩子:雄心勃勃且忧心忡忡的一代人》一书,马颖毅教授通过深入调研和访谈,还原了90后和00后学子在留学历程中的体验与思考。


【嘉宾】

马颖毅

美国雪城大学社会学教授、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博士


夏景Summer

原创国际教育自媒体「谷雨星球」创始人


【你将会听到】

03:30 既熟悉又陌生的留学一代:雄心勃勃忧心忡忡

07:02 读美高并不会更容易上名校

12:16 留学作为“教育福音”的退朝

20:15 大龄留学生群体的涌现

24:16 美国的社会时钟非线性

28:04 留学观从壮志蓬勃到死气沉沉

31:31 每一个离开故土的人都是人类学家

33:23 申请费用破百万?教育是消费还是投资?

35:00 国际教育的状元化与中国社会的学历歧视

40:00 竞争白热化源自评价体系收窄

44:20 公立学校排名提升:教育增值与阶层流动

46:30 支持要建立在全然接纳之上

52:20 好的家庭教育就是孩子经常愿意回家

58:12  上好大学是好习惯的副产品

61:20 选学科是玄学,不如跟从本心

63:20 积极的课堂发言来自平等沟通的家庭日常

70:10 放弃了融入美国主流的尝试

72:12 美国精英的优绩主义反思


制作 曹福楼

配乐 罗大佑-未来主人翁

展开Show Notes
牙膏_WmMk
牙膏_WmMk
2025.4.03
非常好的分享,成功的教育是过节孩子想回家。
林Going:听到这里,作为子女的角色甚是感慨又感觉到释怀了
曹柠
:
常回家看看
kkk4kkk
kkk4kkk
2025.4.04
上周去北京在tinder上刷到柠了。
曹柠
:
小心被骗财骗色
锅里粮多:不是blued吗
3条回复
09:21 听了十分钟,一点输出没有啊
云羡鸟飞:就是没听到什么有价值的信息,说的都是大多数已经知道的,水了一期。
曹柠
:
啥叫输出?😳
6条回复
1080HD
1080HD
2025.4.03
“研究生不语,只是一味共鸣。”
曹柠
:
出自?
1080HD:前天的微博热搜
许由
许由
2025.4.03
感谢这期节目,很大程度缓解我的求学和未来求职焦虑
HD1009710w
HD1009710w
2025.4.03
在纽约客杂志上看到过马老师的研究文章很受触动 特别是在逆全球化两国关系紧张的背景下讨论更有现实意义,没想到今天请到了真人久仰了!
大龄留学生潮的涌现
是真感受到了
Twl_dupg
Twl_dupg
2025.4.03
1:20:33 播客再逢🎵未来主人翁-罗大佑
1:18:08 生存规则之外的 生活的魅力
1:15:48 美反精英主义的声音与川普回归
文化自信 与 留学祛魅;(想到犹太教育-辩论,思考
54:07 ‘好的家庭教育-Ta愿意回家whenever’55:17 ;
50:52 教育是个过程; E176 对话袁长庚:别让命运轻易得逞,你要活成这个世界的惊喜✨
35:45 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无论如何配置; k型分化反思
30:37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从而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
21:48 大龄留学
本科与研究生留子数-回归到研究生更多
美教育非线性,价值观多元;留子的身份抽离👀去看-看到后, 38:56 and then..
07:51 美高的情感代价
03:22 5-现在还适合出国留学吗?
舒存存
舒存存
2025.4.14
1:03:46 很喜欢后半部分大家对于教育的反思和观点,坚持听下去了,前部分会觉得内容比较紧张,以及可能也有语速比较快的原因。喜欢客观对待中西方教育的观点,有收获。
Clara_Ydp2
Clara_Ydp2
2025.4.09
37:46 讲的太好了!中国社会结构支持....终于把现在从小开始卷孩子的遮羞布扯下来了!
真的太有共鸣了!
MichelleSay
MichelleSay
2025.4.06
教育是个过程,非常认同这句话。所以终生学习,终生可以自由想找个学校就去接受教育,而不是现在的线形教育曲线,可以缓解现在的一部分焦虑。
牛油果绿
牛油果绿
2025.4.05
大龄留学,哈哈,原来不是我一个人想
25:12 感觉需要加很多限定条件,因为在美国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 ,可能已经默认是“蓝”的一群人里的一部分了。 以及在红州生活过一段时间里发现这里也并不足够多样化,有时甚至感受到跨过大洋遇到了“国企”。
曹柠
:
可这才是美利坚底色
嘿哈将
嘿哈将
2025.4.08
我是个普通人,我更适合去美国吗?
43:16 为啥变成死胡同了呢?是否我们每个个人先从自己做起,这种越来越紧的内卷就会有一些改变?
MichelleSay
MichelleSay
2025.4.06
1:12:37 中国的文化精英知识精英,某种程度上也是弱势群体。还有一个非常强势的背后的系统,让我们的反思能起的作用也是相对弱作用。唉也许这是托辞,也许确实应该多有critical thinking,不能只有一种声音。
Leona_wang
Leona_wang
2025.4.05
38:12 别的国家没有学二代嘛....
独步91
独步91
2025.4.04
小板凳坐好了!
吃锅盔吧
吃锅盔吧
2025.4.04
🆘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