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00 - 00:05:17 话题的产生,高中同学血淋淋的教训
00:06:42 - 00:08:31 后退一步,什么是法理学
00:08:31 - 00:11:13 分析实证主义法学 vs 自然法
00:11:13 - 00:13:03 《秋菊打官司》体现的中国人“讨个说法”的自然正义倾向
00:13:03 - 00:16:16 跑个题,法律与文学的法理学学习方式,刘德华、叶德娴的《法外请》
00:16:16 - 00:18:14 《芝加哥》的法理学启发,与《初步举证》的呼应
00:18:14 - 00:24:49 《初步举证》戏里戏外的法理学启发,为什么裁员问题采用分析实证主义的视角来看
00:24:49 - 00:28:48 劳动法的社会法定位,其理念与实际间的落差
节目里口述的比较式子#1:
(假设你的月薪高于3倍社平)
B(N+X) 是否大于 Min{36×社平, 3N×社平} ?
如果你的月薪不高于三倍社平,则式子#1改为:
B(N+X) 是否大于 3N×月薪?
若大于,则单位offer已经超过维权结果,可接受。
其中:
B = 雇佣(辞退)方offer的补偿方案下,去乘以补偿月数的月薪基数;根据公司不同,口径可能差异较大,有的公司刨除奖金和津贴,有的公司则不刨除,请以你的单位offer(包括你的争取)为准;
N = 工作年限,不满6个月算0.5,超过6个月不满1年的算1;
X = "N+X"中的X,雇佣(辞退)方offer的补偿方案下,额外补偿的月数;
B和X需要是你争取到的最好的结果。
00:42:59 - 00:44:44 劳动合同法第42条的例外
00:44:44 - 00:48:05 “2N”相关的法条,如何定量评估
节目里口述的比较式子#2
左边 = 按照劳动合同法47条计算的补偿金 × 2 - 用人单位已支付的补偿金(如有)
右边 = 维权成本
看左边是否大于右边,是的话,只从金额考虑,暂不考虑定性因素(时间、心情等),可考虑维权
00:48:05 - 00:49:53 无法直接数值化的定性要素
00:49:53 - 00:52:40 PIP/不胜任为理由解雇,单位还是得赔钱
00:52:40 - 00:56:36 为什么劳动法更有效的日本还是可以裁员?
00:56:36 - 00:59:40 维权成本、free-rider问题,难以团结维权
00:59:40 - 结束:总结和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