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18期:男人为什么可以这么普通却那么自信
前不久,杨笠的一句“男人为什么他明明看起来那么普通,但是他却可以那么自信”引起了许多女生的共鸣。 在短短二十几年里,丁丁、拉拉和波也遇到过不少“自信”的男人:莫名告白的已婚有子男上司(02:43),默认女生对自己有好感的男生(08:21),把全班女生当成后宫的男生(9:03),觉得大部分人都没有用、不值得自己花时间的学霸(10:03),有“幻想症”的stalker(14:26),强硬将别人手机密码解读为爱慕自己的男生(18:25),骚扰众多女学生的高中和大学老师(32:38)…… 这期节目中,三位主播一起聊了聊: 【07:50】男性如何解读女性的想法,并自信地坚定自己的解读 【11:25】自信、自傲与自恋 【12:39】Social对于男性和女性的不同意义 【16:42】不是女性发出信号的问题,而是男性自我解读的问题 【19:28】有些男性根本不想听别人讲话,只是需要一个人听他说话 【22:11】男性的被需求感 【28:15】到底该不该让男生买单、拎行李? 【35:30】“厌男”? 本期音乐:dumb ways to die - Tangerine Kitty
- 017期:对不起,我就是不爱teamwork
当你的成绩被迫与他人捆绑,当你要为了“小组利益”而妥协或放弃自己的观点,当别人的成果与你的要求差之甚远,当你要默默收拾别人留下的烂摊子……你是否也曾怀疑,难道teamwork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让原本就不易的人生变得更加不易? 而当头脑风暴带来灵感碰撞,当相互督促激发共同进步,teamwork似乎又为你带来过无法从独自工作中所收获的好处。 在这一期节目,丁丁、拉拉和波一起聊了聊小组合作。 【4:40】不同的性格与要求决定了有些人会吃亏、“受欺负”、付出更多或成为freerider 【6:15】如何组成小组,组员原本之间的关系如何影响合作 【13:50】留学期间分组时的种族和国籍问题 【19:40】Team中有个bossy的人到底好不好 【23:20】Teamwork最终呈现出的到底是怎么样的、属于谁的观点 【28:39】teamwork为何存在与被需要 【39:35】学校和工作中的teamwork有何不同 本期音乐: Get Along - Kenny Chesney
- 016期:现代人的合租历险记
这是《三分之一》的第十六期节目。 合租,将几个人的生活压缩至同一个空间之内。 而生活的共享与重叠总是伴随着各式各样的问题而来。 陌生人、朋友、伴侣……合租对象的不同也往往对应着不同的困扰。 作息、卫生、家务分配、分摊水电费、共用厨具、界限感…… 在这期节目中,丁丁、拉拉和波一起聊了聊合租这件小事。 【1:34】丁丁拉拉和波一起合租的经历(最peace/两个卧室三个人轮流睡/作息) 【4:05】其他合租经历中的卫生问题 【11:55】当室友带人回来的时候(气场的改变/仿佛是自己侵入了他们的空间) 【15:09】室友在未告知的情况下,一直和自己的伴侣挂着语音或者在家安摄像头 【17:47】和有洁癖的人合住 【20:22】界限感的不同(关门与不关门/被围观/被迫参加别人的家庭聚会/关系的亲疏远近/个人喜好/成长环境) 【24:33】算钱(按使用量来分摊过于复杂/都觉得自己吃亏/不能太计较) 【26:03】谁做什么(共同的问题大家总觉得会有别人去做,或者觉得做了是自己吃亏) 【27:10】情侣一起住(钱/家务分配/做某件事的时间点的矛盾/可以占用其中多少的空间/发现了曾经不知道的事情) 【32:15】合租对象选择上无法接受的点 【38:12】有问题却不直接沟通 【38:58】经历了才知道什么不ok,才进一步认识自己 本期音乐: There's Nothing Holding Me Back - Shawn Mendes
- 015期:所以…同时爱上两个人有错么?
这是《三分之一》的第十五期节目。 如果人这一生不可避免地会对不止一个人产生感情,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出轨也是无法避免的呢? 究竟什么样的行为才算精神出轨?看Porn、追星、刷dating app、无缝恋爱是否也该被划入其中? 除了无法控制的感情,出轨还有哪些原因?是否有新鲜感、刺激感的驱动,或是现有的感情出了问题? 所谓“骑驴找马”,到底是有了“马”才发现“驴”不够好,还是“驴”的问题其实与“马”是否出现无关,只不过是有了“马”才能安心地抛弃“驴”? 出轨发生之后,是坦白还是隐瞒?是放弃新欢回归旧爱,还是离开旧爱投奔新欢,抑或是开始尝试多伴侣或open relationship? 欢迎收听~ 本期音乐: SHINE - PENTAGON
- 013期:毕业季的岔路口|选择背后的小九九
这是《三分之一》的第十三期节目。 做个社会人?留在象牙塔?伴随着毕业而来的,是在面前铺开的几条路。 对大部分人来说,每条路都是陌生的、从零开始探索的。 未知与不确定性带来的,可能是迷茫,可能是无回报的付出,可能是对第三方资源与经验的依赖。 而面对选择,有些人会坚持己见,有些人会听从父母、考虑伴侣。 面对未来,有些人决定活在当下,有些人决定规划长远。 这期节目中,丁丁、拉拉和波一起聊了聊那些毕业季选择背后的小九九。 欢迎收听! 本期音乐: Breakeven - The Script
- 012期:异地|我们和那个远方的TA
这是《三分之一》的第十二期节目。 距离对一段关系来说意味着什么? 无法被满足的需求?被放大的猜忌?缺失的共同话题?留言式聊天?…… 距离的存在往往会使一段关系面临更多困难,也需要人们投入更多心思去维系: 探索双方都最舒适的模式,不断磨合和了解双方的需求,用信任与沟通去抗衡不确定性 与未知感,寻找对陪伴与个人空间两种需求之间的平衡。 在这一期节目中,丁丁、拉拉和波一起聊了聊远距离的爱情、友情和亲情,欢迎收听!~ 本期音乐: C.h.a.o.s.m.y.t.h - ONE OK ROCK
- 011期:在“理想型”的checklist上打勾勾
这是《三分之一》的第十一期节目。 当我们谈论“理想型”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外貌?性格?三观?兴趣爱好?社会地位?家庭背景?…… 我们的一些期待是否实际上受着社会传统性别观点的羁绊?现实中,符合我们所有期望的人存在么?“理想型”是否是让人生更完整的那个半圆?我们该如何判断对方是否是自己的“理想型”?随着我们不断成长,我们的“理想型”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们对“理想型”的预设和我们的感情本身又是什么关系呢? 欢迎收听~ 本期音乐: Does To Me - Luke Combs (feat. Eric Church)
- 010期:高过考!人生没烦恼…吗?
这是《三分之一》的第十期节目。 高考前的我们过着怎样的日子?被捧在手心、被悉心照顾,却感到焦虑? 高考时的我们有着怎样的担忧?2B铅笔、准考证,不确定的题到底改不改? 高考后的我们又面临怎样的选择?脑中抽象的城市、学校、专业到底对应着什么样的未来? 这场霸占多数中国人青春的考试,到底意味着什么?它是否重要到决定一个人的一生? 在这期节目中,丁丁、拉拉和波聊了聊高考这件许多人正在经历的事。欢迎收听! 本期音乐: Most People Are Good - Luke Bryan
- 009期:和姐姐一起乘风破浪
这是《三分之一》的第九期节目。 在这期节目中,路人丁丁/被女性和年龄话题吸引的波/资深男团女团选秀节目观众拉拉,以三个完全不同的视角,一起讨论了当下热度极高的《乘风破浪的姐姐》。 它不断打破各种规则。它把个人特色与团体同质化之间的矛盾推向极致。它展现出了30+女性敢于表达、敢于争取的酷酷的一面。 但同时,是什么赋予了这些姐姐们敢开口提要求的底气?节目组真的像他们所呈现的如此卑微么?一群看上去只有二十几岁的30+姐姐真的有减轻你的年龄焦虑么?是否只有特别强调自己的女性角色,这些女明星们才可以在这个行业里分到一杯羹? 欢迎收听! 本期音乐: For Mimi - Twin Musicom 无价之姐 - 李宇春
- 008期:我们该如何应对无处不在的同辈压力
这是《三分之一》的第八期节目。 明明是同样的年纪,有些人的成绩比我们好,有些人的家境比我们富裕。 明明有过相似的经历,有些人拿着让人羡慕的工资,有些人还有了美满的家庭。 我们在“被人拿来比较”和“自己在心底默默较劲”中长大。 来自同辈的压力一直都在,我们又该如何更好地应对?它会成为你的动力,还是给你带来焦虑? 在这期节目中,拉拉、丁丁和波一起聊了聊Peer Pressure,欢迎收听。 本期音乐: AHH OOP! (inst.) - MAMAMOO
- 007期:“消费主义” - 这些东西是怎么进入我的购物车的
这是《三分之一》的第七期节目。 是什么让我们选择了一件产品? 是产品本身,是对热点与潮流的追求,还是产品所代表的某种身份象征? 消费又带给了我们什么? 为自己消费成了女性爱自己的象征,为伴侣消费成了男性爱对方的一种表现。 商家不断地为产品附加各种各样的功能,创造出越来越多需要用他们的产品所解决的问题。 为了更便捷有效地宣传产品,商家又趋向于针对某些性别群体来投放营销。但作为消费者,我们似乎因自己的性别被决定了我们应该喜欢和消费什么东西。 本期音乐: I Don't Wanna Go (Instrumental Version) - Cody Francis
- 006期:我也是等过属于我的“纪存希”的人
这是《三分之一》的第六期节目。(——这可能是一期80/90后才听得懂的节目) 霸道的男主,体贴的男二,傻傻的女主,找茬的女二…… 《东方茱丽叶》、《王子变青蛙》、《命中注定我爱你》、《微笑Pasta》、《恶作剧之吻》…… 十几年前,台湾偶像剧曾一次次地满足了青春期的我们对爱情的幻想;十几年后,面对这些曾经让我们痴迷的情节,我们开始看到各种问题,开始对那些不切实际的设定更加理智,但岁月似乎并没有带走我们被甜蜜的情节“苏”到的能力。 这期节目,让我们一起聊一聊我们成长过程中的台剧,和它们带给我们的影响。 本期音乐: 迷魂记(《王子变青蛙》主题曲) - 183club 遇到(《恶作剧之吻》片尾曲) - 方雅贤
- 005期:“美”不该只有一个标准答案
这是《三分之一》的第五期节目。 在这一期节目中,丁丁、拉拉和波想和大家聊一聊“身材”这件事。 在三位主播的成长过程中,主流对于“美”的定义一直非常单一,并且那种“美”的标准也变得越来越苛刻。 人们渐渐不再满足于“瘦就是好,胖就是不好”,而是将女性身体的各个部位拆解,一字排开,加以评价——A4腰,4cm手腕,锁骨放口红,腿要又细又长,皮肤白净,个子不能太高或太矮,不能平胸但也不要巨乳……仿佛只要有某个地方没有达到那个完美标准,就会被人评头论足,因此,也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对自己的身体感到不自信。 不少人甚至将身材与一个人的价值、品质相等同——不完美=不努力?胖=不自律=失败?“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 即便有类似“好看就是好看,无论胖瘦”这样的声音开始出现,媒体所呈现和倡导的样子似乎并没有太大改变。 在这样的世界里,我们到底该以怎样的态度面对自己和她人的身体呢?欢迎收听。 本期音乐: Meghan Trainor - All About That Bass (Instrumental)
- 004期:亲密关系 vs 隐私,如何权衡?
这是《三分之一》播客的第四期节目。 在这期节目中,三位主播从“你会看对象手机么/你会让对象看手机么?”出发,聊了聊亲密关系与隐私这个话题。 对一些人来说,进入一段亲密关系,似乎就意味着彼此之间不应再有秘密。“隐私”二字消散在甜言蜜语中,从此,我的就是你的,你的就是我的。 而对另一些人来说,个人的隐私不可侵犯。无论多么亲密,在手机等个人物品以及个人空间上的主动权,都不能交到对方手中。 而在亲子关系中,对于隐私的界限的把控似乎更加困难。 欢迎收听,也欢迎告诉我们你对这个话题的想法~ 本期音乐: Pickup Man - Joe Diffie
- 003期:缺乏性教育的我们是如何长大的
这是《三分之一》播客的第三期节目。 你是否在童年时问过爸妈自己从何而来,在青春期疑惑过自己是否正常,或在成年后惊觉自己曾经的许多认知是错误的? 和中国的许多年轻人一样,性教育在拉拉、丁丁和波的成长过程中是缺席、或充满误导的。那么,缺少性教育的我们是如何长大的呢? 在这一期节目中,我们一起聊了聊中国的性教育。以及,性教育是必要的么?性教育到底要教育什么?应该由谁来教?中国推行性教育的困境有哪些?欢迎收听。 PS. 精子和卵子是在输卵管结合为受精卵再进入子宫,请大家原谅文科生拉拉的口误 PPS. 我们保证,听到这期最后的花絮的你一定会笑 本期音乐: Jenny's Theme - Audionaut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