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怀孕第14周:胎心仪是智商税吗?孕期防辐射服到底要不要买?医生:真正该防的是这种三无产品!
胎心仪需要买吗? 钙片、DHA、叶酸该怎么吃?有什么注意事项? 防辐射服要不要穿? 血液科、风湿免疫科就诊经历 孕妇是否能挤春运回家过年? Ai生成本期播客内容概要 一、本周话题:阿亮同学就医经历 * 血小板指数低的情况 * 阿亮同学体检时血小板指数低于正常标准(正常125 - 350×10⁹/L,阿亮通常90 - 100×10⁹/L),最低80 - 100×10⁹/L。 * 怀孕建卡时被医生建议去专科医院检查血液科或风湿免疫科。 * 阐述血液科管血液系统疾病如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风湿免疫科管免疫相关问题,二者有交叉,所以血小板减少可能是血液系统疾病,也可能与免疫有关的抗体阳性等因素有关,若血小板减少是免疫系统原因导致,风湿免疫科的治疗手段更多涉及免疫抑制剂等。 * 阿亮描述就医过程,提到医生对检查目的(查看抗体是否异常等免疫系统相关情况)进行解释,还谈到了脾大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的情况。 * 就医后的结论与建议 * 血液科专家给出建议: * 孕期免疫抑制状态下检查可能查不出病因,目前血小板减少不算特别低(低于50×10⁹/L较危险),目前只需随访观察。 * 如果孕期血小板持续下降则要进一步查找原因、可能选择综合性医院生产;若血小板低于50×10⁹/L可能需干预,低于30×10⁹/L可能用药。 * 目前排查未发现导致血小板减少的风湿免疫相关因素,暂时先不深入检查。 * 提到就医体验,遇到耐心且专业的女医生,解释清晰有条理,对比普通门诊人多的状况,专家门诊虽然号少但体验较好。 二、孕期其他话题 * 孕肚、饮食与运动情况 * 孕肚微微显现,在3个月之后开始,阿亮同学饮食量没有明显增加且和以前差不多。 * 运动方面,以前不运动,现在会刻意饭后散步,晚上散步两圈,体重较之前上涨一两斤,认为还在合理范围(孕期总体长20斤左右)。 * 胎心仪相关 * 阿亮同学提到群里有人买胎心仪,小杨医生认为28周之前数胎动即可,不建议使用胎心仪,不过阿亮同学觉得听胎心可以建立和胎儿的连接,医生表示只要不因此产生焦虑就没问题。 * 钙片、DHA、叶酸服用顺序 * 三者可以同时服用,但叶酸和钙片最好分开吃,DHA饭后吃较好,钙片可以在睡前吃。 * 防辐射服相关 * 小杨医生认为日常生活中的手机、电脑、打印机等辐射很小可忽略不计,防辐射服是智商税。 * 提到新闻里有人因携带助眠枕(含放射性物质超标)被海关安检拦下,提醒不要使用三无产品。 三、过年相关话题 * 阿亮同学表示已抢到过年回家的车票,同事认为怀孕不应该到处跑,但阿亮觉得目前孕周小行动方便,回去过年没有太大不便。还提到怀孕回家过年不用干活了,以前是做饭主力现在可以理直气壮不做饭,也不会再被催着要小孩了。 四、结尾祝福 * 阿亮同学祝大家新年快乐,心想事成,万事如意,事事顺利,阖家欢乐,身体健康,怀孕顺利。
- 怀孕第13周:谁家的宝这么乖啊NT一次就过
NT是什么 子痫前期的风险怎么评估,如何预防? 妊娠期高血压跟高血压为什么是两回事 流感疫苗接种实录 以下为AI生成内容概述: 播客节目概要 一、节目介绍 * 主持人:小杨医生(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医生)与阿亮同学(新手孕妇) * 节目主题:怀孕40周系列播客,每周分享孕妇周感受、疑问及医生解答 二、第13周内容 1. NT检查NT检查定义:孕早期胎儿系统超声,检查胎儿各系统发育是否异常,全称为颈后透明层厚度检查。 NT检查结果判断正常厚度标准为2.5mm以下。 厚度在2.5mm左右为临界值,需结合其他检查参考;厚度超2.5mm表示胎儿有二十一三体综合征风险,可能进一步做羊穿或绒毛膜穿刺检查染色体。 NT检查不仅看这一指标,还包括对心血管(如四腔心)、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骼等结构的检查,整个过程可能持续十几二十分钟。 检查方式:经腹部B超,在肚子上涂凝胶,用B超探头进行检查,过程中可能需要孕妇改变姿势以获取清晰图像。 2. NT检查中的特殊案例讲述看到过B超报告中显示胆囊未见的情况,虽然胆囊看似不太重要,但医生建议后续进一步检查(如B超、核磁、多科会诊等),因为这种情况可能存在胎儿结构问题。 提到还可能遇到其他诸如全前脑、内脏外翻、心脏结构异常、脊柱结构异常等问题,对于严重问题可能会考虑引产,较轻微的情况则会进一步评估随访。 3. 子宫动脉切迹与妊娠期高血压风险关系阐述:B超发现子宫动脉切迹可能表示后面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的风险增大,但准确性不高。 应对措施:以前会预防性吃阿司匹林降低风险,现在则是结合更多指标(如抽血结果等)综合评估风险。如果是高风险人群建议16周之前吃阿司匹林预防妊娠期高血压,低风险人群则可不用吃。 4. 妊娠期高血压相关知识发病机制:怀孕时胎盘血管有问题导致阻力高,进而引起孕妇血压升高,不同于普通高血压,产后血压通常恢复正常。 高危人群:上一胎患过妊娠期高血压、高龄、患有糖尿病的孕妇风险较高。 应对方法:规律产检发现风险后按医嘱吃阿司匹林,即使吃了也不能完全避免发病;产检时定期量血压、验尿等监测指标,出现血压升高等问题按医院建议管理血压、防治并发症并选择合适分娩时机。 5. 流感疫苗接种接种必要性:虽然社区医院部分医生不建议孕妇接种,但全球有证据表明流感疫苗对孕妇相对安全且风险小,尤其在流感高发季,孕妇感染流感风险大,接种疫苗还可使抗体传给新生儿减少其患流感风险。 接种类型:应接种灭活疫苗,不建议接种流感减毒活疫苗。 实际接种情况:讲述自己在社区医院接种灭活疫苗(裂解疫苗)的经历,虽然社区医院因担心风险不愿给孕妇接种,但自己权衡利弊后选择接种。 三、结尾 * 本周分享内容到此结束,下期节目再见。 1.
- 怀孕第12周:流感来势汹汹,孕妇如何防范?
怀孕了如何预防流感?如何用药? 流感疫苗孕妇可以打吗? 为什么怀孕了会长妊娠纹? 血小板偏低随访情况?
- 怀孕第11周:2025年要到了,我很期待它
什么人会怀孕几个月了没发现啊? 良好的伴侣关系是备孕最大的保障; 过完了孕早期,叶酸还要吃吗? 怀孕后长了副乳怎么办? 2025年要到了,我很期待它。
- 怀孕第10周:从酸儿辣女到XYY综合征,生男生女的科学与迷信
没时间听播客的朋友们,内容纲要都生成好了,罗振宇说,与其被别人打败,不如自己干掉自己。 本期播客会议纪要: 一、生男生女传闻探讨 (一)酸儿辣女 * 提出常见说法“酸儿辣女”,小杨医生认为这种单纯以口味判断胎儿性别缺乏依据。 * 举例重庆四川人爱辣、山西人爱酸,但男女出生比例不会因口味差异而有巨大改变,因为孕期口味本身具有不确定性且影响因素众多。 (二)怀男孩变丑、怀女孩皮肤好 * 阿亮提到有“丑娘女美娘”的说法,小杨医生解释怀孕期间皮肤变化更多是由激素水平波动引起,而非胎儿性别,两者难以确切关联。 (三)背影显怀与否、孕肚形状判断性别 * 讨论了“背影不显怀为男宝,显怀为女宝”以及“尖肚为男宝,圆肚为女宝”的传闻。 * 小杨医生指出这可能是胎盘位置、羊水多少、胎儿大小、孕妇体型等多种因素造成,不能仅凭此判断性别,且即使有差异也没有太大意义。 (四)孕吐与胎儿性别 * 提到“孕吐严重是男宝,不严重是女宝”以及“孕吐严重说明爸爸基因作用大”的说法。 * 小杨医生认为孕吐与妈妈体质关系更大,目前没有科学依据表明与胎儿性别有关。 二、胎儿性别鉴定的科学方法 * B超检查 * 大约12周后可能看出胎儿性别,但不是百分百准确。 * 染色体检查 * 羊水穿刺或绒毛膜穿刺可检测胎儿染色体,但有创且有流产风险,一般35岁以上孕妇建议做羊水穿刺。 * 无创DNA检测通过抽取孕妇血液检测胎儿染色体,安全且准确性较高,但不能用于非医学必要的性别鉴定。 三、医学必要与非医学必要的性别鉴定 * 解释存在一些医学必要的情况,如某些遗传病与性别相关(如遗传卵巢癌基因),这时鉴别性别有助于决定是否终止妊娠。 * 强调在国内除医学必要外禁止一切性别鉴定,以避免因重男轻女观念导致的不良后果。 四、XYY综合征讨论 * 讲述XYY综合征因多一条Y染色体被称为“超雄综合症”,但实际大部分XYY人群与正常人无太大区别。 * 从智力水平、情绪和暴力倾向等方面分析,指出XYY人群额外风险很小,将其视为正常人就好,不需要专门检测,检测结果也不应写入报告以免造成孕妇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五、结尾 * 总结本期节目,强调不要轻信关于怀孕的各种传闻,正确对待孕期各种情况,下周节目再见。 本期科普文章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g4NDU2NDg4NA==&mid=2247495006&idx=1&sn=2db4c771ef04bde370cef7725bc33515&chksm=cfb49ba5f8c312b343a3d01eb54fe9c04b2b84262d3a5c5a9591028822f00ee2e51eb1abcee2&scene=90&subscene=245&sessionid=1736133253&clicktime=966472&enterid=966472&ascene=56&fasttmpl_type=0&fasttmpl_fullversion=7543108-zh_CN-zip&fasttmpl_flag=0&realreporttime=1736133260413#rd
- 怀孕第9周:早孕反应是宝宝健康信号?DHA是智商税还是必备良方?
建大卡流程及项目介绍 DHA是啥,怀孕了必须吃吗? 早孕反应严重说明宝宝更健康是真的吗? 妊娠剧吐怎么办? 本期主播:阿亮同学,小杨医生
- 怀孕第8周—李斯特菌、溏心蛋与冰箱使用指南:孕期食物安全那些事儿
“震惊!李斯特菌导致流产!”这样的新闻是真的吗 李斯特菌到底是何方神圣?江湖地位如何? 如何预防李斯特菌孕期的感染? 东西放冰箱了拿出来,还能吃吗? 孕期能不能吃溏心蛋? 可生食的鸡蛋是如何加工处理的? 鸡蛋放冰箱可以保存多久? 丁香妈妈:又有孩子中招!警惕这种可怕的致病菌,专挑宝宝、孕妇和老人下手。mp.weixin.qq.com 丁香医生:鸡蛋放冰箱,最长能放多久?mp.weixin.qq.com 参考文献: [1]吕素玲,何源,周莹冰,等.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感染的检测与防控专家共识[J].中国卫生工程学, 2023, 22(3):430-432. [2]Schneider M O , Faschingbauer F ,Kagan, Karl OliverGross, UweEnders,MartinKehl, SvenAGG Sect Maternal Dis.Toxoplasma gondii Infection in Pregnancy- Recommendations of the Working Group on Obstetrics and Prenatal Medicine (AGG- Section on Maternal Disorders)[J].Geburtshilfe und Frauenheilkunde, 2023,83(12):1431-1445.DOI:10.1055/a-2111-7394.2023AGG建议:妊娠期弓形虫感染 黄天鹅官网:ylswan.com 读到的小红书帖子链接:xhslink.com
- 孕7周:医生找同事做检查,到底要不要排队啊
这周的话题包括: 早孕期需要做哪些检查? 阴超要不要憋小便? 找同事开单子做检查,要不要排队? 医生怀孕了都是怎么产检的? 周几看病人少啊? 建小卡的流程 怀孕后要不要补充蛋白质,怎么补? 宫外孕可以移植到宫内吗
- 孕6周的时候它就知道,活下去只能靠自己
这期聊到的话题包括: 6周的胚胎有多大? 为什么早孕期会出血? 宫外孕是怎么回事? 保胎真的有用吗? 怀孕能不能让我们变成更好的人?
- 孕5周:发现怀孕前才吃了4只大闸蟹,该不会“滑胎”吧
本期聊到的话题包括: 发现怀孕后什么感受? 知道怀孕前喝酒了吃药了拍胸片了,怎么办? 怀孕之后该注意些什么,饮食,运动,作息,营养补剂? 孕前检查查些什么? 怀孕了能养猫吗?
- -048 穿越时空的来信
2021年6月,我们刚参加完毕业典礼,即将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开始规培。 我们给未来的自己写了信,并记录了下来。 现在规培三年即将结束,我们再次聚在一起,听到了来自过去的声音。 有些事情一直都没变。比如刘老师对临床的热情,赤诚,和严谨认真。 有些事情跟自己想的不太一样,临床的工作比自己想的辛苦,过程比预计的漫长,三年过去了,我们能做的还是很少。 预计两周更新一期的播客, 完成度不到50%。这大概就是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吧。 有收获,对自己的认识更清晰了一些,对未来有大致的方向。 也有不满,但回头去想已经随风飘去,没那么重要。 规培即将结束,专培再出发。 下一站,希望我们能做得更好。
- -049 如果机器能怀孕,你还会选择自己生吗
本期节目录制于2022年4月份,当时聊了一期关于产房日常和分娩这个过程中相关的问题,顺便聊了一些我们自己对怀孕、生育、抚养的态度。在危险的边缘疯狂试探,最后基本演变成他们仨对我的一致战线。作为一个不怎么听劝的倔驴,现在听起来当时我的想法确实理想主义,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不知道大家怎么看? 在本期的节目中,你将听到: 00:40 产房故事会:要子宫不要宝宝的女人 05:00 产房故事会:一个叫陈婷的孕妇收到陈婷老公的信息,问她“孩子生出来了没” 06:38 产房故事会:宫口开到3公分,孕妇要求紧急出院领结婚证 07:56 产房故事会:生在出租车上的姑娘 11:09 妇产科医生的朴素建议:能早生别晚生 12:31 如果可以选择,你愿意自己生吗 26:19 不生孩子的一万个理由 30:44 领养代替生育,是靠谱的选择吗 32:41 小孩能为自己的处境做决策和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吗 关于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我在得到上看到李希贵校长的一个总结,非常精妙,摘抄如下: 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他跟父母的关系,一共经历过这么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0到1岁的婴儿期。这时,父母扮演的角色是保姆。孩子什么都不会,你得全权照顾。 第二个阶段,是1到3岁的幼儿期。这时父母就成了玩伴,主要就是陪孩子玩耍。 第三个阶段,是3到6岁的学前时期。这时父母扮演的角色是导游。也就是引导孩子,对周围建立一点起码的认知。 第四个阶段,是6到12岁的学龄期。注意,这会儿孩子开始自己学知识了,身边也有同学,有朋友。父母的角色也要跟着变。这时,你可以把父母想象成一个服务型政府。也就是孩子有什么兴趣,有什么发展方向,父母提供支持帮助。 第五个阶段,是12到18岁的青春期。这个时候,孩子开始叛逆。你放心,甭管父母在自己的领域有多厉害,孩子也一定会觉得你落伍了,好多事不懂。到这会儿,父母就得扮演总经理助理的角色。也就是,你得把孩子当成领导,但又是那种不太靠谱的领导。他万一有什么不对的,你也不能正面硬掰,而是得像对待领导一样,一点一点引导他。 第六个阶段,是18到25岁的成人期。孩子大了,有自理能力了。但是经济收入还不稳定。因此,父母扮演的是银行柜员。注意,可不是取款机。之所以叫银行柜员,就是在提供经济支持的同时,父母还得负责把把关。 而第七个阶段,也是最后一个阶段,是25岁以后的成年期。这时,父母的角色是亲戚。这说的是,随着孩子成人,他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社会关系,自己的生活方式。父母已经不再是他世界的全部。 这七个阶段看起来很多,其实很好理解。简单说,就是孩子会逐渐从一个大生态中的个体,慢慢长成一个独立的小生态。在他的身边,会长出一层新的边界。一旦意识到这个边界,孩子跟父母之间的相处问题就已经解决了不少。你只要能让别人看到自己的边界,同时也能够看到别人的边界。这么一来,既实现了自我保护,也能向他人表达自己的社交预期。做到这些,你和别人都会感到舒适和安全。 本期主播:贝贝姐,小树医生,阿亮同学,小杨医生
- -050 熬夜加班难请假,是所有医生难舍的痛
三月医生日常,你将听到: 01:28 被投诉:可能我没错,只是不够好 13:51 熬夜班:病房夜班的仰卧起坐,电话铃声恐怖程度直逼午夜凶铃 21:42 请假难:一个萝卜一个坑,你不蹲了谁来蹲 29:15 没双休:周末接电话处理病情在所难免 46:01 现熬鸡汤:生活会继续 主播:阿亮同学,小杨医生
- -051 计划生育门诊的故事:愿我们能在这个充满风险的社会里大胆向前
前两天在微博上看到马伯庸回复一条读者对《太白金星有点烦》的书评,大意就是修仙需要超脱因果,太上忘情,太白金星李长庚由于放不下对六耳猕猴的关心,没法睁只眼闭只眼,始终仙气不纯,难以提升。而读者是教培机构的一名老师,总想着为学生负责,希望督促孩子学习写作业,结果学生不满,家长恼怒,同行不解。在这本书里,他对李长庚的处境产生了很多的共鸣。 最终李长庚也没能彻底褪去这一份“邪念”,而马亲王也回复读者说,希望我们能如太白金星一样,保持那一缕浊念。(https://weibo.com/1444865141/4977790719364627?sourceType=weixin&from=10DC095060&wm=9006_2001&featurecode=newtitle&s_channel=4&s_trans=2721512821_4977790719364627) 上周去看了电影《三大队》,在阿亮同学的强烈推荐下,BGM放上了刘欢老师的《人间道》。所有的放弃都千篇一律,所有的坚持都万里挑一。这也是心中的浊念吧,不剧透了,推荐大家去看。 以上共勉。
- -052 怀念华西
十一假期的最后几天,我去了一趟北京,见了自15年毕业之后再没见过的同学。 那个我说“追女生是为了谈恋爱,跟他一起像是过日子”的同学。 那个在我失恋的日子里,坐在我的自行车后边一起上课一起打球一起实习一起考研的彪形大汉。 本来准备了几个问题想聊,但还没聊完就在夜里12点被急诊手术打断草草收场。 去做想做的事,去见想见的人吧。 去感受身边的爱意,珍惜当下的生活吧。 趁我们,还年轻。 祝你们,永远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