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59 狂跌日的灵魂拷问!危机中的战斗机!
本期播客录制于4月7日,春晓邀请到量化FOF买手思捷,来了场大跌日的灵魂对话,本期对话干货满满,话题包括:不同策略在大跌日的表现,我们怎么看待是否加仓,应该择时吗,投不同策略的时候到底在投什么,大跌对生理和心理的影响,做手术和做投资的相似等。强烈建议您戴耳机在安静环境中收听。 声明:我们的聊天不够成任何投资建议,欢迎评论区留言或私信交流。 补充阅读: 基金买手思捷的故事:《100个博士帮你赚钱,还不用发薪水》 主播春晓的故事:《交易门X面基|看遍天才,她说人才是唯一的 Alpha》 【播客时间线】 01:52 量化不擅长择时 03:32 今天到底有多惨,来个市场回顾 05:36 商品可以做空,所以在今天的市场可能有多种可能性:做空赚钱,不赚不亏,做多亏钱 10:16 我配置的指增策略是满仓,肯定是亏损的,股票让人伤心,但我的仓位并不全在股票 12:24 现在发生的事情再次说明:我们无法预测甚至判断是不是牛市,所以择时非常难把握,容易两头打脸 13:40 做配置是个笨办法,但长期下来会比一个择时准确率不高的人频繁做择时,赚钱概率更高 14:28 实际上很多时候做择时的准确率低于50%,不如抱着配置的思路去投资 15:42 思捷身边的朋友不择时,是因为在用交易能力赚长期的钱 20:06 那要加仓吗?思捷分享自己的思路,并不是抄底,而是再平衡 24:07 太多钱配股票,难以跑脱这种系统性风险 26:39 做资管(管别人的钱)和做自营的,在今天的处理也不同 28:56 今天之后,会加仓CTA吗? 31:36 今天的稳健型策略不亏钱,应该平静看待,而不应该惊喜,因为你投它的时候不就是为了它在极端行情稳定表现,是符合预期的。在投之前,做配置布局时对这个结果就应该完全接受 34:18 投这些策略的时候,到底在投什么?还是投团队 35:56 对人的信任除了看历史表现,还要看价值观 36:20 有些团队就是追求波澜不惊,但最怕是你对团队的定性定错了 37:39 一个团队和人一样,被环境影响是会动态变化的 39:28 做多团队配置的好处是,如果决策失误,也可以分散些风险 41:49 投资不应该对生理和心理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45:28做手术和投资的类似点 46:16 疼痛机制是对生命的保护,我是痛感明显的人,我的风格不适合所有人,但也受到很多人的认同 欢迎继续收听量化配置专辑系列其他单集: 量化配置专辑009之《“投高频狂赚”执念必破,除非做策略的是你爸》 量化配置专辑008之《终于,让我们说人话接地气地聊聊CTA|量化配置之绝对收益篇》 量化配置专辑007之《敢问把股票当房子配置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走进量化配置之指数增强》 量化配置专辑006之《 量化配置大实话:卖房卖了500万,买两个产品就够了?》 量化配置专辑005之《采访过1000位量化人体印钞机后,决定加入他们》 量化配置专辑004之《史无前例量化大崩盘后还能爱吗?》 量化配置专辑003之《把量化产品作为家庭理财压舱石》 量化配置专辑002之《买买买的五大巨坑!》 量化配置专辑001之《哈哈哈和买买买,和思捷聊聊中年少女的消费和理财》 关于主播: 春晓:80后成都人。北京、纽约、香港、上海各自生活过5年,现居成都。第一份工作在纽约报道犯罪新闻,追着警察屁股跑。海归之后写过书,打过工,创过业,目前是认真生活的人。 收听平台: 「不觉春晓」现已上线多个播客平台,您可以在Apple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QQ 音乐、网易云音乐中搜索「不觉春晓」,订阅我们并收听。
- 058 卷累了的中年,回到青城山下的高校重启人生
你会选择一份稳定的中等收入的工作(比如大学教师),还是高波动充满不确定性的高收入(比如在深圳打工)?这除了是个人风险偏好的体现,还似乎和人生所在阶段高度相关。 今天的嘉宾是我的老同学郭老师。郭老师和我一样,曾经浪迹天涯,在东莞工作过十年。去年她做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抉择,就是告别深圳,回到了成都青城山下,成为了一名大学教师。这意味着无论是她的工作环境,工作性质还是人生状态,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不言而喻,当老师呢,也意味着收入和之前在深圳工作时比,要打个骨折。 郭老师怎么看待收入的变化,以及做出相应的调整呢?和她朝夕相处的年轻人,如今是怎么样的状态?回高校,会成为更多80后打工人的职业归宿吗? 希望你喜欢我和郭老师的聊天。 关于主播: 主播春晓的故事:《交易门X面基|看遍天才,她说人才是唯一的 Alpha》 春晓:80后成都人。北京、纽约、香港、上海各自生活过5年,现居成都。第一份工作在纽约报道犯罪新闻,追着警察屁股跑。海归之后写过书,打过工,创过业,目前是认真生活的人。 收听平台: 「不觉春晓」现已上线多个播客平台,您可以在Apple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QQ 音乐、网易云音乐中搜索「不觉春晓」,订阅我们并收听。
- 057 钱怎么投,最对得起自己?和从新加坡搬回上海的Angel聊天
本期播客邀请到我的好朋友Angel聊聊天。Angel是一家总部位于新加坡的量化私募基金合伙人,因为工作关系,她目前是新加坡-上海两头跑的状态。我和她交流了近年来投资理财心得,包括美元资产如何配置等等。此外,我们还聊了聊咱们80后的生活现状、怎么和父母相处等日常话题,以及最重要的问题:钱到底怎么花,才对得起自己? 希望你喜欢我们的聊天。 【播客时间线】 00:56 在新加坡住了5年后搬回上海,心里还是有点感伤 06:17 旅居让我们更爱家乡的原因,上海的国际化和效率 07:44 去缅甸旅游一周后Angel更珍惜中国城市给的安全感 09:34 不要被信息茧房洗脑,综合信息源之后来做重大人生决策 10:08 未来的工作趋势应该可以逐渐摆脱地理位置的限制 12:42 大S离世对咱们80后的冲击挺大 14:57 发现自己不适合交易,但是喜欢新事物,所以什么都试过 19:09 海外理财的门槛,每个人都经历过自己是“股神”的阶段 20:51 大钱配置,小钱用来验证自己的认知或无知 32:53 Angel的配置篮子 38:08 海外投资人有什么途径研究美元产品 41:50 低波期货套利策略的底层逻辑和门槛 量化配置专辑系列: 量化配置专辑009之《“投高频狂赚”执念必破,除非做策略的是你爸》 量化配置专辑008之《终于,让我们说人话接地气地聊聊CTA|量化配置之绝对收益篇》 量化配置专辑007之《敢问把股票当房子配置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走进量化配置之指数增强》 量化配置专辑006之《 量化配置大实话:卖房卖了500万,买两个产品就够了?》 量化配置专辑005之《采访过1000位量化人体印钞机后,决定加入他们》 量化配置专辑004之《史无前例量化大崩盘后还能爱吗?》 量化配置专辑003之《把量化产品作为家庭理财压舱石》 量化配置专辑002之《买买买的五大巨坑!》 量化配置专辑001之《哈哈哈和买买买,和思捷聊聊中年少女的消费和理财》 关于主播: 主播春晓的故事:《交易门X面基|看遍天才,她说人才是唯一的 Alpha》 春晓:80后成都人。北京、纽约、香港、上海各自生活过5年,现居成都。第一份工作在纽约报道犯罪新闻,追着警察屁股跑。海归之后写过书,打过工,创过业,目前是认真生活的人。 收听平台: 「不觉春晓」现已上线多个播客平台,您可以在Apple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QQ 音乐、网易云音乐中搜索「不觉春晓」,订阅我们并收听。
- 056 “投高频狂赚”执念必破,除非做策略的是你爸
春天到啦,「80后理财实操之量化配置」系列也更新啦。今天我和返场嘉宾思捷,继续来聊聊那个陌生又神秘的量化策略:CTA。在播客中,我们回答了上期播放之后收到的一些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声明:我们的聊天不够成任何投资建议,有问题欢迎评论区留言或关注公众号「交易门」(ID: tradingmen) 交流。 补充阅读: 基金买手思捷的故事:《100个博士帮你赚钱,还不用发薪水》 主播春晓的故事:《交易门X面基|看遍天才,她说人才是唯一的 Alpha》 量化配置专辑系列: 量化配置专辑008之《终于,让我们说人话接地气地聊聊CTA|量化配置之绝对收益篇》 量化配置专辑007之《敢问把股票当房子配置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走进量化配置之指数增强》 量化配置专辑006之《 量化配置大实话:卖房卖了500万,买两个产品就够了?》 量化配置专辑005之《采访过1000位量化人体印钞机后,决定加入他们》 量化配置专辑004之《史无前例量化大崩盘后还能爱吗?》 量化配置专辑003之《把量化产品作为家庭理财压舱石》 量化配置专辑002之《买买买的五大巨坑!》 量化配置专辑001之《哈哈哈和买买买,和思捷聊聊中年少女的消费和理财》 【播客时间线】 02:39 有分散投资的需求,那 CTA 还是可以考虑的 03:26 在银行工作的朋友或许并不那么了解量化产品 05:46 CTA 不是一个单一策略,有很多策略类型,要看投资者风险偏好根据自身需求来找策略类别 06:08 大宗商品趋势策略,套利(价差回归),中高频(交易周期较短策略)各自不同 06:58 执念:听说高频策略是提款机,我该找高频投? 08:49 高频的短板:容量有限 10:00 不要再迷信高频的 2 点原因 11:15 现在能投的高频天花板到手6到7就很不错了,请理性看待 13:44 揭秘:为什么有些机构能拿到高频的额度? 16:35 中高频策略反而在市场上更缺 18:11 聊聊套利策略,会受宏观政策影响 24:48 最传统的 CTA 策略:趋势策略 25:18 趋势策略的收益曲线会起起伏伏,让人难受 26:22 持续上涨,持续下跌的行情,容易找到信号 32:17 为什么去年拜访的新管理人不多 35:39 趋势性策略减仓的时间点,有点难把握怎么办 42:38 朋友买产品赚钱了,推荐给我买,怎么抉择? 45:29 主动去问靠谱的人,自己费劲“磨”出来的信息一定会更靠谱 48:00 现在很多厉害的初创团队募资的速度和规模已经今非昔比 50:18 聊聊低调的主观CTA团队 关于主播: 春晓:80后成都人。北京、纽约、香港、上海各自生活过5年,现居成都。第一份工作在纽约报道犯罪新闻,追着警察屁股跑。海归之后写过书,打过工,创过业,目前是认真生活的人。 收听平台: 「不觉春晓」现已上线多个播客平台,您可以在Apple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QQ 音乐、网易云音乐中搜索「不觉春晓」,订阅我们并收听。
- 055 和量子物理博士孙敏聊养娃的“断舍离”
今天这期播客,我邀请到了我的好朋友孙敏博士。孙敏博士是我做播客以来邀请到最“硬核”的嘉宾了,她是中科大量子物理方向的博士,是一家优秀的量化私募基金的创始人,也是一位母亲。 我曾经在5年前,用文字记录过孙敏的职业生涯和创业故事:《孙敏:从量子计算到量化交易》(可点击阅读)。 孙敏本科就读核物理专业,保研到本校量子计算方向,属于中科大量子物理方向实验大组。从孙敏本科班上保研到这个实验大组的就只有两个女生:她自己,还有后来去研究墨子卫星的印娟同学(现任中科大教授,持续活跃在量子通信领域的前沿研究)。 发稿的5年来,我除了关注孙敏博士的创业,也时常向她就教育的话题取经讨论。非常开心邀请到她和我录这期播客。希望你喜欢我和孙敏博士的聊天,也欢迎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 教育意味着: “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 【本期播客要点】 00:46 搭团队做策略最忙的时候当了母亲,有沉浸式游戏的成就感 01:26 人到了30岁有种我要为这个世界留下些什么的心理需求 03:31 小人不是自己的plus,不能指哪儿打哪儿 04:19 娃的人生图表锚点在哪儿?给种子一个土壤,浇水、除虫等 08:38 听觉,视觉,动觉学习者,几种孩子的学习路径不一样 09:52 家长如何有的放矢,适当放过自己 13:57 善用同龄人榜样鼓励孩子 15:46 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感觉,家长需要评估这个孩子本身的特点 16:47 家长给自己减负的第一步,先找到娃“天才”的地方,比如“很淳朴”也算 19:34 不断面对不确定性,对孩子的要求也要根据她的成长调整 20:50 孩子是不是觉得跟你说话是安全的?这个很关键 22:41 孩子有安全感的话,会感觉世界的门是对自己打开的 24:08 “自驱力”需要分几个阶段去培养,安全感是第一步,然后是找到正循环的感觉,目标必须自己设定 27:15 家长退得越后,这事儿越容易成 27:32 我自己10几岁时开始想,要为社会做点贡献当科学家,没人告诉我怎么做 28:43 孩子要先活跃尝试,家长陪伴,然后找到一个点,是个试错的过程 30:37 上海教育先进,选择多,家长如何挑选是个考验,方向路线可能会改变 31:42 从国际转回体制内路线的一些底层思考 35:52 外部激励,抽象的比实体的好用 37:01 孩子是天空,把乌云拨开,自驱力可能就露出来了 40:00 让孩子在年轻时多摔跤,可以锻炼他/她成年后的受挫力 43:25 把家里的规则设立成“权威角色”,而不是把个人权威化 45:56 把她的周末班都停掉了,断离舍1年多后她开始主动提出要上课外班 52:32 站在家长角度,我们怎么看AI和DeepSeek,怎么落地 54:55 深度抽象创作性的工作,不会被取代 关于主播: 春晓:80后成都人。北京、纽约、香港、上海各自生活过5年,现居成都。第一份工作在纽约报道犯罪新闻,追着警察屁股跑。海归之后写过书,打过工,创过业,目前是认真生活的人。 收听平台: 「不觉春晓」现已上线多个播客平台,您可以在Apple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QQ 音乐、网易云音乐中搜索「不觉春晓」,订阅我们并收听。
- 054 致敬生命剩下5个月的柱子哥,用余生输出有人味儿的内容
从大台“流窜式输出”的co-host品哥回归,和春晓约了一场天马行空的聊天,本来只想接接地气,却意外谈及到生命最本质。我们的讨论没有结论,但也许有了一个方向。 本期播客提到的癌症晚期只剩5个月生命的柱子哥的分享。(柱子哥在28岁确诊淋巴瘤晚期,去年8月确诊胃癌晚期) 本期播客提到的春晓的公众号写作 如果柱子哥碰巧听到这期播客,我想说,“谢谢你的分享,思考和探索,你的生命是发光的”。(关于柱子哥的内容从本期播客的22:50开始) 本期时间线 01:01 为啥春晓(今天)录播客没大纲 1:42 有些播客有产品,有些播客只有资本支出 3:45 录播客被骂是一种特权 4:45 做反结构化的内容输出者 5:20 有缺陷和不完美的内容,将持续成为稀缺品 6:40 春晓从去年开始做反结构性输出的写作实验 8:50 爱写作的基金经理?对本职工作热情不太高?矛盾吗? 11:55 生命只剩1个月我会做什么,三个层次的思考 14:55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成为了内容的“消费者”?而不是欣赏者 22:50 生命只剩5个月的柱子哥的分享深深震撼了我 29:05 为什么我们回避讨论死亡 33:01 不认知死亡不会知道怎么活 36:15 人手一个手机的公司午餐局 37:18 品哥为什么说逃避死亡就是在逃避自己 38:18 为什么我们感到“无聊”的时刻才是生命最关键的时刻,因为它逼迫我们直面自己 43:40 户外跑给了我意外的惊喜,竟然比冥想还灵 47:40 品哥认为人应该提供脑,AI和衍生产业提供行 49:30 为什么我会关注有缺陷的内容,也许是有人味儿吧,那就写吧 本节目片尾曲来自爱沙尼亚作曲家Arvo Part的“Spiegel im Spiegel”,中文译名《镜中镜》。该乐曲下载源头版权信息为Creative Commons (CC) By 2.5。
- 053 串台「面基」|聊聊 AI 临到后碳基生物的危机和修养
本期播客,是本台“失踪人口”,cohost 主播品哥串台“面基”录制的一期节目。品哥从春节前Deepseek爆火出发,和老钱讨论了很多与AI的相处之道,以及如何用硅基这面镜子关照碳基的自己。这不是品哥和春晓第一次串台“面基”啦,想收听之前的串台节目,可以点击以下链接: 品哥串台面基 | 每天起床默念一遍:人到中年万事新 春晓串台面基 | 看遍天才,她说:人,才是真正的阿尔法 比让AI做什么更重要的——碳基的我应该做什么?如何自处? 我们在见证第六轮康波的主导技术之一,正在被轰轰烈烈地导入人类社会。 这让人很难不想起亚当斯著名的三定律: 任何在我年轻时已有的科技都是稀松平常的,是世界本来秩序的一部分。 任何在我15-35岁之间诞生的科技,都是将会改变世界的革命性产物。 任何在我35岁之后诞生的科技,都是违反自然规律要遭天谴的。 接受新技术的过程,对个体和整体来说都不容易,它意味着很多改变、学习和试错投资。 正如之前的节目所说,每个人的人生都必然经历一轮完整的康波,面对新技术的降临,不管我们怎么想,都必然接受这个结果。希望本场聊天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欢迎收听本期节目。 【本期播客时间线】 01:50 本期节目我在春节就开始准备了 01:50 一个在监狱里的人,出来后要怎样接受如今的AI时代? 05:23 不要忽视DeepSeek的推理过程,它非常重要! 08:20 老钱:我要为给读者和听友提供的内容里边包含了AI创作的内容而感到羞耻和内疚吗? 12:27 不要把AI工具化,将它视为平等的伙伴,碳基&轨迹协同进化 18:49 让AI成为一面关照自己的镜子,协助我思考 22:16 AI对一个做量化投资的基金经理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交易门当初采访过梁文峰吗? 26:23 这一轮康波的渗透太快了,一切都在加速 春节期间DeepSeek直接对老年人完成了初步渗透 29:59 人类会需要更多算力!这是必然的!每一轮科技进步都会加速人类对资源的消耗,只是算力是否被英伟达垄断——这不一定! 34:33 请相信我们的身体以及内在本身就是具有某种神性的,AI时代更应该关照自己。 39:31 关于DeepSeek太幻的问题,如何处理,以及一个新视角 46:28 硅基的完美反衬出碳基的真实 48:26 面对自己的有限性 52:35 那么,碳基的我应该做些什么呢? 58:41 「我」或者说「我的主体性」这个概念不一定站得住脚 1:05:10 AI给我们的生活腾出了空白,先别急着把它们填满,先去感受空白,感受「空] 1:14:04 让自已进入「空」的几个方便法门 1:18:06 AI帮我读了和我自己读过了,是两码事。 从来不存在AI帮我读,它只能筛选、总结 1:22:09 「学习」这件事的内涵,在AI时代也变了 1:24:24 带着我注定被AI淘汰的预期去接受这一切 1:27:45 一切文明都是废墟 补充阅读: · 58:41 处提到:大脑的无意识活动先于个体的有意识意图 相关论文、文章 · 什么是自我? · 54:27处提到:其实我们的来时路不止一条,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无数个分叉路口上的选择 · 品哥的DeepSeek之旅 收听平台: 「不觉春晓」现已上线多个播客平台,您可以在Apple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QQ 音乐、网易云音乐中搜索「不觉春晓」,订阅我们并收听。
- 052 终于,让我们说人话接地气地聊聊CTA|量化配置之绝对收益篇
风险提示:本期播客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哈罗大家好啊,在上期播客中,春晓和FOF基金经理思捷挖了一个坑——聊聊大家感觉较为陌生的CTA策略(Commodity Trading Advisors)。思捷是量化私募FOF买手,也是春晓播客“家庭理财和资产配置”系列的返场嘉宾。 欢迎留言提问,或者添加主播微信交流。 补充阅读: 主播春晓的故事:《交易门X面基|看遍天才,她说人才是唯一的 Alpha》 基金买手思捷的故事:《100个博士帮你赚钱,还不用发薪水》 量化配置专辑系列: 量化配置专辑007之《敢问把股票当房子配置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走进量化配置之指数增强》 量化配置专辑006之《 量化配置大实话:卖房卖了500万,买两个产品就够了?》 量化配置专辑005之《采访过1000位量化人体印钞机后,决定加入他们》 量化配置专辑004之《史无前例量化大崩盘后还能爱吗?》 量化配置专辑003之《把量化产品作为家庭理财压舱石》 量化配置专辑002之《买买买的五大巨坑!》 量化配置专辑001之《哈哈哈和买买买,和思捷聊聊中年少女的消费和理财》 【本期播客时间线】 01:52 CTA策略到底在交易什么,大家为什么对它陌生 03:33 期货交易和股票的几点区别,杠杆和T0交易机制,可以做空 04:58 量化只是交易方式,涵盖多品种的交易模式 06:33 海龟团队最早发现期货更适合程序化交易,股指期货上市吸引了大量团队 08:41 CTA可以理解为“交易期货的策略” 09:18 CTA策略赚钱的逻辑 09:32 普通人为什么需要了解CTA策略,是从配置的思路来了解 10:57 当我们聊“绝对收益”时我们在聊什么,CTA的多空交易机制之美 12:18 三年下来年化收益预期 ,但可能不平滑,具有配置意义 12:59 CTA和股票和房产低相关的特点 15:56 配置可以让整体波动变小 16:47 10家都是做CTA策略的公司,可能大相径庭 17:47 种类太多,也给挑选带来门槛 19:01 CTA有入门策略吗,收益与风险对比,打破不合理预期可选择股指高频,CTA 高频套利和日内短周期策略 21:54 专业投资者为什么会选择高杠杆的策略 23:40 CTA 策略为什么喜欢高波动市场 25:05 对“危机 Alpha” 怎么理解,危机不仅仅指股市下跌 30:22 低波绝对收益在期货市场上找,比在股票市场上找更容易 32:53 收益回撤比对我们比产品来说具有什么参考意义 34:20 实盘和模拟盘为什么是两回事,对心理影响完全不同 36:59 拿着趋势型CTA出现 3 年不赚钱的情况怎么办 37:45 很多人进入CTA的时点导致他们不容易赚钱 41:50 怎么判断CTA产品和团队是否靠谱,抉择的锚点在哪里 45:47 为什么我做CTA投资会分散,均衡收益的来源是多配几家 关于主播: 春晓:80后成都人。北京、纽约、香港、上海各自生活过5年,现居成都。第一份工作在纽约报道犯罪新闻,追着警察屁股跑。海归之后写过书,打过工,创过业,目前是认真生活的人。 收听平台: 「不觉春晓」现已上线多个播客平台,您可以在Apple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QQ 音乐、网易云音乐中搜索「不觉春晓」,订阅我们并收听。
- 051 敢问把股票当房子配置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走进量化配置之指数增强
风险提示:本期播客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哈罗大家好啊,本期播客录制于春节前。春晓邀请到FOF基金经理思捷,来一起聊聊量化策略里的指数增强策略。思捷是量化私募FOF买手,也是春晓播客“家庭理财和资产配置”系列的返场嘉宾。我们从普通人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什么样的人适合指数增强,它的特点和优势,以及在2025年是否还具有配置的价值等种种问题。 欢迎留言提问,或者添加主播微信交流。 补充阅读: 主播春晓的故事:《交易门X面基|看遍天才,她说人才是唯一的 Alpha》 基金买手思捷的故事:《100个博士帮你赚钱,还不用发薪水》 量化配置专辑系列: 量化配置专辑006之《 量化配置大实话:卖房卖了500万,买两个产品就够了?》 量化配置专辑005之《采访过1000位量化人体印钞机后,决定加入他们》 量化配置专辑004之《史无前例量化大崩盘后还能爱吗?》 量化配置专辑003之《把量化产品作为家庭理财压舱石》 量化配置专辑002之《买买买的五大巨坑!》 量化配置专辑001之《哈哈哈和买买买,和思捷聊聊中年少女的消费和理财》 【本期播客时间线】 00:23 指数增强策略的配置逻辑和房产很像,不追求绝对收益 04:20 价格的即时反馈机制,会让持有股票比持有房产更难受 04:50 房产可以居住,股票不能,也有情绪价值和小孩教育功能 06:00 自住需求满足之后,才来对比持有房产和持有股票资产的配置需要 07:06 择时很难,很多人哪怕赚到地产的钱也不是出于判断和预测 08:45普通人重要的是站在自身的位置和时间点去做判断 09:55 指数增强策略在国内有很特殊的环境,2017、2018年能跑赢指数20%-30% 12:05 从2019年开始出现了比较好的市场行情,指数增强表现亮眼,2023年情况变化 13:01 对于“超额”的诠释,为什么2023年底超额非常差 14:30 总结超额实现的几种方式 19:30 2024年1月之后,投资者对指增策略回归理性,管理人对披露更加透明 21:00 2024年全年来看,指增能做到超额12-15%已经算非常好 24:50 以配置思路买指数增强,是非常适合的,不是搏个股高收益 29:04 投资指数不代表“非常稳健”,也是误区 29:50 分散也是策略的优点 34:10 超额会有回撤,负超额出现在行情下跌的情况下你更难受 30:10 投资理念的改变——追求安心 38:25 很多表现稳的团队,因为风控严,超额就不亮眼,但优势在于出现极端行情时他们回撤 很小 43:00 量化择时策略是对指增策略的良好补充,因为现在指增超额没有那么高和稳定 45:50 做资管就是在不确定性比较强的时候保护客户资产 47:00 2025年看指增:分解风险,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 49:20 可以做家庭资产再平衡 关于主播: 春晓:80后成都人。北京、纽约、香港、上海各自生活过5年,现居成都。第一份工作在纽约报道犯罪新闻,追着警察屁股跑。海归之后写过书,打过工,创过业,目前是认真生活的人。 收听平台: 「不觉春晓」现已上线多个播客平台,您可以在Apple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QQ 音乐、网易云音乐中搜索「不觉春晓」,订阅我们并收听。
- 050 卖完三套房,85后上海男人的转型和配置实践
这期播客的嘉宾扬采,是一位1988年出生、非典型的上海男人。他曾经在大厂工作过,从大厂毕业之后面临家庭资产配置、成家以及下半生的事业安放等种种中年人熟悉的课题,他做出了诸多努力和尝试,并且有一些非常值得借鉴的心得和思路,所以我就约着扬采聊聊天,欢迎大家收听本期播客。 主播春晓的故事:《看遍天才,她说:人,才是真正的阿尔法》 【本期播客时间线】 00:33 我是一个非典型但又纯正的上海男人,视房为信仰 04:27 从阿里养成的习惯,年终小作文都是飞书文档 07:00 完成了三套房产置换和新房认筹,房子牵扯到方方面面,有一种情感属性 09:15 买房后第二天,我有点儿慌 10:52 怎么买房最划算?我自己的一算价差不多打了88折 12:33 22年踩过不少坑,23年春节后开始认真学习投资理财 14:12 从路演了解到量化,听不懂但也要感受一下 19:53 我的资产配置理念:A股:3,国内债:2,海外股:2.5,美债:1.5,商品:1 24:30 从追求高收益到注重风险控制,控制回撤,做分散 26:31 大厂毕业后,尝试开创个人IP,最后发现最重要的是抛弃浮躁想法,走更笨更踏实一些的路 30:17 做饭是解压,为了开店去粤菜馆偷师,不盲目追求加盟 38:30 做菜难的是商业化,跑遍了上海的社区实地考察 39:50 对婚姻、家庭的长时间思考,探索躺平与奋斗的选择 猜你还想听: 047 量化配置大实话:卖房卖了500万,买两个产品就够了? 030 采访过1000位量化人体印钞机后,决定加入他们 026 史无前例量化大崩盘后还能爱吗? 018 高净思维|把量化产品作为家庭理财压舱石 015 买买买的五大巨坑! 010 哈哈哈和买买买,和思捷聊聊中年少女的消费和理财 关于主播: 春晓:80后成都人。北京、纽约、香港、上海各自生活过5年,现居成都。第一份工作在纽约报道犯罪新闻,追着警察屁股跑。海归之后写过书,打过工,创过业,目前是认真生活的人。 收听平台: 「不觉春晓」现已上线多个播客平台,您可以在Apple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QQ 音乐、网易云音乐中搜索「不觉春晓」,订阅我们并收听。
- 049 跟在荷兰生活了22年的绿聊聊美、消费主义、亲密无能、婚姻中的感情经营和自我疗愈
今天的嘉宾是我的一位非常有意思的朋友,在荷兰生活了 22 年的“绿”。我们年龄相仿,一直是微信好友。好不容易她回国,我们约了一次咖啡后,交流意犹未尽。我对她充满好奇,就约她录播客。 绿一口答应了。我本想跟她聊聊美学,因为她真的是我朋友圈最懂美的一个人,然而,我们却一发不可收拾地聊了更多。很久没有跟人这么无拘无束地聊天了。这种感觉很爽,又很难言说,录完后我跟她说谢谢你绿,因为现在的环境中,真的很少有机会去做这样没有任何企图和功利性,又如此愉快而深入的聊天了。这次面对面的录制也是她在播客里说的,人和人建立“有意义的、亲密连接”的一个活生生的案例。和绿的对话给了我极大的启发和勇气,希望对有缘听到的你也有所启发。 【本期播客时间线】 01:55 我在社交媒体发东西不是寻找外界赞同,是寻找共鸣 03:35 作家写书不是为了让人读了觉得自己很厉害,而是要超越自我 04:40 目前是自由职业,会用自己正在做事情来跟陌生人介绍自己 07:55 从中学开始就喜欢小黑裙 09:20 选衣服就是做自己,我不想成为任何人,只想做自己 10:15 风格即自我 VS 自我即风格 10:48 外界告诉我做什么,我第一反应是不舒服 11:12 消费主义希望你没有自我,希望你随时都在变 13:00 《广告狂人》,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部剧里发现自己的影子,我看到了自己追逐幻象又幻灭的过程 14:30 通过和别人链接找到自我 15:00 人和人的亲密链接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17:10 现代人普遍亲密无能,荷兰更是一个回避型社会 18:01 消费主义也是一种回避型行为,让你追逐假性需要,是个巨大的陷阱 19:00 网购可以无时无刻侵占你的时间 20:14 我在尽量戒网,也在尽量戒消费主义 22:40 戒网最好去一个崭新的环境 24:35 学习美是个系统性、来自生活全方面的过程 26:05 成为一个对美有需求的人,把美看作空气一样 26:55 美是一种自信,你感受到美是从容的 25:55 相比极简主义者,我更愿意称自己是精华主义者 34:31 我会在群里分享很多旅行图片,一个人旅行是会上瘾的 34:58 一人旅行就是和自己亲密相处 35:20 旅行和衣服一样,我知道什么样的地方适合我 38:30 如何认识到现在的先生 39:12 旅行中如何与先生保持联系 40:35 回国和同龄女性聊天,发现大家对婚姻都没感觉了 41:20 我意识到我需要爱的时候会去表达爱 42:02 我负责情感经营,我一点也不会没有安全感 44:05 在感情上我是主动者心态 45:30 婚姻是合作,不是竞争 47:15 和老公吵架时他说“我养你”时,我的回复是这样 48:10 荷兰文化要求每个人都差不多 51:00 我接受自己,我对自己没有耻辱感 54:05 英语吵架很爽,因为可以把逻辑吵出来 55:10 我们缺乏经营感情的教育 56:30 婚姻的本质是两个人画一幅画,本质是情感关系 57:13 我很会撒娇,我在婚姻中不玩女权主义 1:00:10 进入婚姻我是在进行自我修复 1:02:57 面对创伤的最好方式是深度聊天 1:04:28 快餐文化里,面对面的聊天很奢侈 1:05:22 我不喜欢总是需要去合理化、功利化的任何关系 1:09:22 孤独的时候会创作 1:12:46 现在非常希望写完这本小说 1:15:10 我相信神性,会减轻我对很多事的焦虑 1:16:30 死亡让生命有意义 1:17:22 如果生命只剩一个月,会做什么 1:19:30 今年开始实验只有1/3的时间在荷兰居住,体验更多旅居 1:41:40 如果回成都,我会选择住老城区玉林 关于主播: 春晓:80后成都人。北京、纽约、香港、上海各自生活过5年,现居成都。第一份工作在纽约报道犯罪新闻,追着警察屁股跑。海归之后写过书,打过工,创过业,目前是认真生活的人。 收听平台: 「不觉春晓」现已上线多个播客平台,您可以在Apple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QQ 音乐、网易云音乐中搜索「不觉春晓」,订阅我们并收听。
- 048 小目标背后的量化思维,从小镇做题家到顶级高频交易员
风险提示:本期播客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欢迎留言提问,或者添加主播微信交流。 主播春晓的故事:《看遍天才,她说:人,才是真正的阿尔法》 猜你还想听: 047 量化配置大实话:卖房卖了500万,买两个产品就够了? 010 哈哈哈和买买买,和思捷聊聊中年少女的消费和理财 015 买买买的五大巨坑! 018 高净思维|把量化产品作为家庭理财压舱石 026 史无前例量化大崩盘后还能爱吗? 030 采访过1000位量化人体印钞机后,决定加入他们 这期播客主播春晓邀请到好朋友孤独交易员,跟他聊聊量化作为职业以及作为一种思考方式,给他带来的影响和改变。自从三四年前辞去量化私募的工作后,孤独交易员就开始在家做高频交易,每天都盈利。最高的一天赚了100万,吃饭时手都在抖。对了,我之前写过一篇短文,讲述《孤独交易员》的故事。现在他依然在稳定盈利,虽然不如之前那么好赚了。从以前每天10-20万,到现在的每天稳定的几万(这数字依然让人钦佩)。孤独交易员依然保持没有一天亏钱的优良战绩,而且他说,高频是性价比很高的策略,虽然会衰减,但衰减速度很慢。 我们可以从孤独交易员的聊天中,窥见量化从业者的底色:实干,直接,讲逻辑。 【本期播客时间线】 ● 01:15 在家独立交易,每天都盈利,最高的一天赚了100万 ● 02:35 高频策略衰减很慢,是性价比非常高的策略 ● 05:01很多资管公司不赚钱,但通过资管可以招聘到优秀人才,去做自营的高频策略 ● 06:32全国像我这样每天盈利的孤独交易员不少 ● 08:32 社交是有红利的,能获取信息 ● 11:35 破解打工循环,“带薪创业”是适合大部分人的选择 ● 18:03 小富之后,我会追求更多的人生体验 ● 20:30 下一步我想成为量化网红,分享更多的赚钱的认知和信息 ● 23:59 从量化交易中学到的套利思维和逻辑可以用到不同的领域 ● 26:29 量化作为资产配置依然是靠谱的 ● 32:13 交易的本质是反规模的 关于主播: 春晓:80后成都人。北京、纽约、香港、上海各自生活过5年,现居成都。第一份工作在纽约报道犯罪新闻,追着警察屁股跑。海归之后写过书,打过工,创过业,目前是认真生活的人。 收听平台: 「不觉春晓」现已上线多个播客平台,您可以在Apple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QQ 音乐、网易云音乐中搜索「不觉春晓」,订阅我们并收听。
- 047 量化配置大实话:卖房卖了500万,买两个产品就够了?
今天这期播客,邀请到我的老朋友、量化FOF基金经理、私募基金买手思捷,来聊聊如何在今年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中保卫家庭的钱包,避免踩坑,做好安全的配置和靠谱的理财(本期播客录制于 2024 年 12 月 25 日,所以节目里说的“今年”是指 2024 年)。 2020年,我曾经采访过思捷,请她分享了她用“100个博士帮她赚钱,还不用发薪水”的思路做的创业故事。文章发表在公众号“交易门”上,大家可以点击阅读。 距离采访4年过去了,思捷依然在行业中深耕量化赛道,量化行业越来越卷,从业人员素质越来越高,思捷说“100个博士”已经是共识和标配,甚至都不能成为投资决策的基础。这对FOF基金经理和普通投资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P.S.:本期播客讨论仅代表嘉宾和主播个人意见和理念探讨,不够成任何投资建议。 欢迎留言提问,或者添加主播微信交流。 【本期播客时间线】 02:12 普通人追涨时最容易采坑 03:02 10月份那波身边很多朋友追涨,但行情很难把握 06:03 择时为什么难 07:19 能在这波上涨中赚钱的指数增强策略 09:38 为什么相对于指增,中性策略是机构更喜欢的 10:57 高净对回撤容纳度更高的,会配指增 11:31“牛市”里面还需要分散配置吗?如何确定现在的市场形态? 12:23 分散的原因是市场的不确定性 14:44 要了解自己的投资需求,再去匹配投资决策,才会让自己舒服 15:21 了解自己的投资风格,可以参考找工作的例子 17:54 刚卖了房有了五百万,该怎么配? 18:54 如果有人告诉你保本保息还给8个点,请警惕 21:23 对合理回报有预期,怎么评估是否“合理” 22:10 什么是资金不出圈?二级监管结构以及FOF基金经理投资前看底层 25:02 对私募行业的几种代表性观点和误区 26:38 如果一点风险都不存在还给你10个点,请问这种产品为什么需要找你募资? 28:38 量化行业赚钱的逻辑其实是智力资本 31:01 单个策略牛已经很难持续赚钱了 33:02 量化FOF也需要根据自己募集的资金需求去匹配合适的管理人 36:52 为什么500万买2个产品已经很难了,什么是真正的分散 40:13 不投公募是因为没有研究,主要看自己的时间花在哪儿 40:46 作为基金买手对稳健型产品的预期 41:46 二级市场比较普遍的是股票和商品策略,综合起来配 42:29 商品策略和股票策略是低相关性,并不是负相关 47:54 量化最难的地方是不择时,所以要相信这个产品能赚钱的人才能赚钱 52:40 如果有择时的天赋,不用买产品 54:10 投资者应该选择什么样的FOF 57:15 客户有自己的事情,不太有时间自己投资,他们都是很忙的 58:30 今年新备案的私募管理人很少,关掉了1000多家 59:01 疫情后很多DD变成了线上 1:03:17 给客户赚钱,挖掘到赚钱的团队是2025年的心愿 如果听完这期,如果还意犹未尽,猜你还想听: 010 哈哈哈和买买买,和思捷聊聊中年少女的消费和理财 015 买买买的五大巨坑! 018 高净思维|把量化产品作为家庭理财压舱石 023 你是多讨厌自己的工作才会想提前退休?普通人对FIRE运动的逻辑底层和实操探讨 026 史无前例量化大崩盘后还能爱吗? 030 采访过1000位量化人体印钞机后,决定加入他们 更多信息: 思捷的创业故事:《100个博士帮你赚钱,还不用发薪水》 关于主播: 春晓:80后成都人。北京、纽约、香港、上海各自生活过5年,现居成都。第一份工作在纽约报道犯罪新闻,追着警察屁股跑。海归之后写过书,打过工,创过业,目前是认真生活的人。 收听平台: 「不觉春晓」现已上线多个播客平台,您可以在Apple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QQ 音乐、网易云音乐中搜索「不觉春晓」,订阅我们并收听。
- 046 四十岁该为70岁的自己做什么?跑过百场马拉松的 71 岁up主跑步饮食抗衰全指南
从任何意义上讲,71岁的田同生都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47岁时,他在深圳做生意亏得一塌糊涂,一文不名来北京,成为高龄北漂。求爹爹告奶奶,他才在小报社求得一份拉广告的职位,月薪3000元。靠着写作的手艺和勤奋,他在北京一步步找到自己的位置。2004年他开始在北京买房,后来工作原因认识了王石,开始爬山,一共登了12座雪山(个人最佳为2007年成功挑战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 他承认,最初跟大佬爬山,还是为了做生意。2008年元旦,他和王石一起爬雪山,出现险情,王石上去了,他挣扎了半天,决定返回北京,大病一场后。他开始跑步了。 从最初的5公里,10公里,到2010年5月,56岁的田同生跑了人生第一个全马,他说自己当时“老泪纵横”。田同生创业了,做体育旅游公司,带着有钱的客户全世界跑马拉松,住五星酒店,快乐似神仙。他每年十几场的跑,一共跑了超过130多场马拉松,他甚至有了一个光荣的称呼:“百马老人”。 跑步风生水起,公司也蒸蒸日上,营收2000万,估值1个亿。结果,疫情来了,公司也垮了。 和47岁时来北京时一样,田同生再度面临着“重启人生”的议题。 他琢磨了半天,决定了自己要走的路。写书,搞直播,做自媒体,搞一人公司! 田同生热爱写作,对近些年兴起的“非虚构写作”充满激情。疫情期间,他受到Nike创始人、《鞋狗》作者菲儿奈特的启发,试图报名高校的写作课,但因为年龄,屡屡被拒。他不得已求其次,自己掏4万多学费去上网课,学习非虚构写作。 迄今,他成功出版过四本书,且,都不是自费出版,都赚到钱了。这是当时许多人对他的质疑。他出版的最新的一本书,叫《百岁活法》,是他采取非虚构写作的手法来诠释自己对如何“健康活到死”的理解。 田同生很忙,除了跑步和写书(目前在写的是他自己的故事),他每天直播,已经有20多万粉丝,每个月稳定赚钱,且逐月上升。 他每天早上7点直播,受众以50岁以上的女性居多,他在直播中教他们怎么用性价比最高的方式居家锻炼,佩戴可穿戴设备预防中风,还会科普health life span这种很多中国医生都陌生的先进理念。他还学会了剪辑直播的视频制作短视频,出了好几条爆款。 有个阿姨在直播间问他,“田老师,我67岁了,现在开始练,来得及吗?” 田同生回答,你告诉我你打算什么时候死?如果你打算后天死都来得及,因为明天还可以练一天。 在实践“健康到死”的路上,多数人是怀疑的,不仅怀疑自己,也对他这个健康的“异类”充满质疑和排斥。他的同学对他各种看不惯。他们问他,“你不抽烟不喝酒活着有什么意思?”,还有人在他的视频号留言:“你能不死吗?” 71岁的他,学会了退群。学会了对负面和无效社交说不。他也鼓励所有身边的人这么做。他很享受做直播,因为又可以赚钱,又可以帮助到别人,渡人才能渡己。 (田同生在朋友圈写道:12月15日晚上,时隔16年之后,2008年10月攀登希夏邦玛峰的三个山友同框合影,三个人的年龄加起来接近200岁。) 几周前,我在北京和田老师喝咖啡。他的行为和思路之敏捷,让我无法把他跟“老人”两个字挂钩。身为长辈,他毫无架子,认真回答我的每一个问题,也仔细跟我分享了他几次创业起起伏伏,一次次从零开始的故事。 他相信自己属于“大器晚成”的人,珍惜事业的这一波春天,他在朋友圈记录自己视频号粉丝达到10万的那一天(在我们录播客那天,已经到了20多万)。在了解到我的学习背景和职业经历后,他鼓励我更投入地对待非虚构写作,写出自己的作品。 在田同生身上,我看到的,不是一个老人可以活成什么样,而是一个人可以活成怎么样。一个真正意义上爱自己、爱家人,爱众生的人,能怎么去安排自己的人生。 我有许多的问题想问。比如,田同生在追求“健康到死”和百岁活法,怎么实践?离普通人有多远?我们跑不动马拉松怎么办?跑步可以终身跑吗?光是运动就OK吗?生活方式和饮食呢?到底怎样才算是健康的人生?40岁的人应该怎么样开始安排自己,才能在80岁,甚至100岁都不得癌症? 这期与田同生对话的播客,是一种自我学习,也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祝大家新年快乐! 【本期播客时间线】 01:38 我写这本书的目的是提高健康寿命(health life span) 02:23 Peter Attia讲到的健康寿命,是个很新的概念,是讲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 03:19 中国人有10年预期寿命和健康寿命的鸿沟 04:31 个人受罪,子女受累,社会多花医疗费——长寿的现状 05:44 田老师92岁的母亲最后在养老院渡过,那时对health span还没有认知 07:18 活出质量,精神情绪也很重要,所以要活出精彩 08:17 在日本考察适老化的经验和思考 10:39 我在中国跑马拉松被歧视:70岁不准报名,无法提交身份。健身房也不准办卡 12:15 日本马拉松只有年龄下线,18岁,没有上线 12:41 活出精彩,个体缺乏意愿和指导 13:26 给德勤做退休规划,我告诉他们要学习进入第二赛道的手艺和技能,要花时间,不是充电,是重新学习 14:36 我想读写作学位,处处碰壁,嫌我年龄大。 15:17 有时间不代表所有人都会花时间学习 17:47 要掌握一项可以到老的运动技能,不需要人陪,随时可以做 19:27 很多老人在做事情的时候不断怀疑自己,自己吓自己 20:24 67岁问我今天来得及吗,我说你后天死都来记得,明天还可以多练一天 21:35 去年我带了1000个学员,在茫茫人海中,总有人被我激活 23:14 早检测,早筛查 24:37 可穿戴产品进行日常和异常管理 25:13 生活方式的抓手 27:16 运动是良药,中式教育没有这个重点,现代人久坐不动 28:18 哈佛大学对锻炼的定义 28:49 我们的医生普遍不运动,也没有运动技能 29:27 戒掉吃油条吃点心吃火锅,低密度胆固醇正常了,从3.9到3.34 30:39 社交非常重要 32:02 学会退群,我退了很多负能量同学群,看不惯我,让我学会包容 33:16 参加同学聚会受辱,人家说你不抽烟不喝酒活那么久干嘛 35:12 我在成就他人,也在成就自己 36:18 老年人运动处方,缺什么补什么,30-40岁就要打基础 37:21 阿尔兹海默症和肌肉力量有关系 38:02 学会从年轻陪伴你到80-90岁的运动 38:48 慢跑是大家都可以学习的,健康心率,就是二区心率:180-年龄=最大有氧心率 40:38 力量训练我倡导在家里用哑铃居家训练 41:55 田老师的居家健身设备一共花了500-600元 43:12 田老师对哑铃重量选择的建议 更多信息: 田老师视频号:「百马作家田老师」 田老师所著关于如何“健康活到死”的新书:《百岁活法》 猜你还想听: 012 《超越百岁》|精读火遍硅谷的科学长寿书(上) 013 《超越百岁》|精读火遍硅谷的科学长寿书(下) 029 现在开始健身是为了80岁能自己擦屁股 037 和健身搭子聊聊又吃又瘦的10年!超干! 关于主播: 春晓:80后成都人。北京、纽约、香港、上海各自生活过5年,现居成都。第一份工作在纽约报道犯罪新闻,追着警察屁股跑。海归之后写过书,打过工,创过业,目前是认真生活的人。 收听平台: 「不觉春晓」现已上线多个播客平台,您可以在Apple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QQ 音乐、网易云音乐中搜索「不觉春晓」,订阅我们并收听。
- 045 你赚不到钱不是因为你“太要脸”,对话「知行小酒馆」雨白
「知行小酒馆」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档日常陪伴类泛财经类播客 (顺便恭喜突破90万订阅!) ,从节目里面我不仅获取到许多投资启发,更有生活智慧和人生哲学。上周我和主播雨白在北京喝了个咖啡聊聊天,顺便录了这期播客。 雨白说,作为播客主播对谈各行各业大咖,嘉宾的智慧在自己这沉淀,这让她可以少走不少弯路。比如她说对自己诚实很重要,你赚不到钱一定不是因为你”太要脸”,仅仅是因为你不会赚钱而已,又比如看书听播客不会让我们自信,只有在实践中获取正反馈,才能让我们自信。除了聊工作,她还分享了自己的兴趣和日常生后,包括在北京组织电影“好东西”全女观影团的前因后果和收获。 I am super thrilled to drop this new episode of my podcast. My guest Yubai is an outstanding journalist who hosts the top- ranking finance podcast "知行小酒馆", of which I have been a big fan since its launch. In this episode, we talked about her journalism career, how she ended up in Beijing and what it's like to be the creator and host of "知行小酒馆". As a woman who shares a similar background (journalism and finance) and curiosity for this ever-evolving world, albeit a lot older, I empathize with a lot of what she's been through, both professionally and personally. I hope you will find our conversation inspiring. Enjoy. 【本期播客时间线】 02:00 去纽约学习传媒,在纽约悟到了到了自己的比较优势 05:30 和罗振宇一起工作,让我看到了一个人能刻苦到多大程度,有钱人也能过这么苦 07:50 刚加入有知有行时,投教内容的起步和尝试 09:50 播客定位就是陪伴,不教你做人 10:47 真实分享比讲100句大道理有用 12:24 播客刚开始踩的一些坑 14:44 从双周改为单周更背后的射击理论 15:45 喜欢和人深度沟通,智识上的愉悦很重要 16:20 鼻炎一度让我不愿意听自己声音 17:50 文字记者和播客主播的一些差异 20:50 让嘉宾放松很重要,谁能紧绷2小时 22:25 控场干货,嘉宾跑题如何巧妙拉回来 26:00 会有一个大概的提纲 26:30 远程录制容易出幺蛾子 29:15 部分潜在嘉宾也要“养一养“ 29:45 “请不到”嘉宾的苦恼 30:28 为啥大部分基金经理我们都不对谈 32:48 学会看差评是一种修炼 33:40 节目展现了我的个人趣味 35:06 把听众利益放到首位的逻辑 35:48 我的状态比刚开始来北京更自如 36:23 我从不认为自己是中年人 36:55 北京胡同里的大爷大妈很开放很愿意聊天 39:00 关于雨白在北京组织《好东西》纯女观影团 40:45 给大家打个样,其实大问题可以拆成小问题 42:08 当你站出来行动,会有很多人愿意帮助你 43:00 观影会上四川姐姐带来爱媛橙给现场的小女孩 45:30 女孩们要更勇敢些 45:45 看书听播客不会让你自信,只有在实践中获取正反馈 46:37 读者来信,性别经济学那期播客启发了河北小女生 48:14 在一场场对话中,嘉宾的智慧会沉淀 49:47 你赚不到钱一定不是因为你”太要脸” 51:41 以前会蛮在乎自己在嘉宾面前表现,现在不会了 52:34 在对话中最好状态是不要意识到“我”的存在 53:12 喜欢Lex Friedman的播客,是我的榜样 58:15 身为未婚未育女性,因太关心女性议题,被问是不是在备孕 1:01:48 雨白的北京私密推荐,有烟火味儿的北锣,川菜,酒吧,livehouse等 关于主播: 春晓:80后成都人。北京、纽约、香港、上海各自生活过5年,现居成都。第一份工作在纽约报道犯罪新闻,追着警察屁股跑。海归之后写过书,打过工,创过业,目前是认真生活的人。 收听平台: 「不觉春晓」现已上线多个播客平台,您可以在Apple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QQ 音乐、网易云音乐中搜索「不觉春晓」,订阅我们并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