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岛教育谈 No. 85 支持乡村孩子走出大山,她做对了什么?不是刷题!
很多人说,乡村孩子要改变命运,只有埋头苦读这一条路。但璐瑶并不这样认为——她带孩子们做活动、开夏令营,坐火车去海边旅行,在街头进行社会化学习。 就是这群看起来“不务正业”的孩子们,80%都考上了大学,走出了大山。而且,和大部分“小镇做题家”不同的是,这些孩子不仅快速融入了大学生活,积极参加校园活动,还不忘反哺家乡,成为全职公益人或长期捐赠人,继续支持还没走出来的孩子们。 —— 这群曾经内向羞涩又自卑的孩子长成了自主又有责任感的成年人。在他们成长的路上,是什么改变了他们?在十年的成长和陪伴中,究竟做对了什么? 【对谈人】 璐瑶,广西「巴别梦想家」创始人 苏光富,「巴别梦想家」曾经的受益人、现任理事长&全职员工
- 群岛教育谈 No. 84 县中孩子的出路只有一条吗?
“城里孩子机会多,咱们农村/城乡结合部的孩子就只有高考这一条出路” ——这样的说法,你认同吗? 事实上,从小学到大学,经过层层教育选拔,真正能考上大学的农村孩子/城乡结合部的孩子只有十之一二,而考上大学、如父母们期待的那样留在城市里“出人头地”的幸运儿则更少,剩下的80-90%才是绝大部分的普通人。 考上大学的才是有用的人,没考上的就是“被淘汰”的失败者吗?在这个评价体系下经历过失败的家长们,更加倾注所有在孩子的成绩上;而被宣判没有前途的“差生”们则早早自我放弃。 ——这才是农村/城乡结合部的教育现状。 绝大部分的普通孩子要如何过好自己的一生?教育理应为他们做好哪些准备?在资源匮乏的城乡结合部,如何创造这样的可能? 【本期对谈人】 江晨曦,在城乡结合部长大的创新教育者,「大儿童成长空间」创始人 郑炜昊,正在读初三的“县中”学生
- 群岛教育谈 No. 83 人生叙事对教育者有什么用?
在群岛我们常说,时代不止要有宏大叙事,还要有每个人的故事。 但持续地书写和叙事也确实是一件相当有挑战的事,那么是什么吸引着、鼓励着我们愿意主动地、持续地输出? 作为普通人,如果读的人并不多,这件事还值得持续去做吗?而人生叙事和自我书写又会给教育者的角色带来哪些思考和影响? 【本期对谈人】 Trady,个体叙事工作坊主理人,《自性实现》主播 阿旺,教育3.0理念践行者,叙事疗法学习者&探索者,目前正在开展叙事聊心集体叙事活动 ------------------------------------------ 群岛教育谈 | 天真与经验之歌 主播:周贤,「群岛教育创变者社区」联合创始人,《教育3.0》联合作者
- 群岛教育谈 No. 82 我们的团队虽小,我们的组织很大
很多教育创变者的团队都是小而美的,团队人数不多,服务的学生数量也并不大,但面对巨大的教育问题,我们该如何创造更大的价值呢? 本期「群岛群聊」和周贤聊聊—— * 什么样的教育是好的教育? * 要做出好的教育,需要的不仅是“大象”,更需要“跳蚤” * 小小的“跳蚤”们要如何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和影响力?学习“弱联结强协作”的能力 * 什么是“弱联结强协作”?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弱联结强协作”的能力? 我们也整理了文字版,欢迎点击阅读:我们的团队虽小,我们的组织很大——谈谈教育组织进化的核心“弱联结,强协作”
- 群岛教育谈 No. 81 在家上学也是一条可以选择的路
说起“在家上学”,有人或许会好奇,为什么不上学呀,是因为无法适应学校吗?有人或许会羡慕,可以在家想干嘛就干嘛,没有作业没有考试,真羡慕~还有人或许会隐隐担心,孩子离开学校,以后会不会跟不上同龄人的脚步? 群大校友一妹从8岁离开学校后就一直在家上学,每当有人问起,她总是会回答“我不去学校,但我一直在学习”。如今23岁的一妹设计过原创绘本、做过幼儿园老师,现在是一名成长教练。 在家上学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教育选择?会给孩子和家庭带来哪些独特的成长体验和挑战?当孩子确实需要离开学校一段时间时,又还有哪些可能? 【本期对谈人】 龚一妹,独立教育者、成长教练 ------------------------------------ 群岛教育谈 本期主播:Sherry,「群岛教育创变者社区」
- 群岛教育谈 No. 80 | 从国际学校毕业,孩子决定回兰州学拉面
“读国际学校,然后申请国外名校”是很多走国际路线的家庭顺理成章的选择,但有一对父子决定跳出这个路径——送孩子回兰州去读拉面学校。 为什么他们会做出如此“出格”的决定?父亲和儿子,他们分别有怎样的思考? 本期「顾远和朋友聊教育」邀请了勇哥和奥斯卡这对父子一起来聊聊他们的教育选择。 以下是来自勇哥的简述: 2019年,我和奥斯卡从兰州到了成都,带着对未来的忐忑和好奇,告别了体制内的公立学校,走进了一所国际学校的大门。那个时候,奥斯卡还小,我们都相信新的环境、新的教育体系会为他打开更多的大门。 然而,随着时光流逝,我们经历的不仅是知识的增长,还有疫情带来的不便和焦虑……还好成都丰富的文化生活给了我们独特的文化体验和安慰,认识了许多新朋友,他们也见证了奥斯卡的成长与蜕变。 青春期的来临让他开始对许多事情产生了自己的想法,尤其是对学业、课本、作业、考试这些曾经占据孩子日常的大部分,如今似乎让他感到窒息和无意义。就这样,曾经那个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小男孩,开始质疑这条预设好的求学之路。他对我说:“爸爸,我不想上学了。” 这个决定并非轻描淡写。我作为父亲,不禁陷入了深深的反思和无奈:传统的教育体系已经高度内卷,孩子们每天奔波于题海中,很多中学生因压力过大而面临心理健康问题。我觉得奥斯卡应该守住一条底线就是:身心健康的成长。 在我的建议下,奥斯卡决定暂时回到兰州,去学一项传统技艺——兰州牛肉拉面。这个决定或许看起来和他的过去格格不入,但我们都明白,学习不应仅仅局限于教室与课本之间,而是在围墙之外。 朋友们经常好奇地问我:“奥斯卡最近在干嘛呢?”我告诉他们:“他在拉面学校学习。” 这样的回答常常让对方一愣。在很多人眼中,这个选择似乎有些“出格”,毕竟在大多数父母的期待中,未成年的孩子应当继续完成初中学业,考上好高中、好大学,未来获得一份体面的工作。 然而,作为奥斯卡的父亲,我已经开始重新审视这些所谓的“成功”。为什么必须不能暂停校园的学习?为什么要在“教育流水线”上被生产的一模一样?为什么不能让孩子有自己基于兴趣爱好的一些选择?为什么…… 奥斯卡在拉面学校已经快一个月了,他不仅学会了如何拉面,还在家里为家人做了一次阶段性的牛肉面的“成果汇报表演”,我的心里既欣慰又感慨。 他坚持写拉面日记,记录着这个过程中的点滴,仿佛是他与这个世界的一种对话。我从小到大都吃牛肉面,但从他的拉面日记中才真正体会到了拉面制作过程的细节。 作为父亲,我时常思考:我们曾经那么在意的名校、成绩、光鲜的简历,是否真的能够保证孩子的未来?当世界变得越来越不确定,技术飞速更迭,AI逐渐取代了许多曾经被认为是“安全”的职业,或许学会一门不会被轻易取代的手艺,是比任何证书都来得可靠的东西。 我们不再执着于让奥斯卡成为“精英”,我们调整了心态,放下了那种对成功的狭隘追求。作为父母,我们更加珍视家庭的和谐与孩子的身心健康。或许奥斯卡的人生不需要循规蹈矩,不必一定按照所谓的“标准路径”走下去。我相信,无论他未来选择什么道路,重要的是他能在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与满足感。 所以,当朋友们再次问起:“奥斯卡最近在做什么?”我会微笑着告诉你们:他正在学习一门古老的技艺,用心感受生活,拉着一碗不会被时代淘汰的面,奥斯卡告诉我同学听说他学拉面的事有这么一段评价: “拉面成了他的冥想,兰州牛肉面馆就是他的道场,这就是一种“寿司之神”的感觉,他是兰州拉面之僧……” 而我也在这份平凡的生活中,重新找到了对孩子对未来的理解与释怀。 ----------------------------- 群岛教育谈 | 顾远和朋友聊教育 主播:顾远,「群岛教育创变者社区」创始人,《教育3.0》联合作者
- 群岛教育谈 No. 79 | 带孩子去清迈,不一定要读国际学校
当国内教育越来越卷,“带孩子去清迈读国际学校”成为很多中产家庭的选择。但这也意味着要脱离我们最为熟悉的既定轨道,带着孩子踏上完全陌生的生活环境,走上不确定的发展方向。 真的要这么选吗?带着内心的纠结和焦虑,范昳和Tim决定先走出去,用两个月的去看一看,那里是不是适合孩子的成长,是不是适合家庭长期的生活,也看看跳出现有框架,除了国际学校,教育还有哪些可能。 他们在那里有哪些新发现?面对孩子的教育,清迈又给了他们什么样新的思考和可能? 【本期对谈人】 Tim & 范昳,西安「乐鱼学习社区」创始团队,9岁男孩的父母 ----------------------------- 群岛教育谈 | 我们·教育·人 主播:Sherry,「群岛教育创变者社区」
- 群岛教育谈 No. 78 | 漂亮不是我们的职责,微笑不是我们的义务
女性之间的交往源于共同的命运, 我们这种表达就是把命运做了切片去相互印证。 你看, 你也是这样, 我也是这样。 群岛是一个教育创变者的共同体 —— 我们所指的教育者,包括所有不断反思和实践「何以为好的教育、何以为人的成长」的工作者们。其中,有一大部分、甚至绝大部份,都是女性。 * 作为女性,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中、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经历了什么? * 为什么要要有这样的经历,由此又带给我们怎样的感触、反思、觉察、清醒? * 我们该如何与时间长河里的每一个自己、每一个另一个“她”相处? * 以及,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 本期「群岛群聊」,让我们和主播周贤一起聊聊彼此作为女性教育者的人生切片;分享群岛里亚马逊女战士们的故事;以及一起探讨:如何思考我们的处境和回望我们的生命。 我们也整理了文字稿,便于大家阅读:漂亮不是我们的职责,微笑不是我们的义务
- 群岛教育谈 No. 77 | 在“意义之网”中构建提问和对话
我们每天都会说很多话,也常提出问题,但往往并没有形成有效的“对话”。 * 真正的对话是什么样? * 好的提问和好的对话有哪些特点? * 如何提升自己提问和对话的能力? 本期「群岛群聊」和顾远一起聊聊如何在“意义之网”中构建提问与对话。 我们也整理了文字版,欢迎点击阅读:在“意义之网”中建构提问与对话
- 群岛教育谈 No. 76 | 为什么孩子需要自由玩耍?
“孩子需要玩耍”,但在现实中“玩耍”常常不得不让位于“学习”。 玩和学是矛盾的吗?为什么玩耍对孩子如此重要?“自由玩耍”又是什么?挖泥坑、捉虫子……就这么让孩子瞎玩吗?不应该玩得更有质量吗? 本期顾远邀请了两位群大校友晶琳&Lela,一起来聊一聊“为什么孩子需要自由玩耍”,以及“什么是真正有质量的玩耍?” 【本期对谈人】 晶琳 和孩子们沉浸在城市自然里de上海「春晓童园」创始人 胡婧 Lela 成都「格林绿芽儿童之家」 主理人 ---------------------------------------- 群岛教育谈 | 顾远和朋友聊教育 主播:顾远,「群岛教育创变者社区」联合创始人,《教育3.0》作者
- 群岛教育谈 No. 75 | 保险对教育者有什么用?
提到保险,很多人觉得自己并不需要,或者买了也没用,甚至觉得“卖保险的人”都是骗子——我们对保险有很多误解,那么保险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当越来越多的人跨行进入保险领域,这个过程中他们经历了哪些挑战,而教育在其中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可以如何从另一个视角来回观教育? 【本期对谈人】 唐杰,从环保硕士跨行de保险经纪人,教育者家属 ---------------------------------- 群岛教育谈 | 天真与经验之歌 主播:周贤,「群岛教育创变者社区」联合创始人,《教育3.0》联合作者
- 群岛教育谈 No. 74 | 几个非教育出身的爸妈们如何为孩子共创一所周末学校?
如果周间不得不去传统学校,可不可以在周末为孩子们共创一所“周末学校”?那么孩子们理想中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呢? 从2023年开始,群大校友牛婷婷和她的先生任海奇联合几个家庭发起了这样一所“周末学校”,他们相约每周六带孩子在户外自由自在地玩耍,至今已持续了一年多。 有些人质疑,“孩子每周都这么疯玩,二三年级还好,以后你们不担心学业跟不上吗?”有些人羡慕,“这样的方式真好,可惜我身边没有这样的机会”,也有人想要在自己的城市发起,“可是不知道该怎么做”。 本期群岛教育直播Sherry邀请了牛婷婷和任海奇,来聊聊“几个非教育出身的爸妈们如何为孩子共创一所周末学校?” 【本期对谈人】 牛婷婷,两个孩子的妈妈,「周末学校」发起人,创新学校 法务 任海奇,两个孩子的爸爸,「周末学校」联合发起人&摄影师,不被职业定义的探索者 ---------------------------------- 群岛教育谈 | 我们·教育·人 主播:Sherry,「群岛教育创变者社区」
- 群岛教育谈 No. 73 | 运动对教育者有什么用?
我们都知道运动的好处,也总是鼓励孩子多多运动,但自己却常常做不到。我们总是认为“做教育”更多是运用大脑来思考和创造,却往往忽略的了身体和感知对于教育者的重要。 那些坚持运动的伙伴们是如何做到的?他们有什么秘诀?运动给他们作为教育者的角色带来哪些思考和启发? 本期群岛直播里,顾远邀请了两位教育者/运动达人一起来聊聊他们和运动之间的故事,毕竟只有当教育者真的热爱和坚持运动,才能更好地感染和影响学习者。 【对谈人】 高歆,骑上车就是疯子de影像教育者 杜怡杰,「斯巴达挑战赛」连续挑战者,北京「一出学社」导师 ------------------------------------- 群岛教育谈 | 顾远和朋友谈教育 主播:顾远,「群岛教育创变者社区」联合创始人,《教育3.0》联合作者
- 群岛教育谈 No. 72 | 当青少年对生活失去兴趣和动力,该怎么办?
很多孩子在进入青春期后会表现出明显的无意义感,对很多事情都失去了兴趣,做什么都觉得没意义,变得迷茫,没有目标,也失去了生活的动力。 为什么青少年会失去目标和动力?背后有哪些不被看见的需求?作为教育者和父母,我们该如何回应和支持他们? 【本期对谈人】 张俊凯(熊),厦门「火光青少年社区」联合创始人,拥有10+年青少年支持经验 钟坚,广州「水滴云教育」创始人,长期支持青少年成长,家有青春期高中生一名 ------------------------------- 群岛教育谈 | 我们·教育·人 主播:Sherry,「群岛教育创变者社区」
- 群岛教育谈 No. 71 | 何谓真正的以学习者为中心?
很多优秀的教育者都同意,真正的教育应该以学习者为中心,由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节奏、方式等来主动构建自己的学习路径。 但这样的理念在具体的教学场景中该怎么做呢?以学习者为中心,是不是就意味着一切都要听学生的?如果学生没有主动提出、甚至就是不想学,但老师认为非常重要的内容,就不能教了吗?如果可以,老师又该怎么做呢? 在本期对谈里,主播顾远和群岛两位资深校友,同时也是具有丰富一线教学设计经验的江晨曦和莫一夫一起谈了谈各自的经验和做法。 本期内容推荐当成一次教学设计课来听,也欢迎邀请教学伙伴们一起边听边讨论。 【对谈人】 江晨曦,福建「大儿童成长空间」创始人 莫一夫,独立教育者,原「安格学习社区」联合发起人 Enjoy listening~ ------------------------------- 群岛教育谈 | 顾远和朋友谈教育 主播:顾远,「群岛教育创变者社区」联合创始人,《教育3.0》联合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