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0 做攀岩教练,教小朋友们攀岩是什么体验?
本期嘉宾:杨朝寻,香蕉攀岩 768 店攀岩教练,教学经验 4 年半。主要教 4-14 岁的小朋友。 朝寻大学时候学的是化工专业,因为兴趣练习攀岩,成了一名攀岩教练,没想到特别喜欢这一行,一直做到现在。在他看来,「攀岩教练」的身份,可以对「体育」里的「育」字,有更多的阐释。 而节目另一位主播霜(小鸡攀岩-霜)是一位成人攀岩教练,他也会穿插分享成人攀岩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你将听到: Part 1: 为什么就当上了攀岩教练? 00:54 大学学化工专业,因为兴趣进了学校攀岩队 01:08 考研没上岸,体重却从 120 涨到了 150 02:57 给香蕉投的简历是唯一的回应,就这样做起了攀岩教练 04:31 爬得好不代表教得好,但我好像确实有点教学天赋诶 Part 2: 攀岩教练,也是教育工作者,不仅仅是教技术,也需要把控小孩的心理和情绪 07:14 面对青少年教学,我也明白了我的局限 08:22 不同年龄阶段教学,我也有自己的理解和优势 11:17 教练这个词过于笼统,融合了 instructor、coach、guide、teacher 这几种不同的身份 12:53 攀岩启蒙阶段怎么让孩子爱上攀岩? 16:23 攀岩的内核:这是一个非对抗型的运动,每一次尝试都是和自己的较量 18:45 大量技能练习的阶段,如何引导孩子的进步? 21:47 如果家长给教练压力怎么办? 25:02 如何训练小朋友面对掉落的恐惧 31:00 教学中遇到的困难不是技术教学,而是把控小孩的心理和情绪 38:44 刚开始上课时,我跟调皮的小朋友吵了起来…… 43:03 小朋友爬崩溃了,怎么办 45:42 努力让小朋友明白,我们练攀岩,得到的是面对失败的能力 49:42 我所理解的做攀岩教练,也是在做教育,我在教育小朋友,小朋友也在教育我 56:28 教学的目的,让攀岩真正地成为小朋友的兴趣爱好,长久持续地进步 59:29 怎么面对工作中的疲乏:其实要学会做 80 分的教练 关于攀岩教练和攀岩体验,欢迎留言交流~ 本期主播:溜达梅&霜 小红书:小鸡攀岩-霜 录制时间:2024 年 11 月 14 日
- 019 玄鸟:裸辞之后,我在阳朔攀岩 7 年,终于决定再出一把手
本期嘉宾:玄鸟,阳朔「那时花开」客栈老板,「那时花开」常被我们戏称为「岩友集散地」。 玄鸟(江湖人称鸟哥)是山东淄博人,在山东做了十年焊工,2014 年移居阳朔,攀爬 7 年,终于克服先锋冲坠的恐惧,也终于决定放手一搏,盘下一个客栈,却又遇上了疫情…… 你将听到: 01:21 在山东淄博当了十年焊工,之后来到了阳朔 02:00 2012 年开始攀岩,但周末骑士的生活已经不能满足我 04:25 为什么裸辞高薪工作来到阳朔? 05:21 一眼看得到头的工作,真的特别不喜欢! 06:09 在阳朔一爬就是 7 年,都爬到了什么水平? 09:55 猫猫狗狗,花鸟鱼虫,就这样实现退休生活了? 11:30 7 年来人来人往,所以给岩友做了一个「家」 12:50 刚开店就遇上疫情最严重的一年…… 15:05 靠岩友支撑起的生意,旅游淡季,是岩友们的旺季啊 19:44 岩友之家,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23:04 开店遇到的麻烦事儿(和人儿?) 33:34 开店的目的是为了能攀岩自由 37:43 所以,做店之后自由了吗? 40:50 来,讲讲装修遇到了哪些坑 51:39 现在阳朔的旅游和客栈服务,处于什么状态 54:41 对自由的向往,和做生意的琐碎,如何平衡呢 59:53 玩 7 年会废吗?现在是在补课吗? 63:54 鸟哥你攀岩是不是也挺敢干?什么,用了 7 年才克服冲坠? 65:10 克服了冲坠的恐惧,我才敢赌一把大的 70:55 心理的恐惧是如何消失的 76:53 那就这么定了,「再出一把手!」 主播:溜达梅&霜 录制时间:2024.10.28 地点:阳朔那时花开客栈前台
- 018 日本旅攀闲聊:东京可太适合攀岩训练了!
补发一期 10 月错峰去日本探馆、攀爬的感受闲聊。 这次在东京探了 3 个馆,还中途去了长野户隐神社一日游。 在东京分别去了: Basecamp 锦系町 (抱石+难度均有) Urban base camp 新宿(抱石小馆) Rocky 新宿(抱石馆) 也吃了逛了不少有意思的地儿。 先发发探馆的感受,其他待我一一整理到 shownotes 里。 有啥问题也欢迎留言交流~ 更多探馆视频也可以关注我们工作室的小红书:小鸡攀岩-霜 录制时间:2024.10.28 于阳朔酒店 主播:溜达梅&霜
- 017 参加始祖鸟山地课堂,在阳朔开发野外攀岩线路是一种什么体验?
10 月底,我们(小鸡攀岩工作室)受邀参加了始祖鸟在阳朔举办的国际山地课堂。 霜老师参加的是岩壁开线课程,在阳朔的岩壁上,从此有了一条名唤「 小鸡」 的线路。 到底啥是开线,开线的流程和技术是什么呢? 霜老师在本期播客会沉浸式给我们分享他都学了些什么。 你会听到: 00:50 始祖鸟最早叫 RockSolid,是不是一听就是攀岩人创立的! 01:55 除了我们熟知的衣服,始祖鸟最早的明星产品居然是…… 05:00 本次山地课堂都有哪些课程? 09:50 岩壁开线课是怎么设计的:沉浸式带你体验上课过程(全是干货,还有启发!) 14:20 第一天:认识这次的顶级导师,选线,试爬,练习打钉以及了解选钉的门道 17:10 开线是一个团队的游戏 26:40 第二天:开线打挂片,也明确自己的 style 38:50 「我感觉做家务都没刷这么干净过」 41:00 清理了一块巨大的石头! 44:30 第三天:再次先锋试爬,确保安全,定线路级别 51:40 整体的课程总结和收获:「开线的最高境界,是让攀爬者忘记开线者的存在」 55:40 导师的故事:20 多岁从加拿大多伦多搬到 Squamish,从此只与山野为伴 63:00 课程班的一个同学:60 岁大哥,52 岁开始攀岩,现在已经在开线啦 69:00 除了山地课堂,这次还有惊喜!比如…… 大家收听愉快! 主播:溜达梅、霜 我们的小红书:@小鸡攀岩-霜 录制地点:北京家中 录制时间:10.30 从阳朔回北京当天晚上
- 016 颈椎疼、腰肌劳损、鼠标手、TFCC……关于职业病和运动损伤,我们找运动康复师好好问了个遍!
对我来说,如果说有哪些知识称得上是「相见恨晚」,恨不得穿越回几年前告诉自己去了解的,那一定就是运动康复了。 日常生活里,运动康复到底是什么呢?它和理疗、按摩、推拿、拉伸、针灸有什么相似和不同? 作为运动康复师,主要在帮助什么人,解决什么问题呢?我们这次问了个遍! 先说职业病: 肩颈问题、腰肌劳损、鼠标手……到底是什么原因形成的?为什么说按摩治标不治本? 再说运动损伤: 手指、TFCC、脚踝受伤、膝盖韧带损伤……如何建立正确的运动模式来预防,以及万一出了问题,用什么思路来处理? 最后一类是产后康复,这次时间不够了,我们下次再聊! 由于本期涉及的毛病太多,且身边不少人是全中,所以特意不设置 shownotes 精确时间线,建议大家整期服用,早日康复! (请注意:运动康复是和临床诊断结合来进行的。医生的诊断报告是基础,我们在此并不提供医学建议。) 本期嘉宾: 房小妞,14 年健身教练,8 年运动康复教练,AL 全民健身工作室联合创始人,同时也是一名攀岩爱好者。 本期主播:溜达梅&霜(小鸡攀岩工作室) 录制时间:2024 年 9 月 14 日于 AL 全民健身工作室。
- 015 Siqing,作为攀岩爱好者,生完孩子后,我还能爬 V6 吗?
本期嘉宾:Siqing,定居于加拿大多伦多的攀岩爱好者(岩龄 7 年),现在是一位 10 个月宝宝的妈妈,正在光速恢复为孕前 V5-V6 的抱石水平,小红书账号「站起来就有」有多个万赞攀爬视频,爬得好,解说得也好。 (最新消息:生娃 11 个月后,Siqing 成功地完成了一条野外 V6 线路!) 运动女性的生育故事,这个话题我其实想聊很久,但又觉得很难切入。 因为关于生育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叙事: 比如,常年保持运动习惯,孕期一路绿灯生存极为顺利的偶像型故事。 又比如,孕期经历很多痛苦和委屈,终于孩子顺利出生,辛苦也值得的励志型故事。 但这次我决定忘记叙事,只是和朋友,一位在孕前可以爬到 V5-V6 的非常优秀的业余攀岩者,聊聊她的生育故事。 从孕前多年的攀岩训练,到孕期的保持锻炼,到毫无预兆的早产两个月,到产后的恢复,生育永远改变了她。以至于我无法用一个简单的叙事去总结她的这段历程。 录这期播客前后我也简单了采访了身边有生育的朋友,常常得到的回答是,生产时的体验,「因为不太好,所以选择性遗忘了不轻易去聊。」感谢 Siqing,勇敢地跟我分享了她的经历。 且让我们去听一听她真诚的分享: * 00:28 大家好,我是 Siqing * 02:30 从怀孕到生娃到恢复,充满「雄心壮志」,可是…… 06:44 「雄心壮志」怎么来的 11:55 怎么就决定生小孩了 13:00 决定生小孩的时候,会有哪些顾虑:真的会影响攀岩水平啊! * 14:25 整个周期里的攀岩训练和时间分配(在医生的建议下) 19:18 爬顶绳、力量训练时要注意什么 23:12 孕妇可以去岩馆吗? * 29:44 毫无症状的意外 31:59 发生的时候人是懵的(医生说什么都没做错,但就是有可能发生) 42:05 不幸中的万幸 52:21 加拿大医疗体系及体验(医院里的社工志愿者是做什么的?) * 66:12 产后两人在异乡带娃 * 74:51 产后恢复,对我来说最困扰的不是减肥 * 82:40 我的生活真的被改变得好彻底啊!但是我很期待以后带孩子一起爬呀! (注:61:57 宝宝哭了,但是宝宝爸爸去哄好了) 本期主播:溜达梅 录制时间:2024 年 9 月 5 日上午
- 014 如何制定适合自己的攀岩训练计划
(录节目之前,霜老师还做了一组侧板支撑,太可怕了。) 本期内容: 一、霜老师的日常训练计划是怎样?分成哪些环节? 03:30 攀岩日程安排(疯狂教练定线员版 vs.普通岩友版) 05:28 每次攀爬 session 的框架 * 07:25 热身:提高心率、打开关节、激活肌肉 * 16:12 攀爬:目标线路怎么磕、休息和攀爬怎么组合 * 19:51 收身:降低心率、拉伸 22:30 日常伤病管理:习惯性肩膀脱臼居然也能爬 V6 28:10 针对性训练 二、我想进步,咋练!(快问快答) 33:08 教练我要爬 V5 咋练?啥是攀岩技能树 36:27 边爬边减肥能成吗? 36:30 有伤病的人还能练吗?攀岩常见伤病的管理 39:22 上班族如何劳逸结合做体能训练 48:04 女生怎么结合生理周期来练习 49:30 下班上墙前感觉累劈了,怎么调整 54:16 力量够,可我就希望爬得优雅好看一点咋整?(嘿,我有歪招) 三、新手攀岩要从何处着手 64:39 体验阶段要注意什么 65:34 每个攀岩教练风格不同,你会注重什么? 69:12 到底咋样才叫「循序渐进」:以 Dyno 为例 72:37 所以,拉引体也没那么难? 74:33 不喜欢健身,怎么结合岩壁进行训练 😆不录了我去拉引体了! 主播:溜达梅&霜 主播介绍: 霜,小鸡攀岩工作室联合创始人,国家一级攀岩定线员,7 年系统攀岩教练,同时也是攀岩旅行向导。(小红书:小鸡攀岩-霜) 溜达梅,资深攀岩爱好者,就是不咋努力,只好搞搞攀岩内容。 录制时间:2024 年 9 月 1 日凌晨 录制地点:北京家中 注明:背景音有点噪音,是黑三剁在疯狂地刨东西以及撕箱子。。。 欢迎打赏,我给她买个猫抓板去!
- 013 不上班的半年,攀岩没太大进步,但是很高兴又变成了一个半成品
攀岩圈一直有个说法:「上班这事儿,太影响攀岩了」。 那么不上班了,攀岩进步了吗?(那当然是有的) 除了攀岩又在干些什么呢?(或者天天琢磨啥呢?) 正好不上班半年了,简单总结一下。 一、这半年都干了些啥? 睡觉……以及其他 二、失去社会身份,重归于人的状态,会发生什么? 1. 对亲密关系的理解 「我对自己的存在有一点自信了。我不需要非得做点什么,或者很强很厉害,才值得被爱。」 2. 对金钱的理解 「上班当然是性价比更高的,交社保的时候还是心疼的,但是生活水平如何保持不变?」 3. 对丰富的理解 认识事物:从一个个数据,到一个个人 建立联结:从合作,到朋友 三、敢不敢直面 你的生命里,那个说不清道不明,但是始终折磨你的问题是什么? 四、又变成了一个半成品,这个不确定性让人着迷 牦牛、绵羊、玻璃瓶,霜老师居然写了一句诗 主播:溜达梅、霜 录制时间:2024 年 8 月 25 日,大雨磅礴的夜晚 录制地点:北京家中
- 012 为谁设计的运动:从一个女生的攀岩训练需求说起
畅销书《看不见的女性》曾用大量数据指出一个让人心惊的事实:「我们的世界为男性为样本,由男性设计,为男性设计。」 拿到健身运动领域,现在的健身房真的对女性友好吗?女性友好的攀岩馆存不存在?在整个运动教学领域,有没有更多的人考虑到男女不同的生理差异,有没有专为女性设计的训练方案?或者我们更广泛一些,每个人,无论男女,身体状态/运动习惯/伤病史都不同,那么不同某种程度上的「弱者」的真实需求有没有被尊重,被看见? 我一直认为攀岩是一个相对公平、开放的运动,男女老少、胖瘦高矮,不同的人都能享受到属于自己的乐趣。那么延伸一点来说,这样的公平开放是天然有之吗?这个运动的发展过程中,有哪些是值得学习的,而我们还可以在哪些方面做得更好,从细微处着手,去让更多的人享受一门运动,变得更强更快乐? 本期就和一位定线员、攀岩教练,同时也是主播的霜,一起聊下这个话题。 你将听到: 00:59 这个话题我早就想聊啦! 01:49「你好,我想要一个女性教练」 03:05 刚开始攀岩时,溜达梅感到的不适 Part 1: 03:34 岩馆幕后重要角色——定线员是做什么的? 07:02 为什么说定线员是人墙交互设计师? 09:49 一个合格定线员的标准是什么?规则的设计者如何「看见」所有人? 10:50 让弱者/小白以弱者/小白的姿态受到尊重,这件事就那么难吗? 13:13 我当年感受到的不适是因为什么? 14:45 这些年国内攀岩的进步,与岩馆定线水平的进步,以及攀爬者持续的反馈是息息相关的 17:12 攀岩竞技比赛对这门运动的影响,比如,为啥现在协调动态线路这么多呀 20:49 从攀岩竞技比赛定线我们可以学到什么?安全、区分成绩、创新性,如何让 153cm 的选手也能同台竞技? 25:01 希望更多优秀的定线员出现呀 27:31 作为女性,我希望我的需求可以被看到。(比如厕所的设计为什么要那样?比如为什么文本字幕识别默认男「他」?) Part 2: 29:39 作为教练,一个典型的训练计划应该考虑那些因素?胖瘦/男女/伤病/攀爬频率/心理因素,不同人的不同的需求如何被满足到 32:03 女生月经周期怎么安排训练? 33:55 有伤病如何训练? 34:55 自重比较大如何既减重又增强攀爬能力? 37:25 力量很强但毫无技巧如何训练? 39:29 有可能被忽视的女性训练需求/伤病管理需求 41:35 常常不自信的女性攀爬者,请不要遇到难点就先责备自己,认为是自己有问题。没爬过还真不一定是你的错! 47:48 我们从一些岩馆里可以借鉴的体验设计 53:48 愿每个面向大众做设计的人,都学会「看见」需求
- 011 新疆游记:在帕米尔高原牧场,「我认得我放的每一只羊」
终于又更新了。 两位主播 5 月中旬去新疆啦。 我们去了一趟南疆。 为什么去南疆呢?据说是北疆看风景,南疆看人文嘛。 但是其实南疆的风景也非常棒。大名鼎鼎的慕士塔格峰(最高海拔 7649 米)、白沙湖、克拉库勒湖都在南疆,而在海拔 4000 多米的帕米尔高原牧场,我们住在一位塔吉克牧民的家中,跟着他一起去放了一下午羊…… 这期主要来聊聊这次南疆游记,以及我们对于旅行新的思考。 你将听到: 01:00 为什么去南疆?去了才认真做攻略,才知道还要上高原…… 03:44 自驾三日游:经典线路介绍+司机的心声 09:14 先从喀什的历史说起 20:50 慕士塔格峰山脚下的不周山营地:所谓高端有意思吗? 23:31 苏巴什村的柯尔克孜小伙:在武汉读幼师,但最终还是回到家乡 30:08 塔吉克族小伙子巴拉提:我认得我放的每一只羊 35:56 和巴拉提见面的第一件事情,居然是整起了小红书 42:59 作为著名攀登基地的慕士塔格峰(兼谈喜马拉雅式攀登和阿尔卑斯式攀登) 50:05 民族识别是怎么来的 54:30 能不能别一说少数民族就是「能歌善舞」啊 56:19 活在真实之中 63:30 总结陈词一番:没有计划的旅行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64:29 喀什地区和深圳的关系 66:59 一些读物和纪录片推荐 提到的地儿: 住宿: 卡勒库勒湖:不周山营地 塔县:巴拉提民宿家 吃:卡勒库勒湖边苏巴什村的家常菜 纪录片:中国台湾《大陆寻奇》,中国香港《背行中亚》;《河西走廊》《玄奘之路》 书籍:包尔汉《新疆五十年》,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萨义德《东方学》
- 010 冯军鹤:我在国际学校教语文,以及为什么最终离开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成人阅读很热闹。虽然成年后已逐渐养成自己的阅读习惯(仍在迭代中),但有点忍不住回想了一下自己从小到大接受的语文(阅读和写作)教育。 课本早已忘得七七八八,长大后才知珍贵的鲁迅的文章,上学时觉得简直是噩梦; 文章赏析早已变成阅读理解,作文写作也常常是当代八股,朗读并背诵全文承担了多少个吵嚷嚷的早自习…… 回想起来,对我来说,语文课除了听说读写,似乎并没有太多阅读和写作的痕迹,这些弥足珍贵的技能更多来自课外偷摸的读书,以及写乱七八糟的日记。谁曾知,当年上大学,最向往的就是,啊,大学里是有一个图书馆的! 那么有没有靠谱的语文教育呢?换句话说,我们有没有可能在青少年时期就培养出良好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呢? 正好在大理和朋友录了一期关于语文教育的播客。 本期嘉宾冯军鹤毕业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近十年来一直在从事中小学语文教育。在乡村里做过探索,也在深圳国际学校做过诸多创新。他在一席《没有nei种考试的语文课》的演讲引起诸多讨论,同时也是《x 书店:12 节虚构的语文课》作者。 你将听到: * 支教怎么就变成了一个尴尬的词儿了? * 在乡村做完家访,人的心脏强壮了八倍,但也对教育为何更加迷茫 * 我们的语文课教材有问题吗?呵呵 * 阅读的文本谁来选?如何选? * 文本里的作者偏见我们如何带领学生识别?(举例:为什么课本里杨玉环和褒姒都是祸国殃民的角色?) * 阅读写作怎么设计?模仿余华《活着》里的角色死前的心情写故事? * 语言里的歧视:为什么脏话里都是女性词汇,联合国如何定义语言歧视? * 语文文学文本的四大原则:文学审美 批判力 想象力 共情力 * 为什么我最终离开了高端的国际学校? * 现在观察到的教育创新都有哪些? 相关材料: 一席《没有nei种考试的语文课》我把学生们能想到的脏话都写在黑板上,真的很壮观 书籍《X 书店:12 节虚构的语文课》
- 009 直到接触了攀岩,才明白原来体育课才是必修课
本播客终于回到了母题:攀岩啦! 今天三个人一起讲攀岩。 一位是主播霜,小鸡攀岩工作室联合创始人,国家一级攀岩定线员,7 年系统攀岩教练,同时也是攀岩旅行向导。(小红书:小鸡攀岩-霜) 一位是主播溜达梅,小鸡攀岩工作室联合创始人,七年岩龄,攀岩内容创作者,也是一个最近刚刚开了窍的攀岩进阶者。 本期的嘉宾是孙行者(JT),独立纪录片导演、电影制片人,攀岩爱好者,岩龄半年。 攀岩不仅仅是我们喜欢的运动,也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乃至于已经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 面对自己热爱的事物,我们前几天有了很多更深入的探讨(探讨到凌晨 3 点哈哈)。除了我们常知的攀岩与「心流」的紧密关系,居然一路聊到一些「身体」「心灵」「灵性」的成长。没有玄学,只有剖析。 聊着聊着发现,原来我们小时候的体育课都是优先级被排到最后的课程,长大之后,才真正理解「体育」背后的「育」涵盖了什么?作为 30 多岁的成年人,还能借由一门运动,去完成自己身体和精神的自我教育和成长,何其有幸。 本期你将听到: 一、我们和攀岩的关系,简直是老中青三代啊 01:15 霜:从高海拔登山队长到攀岩教练 01:48 梅:从攀岩冠军的编辑,到攀岩内容的创作者 03:21 JT:和攀岩处于蜜月期是什么体验 二、攀岩和我们的身体,从弱小到健强,从伤病到康复训练 06:14 霜:曾经我是个体能菜鸡,而且还有肩膀习惯性脱臼的旧伤 12:53 梅:我的攀爬水平配不上攀爬年龄啊 18:26 我们如何看待攀岩的风险 21:22 JT: 作为一个东北人,班上体格最小,年龄偏小是什么体验 22:10 JT: 攀岩这半年,我懂得了感受自己的身体(原来我的胯骨轴子在这儿呢!) 23:17 为了攀岩,酒少喝了,夜少熬了,碳水咱也不狂炫了 23:34 要是不喝那杯酒,明明我可以爬过这条线! 25:48 攀岩它不爱我了! 三、攀岩远远不止锻炼身体,它磨练了我的性格和意志,带我探究到精神的细微之处 27:06 攀岩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是怎样的体验? 30:24 攀岩和心理的关系:精神力量是什么,什么是站起来就有? 33:35 攀岩作为一种极限运动本身源自登山运动,那么人类为什么要登山探险? 38:45 攀岩与「灵性」的关系:从赛博空间到实地生活,「追求精神与肉体的强健」 四、感谢攀岩,作为成年人,我把自己重新教育了一遍 44:57 体育课和文化课同样重要,为什么我们的体育课都是英语/数学老师占了? 45:38 「体」之后是「育」啊,借由运动可以完成对一个人综合的教育 49:48 在岩馆的青少年培训上看到了希望 58:15 攀岩是一个可以持续到多少岁的运动? 61:00 教攀岩居然教出了心理疗愈的效果 69:12 攀岩和风险管理:对风险的理解越多,心态就越平和 73:13 把攀岩作为道场,训练你的性格:爬野外 5.12 难线爬得嗷嗷大哭彻底崩溃,但我还是完成了 观看霜教练攀岩视频和教学内容可移步:小鸡攀岩-霜 本期录制时间:2024.04.06 半夜到凌晨 3 点
- 008 敦煌莫高窟,值得去看两遍三遍四遍无数遍吧
两位主播从张掖-敦煌回来啦。 这趟旅行我俩都收获挺多,之前我们在北京看过很多丝绸之路啊敦煌啊之类的展,也去过陕历博看一些文物,翻过很多画册,反反复复看纪录片《玄奘之路》等,但这些都远远比不上这些天在张掖-敦煌的旅行带来的收获。 从张掖一路开过去敦煌虽然辛苦,但我们也真正理解了为什么这条路被称作「河西走廊」,行车那天遇到大风沙尘,一路走来真是啥也没有,乃至于停车休息时在路边遇到几只欢乐的小鸟时,我居然有了点儿保罗在沙丘中看到小老鼠的同款心情(好吧夸张了)。 莫高窟和榆林窟的特窟虽然价格也不菲,但是在黑漆漆的石窟里,跟着讲解员的电筒看着一千多年前的壁画和雕塑,那些线条、色彩,每个朝代不一样的风格,几百年历史流变在面前展开,真是让人真是流连忘返啊。虽然唐代作品颇多精美至极,但是也看到了北魏、西凉的作品,以及大量西夏时期的作品,在中原叙事之外,看到曾经被称作异域之地的地方,曾经历怎样的历史。 西北对我俩来说是个很陌生的地方,刚开始两天,我俩真是被干燥和风沙整得头晕脑胀,鼻子里总是出血,严重佩服这里人的生存能力。但待了几天居然发现适应得不错,吃得喝的食材都很直接,没有花里胡哨,并且我发现在外面逛累了掏个饼出来吃还挺不错…… 从敦煌开回张掖那天,在戈壁滩看着落日一点点沉下,而面前的月亮又缓缓升起。它不像云南那样,明媚灿烂,而是充满了难以言说的苍凉,古人看着这样的夕阳,是不是也有同样的沉默…… 本期你将听到:(想听莫高窟可以直接跳到 21:22) 00:35 为什么选择了冬天去大西北 04:45 初步的印象:阴阳柱、泡脚桶、炒拨拉和麻辣烫 08:31 从张掖开到敦煌,遇到大风沙 12:06 突然理解了为什么这条路被称为「河西走廊」 13:32 看到小鸟突然共情了《沙丘》里的保罗 15:54 走上乡间小路,大西北的气息扑面而来 20:02 敦煌好吃的 21:22 终于要进莫高窟啦!第一天的流水账:看片、进普窟、进陈列馆 31:12 一定要去看特窟特窟特窟 38:23 二刷莫高窟,雕塑、壁画和建筑,一个都不能少 雕塑:清代修复你怎么回事儿!唐代塑像我给你跪下了 壁画:佛像的阔腿裤够时尚的啊 建筑:覆斗拱和藻井 49:13 开盲盒的三个特窟:北凉粗犷风、粟特人的惊叫驴、菩萨的扭腰送胯、唐代的木构建筑画和山西佛光寺 57:00 站在和亲公主们的画像前,有一些感伤 65:25 榆林窟和西夏人,西夏人是个什么来头,就是金庸《天龙八部》里的那个西夏吗 72:35 张大千临摹壁画的故事 73:18 榆林窟印象深刻的特窟:蒙古包等、密宗和卖到 1 个亿的水月观音画 79:34 从张掖开回来,这趟自驾值了!平沙万里、大漠落日 84:49 张掖好吃的 89:29 张掖大佛寺:西夏皇家寺庙 93:27 站在华夏边缘看中原历史 相关书籍和纪录片推荐 纪录片《敦煌》(日本 NHK) 纪录片《玄奘之路》 纪录片《河西走廊》 书籍井上靖《敦煌》《异域之人》 常书鸿《我为敦煌献此生》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驼铃声响:丝绸之路艺术大展》(展期 2024.1.13-2024.7.13) 莫高窟特窟电话 (0937) 886 9060
- 007 社会学的眼光(2)去认识生育制度和体系,也是重新认识女性自己
【之前的声音有点不统一,重新剪辑了一版。嗯,收听过 200 我就氪金买新装备了!】 上一期聊主播溜达梅最近对社会学非常感兴趣,最近也在读费孝通老师的一系列书。没想到一个小白的学习过程分享,得到了不少听众的收听和反馈。(👉006:社会学的眼光:为什么他们看到的世界不一样?(1)从费孝通其人其事其作品聊起)。 今天继续分享,这次主要聊聊费孝通的《生育制度》这本书。 这本书出版于 1940 年代,是费孝通先生在西南联大等地的课程讲义汇编而成,所以不能算是严谨的学术论文。但是这本书无论对于当时那个时代,还是对于现代我们去理解生育相关的制度是怎么回事儿,都能有帮助。 尤其是我作为一名女性,面临生育和抚育,可以从哪些角度去思考,这本书给了一些「功能学派」的框架。 更难能可贵的是,基于这套「功能学派」理论,费先生也展望了如今这个时代,随着社会变迁、女性选择变多,有可能会发生的变化。 但是《生育制度》也有它本身的局限性。比如它只是提出了单一的基本假定,再逐一论证,但是这个假定本身的合理性,这个论证采用的材料是否充分,也有一些问题。费孝通先生在几十年后的后记中,也提到了自己如果从纯功能学派出发的话,会有「只见社会不见人」的局限。 但是我们去阅读一本 80 年前的书,看到当年人的大胆假设和远见,还是经常心有戚戚焉,比如费老提出: 营养是损人利己的,而生殖是损己利人的。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才不是指技术上的能力,而是指性灵上的钟情。德也不是行为上的善,而是人间的幸福。 我们若观察一个孩子的生活,有时真会使我们替他抱不平。长大后社会桎梏不是取消了,而是我们熟习了。 我们在母亲之外不得不去认一个父亲是因为我们生活所倚赖的社会结构是以性别来作分工基础的……两性分工只是社会利用两性差别所安排出来的分工体系,并不是男女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别而引起他们所能做的工作的不同。 …… 彷佛是一个坐标,我们看到当年人的远见,也和当年的人一起发现进步和不足,这样的阅读本身也很珍贵。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这次分享更多从书籍出发,对于生育本身的选择没有过多讨论,毕竟如费老后来发现的,个体如此不同,我们不可一概而论。 本期所聊: 1. 《生育制度》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它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2. 基于这个观点,我们怎么去看待生孩子这件事 3. 为了抚育好孩子,人类为什么选择了双系抚育制度 4. 从「培养出一个社会人」的角度来解读,为什么亲子关系会出现那么多问题 5. 八十年过去了,我们如今从这本书还能得到哪些启发 6. 他的老师潘光旦怎么看待这本书 7. 「元阅读」为什么如此重要
- 006 社会学的眼光:为什么他们看到的世界不一样?(1)从费孝通其人其事其作品聊起
主播溜达梅最近对社会人类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第二期也来啦 👉 007 社会学的眼光:为什么他们看到的世界不一样?(2)费孝通的《生育制度》和它的局限性 】 作为一个学术小白和学渣,说起要入门某某学科多少有点心生畏惧,咱这小白,这把年纪去了解一个学科,该从何入手?能不能把这事儿讲清楚? 犹豫再三,我决定先从自身实际的学习思路出发,从一个小白的角度,来说说为什么我对一个新学科感兴趣了,以及为了入门我都在做什么,在这中间我又发现了什么,获得了哪些乐趣。 也给那些虽然离开了校园多年,但想要了解新学科的朋友一些些分享吧。 那么在社会学人类学领域,费孝通是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我的阅读也是从他的作品《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开始的,作为 1940 年代出版的读物,这些书到如今读起来依然深有启发。我的社学会启蒙,就从费孝通其人其事其作品开始。 本期所聊: 一、为什么突然就对社会学产生兴趣了 01:20 我曾经以为费孝通是个外国人 02:35 提出一个好问题是社会学的基础 03:10 不再被束之高阁的学术书 03:39 为什么他们看到的不一样啊,让我承认自己的无知和浪费吧 06:01 如果你爱旅行,就学点社会学吧,少吃点旅游产品预制菜 二、为什么要从费孝通老师的书读起 08:17 他的书太适合拿来顺藤摸瓜了! 10:05 《生育制度》读得我狂拍大腿 11:40 那么什么样的人能写出这么超前的书 三、费孝通老师的生平:一部中国近代史,太多痛苦,很多努力 13:46 这一代学者经历的太多了 15:28 从社会学到人类学 15:36 师从史禄国先生,通古斯人研究者 16:27 如何用三个学期,六年时间,系统学习社会人类学 (社会人类学可不仅仅只是文科呐!) 18:50 去大瑶山进行田野调查,留下了一生的痛苦 24:41 决定继续活下去 26:36 《江村经济》的研究 27:24 师从马林诺夫斯基 28:50 西南联大往事,《云南三村》的由来 32:00 被断掉的二十年后,重续社会学 本期提到的书单: 《云南三村》 《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 《社会学讲义》 《江村经济》 《花篮瑶社会组织》 《费孝通晚年谈话录》 提到的人物: 史禄国:世界级人类学家,通古斯人研究权威,被认为 ethnicity(民族性)概念之定义的首创者。 马林诺夫斯基:田野调查先驱,在他之前的社会学研究都是文本研究。马林诺夫斯基在英属西太平洋小岛 Trobriand 上生活了两年半,长期跟 local 亲密接触,取得了关于土著的第一手田野调查资料。在当时是开创先河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