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64, 不确定年代的大学生,自我成长的三要素
4月8日,许纪霖教授在上海财经大学为大学生讲座,畅谈90-00后的后浪文化,并与学生们讨论了大学阶段自我成长的三要素 1,当代中国的三代人 2,代际比较视野中的90-00后与后浪文化 3,在不确定时代如何找到确定的自我 4,自我成长的三要素: 发现自我、确定自我 有小目标、也有梦想 智情意商、全面提升
- 63. 不确定时代如何“觉悟”、发现自我
南京大学传媒学院杜骏飞教授,长年以来在微信公众号开设《杜课》,与青年学生交流人生的经验,帮他们分析和解决内心的各种疑惑和焦虑,继《常识》一书之后,最近又出版了他的新书《觉悟》。 生命在于觉悟,思考决定人生。4月1日,许纪霖教授邀请杜骏飞教授在线上对话,围绕以下话题,深度交流: 1, 杜老师为什么会在微信公众号上做杜课,出版这本《觉悟》的,想法和感受如何? 2, 我们都在985高校任教,学生的智商都是一流的,但情商似乎有待提升,杜教授学生的对话,会更多地侧重于情商的提升吗? 3, 与人的交往是寻找互相欣赏的,还是诤友?如何避免信息茧房,与不同意见的朋友相处,又能够理性对话? 4, 刷朋友圈、短视频和短剧如今成为许多青年朋友克服焦虑和躲避孤独的重要途径,有更好的战胜焦虑和孤独的方式吗? 5, 我们希望年轻人爱自我,同时又希望他们有共情能力,这两种能力可以同时成长吗? 6, I人是宅男宅女,E人是重度社交。一个健康的人格,如何在二者之间保持平衡? 7, 在《觉悟》一书中,有一句金句:“人只会喜欢自己擅长的事物,同时会日见擅长自己喜欢的事物,好奇也是如此。”这是找到自我的不二法门吗?
- 62,离开了世界,中国便不再成为中国
2025年3月9日下午,借亚洲图书奖得主张笑宇的新书《世界之中》出版之际,许纪霖教授与张笑宇,在《上海书评》主编郑诗亮主持之下,在上海图书馆东馆进行了一场对话。 你是否想过中国为什么叫中国? 你能想像遥远的古希腊文明曾深深影响古代的我们? 或许,5000年前的陶寺、石峁文化就注定了我们与世界的连接。 你是否认真思考过中国历史朝代更迭背后的机理? 你想过刻板印象和历史真相之间的关系吗? 在看似熟悉的历史背后,“中国”或许又因幅员太过辽阔、文化太过丰富而让你感到陌生。 继“文明三部曲”之后,独立学者,亚洲图书奖、文津奖得主张笑宇又一部充满想象力的重磅作品——《世界之中》。从尧舜时代到清末民初,张笑宇以十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片段,呈现给读者这样一个事实:中国是被世界多元力量共同塑造之中国,没有世界就没有我们熟悉的中国。 这是一部关于中国人的身份认同之书,更是一段中原文明与世界互动视角下的宏大记忆。
- 61,流量密码背后的反智:如何重建公共交往
2025年3月4日,在萤火虫夜谈第2期,许纪霖教授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严飞对话 1,互联网媒体的C位移位,是如何从公共知识分子到网络意见领袖到今天的网红的? 2, 流量为王的底层逻辑是反智主义的吗? 3, 今天还有可能重建理想的公共对话吗?需要什么样的约束性条件和话语方式? 4, 知识分子的启蒙在一个流量为王的时代,如何与时代和解?在坚守与流量之间保持适当的平衡? 5, AI全面介入网络,会给公共对话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 60,哪吒2中父子两代的恩爱情仇
许纪霖老师与毛尖老师,日前在萤火虫夜谈第一期,做了一场关于动画片哪吒2的对话 1,哪吒2为何如此火爆?集合了各种类型片,必有一款适合你 2,片子中的父子两代关系,被儒家化了,消解了原著中反抗父权的叛逆精神 3,哪吒与孙悟空的比较:悟空想当土皇帝,哪吒更多的是捣乱性格 4,与民国人物比较:鲁迅有哪吒的捣乱性格,傲丙是破落的富家子弟,更容易倾向革命
- 59,红海海滨讲埃及史:从埃及艳后到塞西
许纪霖教授在春节期间随上海交大人文学院游学团考察埃及,这是第二场讲座 1,托勒密王朝与埃及艳后 2,被殖民化的历史:阿拉伯人、奥斯曼人和英国人 3,阿拉伯世界的领袖:纳赛尔主义 4,萨达特:埃及和以色列如何实现历史性的和解 5,穆巴拉克与茉莉*革命 5,革命后的第二天:军人重新执政 6,埃及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穆斯林兄弟会和世俗主义 7,为什么古老的埃及文明至今没有第二次崛起?
- 58 早熟的文明:尼罗河畔讲古埃及历史
春节期间,许纪霖教授随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游学团考察埃及,在尼罗河畔为学员们讲5000年的埃及历史。这是第一讲古埃及历史 1,为什么古埃及是早熟的文明? 2,从金字塔时代到古典时代和帝国时代 3,古埃及文明的5个要素 4,没有古埃及,就没有古希腊 5,《黑色雅典娜》:西方文明的源头之一,来自古埃及文明 6,从环地中海文明看古埃及与西方文明的关系
- 57 前浪后浪:两代知识分子的爱与怨
1月15日晚,许纪霖教授在马国川的《文化客厅》第1期直播间,从他的新书《前浪后浪》谈起,讨论了几个有意思的问题 1,晚晴和民国几代知识人的世代更替 2,同代知识分子的分化 3,不同代知识分子的隔代遗传 4,如何超越除意识形态史学和粉丝史学 5,什么是真知识分子,什么是伪知识分子 6,知识分子不再是燃灯者,做萤火虫就好
- 56 许纪霖、刘擎:不卷不躺,2025如何抵抗虚无
2024年12月29日,在许纪霖的《前浪后浪》新书发布会上,刘擎与他在上海建投书局有一场精彩的对话,从民国谈到当下,从新书谈到现实,从爱情谈到抵抗虚无
- 55,从琼瑶到《好东西》:年轻一代亲密关系的流变
12月11日,就在琼瑶花葬之夜,许纪霖教授与金雯教授对谈罗曼蒂克消亡史: 从琼瑶之死象征着老一代爱情观的落幕,到邵艺辉的《好东西》中所出现的新的亲密关系模式:Situationship,在这背后,中国几代人的爱情观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 当代年轻一代为何不再对爱情冷漠? 什么是Situationship?这种临时性的亲密状态与当下的年轻一代所面临的社会与精神困境有什么关系?
- 54,沈从文的思与泪
2024年11月8日,许纪霖教授在湘西为大家谈游学团做的讲座音频
- 53,双城记:从民国到当代的京沪知识分子比较
2024年10月23日晚上,许纪霖教授与女作家二湘,在她的直播间有一场关于京沪知识分子的对话
- 52,鸡不能像鹰飞得那样高:西南联大与民国知识分子(下)
2024年10月20日,许纪霖教授在春秋书院讲西南联大,这是下半部分
- 51,无法超越的辉煌:西南联大与民国知识人(上)
2024年10月20日,许纪霖教授在春秋书院讲西南联大,这是上半部分
- 50,风霜雪雨仍前行:知识分子与商人群体
2024年9月25日,许纪霖教授在温州上海商会副会长陈赢先生的直播间的讲座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