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漫谈35: 从漫画节之旅聊到中、法、美趣事
大家好,欢迎收听这一期的《超时差漫谈》,我是你们的老朋友——章鱼。 这期节目衔接上期,犸奇带着好多小故事从安古兰漫画节回到纽约。今天我们就来畅所欲言,聊聊中、法、美之间的文化差异。 这是一期放松心情的闲聊内容,希望你喜欢。 -------------------------- 07:41 什么!纽约的半强制小费居然这么高! 10:21 揭开神秘的“法式”洋葱汤 11:29 “你吃过凤尾鱼口味的可丽饼吗?” 17:10 90欧的巴黎博物馆通票,值得购买吗? 18:09 我们就像“蚊子”一样,在卢浮宫里面乱窜 20:46 巴黎街头,彩色丝袜飘扬 23:23 法国人居然和中国人性格很像? 28:38 犸奇流着血,在巴黎街头哭了出来 32:40 我们需要在旅行中创作吗? 46:18 安古兰!漫画节!聊聊人文关怀。 -------------------------- 玛奇画的巴黎日夜: 犸奇镜头下的巴黎: 犸奇镜头下的“漫画小城”安古兰: 章鱼子相对“抽象派”的旅行漫画手记:
- #漫谈34: 巴黎-安古兰漫画节“生存”指南
大家好,欢迎收听新一期的《超时差漫谈》。 这期节目里我们没有聊漫画,而是聊到了巴黎旅行和安古兰漫画节有关的话题。 犸奇要在一月底独自去法国巴黎和安古兰参观漫画节,这也是她第一次去欧洲,十分紧张和期待。 而章鱼分享了自己在法国居住多年的经验,以及许多衣食住行方面的实用建议。 如果有听众也想要去巴黎或安古兰漫画节玩,这期节目也许会帮到你。 下次闲聊时,犸奇也会和章鱼畅聊这趟旅行的经历和感受,敬请期待! -------------------------------- 音乐: La maladie d'amour(爱的相思之苦) 原版:Michel Sardou。 翻版:贝利叶一家电影版 C' Est Si Bon(如此美好) André Chegall's Accordians and His Orchestra of Paris -------------------------------- 美食: 安古兰 温州老板开的中国餐厅 CHEZ H 犸奇打卡: 推荐菜:煎饺、馄饨、牛肉面 安古兰 创意家庭式法餐 Restaurant Le Saint André 犸奇打卡: 推荐菜:当日菜单是最新鲜的。鱼很好吃。 犸奇打卡: 法式咸塔Quiche
- #漫谈33: 怀旧主义之歌,《尚未缴械,就是美好生活》
大家好,欢迎收听第三十三期超时差漫谈,《尚未缴械,就是美好生活》,我是章鱼。 ------------------------------------------------ 故事简介: 一个对现实生活不满的漫画家Seth(与作者同名)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发现了 一位40年代被遗忘的纽约漫画家卡洛,于是同为创作者的Seth开始寻找这位漫画家过去的生活以及创作的痕迹... 作者简介: Seth毕业于多伦多的安大略艺术学院。从1980年到1983年。他开始参与朋克亚文化活动,开始穿古着的衣服,漂白头发,化妆,并经常去夜总会。1982年,他取了Seth的笔名。 “我围绕自己建立了一个身份,这种身份对我来说是真实的。” Seth的漫画风格受到 20 世纪 3、40 年代的启发,用丰富的细节描绘了自己创造的另一个现实。他的主角戴着软呢帽,穿着大衣,穿过城市街道和广阔的安大略风景,焦躁不安地寻找 20 世纪早期留下的短暂踪迹:新奇明信片、搞笑漫画、报纸广告、店面标牌、玩具... ------------------------------------------------ 在我看来,这本书最有趣的地方是创作者本人,在这期节目中,我将从两个方面去分析漫画,一个是这本书中提到的加拿大二十世纪初的“历史”,无论真实与虚构。另一个是Seth自己创建的“身份”。 在这次节目中我们探讨涉及了“对历史的幻想”、“男性思维”、“漫画家的典型类型”、“创建身份”、“塞斯的幽默”、“叙事上的时间停滞”、“塞斯与魁北克漫画家米歇尔·拉巴利亚蒂之比较”“塞斯与美国漫画家克里斯·威尔之比较”等主题。 希望你听得愉快。
- #漫谈32: 《春晖》,是老师,也是艺术家
大家好,欢迎收听第三十二期「 超时差漫谈 」 -------------------------------------- 内容节选: 06:24 正式开聊,我们的第一本中文图像小说——《春晖》 07:45 《春晖》内容简介 08:12 追忆零零年初 ,阮筠庭的生长背景 12:26 受挫,成长与蜕变 19:44 出版这本书对于艺术教育的意义 25:44 漫画专业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27:08 当教师与学生遇见审美冲突——贝壳与钻石 31:10 艺术家与教师,我们将如何选择身份 33:05 教学究竟是”爱“还是“责任”?我们的选择不同。 43:26 选择做老师的理由 50:09 究竟是真情实感,还是刻板女性印象? 犸奇短评: 本期我们聊的是一本今年国内刚出的漫画,阮筠庭老师的《春晖》。这也是我和章鱼第一次在节目中聊到中国作者的作品。 这本书的主角是一位名为春晖的年轻美院女老师,以随笔的形式,讲述着她在教学中的种种经历,和由此产生的对教学,亲子,女性身份,以及创作本身的思考。 《春晖》不仅记录了一位年轻教师的成长和心路历程,还有引导他人走上创作之路真诚的表达。 阮筠庭的文字和绘画外柔内刚,传递着为人师者爱与包容的力量,读来令人感动。适合所有热爱创作,以及正在学习,教授绘画的人。非常适合在寒冷的冬天阅读。 https://mp.weixin.qq.com/s/NoFmtE40rVLpqBmoZ4zrRQ 也欢迎听众去阅读阮筠庭老师的采访,了解了她有趣的人生经历后,再读这本书会有更深入的感受。 在这里祝大家圣诞快乐,新年万事如意。我们明年见。
- #漫谈31: 用“水”作的漫画,《阿兰的初恋/童年/战争》(下)
大家好,欢迎收听第三十一期超时差漫谈,《阿兰的战争》下半部分。 ------------------------------------------------ 94年六月,埃曼努埃尔在雷岛的街头遇见了一位叫做阿兰·科普的老人,那年老人69岁,阿兰30岁。 那个下午,两个陌生人一见如故。并开始了一段长达五年的忘年交,直到1999年8月阿兰去世。 两个人的创作工作依托一台磁带录音机,记录阿兰的口述史。 “我们所做的并不是一份历史学家的工作,而是一位老人对一个年轻人的推心置腹,讲述自己的一生,而年轻人有一种突如其来的冲动,想把它写出来,画出来。我肯定,就算阿兰没有参战过,我也会跟他一起合作写书的。” 最终埃曼努埃尔耗时十四年,完成了这位老人的“生命”三部曲——《阿兰的战争》,以及《阿兰的童年》、《阿兰的初恋》这五本书。 今天我们将根据这五本问世的阿兰系列作品与大家聊聊属于他的那些记忆... Emmanuel GUIBERT Cilento, 2018 Eleven colors lithographic print on Arches paper Édition à 35 exemplaires 47.24 x 62.99 in (120 x 160 cm) Signed and numbered by the artist Lithographie épuisée
- #漫谈30: 用“水”作的漫画,《阿兰的初恋/童年/战争》(上)
大家好,欢迎收听第三十期超时差漫谈,《阿兰的战争》的上半部分。 ------------------------------------------------ 94年六月,埃曼努埃尔在雷岛的街头遇见了一位叫做阿兰·科普的老人,那年老人69岁,阿兰30岁。 那个下午,两个陌生人一见如故。并开始了一段长达五年的忘年交,直到1999年8月阿兰去世。 两个人的创作工作依托一台磁带录音机,记录阿兰的口述史。 “我们所做的并不是一份历史学家的工作,而是一位老人对一个年轻人的推心置腹,讲述自己的一生,而年轻人有一种突如其来的冲动,想把它写出来,画出来。我肯定,就算阿兰没有参战过,我也会跟他一起合作写书的。” 最终埃曼努埃尔耗时十四年,完成了这位老人的“生命”三部曲——《阿兰的战争》,以及《阿兰的童年》、《阿兰的初恋》这五本书。 今天我们将根据这五本问世的阿兰系列作品与大家聊聊属于他的那些记忆... ----------- 阅读过程中,我们不仅沉浸于吉贝尔悉心描绘的画面,也被阿兰幽默诙谐,充满哲思的叙述打动。两人的合作相得益彰,这套书因此成为回忆录漫画的优秀范本。 同时,我们这期内容就埃曼努埃尔的创作技法进行了剖析: 方式1:滴管吸水,用水画全局,在他人看来就像画隐形画。然后点墨,墨自然晕染。会让线条有深浅层次。(有艺术效果,但是线条不易控制,存在不稳定性) 过程展示图: 方式2:用细滴管直接画(像用笔画画,更容易看见与控制),在滴管中出深棕色墨水,画完后用纹理纸压墨水,会让线条有深浅层次。然后换粗滴管,滴管中是用水稀释了的棕墨水。上阴影部分颜色。最后再用纹理纸按压。 方式3: (摄影师这本书大量使用了墨水笔创作)炭笔起稿+淡色墨水笔+深色墨水笔 阿兰系列创作时大量运用菲林片: ---------------- 如果你也喜欢这本书,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思考与想法,与我们讨论。同时也欢迎大家转发,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阅读图像小说。
- #漫谈29: 艺术留学真的是祛魅吗?(下)
欢迎继续收听第二十九期「超时差漫谈 」。 今天章鱼与犸奇与大家再续前缘,聊聊艺术留学的两三事。 ----------------------- 节目中涉及的学校: 欧洲高等图像艺术学院 L'École européenne supérieure de l'image (位于法国安古兰) 纽约视觉艺术学院 School of Visual Arts (位于美国曼哈顿) ----------------------- 注:今天的聊天内容纯粹基于个人的经历表述,带有1%的客观与99%的主观臆断,哈哈。 关于艺术留学,你是如何思考的?以现在的社会情况,你认为还是有必要的吗?你是否曾经历过和章鱼或犸奇类似的瞬间?你曾后悔吗?欢迎评论区留言,写下你的故事。
- #漫谈28: 艺术留学真的是祛魅吗?(上)
感谢大家的支持,欢迎继续收听第二十八期「超时差漫谈 」。 今天章鱼与犸奇想和大家聊聊天。 ----------------------- 主要内容: 01:30 我们各自最初对“超时差漫谈”的想法 02:25 我们平时自己也会听的其他种类的播客 11:10 旅行观,以及这次葡萄牙旅行 17:15 突破1k听众后,对节目之后的预想,未来想做什么样的漫画专题 29:51 最近读的比利时漫画家Brechet Evens的《美杜莎女王》 37:45 聊聊下一期将要分析的吉贝尔的《阿兰》系列,与我们前期所做的准备 43:27 从犸奇的角度,聊聊英美的美术教育体系 57:59 美国艺术留学,究竟要花多少钱 --------------------------------- 章鱼推荐播客: about热水频道 看理想圆桌 徐徐的 犸奇推荐播客: 高贵FM 燕外之意 随机波动 --------------------------------- 这次聊天提到的书目: 西里尔·佩德罗萨 《葡萄牙》 安托万·马修 《凹凸》 Brechet Evens 《美杜莎女王》 凯拉斯科多/法比安·韦尔曼《美丽黑暗》 埃曼努维尔·吉贝尔 《阿兰系列》 -------------------------------- 大家还有什么感兴趣知道的?欢迎评论区留言哦。
- #漫谈27:《吉米·科瑞根,地球上最聪明的小子》,一场关于漫画语言的讨论(下)
大家好久不见,欢迎继续收听第二十七期「超时差漫谈 」。《吉米·科瑞根,地球上最聪明的小子》的下半部分。 ----------------------- 主要内容: 在这一部分,章鱼与犸奇主要就这本书最具魅力的地方——Chris ware独到的漫画语言部分与大家展开分享。 我们会从外部语言与内部语言两种方向解释说明。 外部语言包括: 1.书籍的立体书、剪纸与“游戏性”的连接 2.规则的线条画出的外部边框与对话框 3.页面以及文字的设计 4. 尺寸问题 内部语言包括: 1. 戏剧式的“离间效果”。 2.极简的表情表现 3.时间的表达:重复的使用 4.视角的选择 5. 遮挡住的人 6. 过分关注的细节 7. 颜色的处理 8. 声音“拟声词”的处理 9. 连接性的文字处理 10.“马”与“桃子”分别带来的隐喻性与象征性 欢迎大家留言区讨论。 --------------------- 章鱼短评: 这本书非常真诚。Chris ware画给像他那样曾经受到过家庭影响、甚至是伤害。在长大后总是与孤独为伴的成年人。他在书中赋予了某种超越记忆与伤痛的永续的意义。 我认为,有些人注定成为天生的漫画家,他把几乎生活中的全部精力投入作品。在阅读中,我感受到的反而是作者在创作时那近乎严苛般的完美主义。使人不禁猜想,也许除了画漫画,生活中的他大概十足笨拙吧。这就是Chris ware。 《地球上最聪明的小子》是那种一定要是非常专心才可以创作出的作品。它敏感,细腻,孤独,就像一个建筑,一栋关上门的房子。需要你敲开他,找到那个蹲在角落的小朋友,当他/她转过头,也许你会发现,他/她便是你自己。 评分:4.5🌟
- #漫谈26:《吉米·科瑞根,地球上最聪明的小子》,属于i人的漫画指南(上)
大家好,欢迎收听第二十六期「超时差漫谈 」。《吉米·科瑞根,地球上最聪明的小子》的上半部分。 --------------------- 内容推荐: “他叫詹姆斯,他爸叫詹姆斯. 他爸的爸爸还叫詹姆斯,所以是三个詹姆斯. ”——这是一个被诅咒的家庭,Corrigan家族在不断重复着一场不断被抛弃的“轮回”。这本书被一种奇异的孤独感所笼罩。 《吉米·科瑞根》是一本半自传图像小说,在1995年到2000之间连载于芝加哥《新城日报》. Chris ware创造出一种独属于他自己的语言, 也以此扩展了漫画语言所能表达出的深度与广度. 故事采取双线叙事,其一的主角是由单亲妈妈抚养长大的吉米·科瑞根,三十六岁,生活在1980年代的芝加哥,不擅交际、个性畏缩;某天他收到一封短信,寄件人自称是他未曾谋面的父亲,以一种故作轻松的语调邀他一起过感恩节假期,随信还附上一张机票——去,还是不去?吉米犹豫了... 另一条主线则发生在1890年代,当时吉米的祖父詹姆斯还是个九岁的孩子,住在正要举办世界博览会的芝加哥,母亲已经在生产的时候过世,而与父亲相依为命的生活,则似乎正要发生变化... --------------------- 章鱼短评: 这本书非常真诚。Chris ware画给像他那样曾经受到过家庭影响、甚至是伤害。在长大后总是与孤独为伴的成年人。他在书中赋予了某种超越记忆与伤痛的永续的意义。 我认为,有些人注定成为天生的漫画家,他把几乎生活中的全部精力投入作品。在阅读中,我感受到的反而是作者在创作时那近乎严苛般的完美主义。使人不禁猜想,也许除了画漫画,生活中的他大概十足笨拙吧。这就是Chris ware。 《地球上最聪明的小子》是那种一定要是非常专心才可以创作出的作品。它敏感,细腻,孤独,就像一个建筑,一栋关上门的房子。需要你敲开他,找到那个蹲在角落的小朋友,当他/她转过头,也许你会发现,他/她便是你自己。 评分:下期揭晓 --------------------- Chris ware给年轻的陷于困境的艺术家的建议: ·尽你所能,努力创作,当你觉得自己已经完成时,再努力一点。要知道,如果感觉“正确”,它实际上可能是完全错误的,如果感觉“错误”,它可能是正确的。你得相信自己心里奇怪的直觉,虽然这也是不断变化的。 ·创作不要做得太过,但也不要陷于舒适圈。关注活着的真实感受,关注你对自己和他人说的谎言。 ·避免过度自我怀疑或自大,这取决于你的性格,尤其是不要将你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意思是不要寻求名誉或认可,因为这样会限制而不是拓宽你的艺术发展的可能。 ·考虑到这一切,不要期待任何事情,而要感激任何真正的、不是剥削的机会出现,无论它多么渺小。并且要明白,能说出“我不知道我的生活该怎么办”是一种世界上 99% 的人都无法享受到的巨大特权。
- #漫谈25:《sunny星之子》,回到松本大洋的童年
大家好,欢迎收听第二十五期「超时差漫谈 」。 --------------------- 内容推荐: 聊了这么多期,我们终于聊到了松本大洋!虽然谈论这么有名的作者有些紧张,还是很高兴介绍这本书。 本期聊的是日本漫画家松本大洋的作品,《Sunny星之子》。这本书是以他童年时期待过的福利院为蓝本创作的长篇故事,描写了福利院里各种各样的孩子。他们或叛逆,或隐忍,以各自的方式消化着无法与家人一起生活的痛苦。孩子们最爱的活动,就是钻进角落里废弃的sunny轿车,展开无边无际的幻想。。。 《Sunny》这本书对于犸奇来说意义重大,正是读过这本书后,犸奇开始画起漫画。本期节目里犸奇和章鱼也分享了对松本大洋艺术风格的看法。 --------------------- 犸奇的书评: 下班回家的地铁上,翻开《Sunny》,米黄色的书页,墨水的纹理,气泡框里的声音,和画面中的细节,让我能忘掉喧嚣,穿越时空,来到松本大洋童年待过的福利院。这里的孩子们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和父母分开,过早见识成人世界的残忍。 这是一向低调的松本大洋最暴露内心的一部作品。他用平静,缓慢又温情的笔触,一点点描绘出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天马行空的想象,敏感的心,和那些笑容背后的泪水。 它是松本大洋的集大成之作,无论是故事的缓急轻重,画面的静谧与爆发,都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却比那些让他出名的代表作更克制,内敛,暗含巨大的情感力量:当一个成年人回忆童年创伤时,那些曾经的伤痛,终于化作坚韧。这也是一切成长故事的核心。 《Sunny》让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漫画可以画自己身边的人和那些难过的事。这本书也是我开始画漫画的原因。对我来说,它就是初心,也是迷茫时回望的原点。每次翻开书页,我学到的不仅是松本大洋无可挑剔的漫画技法,也不止是他对于故事的把控能力,而是漫画对于创作者的意义:书里有鲜活的人物,动人的故事,童年回忆,故乡风景,喜怒哀乐,是永远疗愈人心,最后的避风港。 如果你也喜欢或想分享关于松本大洋作品的看法,欢迎给我们留言。 评分:4.50 --------------------- 松本大洋的作品列表: 1987-88年《straight》 1990年《点和面》 1990-91年《zero零》 1991-92年《花男》 1993年《蓝色青春》 1993-1994年《恶童》 1995年 《日本兄弟》 1996-97年《乒乓》 1997-2000年《Go Go monster》 2002年《花》 2000-2005年《吾》 2006-2010年《竹光侍》 2010-2015年《Sunny星之子》 2016-2017年《罗浮宫的猫》 最新作品是《东京平常日》 --------------------- 本期提到的其他作者名单: 勝又 進 Katsumata Susumu 押见修造 Oshimi Shuzo
- #漫谈24:《春分秋分》,孤独不只是蓝色的(下)
大家好,欢迎收听第二十四期「超时差漫谈 」。春分秋分的下半部分。 --------------------- 内容推荐: 法国漫画家西里尔·佩德罗萨用长达4年时间完成了这本三百页的图像小说——《春分秋分》,他用极具象征意味的笔触描绘了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人群之间的故事。 有人评价说这是一本自带生命力的书。阅读时人物间丰沛的情感也会感染到我们自身。 在这个作品中,漫画与文学之间的界限不再清晰,西里尔在叙事上抛弃了主流漫画的戏剧性情节,用画笔探索每个角色的心理深度、精雕细琢那些繁杂而又庞大的心灵景观。 在这些故事里,不同的人穿梭于彼此的生活中,哀忧又温情,“我们不必独自承受生活,因为孤独与孤独也可以互相照亮。” --------------------- 章鱼短评: 当我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注意到创作者给予了每个人一个名字,甚至是画面中没出现的人。比如:萨米尔·本·杰隆,那个开挖掘机的工人。虽然是小事,我始终认为这件事是有某种意义的。 这本书探讨了许多主题,衰老,死亡,爱情,夫妇关系,亲子关系,宗教,人生意义,中年危机,存在与消失,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与真实的自我...通过人物与故事映射了资产阶级的生活,有钱人的快乐与痛苦。以及无产阶级的生活,穷人的快乐与痛苦。 在阅读时,你很难不注意到,我们都仅仅是人,可怜的,渺小的,伟大的人。 我不知道为什么人能画出这么多孤独的颜色。也让我意识到孤独不仅仅是有蓝色的。可又正是这该死的孤独,给予了我巨大的慰藉。希望你们可以喜欢这本图像小说。 评分:4.25 --------------------- 本期提到的书籍名单: 弗吉尼亚.伍尔芙《海浪》 西里尔·佩德罗萨《葡萄牙Portugal》、《三个影子Trois Ombres》、《Autobio》、《黄金年代L'Âge d'Or》 尼克·德纳索新《表演课》 本期提到的艺术家: 薇薇安·迈尔(著名美国业余街头摄影师,主业是保姆。是美国当代最重要的摄影师之一)
- #漫谈23:《春分秋分》,孤独不只是蓝色的(上)
大家好久不见,欢迎收听第二十三期「超时差漫谈 」。 ------------ 内容推荐: 法国漫画家西里尔·佩德罗萨用长达4年时间完成了这本三百页的图像小说——《春分秋分》,他用极具象征意味的笔触描绘了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人群之间的故事。 有人评价说这是一本自带生命力的书。阅读时人物间丰沛的情感也会感染到我们自身。 在这个作品中,漫画与文学之间的界限不再清晰,西里尔在叙事上抛弃了主流漫画的戏剧性情节,用画笔探索每个角色的心理深度、精雕细琢那些繁杂而又庞大的心灵景观。 在这些故事里,不同的人穿梭于彼此的生活中,哀忧又温情,“我们不必独自承受生活,因为孤独与孤独也可以互相照亮。” ------------ 章鱼短评: 当我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注意到创作者给予了每个人一个名字,甚至是画面中没出现的人。比如:萨米尔·本·杰隆,那个开挖掘机的工人。虽然是小事,我始终认为这件事是有某种意义的。 这本书探讨了许多主题,衰老,死亡,爱情,夫妇关系,亲子关系,宗教,人生意义,中年危机,存在与消失,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与真实的自我...通过人物与故事映射了资产阶级的生活,有钱人的快乐与痛苦。以及无产阶级的生活,穷人的快乐与痛苦。 在阅读时,你很难不注意到,我们都仅仅是人,可怜的,渺小的,伟大的人。 我不知道为什么人能画出这么多孤独的颜色。也让我意识到孤独不仅仅是有蓝色的。可又正是这该死的孤独,给予了我巨大的慰藉。希望你们可以喜欢这本图像小说。 评星:下期见分晓 ------------ 本期提到的书籍名单: 弗吉尼亚.伍尔芙《海浪》 西里尔·佩德罗萨《葡萄牙Portugal》、《三个影子Trois Ombres》、《Autobio》、《黄金年代L'Âge d'Or》 尼克·德纳索新《表演课》 本期提到的艺术家: 薇薇安·迈尔(著名美国业余街头摄影师,主业是保姆。是美国当代最重要的摄影师之一)
- #漫谈22:《在这世界的角落》,究竟是民族主义,还是反战作品?
大家好久不见,欢迎收听第二十二期「超时差漫谈 」。 ------------ 内容介绍: 本期我们聊的是日本漫画:《谢谢你,在这世界的一隅找到我》(又名:《在这世界的角落》)。许多人看过它的同名动画电影,也很推荐大家去看看河野史代的漫画原作。 这篇漫画的叙事风格轻盈,具有女性魅力特色。文字娓娓道来、饱含温情。通过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日本女性的经历,悉心描绘出二战中日本平民之间的真挚情感与生活日常。 ------------ 精彩空降: 33:46 也许不少读者会和我们抱有类似的疑问:河野史代的这部作品究竟旨意表达日本右翼的民族主义思想,还是仅为一部宣扬反战的和平主义作品呢? 两种看似矛盾的思想被作者巧妙的掩藏。今天我们就这一疑问带大家深入讨论(悄悄地说,这次俺俩聊的相当激烈! 如果你也恰巧看过这本漫画,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观点。 评星:★★★☆ P.S.温馨提示:本期收音会有一丢丢杂音,原因已发现,下次改进 ------------ 本期提到的书籍名单: 河野史代《家庭主夫录》、《夕凪之街樱之国》、《路漫漫其修远兮》 妹尾河童《少年H》 中泽启治《赤脚阿元》
- #漫谈21:聊聊我们与漫画创作
大家新年快乐,欢迎收听第二十一期「 超时差漫谈 」 ------------- 内容简介: 这是录播客以来比较偏私人化的一期。我与犸奇试着聊了聊我们自己。这期的内容记录了许多我们作为创作者的思考,直接而具体。 希望漫画可以成为连接你,我与大家的一片天地。 ------------- 欢迎空降: 05:54 漫画风格与创作周期紧密相连。 07:40 利用碎片时间创作是重要的,如何更好的调节创作时间。 08:18 灵感是什么?我们如何应对灵感与创作的关系。 11:40 我们为何抵触画速写。如何把绘画变成一件轻松的事。 18:20 如果我的需求是赚钱,漫画可以满足我吗。 19:40 在不被外界鼓励的情况下,漫画家可以被视为正规职业吗。如何肯定自我创作的价值? 23:50 创作的困难是什么,如何忍受创作孤独。 30:18 如何在工作时间、家庭时间、社交时间的挤压下,平衡创作时间。 33:50 我们为何无法割舍创作。 35:00 想继续创作,兼职工作还是全职工作。 39:00 坚持做播客的意义 感谢大家可以听到最后。我们下期见。 ------------- 展览推荐: 展览 | 有一片田野——中国作者漫画特展 📅 时间:2024.1.20-3.3 📍浙江省湖州市山水清音景区龙王山路2588号湖州市美术馆 欢迎大家来看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