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龄剩女”焦虑是对女性充满恶意的PUA!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女性普遍有的“大龄剩女”焦虑从哪里来?然后从这一社会现象,剖析这背后的本质。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本书里指出:婚姻制度的产生是为了男性更加方便和剥削奴役女性。现代的独立家庭是建立在对妻子公开或隐蔽的奴役基础之上的,而婚姻的本质呢,就是保障每一个男人都有自己的奴隶。婚姻中男性为主要受益方,那怎么让女性作为受益小甚至受损方还能实现乖乖走进婚姻这个全方位损己利他的制度中呢?一个是用制度约束,就是用现实大棒;二就是用文化约束,思想上给你做工作就是使用精神大棒。 我们知道农耕文化催生的生产方式是以体力为主的,男性在优于女性的体力生产劳动中逐渐掌握了主动,掌握了这个社会的财富,掌握了绝对的话语权。所以在三十几年前此前的几百上千年,女性是被限制受教育、参加社会劳动、获取社会财富甚至裹小脚限制活动范围的,就在这么一个全方位的制度的约束下,女人自然而然成为一个完全百分之百依附男性生活的附属品、一个性资源、一个生育工具,她是没有任何社会权利的。 新中国以来,提出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女性开始全面接受教育,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也全面进入社会参加社会劳动,经济上开始实现了无需依附男性生活。通过限制教育、限制参加社会劳动获得社会财富的现实大棒打不到了怎么办? 这时候精神大棒就发挥作用了。毕竟思想的牢笼才是坚不可摧的,用一个小小的观念呢就可以把一个人锁在无门、无一块砖头的心灵监狱当中。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当下女性普遍活在各种焦虑当中,很多观念都是几百上千年的沉淀了。可以说女性在生活中感受到的绝大部分焦虑,尤其是关于婚恋的焦虑,都是精神大棒所驱动支配的。首当其冲的就是“大龄剩女”焦虑,包括“最佳生育年龄”、“孤独终老”“养老院恐吓”等等,都是属于针对女性打造的既定道路的外驱力下的造势结果,一种市场营销的行为。这个驱动的道路终点就是婚姻。大龄剩女这里面的大龄一般来说就是30岁以后的,这几年甚至往前提了不少,25岁之后都是大龄了。我们都知道人成长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人的意识也是逐渐形成的,我们对自己对社会的理解,哪怕对自己承担责任都是需要一个过程发展的,在不等你完成成长的这个过程,就想拔苗助长的目的只能是为了什么呢?就是为了早早收割呀。你们想想一个25岁的女性和一个35岁的女性,哪个思想更容易被左右,肯定是25岁的对不对?这就是大龄陷阱之一,就是想在你容易被收割的年龄段尽早收割。我收到了不知道多少刚大学毕业的女孩被男朋友要求结婚,不然就分手的私信。这就是想在你正式走上社会 之前呢就捆绑住你,让你对自己对人生对婚姻懵懂的一个阶段呢就用制度约束住你。这个制度是进去容易出来难,只要一结婚呢接下来就是生育,用孩子完成二度捆绑。 女性做母亲呢就是一个身体机能损伤、心理层面弱化、社会层面因为要承担母职而无法兼顾个人发展的全方位被削弱的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呢造就了当下很多女性在婚姻中最大的困境之一,就是被孩子捆绑,无法一个人养活孩子,而在糟糕的婚姻当中将就。 大龄焦虑呢将女性在懵懂的阶段推入婚姻是第一步,因为推不进婚姻呢就实现不了终极目的的生育。是的,婚姻只是表象,背后真正的目的就是生育。和年龄挂钩的终极指向永远就是女性的生育机能,一切都是围绕女性子宫打造的市场营销行为。大龄一是思想不容易被左右,二就是普遍认为年龄大影响生育,就是高龄产妇威胁。虽然女性的生育周期相对男性35岁之后直线下降了是非常平稳的,18-48岁只要身体机能健康,正常排卵,不存在生不出的客观原因。跟生育挂钩的永远是身体的机能,不是年龄,20岁长期熬夜营养不良的女性跟35岁定期健身营养全面的女性,他们的身体机能通过年龄来划分优良吗?这分明是不科学的,这里面深究下去你会发现,都是为了制造生育焦虑而打造的谎言。而任何女性呢只要被精神大棒驱动产生自己要在一个特定的年龄数字之前呢把自己解决掉的意识,那么那群制造焦虑的人呢就可以什么都不用做,他们不需要去努力奋斗使自己配得上他想要的角色,他只要等待这个猎物自乱阵脚、慌不择路,然后自己守株待兔就可以了。因为被焦虑支配、被恐惧支配的人,必然是会想着走捷径的,那些人在捷径的终点等着就可以了。 所以我希望有婚恋焦虑、有大龄焦虑的女性能透过现象去看到本质,你们要问问自己,你自己这辈子需要依靠性和生育吃饭吗?如果需要的话,那么年轻的身体是必须的,你必须要在自己身体机能的旺盛期,给自己找一个好的“买家”。这是当下大部分女性选择的一条路,虽然这条路大多都是血泪,因为你的婚育动机就表明你是个弱者,想要依靠婚姻男人来解决人生问题的,但是解决人生问题的永远是自己的个人能力,而婚姻生育呢只会全方位削弱你的既有能力,只会让你更弱。所以血泪呢必然是常态,无数女性已经用大半生验证了这个结果。如果你是一个不需要依靠性和生育吃饭的女性,那么你就根本不需要有年龄焦虑。因为爱是不分年龄的,爱是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的,你即使这辈子遇不到合适的爱人,你也根本无需被恐惧、焦虑支配,成为那群打着爱的名义虎视眈眈盯着你的身体、你的家庭劳务价值、你的子宫,成为那群猎人们枪口下的猎物的。 更有意思的是,让女性产生大龄剩女焦虑的很多还是来源于自己的父母或其他至亲。 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这个习惯就会像我们的呼吸一样,自然地存在我们身边。一个人成长的第一步就是应该学会质疑,开始对一些从小到大被当作理所当然的事情产生怀疑,会思考好像大人说的话也不是太对,然后自己去寻找答案,从而建立自己的认知,这就是成长。 我们的民族文化是从农耕文明过来的,是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农耕文化是围绕父权制也就是以男性为主导的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内等这个生活习惯下的结构形式。在这个结构当中家庭婚姻生育是核心,所有的农业生产都要靠人,都要靠人力,所以为了确保每一个人都结婚,古时候男女都是不需要自己同意的,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婚当天晚上夫妻才第一次见面。包括不让女性接受教育、参加社会劳动,从源头去确保女人只能依靠男性,也就是婚姻生活。包括到今天农村还是能看到家里有兄弟的女儿,生下来没有宅基地,宅基地和财产都是儿子的,被剥夺财产女儿的唯一出路就是去另外一个家庭的男人那里生活。女儿就是这样在不同家庭的男性之间“交换”,为了推动交换的成功率,社会也搭配了很多针对性的文化,来驱动你当下在婚恋中感受到的一切焦虑都是来自文化的影响,大龄焦虑、晚育焦虑、孤独终老焦虑……你有时候就奇怪为什么身边的人都在同心协力把你往一条路上推,那是因为他们都是同一个文化载体下的推手,你父母就是那个最大最有力的一个。 这也就是为什么一部分男性一看到我说父母的什么不是,就勃然大怒,一个个都是大孝子面孔。因为作为这个文化结构下的既得利益者,父母是把女儿的利益往男性的利益方向推动的最大推手,在这个利益链上一部分男性自己就可以不用参与任何雄性竞争,他们坐等自己的父母把房车彩礼准备好,再坐等另外一方父母给女儿制造压力把女儿送上门来就可以了。当下一地鸡毛的婚姻里,有多少不是多多少少被父母所驱动、所影响的。 即使新中国成立, 经过了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我们从农业社会顺利进入工业社会,但是人们的意识、上千年劳动方式带来的这个生活习惯、形成的意识形态,是不可能一两代就能扭转过来的。就跟鱼不知道自己生活在水中一样,除非他离开水,人对世界的认知呢,都是来自于过往自身经验的总和,我们很多父母一辈子都没有接触过其他的文化,也没有见过第二种生活方式,很多就是县城都没有出过。所以如果你被一个——自身生活经验局限于方圆50里某某村里、要么就是经验来自一起跳广场舞的老姐妹的嘴里、剩下的经验都是看电视看来的父母支配,那你的不幸是可以预见的。 而父母作为农耕文化的人肉载体,就载体之间的互相影响,就会形成信息茧房,这个茧房里的人之间的力是互相作用的加强的重叠的坚不可摧的,逼婚催婚这个手段就是通过类似公司搞团建、年会的形式,试图影响你的意识形态,从而达到支配的行为。你的父母他们自己都解释不了自己的行为,就是一种潜意识的底层驱动,就是觉得这样是对你最好的,至于怎么个好法他们也回答不上来,所以才会说你将来就知道了、你十年后、你老了就知道了,这种根本就无从求证的话。所以永远不要试图去说服、改变父母,你能做的就是了解他们思维模式下的行为动机,了解这个动机后面的文化驱动,你能看到事物的本质,你就不会被表象困扰(迷惑) 。你只要不要抱着幻想去试图说服去改变去对抗就可以了。因为你越对抗所产生的烦恼和痛苦就会越加深父母的支配力,你就会越掉进这个漩涡。你抱着旁观者的心态去观察他们,那么无论他们说了什么,做什么都不会影响你。你只有这样才会拥有不被干扰的情绪、清醒的大脑和足够的力量去找到你想要的生活,建设你自己想要的人生。你把力量在跟父母对抗中耗尽,你就必然会被父母同化,很多逃避生活的人,就在干这种事情,逃避经营自己的人生,在和父母的对抗中自甘堕落扮演受害者,最后还能把责任推给父母,从而活得心安理得,大家一定不要成为这样的人。如果你觉得有这样的迹象的话,一定要懂得积极地自救。 女孩子真的不要去相亲,很多女生可能会说自己想早点结婚,就是生活圈子小,不按父母意思去相亲就认识不了男性怎么办?首先相亲就当作多认识个朋友渠道是可以的,能不能发展成其他关系顺其自然。关键你要确定对方跟你是在同一认知层面的。最好的方案永远是拓展你自己的生活边界,去勇敢地走出舒适区,去体验一些新的事物,去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去拓宽丰富一下自己的生命。无论男女,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是孤单的,是需要焦虑单身、年龄的,你把自己活成一条奔腾欢快的小溪,你沿途会看到各种风景,遇到各种花鸟虫鱼小动物,你把自己活成一滩死水,那肯定只有苍蝇和蚊子来找你。而且当你变成一条奔腾的小溪的时候,你会发现你根本不需要男人了。(以上文案来自b站视频up主:玲玲peter和四只猫)
- 为什么女人都不愿意结婚了?
这两年大家都可以看到一个趋势,就是女人越来越不愿意结婚生孩子了。我们今天就在这里梳理一下为什么女人越来越不想走进婚姻?什么是中国传统嫁娶婚姻模式?社会需要做出怎样的调整或者说男性需要怎么平衡让利才能吸引更多女性走进家庭走进婚姻? 越来越多的女人不愿意结婚,其实就一个原因,就是发现婚姻这件事对自己越来越没有好处了。人类基因里有一个趋利避害的本能,当一件事对自己有害时,你自己本能就会避开。想结婚的那些人,也是因为本能告诉你结婚对你有利。 为什么一些男同胞在网上骂女人物质,对一些选择不结婚的大龄女青年各种嘲讽,各种绝经和孤独终老的警告,他们完全可以安静的选择不结婚,不结婚一分钱损失都没有。他骂并不是不想结婚,只是想降低婚姻成本,他还是渴望娶妻生子,哪怕就是啃老、砸锅卖铁借钱甚至去别的穷国家买也要娶老婆,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娶老婆是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 这个好处在哪里?我们要先了解一下中国传统的嫁娶模式,通过这个嫁娶模式呢你就明白作为男性的性别红利在哪里,也就理解为什么越是基层的男同胞越渴望结婚。 中国传统的嫁娶模式呢是女方去男方家生活。不像中上层婚姻市场——二三线城市、一线城市的男女,中上层婚姻市场的男女他们的小家庭大多是从大家庭单独独立出来,很少有结婚后还跟父母住在一起的,这对夫妻的新的生活起点一致,进入婚姻生活中融入、调整都是一致的。但是传统嫁娶模式呢是女方住到男方家里的,大多是跟男方父母住在一起,去融入适应一个新的环境,对任何一个成年人来说都是有心理劣势的。男方在熟悉的环境里,在自己的父母身边,不需要做任何调整,所有的调整和融入都是女方的事。所以从女方上门的那一刻起,女方就是弱势状态,双方就不平等。跟长辈住在一起还需要面临复杂的婆媳关系、一些精神上的压力和困扰,这些都是女性在传统嫁娶模式婚姻中支付的成本。很多基层男同胞吃了千百年的男性性别红利,根本不认可女性上门是女方为婚姻支付的成本和牺牲。但是如果你让他去女方家,他又不愿意。我在抖音上看到有结婚男方上门的视频,下面的评论都是其他男性回复的“吃软饭啊、终生不娶都不会上门、男人上门受欺负”的留言。但是你想想看,你一个体力占优势的男性都怕被人欺负,作为一个体力没有优势的女性不是应该更怕,更不应该上门吗…… 第二点就是传统嫁娶模式下女方上门对男方家庭还有一个巨大的红利是什么?就是女方作为一个成熟的劳动力,前期男方家庭没有投入一碗饭,女方就得离开父母上门到你家参与家庭建设,要么工作赚钱,不工作的家庭主妇也绝大部分参与家庭劳动,除非你遇上那种奇葩躺在你家里只吃饭不劳动,只要她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做家务,她的工作就是有价值的。在日本老公的工资是由他所在公司直接打到他老婆的卡上,为这个家庭主妇的家庭劳务价值买单。欧美发达国家家庭主妇也是职业,也是有工资的,这个工资由不同的社会机构不同的形式补贴给孩子和主妇本人。再说明白一点,如果你的老婆来给我洗衣做饭,我就要付她50块一个小时,所以她在你家参与的劳动如果没有补偿,就是免费的,是义务,对她来说就是不利的,是损失。这一点也是为什么越穷越一无所有的男性越渴望婚姻,因为这是成本最低,拥有一个成年免费劳动力来提高自己生活质量的唯一通道。 第三点在婚姻中女人是要承担生育的,这是男性和女性根本的不同。生育对女性来说是巨大的牺牲,生育给女人带来的损害分生理性和社会性两种,生理性损害大家可以去参考一下《生门》这部纪录片,也可以去知乎上搜一下生育创伤相关方面的知识。社会属性的伤害这方面,大家对于已婚未育女性找工作时的艰难和备受歧视、大家对公司新同事怀孕啊休产假的孕妇的态度就可以看得出。女性生殖任务也会削弱她的社会竞争力,你们观察一下招聘中有多少性别要求男性的,还有公司中升职加薪的男女比例,你观察一下那些在外企里工作的高管女性是不是大多都没有结婚生孩子?等等的这些就是说明了生育对于女性来说是劣势,势必会阻碍女性的个人发展,会降低她的社会竞争力,削弱她的社会属性。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是歌颂母爱,因为只有隐藏着巨大牺牲的工作,才需要被歌颂,避开“生育是牺牲”负面状态的只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女性是按照自己的意愿为自己生孩子,孩子完全是她自由意志下的个人决定。但是我们当下社会的社会环境,就是极少数经济、人格独立的女性能把生育权掌握在自己手中,绝大多数女性在生活中根本没有不生育的选项,尤其是中国传统嫁娶模式下的婚姻里,没有生育价值的女性呢大 多数是被抛弃的命运,因为很多男同胞结婚呢就是看重女人的生育价值,就是为了传宗接代。 如果一个女人没有生育选择权呢,就表示她只要走进婚姻,无论她愿不愿意,她都要生孩子。现在我们还没有办法像发达国家那样,就是社会能给母亲足够的福利保障,而孩子作为祖国的花朵、未来,人口红利呢全社会都在吃,是需要全社会承担养育成本的。但是我们现在国家还没有发展到那个时候,那这么个情况下呢,社会和那些需要你生孩子的人,他们又不对你由于生育和后期带孩子无法参与社会劳动而进行补偿。你因为带孩子和社会脱节,导致社会竞争力下降的风险也毫无保障,你生孩子已经支付了巨大的生理成本,如果再碰到个不负责任的伴侣,她拒绝或者无法负担你生育孩子养育孩子期间的生活,那么你的人生将彻底进入被动。你看现在多少一边带孩子一边上班的女性,还有就是一个人在抚养孩子的单亲母亲。 生育给女性带来的人生不确定性的生活被动的风险是巨大的,越是底层弱势的女性群体这个风险越大,有了孩子之后你的人生重启的可能性也很低,很多女性的人生悲剧、生活失控就是从生孩子开始的。所以请慎重对待生育,确定你的伴侣能够提供实打实的可持续性的保障和有信心自己毫无外界支撑的情况下也能从容的去养好一个孩子,再去生,不然只要一点生活风险、婚姻变动,你和你的孩子就会跌入生活的泥潭。就那些整天把生孩子警告呢,把彩礼挂在嘴上的男同胞是非常无知的,因为女人的生育价值,如果市场商业化的话,你打一辈子工不吃不喝都不可能拥有自己的孩子。现在只通过一张结婚证和几万十几万的彩礼就可以拥有一个自己的孩子,这已经是婚姻制度给底层男性的特别优待了,这是成本最低满足你传宗接代的一条路。你要知道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彩礼本身就是为了平衡男女婚嫁当中的利益不对等。你在婚姻内支付的车、房子、给的彩礼是成本,其实房车是你自己的,房还是保值的,而女性在婚姻内的隐形成本都是消耗品,比如上门、比如家庭劳务、比如生育价值、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的社会脱节的风险、竞争力的下降等等,很多男性根本不承认这些是成本,就更谈不上尊重。 生活里有选择有能力的女性早就看清楚了婚姻对自己的不利,不是遇到相爱的、能和自己共同成长的人根本就不会将就,就不会结婚,你们还打击那些要彩礼愿意结婚的女孩,你们这个行为不是为自己断后吗? 并不是说让大家不要结婚,而是希望女性能认清你要走进的婚姻是怎么回事,去看清婚姻里的风险,一些法律层面的风险我这里都写不下了。爱情可以是虚无缥缈的,婚姻是一天比一天现实的,你要知道自己要面对的是什么,要牺牲什么,然后把这些牺牲去给那些值得的人,去选择一个真正相爱、尊重你,在一起快乐且幸福的人,去组建家庭去共同成长,那样你的牺牲才有价值,不然你是在做对自己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就是往火山口跳火坑都是轻言了。 两个人一起生活在哪里更有利于感情的发展、婚姻的稳定,能更好地养育下一代那就去哪里生活,而不是没得商量一定要女方上门(孩子跟谁姓同理)。女方上男方家、男方上女方家,都应该是开放的选项,都应该看做是常态。社会应该去平等包容地去看待。对对方上自己家来帮助自己建设家庭的,你要知道对方为你牺牲了什么,你要抱着感激感恩的心态,用情绪价值用爱去回报对方的隐形成本,去承担起家庭的责任,把对方当作通过婚姻免费获得的一个劳动力去压榨的家庭,你看有几个是幸福的,哪个不是一地鸡毛、鸡飞狗跳,要不是离婚要不是就在离婚的路上。 而在今天,已经是女性可以自给自足有选择的年代了,以自己妈妈奶奶那一辈没有选择的女性来要求现代女性单方面的牺牲,这是自私自利的行为,是不合理的。夫妻关系双方必须在婚姻里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合作共赢,互惠互利才能长久,只想着自己获利而不想对方获利,是没有进化好大脑带来的自私狭隘。优秀的雄性基因早就已经开始觉悟,把和女人千百年来的统治关系转成合作关系了,都有强烈的家庭责任感、积极参与家务和育儿,尊重女性在婚姻内隐形成本的付出。那些没有进化好的雄性基因即使身处基层依旧做着精神资本家的梦想,还想通过降低婚姻成本,通过婚姻给自己找一个免费的劳动力来压榨,还想找一个跟自己的母亲、奶奶一样的保姆,这种思想背后的基因呢,被淘汰也是能完美的说明基因符合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规律。 我希望每个年轻人尤其是女孩子,请认认真真为自己的人生打地基,去努力去奋斗,去靠自己,放弃通过婚姻来改善生活,或者是通过婚姻逃离自己无望的个人生活的想法,这是你人生悲剧的种子。 年轻的时候,去开拓人生的疆土,去谋生,去提高自己对抗未来生活的能力,你前期花了时间建设自己想要的生活,你后期才不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应付自己不想要的生活,那个每一天都是煎熬。你的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爱自己,把自己变成值得爱的人,你在这条路上你遇到了真爱,走进婚姻,这是人生的奖赏。没有遇到你也要有你自己这个爱人,做一个孤独终老的老姑娘,没什么不好的,人生都是孤独的,孤独是心理状态而不是生活形式,不是你被人围绕着你就不孤独了。 你不结婚只有不结婚的烦恼,仓促、将就、恐慌下选择的婚姻,需要面对的就不仅仅是烦恼了,而是永无止境的绝望。无论男女都要勇敢地爱,去付出,婚姻从来不应该是人生目标,爱和被爱才是。 以上文案来自b站博主—玲玲peter和四只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