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具身智能的现状与未来|新质生产力
具身智能领域正处在一个存在许多非共识的早期发展阶段。在智能科技高速发展的同时,具身智能正成为一片备受瞩目的蓝海。 作为人形机器人技术的核心领域之一,具身智能从机器人交互、感知能力到认知进化,拓展了未来科技的边界,也带来了广阔的创业机遇。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一前沿领域,让更多业内人士通过观点的碰撞来对该领域有更深刻的认知,12月14日,华创资本携手深圳科创学院、Acora、北大创新学社、宾大工学院校友会、36氪创变者俱乐部,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具身智能的现状与未来”的「创·享」线下论坛。 在圆桌讨论“具身智能技术发展&创投经验”这一环节中,来自具身智能行业的投资人、企业代表、学术力量、创业者等,从不同的视角分享了具身智能的趋势、人才、软硬件等话题。 🎙️【本期主持人】 张智超,华创资本投资人 🛋️【本期嘉宾】 殷鹏,香港城市大学助理教授、NASA火星登陆项目高级顾问 廖铉泓,本末科技机器人技术总监 莫磊,智平方战略负责人 ⏳【时间线】 00:52 厘清概念:什么是具身智能? 07:57 从商业角度看具身智能,存在哪些机会和挑战? 18:12 创投圈对于真正意义上具身智能公司的界定 26:51 越是行业变化时,越是孕育机会的时候 30:52 华创在自动驾驶行业早期为何投资文远知行? 40:16 软件方面不同技术路线的选择 50:20 未来当硬件不再是壁垒时,如何构建自己的竞争力? 🪔【温馨提示】 阅读每期节目完整文字稿,请移步微信公众号「华创资本」 【免责声明】 本播客所述投资相关内容皆以交流分享为目的,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市场预测、判断,或投资、咨询、法律等建议。
- MAIA ACTIVE 欧逸柔:卖掉公司后,我的人生并没有因此自由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这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甚至直到今天,欧逸柔所处的状态。 2016年,服装设计师欧逸柔创立了专为亚洲女性设计的运动服饰品牌 MAIA ACTIVE 。2019年时,公司获得华创资本领投的近亿元人民币融资。直到2023年,MAIA ACTIVE的业务被安踏收购,成为截至到目前安踏集团收购的唯一中国品牌。 卸下创始人、董事长、公司一号位角色的欧逸柔,开始去解人生的其他命题。 在早已过了那个烈火烹油的创业时代的今天,这样的故事结局看上去似乎幸运、圆满。但身处其中的人却不免有新的迷茫和困惑。 有的时候,或许财富也不足以给出所有答案,熨平所有伤疤。 欧逸柔总结创业这八年:“做了一个让自己骄傲的品牌,组建了一支很棒的团队,收获了非常多宝贵的经验,也有一个不错的终局。但与此同时,也有遗憾,错过了很多人生不可重复的一些时间,以及迷失了自我。” 这是创业不可避免要承受的代价,身为女性创业者,欧逸柔又主动或被动给自己上了层枷锁。 她出生在中国台湾,接受过大陆、美国的多元教育,能看到母亲那一代就身处的女性困境,也知道自己要打破并非易事。以至于她现在避免给女儿讲“被王子拯救”的童话故事,因为在她的人生信条里,想要的,都要靠自己争取。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机会,也要想尽办法达成。 早在2020年,「创·问」编辑部就与 MAIA ACTIVE 有过一次对话,那时候,创始团队希望能做一个亚洲女性消费者挚爱的品牌,让她们享受"It's good to be me"。后来的发展中,凭借产品力、品牌力和渠道三大差异化优势,MAIA ACTIVE 在激烈的消费品牌竞争中脱颖而出。在卖给安踏之前,MAIA ACTIVE 已成为体量最大的中国女性运动品牌。 不久前,lululemon 创始人 Chip Wilson 访问中国时去到了 MAIA ACTIVE 的门店,他称赞品牌最大的优势就是更加理解亚洲女性的需求,了解亚洲女性对版型、材质、颜色的喜好,“有潜力和机会成为瑜伽服饰行业的领导者。” 如今,曾经作为华创派的 MAIA ACTIVE 已经开启了另一个篇章,作为一手创立公司的创始人,在拉开时间和身份的维度后,会如何总结成功、反思失误?又有哪些新的人生探索? 这也是华创和欧逸柔开启这场对话的缘由。希望这些剖析和觉察,能给更多创业者带去对照和启发。 🛋️【本期嘉宾】 MAIA ACTIVE 创始人欧逸柔( Lisa ) 🎙️【本期主播】 华创资本投资人魏绪(萧萧) ⏳【时间线】 00:03:33 创立MAIA之前,在美国时尚界的三段经历 00:11:54 创业初期招人,直接给到CEO title 00:22:11 创业过程中的很多决策没有绝对的对错 00:31:26 如何下定决心把公司卖给了安踏 00:37:54 创业最后悔的事情是融钱太多 00:47:38 卖掉公司后,为什么把自己的钱拿出来分给员工 01:01:16 身为女性创业者,无法打破的困境和枷锁 01:01:53 MAIA 为何能成为体量最大的中国女性运动品牌 01:08:16 避免给女儿讲“被王子拯救”的故事 01:30:47 在六张TS中,为何选择了华创 🪔【温馨提示】 阅读每期节目完整文字稿,请移步微信公众号「华创资本」 【免责声明】 本播客所述投资相关内容皆以交流分享为目的,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市场预测、判断,或投资、咨询、法律等建议。
- 硅碳负极产业化的快与慢 | 新质生产力
近日,由华创资本与常州市电池技术协会、新能源情报局、Volta Foundation联合主办的新材料系列活动之“硅碳负极产业化的快与慢”在线下(常州)、线上同步举行,活动形式为访谈与开放讨论。 硅负极材料的产业化历程已超过十年。从早期的纳米结构硅材料到最新的气相沉积硅碳复合材料,技术路线经历了至少四次重大变革。目前,市场的产业化速度和投融资规模都在迅速扩大,无论是行业领先的负极材料公司,还是新兴初创企业,都在硅基负极材料的未来竞争中争取一席之地,行业已进入白热化的竞争阶段。 🎙️【本期主持人】 孟星华,常州市电池技术协会秘书长 张智超,华创资本投资人 🛋️【本期嘉宾】 肖哲熙,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特聘研究员 韩晶,纽姆特技术主管工程师 程亚军,河海大学新能源学院院长 李兆麟,加道材料科技嘉兴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刘玉青,安徽英赛量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神秘嘉宾,头部负极公司高级材料工程师 神秘嘉宾,知名电池公司部门主管 📰【部分议题】 * Group14与Sila做出新型硅碳的创新原点在哪里? * 目前国内的产业化是跟随美国还是超越? * 多孔碳原料对硅碳负极性能有多大影响? * 流化床工艺的放大的难点有哪些? * 学术界能否给产业界支持? * 目前的产业化速度与预期相比是慢了还是快了? 🪔【温馨提示】 阅读每期节目完整文字稿,请移步微信公众号「华创资本」 【免责声明】 本播客所述投资相关内容皆以交流分享为目的,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市场预测、判断,或投资、咨询、法律等建议。
- 从筚路蓝缕到做大做强,从「星舰」进化史看中国商业航天的发展与未来(feat.蓝箭航天)
2024 年 10 月 13 日,SpaceX 公司的「星舰」火箭第五次试飞发射。此次试飞可谓相当成功,在发射约 7 分钟后,其超重型助推器成功穿越大气层、返回发射塔,被机械「筷子」牢牢夹住。星舰飞船则成功入轨并在印度洋再入溅落。不少网友都评论,星舰的此次试飞 「开启了人类太空探索的新起点」。 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开发可复用火箭?SpaceX 为何能有今天的成就?近日,国内商业航天的头部企业蓝箭航天朱雀三号火箭型号副总师董锴,做客了「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节目,「牛白丁」已获得转载授权。 蓝箭航天是中国最早成立的民商火箭企业之一,也是全国首家取得全部准入资质、唯一基于自研液体发动机实现成功入轨的民营运载火箭企业。华创资本在2018年以早期投资人的身份领投了蓝箭航天3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 不久前的9月11日,蓝箭航天成功完成了朱雀三号可复用火箭十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的任务,这也标志着中国商业航天在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为将来实现大运力、低成本、高频次、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发射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10月21日,蓝箭航天朱雀二号改进型运载火箭二子级静态点火试验也圆满成功,为后续型号执行首飞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期节目中,董锴将与大家详细拆解星舰的回收过程中的技术难点,星舰试飞成功对未来航天发展的意义,以及中国商业航天发展的挑战与未来。 ⏳【时间线】 01:19 完全可重复使用:星舰让大规模空间投放成为可能 05:59 「我知道你行,没想到你这么行!」SpaceX 把星舰从 PPT 快速迭代成火箭的基础是它的制造能力 15:08 不只是「筷子」夹火箭,星舰回收路上原来有这么多坎:发动机并联,冷分离 vs 热分离,发动机减速 vs 气动减速 22:00 开发可复用火箭真的有必要吗?肉眼可见范围内,可回收火箭是提升投放运力最容易的路径 27:14 中国航天发展史:我们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 36:02 发动机燃料之液氧煤油 vs 液氧甲烷: 技术路线的选择都是为了匹配当时的战略需求 41:25 火箭可回收的关键:发动机推力和调节、发动机多次启动、高空风修正和火箭材料 55:45 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星座卫星提供通讯,超重火箭负责运输 🛋️【本期人物】 丁教 Diane,「声动活泼」联合创始人、「科技早知道」主播 董锴,蓝箭航天朱雀三号火箭型号副总师 📚【知识点延伸】 朱雀三号 朱雀三号是中国蓝箭航天开发的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运载火箭,中国首款不锈钢液体运载火箭。动力系统采用蓝箭航天自主研制的天鹊系列液氧甲烷发动机。2024 年 9 月 11 日,朱雀三号 VTVL-1 可重复使用垂直起降回收试验箭完成十公里级垂直起降返回飞行试验。 SpaceX SpaceX 是一家由埃隆·马斯克于 2002 年创立的美国私营航天公司,致力于降低航天成本、发展太空运输和探索技术,最终目标是使人类能够在多个星球上居住。SpaceX 在商业航天领域有着里程碑式的成就,如首次由私营公司将货物送上国际空间站(ISS),并成功回收和重复使用火箭。 星舰 星舰 (Starship) 是 SpaceX 目前正在研发的完全可重复使用的火箭系统,目标是实现星际飞行和大规模的太空运输,有效载荷100余吨,采用液氧甲烷发动机。星舰由两部分组成:一级火箭叫「超重型」(Super Heavy),用于提供发射初期的推力;二级为星舰本身,既可作为载人舱,也可以作为货物舱。星舰被设计为能够执行地球轨道任务、月球和火星任务,甚至可能用作地球内的超高速运输工具。 猎鹰 9 号火箭 猎鹰 9 号 (Falcon 9) 火箭是 SpaceX 的旗舰火箭,自 2010 年首飞以来,已成为公司商业发射的主力,有效载荷 22 吨。猎鹰 9 号最大的创新之一是其一级火箭的可回收设计。通过让一级火箭在完成任务后垂直降落并重复使用,SpaceX 显著降低了发射成本。猎鹰 9 号通常用于发射卫星、补给国际空间站,以及载人航天任务。其高度的可靠性使它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商业发射载具之一。 猎鹰重型火箭 猎鹰重型 (Falcon Heavy) 火箭是猎鹰 9 号的增强版,于 2018 年首次发射。它由三枚猎鹰 9 号的一级火箭并排组成,使其成为现役运载能力最强的火箭之一,有效载荷 63 吨。猎鹰重型能将更大质量的有效载荷送入更高轨道,因此被用来执行复杂的军事和科学任务。 蓝色起源 蓝色起源(Blue Origin)是由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于 2000 年创立的美国私人航天公司。其愿景是推动人类进入太空并实现空间定居,通过开发可重复使用的火箭和航天技术,大幅降低进入太空的成本。 新谢泼德(New Shepard) 和 新格伦(New Glenn) 是其主要开发的火箭类型。 🪔【温馨提示】 🎧本期音频内容由声动活泼「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节目制作并授权 阅读每期节目完整文字稿,请移步微信公众号「华创资本」 【免责声明】 本播客所述投资相关内容皆以交流分享为目的,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市场预测、判断,或投资、咨询、法律等建议。
- 卫星如何影响你我生活?
近日,华创资本创始合伙人熊伟铭受邀参与36氪「CEO锦囊」商业航天专场节目的直播活动,他与天仪研究院创始人兼CEO杨峰、未来宇航创始人兼CEO牛旼就“卫星如何影响你我的生活?”这一话题展开了交流与探讨。 作为专注交叉科技前沿生产力的早期投资者,华创资本在2018年以早期投资人的身份领投了蓝箭航天3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蓝箭航天是中国最早成立的民商火箭企业之一,也是全国首家取得全部准入资质、唯一基于自研液体发动机实现成功入轨的民营运载火箭企业。 而就在最近的9月11日,蓝箭航天成功完成了朱雀三号可复用火箭十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的任务,这也标志着中国商业航天在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为将来实现大运力、低成本、高频次、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发射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熊伟铭提到,从2018年投资蓝箭航天到现在,已经是第六年,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一领域,“这也是VC行业的意义所在——我们能够参与这些前沿行业的早期发现和建设。” 此外,他在直播中从中美的历史阶段、地域、代表性企业出发,强调了合理竞争、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重要性。熊伟铭表示:“火箭、卫星,还有其他的一些辅助设施和服务,共同构成了商业航天生态多样性的关键。在今天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大家都应该放眼全球,不打价格战,而打差异化,假以时日一定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完整生态。” 🛋️【本期嘉宾】 华创资本创始合伙人 熊伟铭 天仪研究院创始人兼CEO 杨峰 未来宇航创始人兼CEO 牛旼 ⏳你将在本期节目中听到以下内容: 1、科普卫星产业的重要性。 2、这些年来,我们国家卫星应用发展的进程与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 3、卫星数据主要的应用场景有哪些? 4、商业航天产业链上不同企业在商业模式上有哪些探索? 5、随着大模型能力的增强,以及遥感数据的丰富,大模型在遥感领域能够发挥的作用还有哪些? 🎧【相关播客】 烧钱的SpaceX盈利了,造火箭上天到底难在哪里?(上) 烧钱的SpaceX盈利了,造火箭上天到底难在哪里?(下) 🪔【温馨提示】 阅读每期节目完整文字稿,请移步微信公众号「华创资本」 【免责声明】 本播客所述投资相关内容皆以交流分享为目的,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市场预测、判断,或投资、咨询、法律等建议。
- 合生科技刘天罡:圆柚酮和红没药醇的产业化|新质生产力
近日,由华创资本、北化新材料校友会、埃米联合举办的“新材料产业创投沙龙之合成生物专场”在北京举行。近50位来自合成生物学方向的创业者、投资人一起就合成生物学的创投趋势展开了深入探讨与交流。 在活动上,华创派企业合生科技的创始人刘天罡做了《圆柚酮和红没药醇的产业化》的主题分享,详细介绍了公司两款已经量产的经典产品——圆柚酮和红没药醇。刘天罡为武汉大学二级教授,发表核心期刊论文60余篇。 合生科技是一家立足合成生物学技术,通过可持续微生物的“智造”方式,从事新型天然产物分子挖掘、生产与销售的高科技企业。自2010年开始,合生科技团队便专注于天然产物的生物“智造”,现已形成了“一体两翼”的强大技术支撑。以自研的四类高效微生物底盘为核心,利用“定向合成代谢”体系与自动化工作平台,实现新天然产物分子的高效挖掘与定向改造。 华创资本在天使轮投资了合生科技,并超额追投其Pre-A轮融资。 🛋️【本期嘉宾】 刘天罡,合生科技创始人、武汉大学二级教授,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等发表核心期刊论文60余篇,颠覆了多种天然产物的生产方式,并致力于打造新天然产物化合物库。 🪔【温馨提示】 本期播客节目建议配合文字稿一起收听阅读,详情请移步微信公众号「华创资本」 【免责声明】 本播客所述投资相关内容皆以交流分享为目的,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市场预测、判断,或投资、咨询、法律等建议。
- 在死亡率极高的材料行业创业,怎么做成百年企业|新质生产力
材料无处不在,既构成了我们生活中各种物质的基础,也是今天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样,在资本市场上,新材料也成为近两年热度很高的投资主题之一。从2020年到2022年,一级市场上每年新材料项目(广义统计,包括各细分场景的材料类公司)的融资数量都保持在800~1100起之间;新材料项目占市场总融资数量的比重也从2021年的6%提升到了2023年Q1的11%。 作为一家早期投资机构,华创资本一直专注于交叉科技前沿生产力的早期投资,新材料领域正不断衍生出各种各样的机会,华创也通过挖掘新材料行业早期的范式变化从而进行投资布局。 这是「牛白丁」新质生产力——新材料系列播客的第一期,节目中几位嘉宾分别从投资、创业、孵化的角度,探讨了新材料创业里有哪些坑?从历史进程如何看待“卡脖子”这个命题?以及它为创业投资带来了哪些新机会?在“死亡率”极高的材料领域,初创企业如何跨越成立三年的生死期?百年外企如何造就?又给创业者带来哪些启示等话题。 🛋️【本期嘉宾】 姜宝文Boris:曾任美国3M公司中国区电子事业部业务经理,美国杜邦公司特种涂料事业部中国区总监,摩根新材料(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长。2021年组建上海臻禧实业有限公司。 袁征:历任圣泉集团研究所所长,中安瑞科总经理,埃米合伙人&总经理。十余年企业运营、研发管理及新材料项目投资经验。 🎙️【本期主播】 张智超Eric:华创资本投资人 ⏳【时间线】 00:09:03 马斯克新一代人形机器人使用的PEEK材料有什么优势 00:17:19 从产业发展角度,“卡脖子”其实是不存在的 00:28:59 在万亿新材料的分散赛道如何选择创业的方向 00:38:43 很多技术型创业者得接受两三年社会毒打才能接地气 00:47:53 投资新材料要挖掘行业早期范式变化 00:53:35 材料创业最大的难题是人的问题 01:00:49 新材料创业公司怎么穿越周期长成百年企业 01:13:50 面对“天坑专业”,年轻人该如何抉择 🪔【温馨提示】 阅读每期节目完整文字稿,请移步微信公众号「华创资本」 【免责声明】 本播客所述投资相关内容皆以交流分享为目的,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市场预测、判断,或投资、咨询、法律等建议。
- 清北00后创业团队,如何做出海外爆火的3D 生成模型(feat.AVAR)
最近,AVAR 推出了新产品 Aiuni AI 的 3D 生成模型 Unique3D,无论扔给它什么图片,都能在短短30秒内生成和原图一样精细的 3D 模型。 Unique3D 一经上线就登上了 Huggingface 的热门模型排行榜,还被旗下官方工具Gradio 在海外媒体上提名为“best image-to-3d model”(最佳图片生成3D模型)。 背后的研发团队是来自清北的00后,创始人、CEO 胡雅婷和 CTO 吴凯路均是信息学竞赛保送生。AVAR 成立一年便拿到三轮融资,华创资本曾领投了 AVAR 的天使轮融资。 做一款爆火的开源 3D 模型,只是 AVAR 通向 4D 路上迈出的一小步,对这支年轻的团队而言,有着更宏大的目标和野心——成为“年轻版皮克斯”。这家传奇动画公司不仅获得十几座奥斯卡,还曾开发了用于三维模型并渲染成数字图像的渲染器,由此获得图灵奖,不仅改变了动画电影,还加快了好莱坞特效、视频游戏和虚拟现实领域的技术发展。 在艺术和技术上都能取得顶尖成就,是 AVAR 未来的愿景,他们希望用 AIGC 实现皮克斯的路径, 让每个人有一天都能借助 AI 创作出自己的 IP 和动画。 🛋️【本期嘉宾】 April 胡雅婷,AVAR创始人、CEO Kailu Wu 吴凯路,AVAR技术合伙人、CTO 🎙️【本期主播】 张金,华创资本投资人 ⏳【时间线】 01:26 高配创业团队:清北00后天才技术少年 10:33 Unique3D为何爆火?普通用户该如何使用 21:40 Unique3D背后的技术难度和壁垒 26:26 00后老板如何管理团队 30:17 传奇动画公司皮克斯带来的启发 38:18 4D技术难的不是生成猫和狗,而是如何让它们“打架” 45:13 未来会有3D、4D的抖音吗? 49:55 中国队制霸全球算法竞赛 54:41 愿景:用AIGC打造“年轻版皮克斯” 📚【节目延伸】 创·问|AVAR 胡雅婷:用 3D和AI 赋能,打造面向新生代的数字生命体 Vol.18| AR是现实的商业创新,还是虚幻的电子梦境?(feat. AVAR) 🪔【温馨提示】 阅读每期节目完整文字稿,请移步微信公众号「华创资本」 【免责声明】 本播客所述投资相关内容皆以交流分享为目的,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市场预测、判断,或投资、咨询、法律等建议。
- 一家从 Day One 就赚钱的宠物品牌如何把生意做到全世界(feat.未卡VETRESKA)
今年2月初,华创派企业未卡VETRESKA进军新加坡,在线下开出了全球首家旗舰店——FUR: A VETRESKA PET STORE。 这家创立于2017年的潮流时尚宠物生活方式品牌,不仅在过去几年间推出了无土猫草、仙人掌猫爬架、西瓜猫砂盆等爆品,更获得了资本青睐,完成了数轮融资。其中,华创资本曾领投未卡的 A2 轮融资。 这两年,消费品牌纷纷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海外市场,试图在世界版图中找到自己的一方落脚点,而未卡得益于创始团队的国际化视野,早在2020年就开始布局海外业务,当年10月亚马逊的 Prime Day 活动中,未卡首度登场,单日就完成近30万美元销售额。海外的线上自营业务,年增速更是超300%。 本期「牛白丁」我们邀请到未卡的联合创始人Nico Li,请她聊一聊一家聚焦宠物的生活方式品牌,是如何从北美、欧洲到东南亚,从线上自建站到线下进驻高端商场,一步一步打造成全球化消费品牌?以及作为操刀了众多爆款的设计师,这些热销品背后又有哪些方法论? 🛋️【本期嘉宾】 Nico Li,未卡VETRESKA联合创始人 🎙️【本期主播】 魏绪(萧萧),华创资本投资人 ⏳【时间线】 00:04:04:海外市场审美差异:美国人觉得可爱的东西,法国人却觉得好俗气 00:13:31:新加坡的线下生态适合开实体店 00:19:17:出海最大挑战:欧美人太不喜欢工作了 00:24:41:在海外融资时投资人都关注什么 00:29:20:在法国开店,曾被气到肝疼 00:34:09:品牌扎堆线上时,未卡却选择深耕线下 00:42:47:未卡在2021年为什么就坚定了要出海 00:49:44:用打造人的方式去打造宠物 00:57:36:培养商业敏感度的方式——花钱 01:09:26:海外消费者更愿意为品牌付出溢价 📚【延伸阅读】 创·问 | 未卡Donald:聚焦消费升级背景下的女性消费者,打造生活方式品牌矩阵 📷【提及人、物】 右一:Nico,左三:王道平(华创资本创始合伙人),机位:萧萧 🪔【温馨提示】 阅读每期节目详细文字稿,请移步微信公众号「华创资本」 【免责声明】 本播客所述投资相关内容皆以交流分享为目的,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市场预测、判断,或投资、咨询、法律等建议。
- 当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2024投资杂谈
当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一次巧合、一个机遇、一种变化都可能会重新改写这个时代的运行规则。 近日,华创资本创始合伙人熊伟铭受邀做客喜马拉雅「总编聊天室」,与喜马拉雅总编辑李炯定、播客主理人/医疗投资人燃烧吧罗叔、探针资本创始合伙人严晶晶一起,畅谈AI、医疗、技术、投资背后的关键词。 尽管过去一年AI大模型引发了很大关注,但在熊伟铭看来,投资大模型时需要考虑到中国资本市场的特质、美国对中国的科技限制等等因素,否则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尝试很可能就变成鸡肋。“投资这件事其实有很多运气成分在其中,要警惕所有的灰犀牛可能会变成黑天鹅,而不是简简单单只去看技术的进步。” 无论投资的宠儿如何变化,每个市场都充满了竞争,在不存在蓝海的情况下,对行业、对创业者、对投资保持耐心,反而会在转动的齿轮中找到时间的答案。 *热点话题:《做好 2024 年投资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强调六个“要”》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北京召开全国发展改革系统投资工作会议。会议强调六个“要”,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要努力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加强服务保障,让民间资本有得投、投得好、进得来、退得出。 🎙️【本期主播】喜马拉雅总编辑李炯定 🛋️【本期嘉宾】 华创资本创始合伙人熊伟铭 播客主理人/医疗投资人燃烧吧罗叔 探针资本创始合伙人严晶晶 ⏳【时间线】: 00:02:17:投资人视角:发改委会议精神释放了什么信号 00:11:15:创投圈目前在关注哪些行业 00:16:54:AI产业链的投资逻辑 00:22:31:一个生意要十年才能盈利,还投吗? 00:33:47:AI在投资业务中能做什么? 00:39:26:中国最早一批AI投资人赚到钱了吗? 00:44:59:用魔法打败魔法?为什么互联网不再是投资宠儿? 00:50:40:播客会是更值得投资的深度传播媒介渠道吗? 01:01:58:做投资,在保鲜期里,认知能否变现非常重要 🪔【温馨提示】 阅读每期节目完整文字稿,请移步微信公众号「华创资本」 【免责声明】 本播客所述投资相关内容皆以交流分享为目的,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市场预测、判断,或投资、咨询、法律等建议。
-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刘小青:环境友好环氧树脂——从生物基到可降解
此前,在华创资本和北京化工大学新材料校友会联合主办的「创·享」新材料专场 ②活动上,来自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的刘小青博士分享了《环境友好环氧树脂——从生物基到可降解》这一主题,阐述了他对新材料发展趋势的思考。 🛋️【分享嘉宾】 刘小青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浙江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获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支持。主要从事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高性能热固性树脂,环保胶粘剂的研究和开发,对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转移转化有较好的认识和理解。近几年负责或核心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专项课题及企业委托项目等多项科研任务。在Advanced Materials, ACS Nano, 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 Macromolecules 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SCI研究论文100余篇,H-因子55,论文他引7600余次,获授权发明80余件。历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一等奖), 中科院先进科技特派员一等奖,中科院院地合作一等奖等荣誉。 🪔【温馨提示】 本期节目详细文字稿可移步「华创资本」微信公众号阅读: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刘小青:环境友好环氧树脂——从生物基到可降解 【免责声明】 本播客所述投资相关内容皆以交流分享为目的,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市场预测、判断,或投资、咨询、法律等建议。
- 北大法学博士的「种田心经」(feat.一亩田)
种出280元一斤的“辣椒中的爱马仕”?这对于已经成立12年的一亩田来说,也是件令人兴奋的事儿。 作为一家以数字科技服务乡村产业的企业,一亩田近两年在田间地头越扎越深,在广东、广西建设起三千多亩基地,种起了马铃薯和辣椒,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渠道”的创新方式,进行从品种选育到种植管理、再到市场销售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让餐桌上最常见的食材,不仅为农户带来更好的收益,也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口感。 早在创业之初,一亩田就在用互联网的手段去解决农业中面临的“卖货”难题,在积累了一定资源后,如今已经不局限在流通领域,而是以全产业链的数字化服务助力农业发展。 华创资本曾领投一亩田C轮系列融资。 近日,一亩田集团合伙人、高级副总裁刘敏做客「牛白丁」,讲述了他从北大法学博士、大厂法务总监转变到乡间种田的经历。从他身上,可以看到一群互联网大厂出身的人,如何脚踩泥土与农作物连结,又是怎么借助互联网的技术和手段,去改变一个“靠天吃饭”的传统行业。 🎁【评论有礼】 本期我们给大家准备了“辣椒中的爱马仕”作为回馈礼物,欢迎听众朋友们在各大音频平台互动留言,届时我们会选出三位幸运听众,每人送出两斤“爱马仕🌶️”~ 🛋️【本期嘉宾】 刘敏,一亩田集团合伙人、高级副总裁,负责产地创新业务和后线支持业务。南京大学法学硕士、北京大学法学博士,2006年加入百度,曾担任法务部总监。2015年全职加入一亩田,负责后线支持业务。2021年负责产地创新业务,引入了多项生产和流通端的前沿技术。2022年开始,负责启动“沃众田”项目。 🎙️【本期主播】 张金,华创资本投资人 ⏳【时间线】 00:02:29 人生剧本转换:从上法庭到下农田 00:12:08 辣椒里的“爱马仕”贵在哪儿 00:17:12 一亩田如何用互联网手段解决农业问题 00:19:58 管理3000亩土地只要10个人? 00:23:04 农业生产者最大的困扰:种什么最好卖 00:35:46 一支笔到一把锄头的心理突破 00:38:26 基地农业定位:三新两沃 00:49:48 如何培育出辣椒里的“爱马仕” 📚【延伸阅读】 创·问|一亩田邓锦宏:瞄准“卖难”,All in 信息服务 🪔【温馨提示】 阅读每期节目完整文字稿,请移步微信公众号「华创资本」 【免责声明】 本播客所述投资相关内容皆以交流分享为目的,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市场预测、判断,或投资、咨询、法律等建议。
- 对话华夏基金陈斌:“A拆A”活跃背后,中国股市的中等公司陷阱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分拆上市意愿持续高涨。 截至目前为止,2023年有27家A股上市公司、11家港股上市公司宣布抛出分拆计划。据同花顺数据显示,今年成功分拆上市的公司有7家,其中A股4家、港股3家。 2019年底,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若干规定》,调整了包括盈利门槛、募资规模等在内的四项“A拆A”条件。此后,A股公司分拆成熟业务独立上市的案例就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分拆上市“目的地”也从主板、科创板、创业板不断扩展至北交所。 分拆上市被企业视为提升自身绩效或总体市值的选择之一。在华夏基金股权子公司总经理陈斌看来,“A拆A”这股潮流的背后是中国股市的中等公司陷阱。他观察到,中国上市公司的市值呈现“三角形分布”——从市值来看,大公司不够大,小公司不够小,大量的中等公司在中间地带艰难内卷,形成中国特有的“中等公司陷阱”。 近日,陈斌做客「牛白丁」,分享了他对于“中等公司陷阱”现象的观察和思考。此外,对于生物医药行业今年以来的技术、市场变化,陈斌认为企业的研发应该回到第一性原理,“导向那些具体的、未满足的临床需求,或者商业变现的场景,有现金流的企业才能不断造血,生存下去。” 🛋️【本期嘉宾】 陈斌,华夏基金股权子公司(华夏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斌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内科学专业,获博士学位。早期曾从事干细胞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工作,所在课题组于2005年收获了中国首个干细胞药物的IND。2009年加入华夏基金,先后担任研究员、研究组长、公募基金经理等职务。 🎙️【本期主播】 熊伟铭,华创资本创始合伙人 ⏳【时间线】 00:03:00 什么是中等公司陷阱 00:14:58 哥伦布探险的钱是股权还是债券 00:20:49 中等公司如何破除标签变成大公司 00:25:57 美国世纪金融大案带来的奖惩启示 00:34:03 市场需要长线资金、价值投资人参与其中 00:44:49 在美国巴菲特是小众,更大的比例是ETF 00:46:51 中国股票市场相比美国处于什么阶段 00:54:36 中等公司是陷阱还是机会 00:59:05 基于中国技术水平资本存量,人均GDP应该处于3万美元 01:10:44 出清就是要见血,不见血不叫出清 01:15:55 若满足中国 biotech 的野心,有可能把猴子做绝种 01:18:40 “合肥模式”不具备可复制性 01:21:06 创新的技术和方向是真正能改变社会的火种 01:24:09 脑机接口、减肥神药反应了资本市场的定价选择 01:34:13 有现金流的企业才能不断造血生存下去 【免责声明】 本播客所述投资相关内容皆以交流分享为目的,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市场预测、判断,或投资、咨询、法律等建议。
- 串台「BYM」:口述历史-创投二十年
这是一期与「Blow Your Mind(BYM)」串台的节目。 主播bro 和华创资本创始合伙人熊伟铭 wayne 是在 Stanford 校园偶遇认识。十几年来,从硅谷到国内,从朋友到在创业中的合作和支持。 bro、简里里联合创办的简单心理曾获得华创资本的天使轮、A轮投资。 节目这次在一个鸟语花香(大家可以在节目中听到鸟叫声)的环境中,回顾了每个人在一个精彩的创业时代背景下的经历,颇多感概。 ⏳节目中我们聊了: - Wayne 和 bro 在十几年前是怎么结识的 - Wayne 作为中国最早一批 VC 投资人,回述十几年来互联网和初创企业的发展 -硅谷那些 colorful individuals: Musk, Altman (openai), 还有智慧的老 Paul (PG) -职业经理人和 founders 的区别 📖【延伸阅读】 创·问 | 简单心理简里里:打造精神心理健康一站式服务平台 华创派 | 华创资本早期项目「简单心理」获1亿元B+轮融资 🎧 串台「BYM」 X 「津津乐道」:从无文案播客到无剧本创业 【免责声明】 本播客所述投资相关内容皆以交流分享为目的,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市场预测、判断,或投资、咨询、法律等建议。
- 艺术背后的商业逻辑: 莫奈画展成音乐剧市场“风向标”?
“一票难求”是很多人对于2023年演出市场的直观感受,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演出票务信息采集平台数据监测分析,仅在2023年上半年,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的场次就达19.33万场,与去年同比增长400.86%;演出票房收入167.93亿元,与去年同比增长673.49%;观众人数更是达6223.66万人次,与去年同比增长超10倍。 今年上半年,音乐剧等专业剧场演出场次也基本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2019年时,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被称之为“全英国近10年最佳”的英国国宝级音乐剧《玛蒂尔达》曾引进中国,一度备受关注。 近日,正值《玛蒂尔达》英文原版再次在中国演出之际,出品方、七幕人生创始人兼 CEO 杨嘉敏和资深剧迷、渶策资本创始合伙人胡斌做客「牛白丁」,畅聊音乐剧背后的艺术与商业逻辑。 🛋️【本期嘉宾】 杨嘉敏,七幕人生创始人兼 CEO 胡斌,渶策资本创始合伙人 🎙️【本期主播】 熊伟铭(Wayne),华创资本创始合伙人 ⏳【收听指南】 00:09:51 缘起:音乐剧启蒙 00:16:09 全球音乐剧发展节点:人均GDP一万美金 00:23:00 上海韭菜大厦:中国版折叠百老汇 00:33:06 音乐剧潮流迭代:从巨型音乐剧到概念音乐剧 00:37:41 中国音乐剧观众为何年轻女性居多 00:46:34 中国本土音乐剧创新还需时间积累 00:49:27 爆款制造机:伦敦西区的秘诀 00:54:22剧场的魅力、挑战:要给2000 个人同时造梦 00:59:12 业余观众到资深剧迷的进阶之路 01:06:34 内容品类商业化:爆款驱动,打造头部内容 01:14:28 日本四季剧团:艺术与经营的奇迹 01:27:35 国内音乐剧玩家的不同路线、定位 01:30:17 未来从娃娃抓起:80年代抓计算机,20年代抓音乐剧 【免责声明】 本播客所述投资相关内容皆以交流分享为目的,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市场预测、判断,或投资、咨询、法律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