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器
配器的核心理解: 第一,字面含义:配器是指给声部分配乐器。这就说明,在分配乐器之前“主要声部”或“结构因素”已经基本确立(注意措辞,是“基本确立”)。 第二,拓展意义:是指以“单维空间”到“三维”或“多维空间”的处理方式。 第三,配器的创造性,不在于“染色”和“渲”,而在于“染”。前者可以被看成是基于骨架声部的活动(可以看成是“看谱”或“背谱”),后者则在基于骨架声部和结构因素基础之上的“创造”(可以看成是“离谱”)。也有学者用“独立性装饰”和“非独立性装饰”。来形容配器理论中对于创造性思维“维度”的配器情况。
- 钢琴套曲
钢琴套曲又叫钢琴组曲,是大型钢琴作品的一种结构形式。其一般的特点是在统一的标题之下,用若干首钢琴曲来表达同一主题或多个主题。套曲中的各首钢琴曲可独立成曲,彼此的表演形式也往往不同,但它们之间的内容互有联系,在音乐方面既统一,又有变化,共同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
- 套曲形式体裁(托卡塔与赋格)
托卡塔 toccata 大多速度较快、节奏紧促,并对乐器演奏技术有所发挥。十六至十八世纪流行于意大利,通常由几个对比性的乐段构成。十八世纪在德国有进一步发展,自由奔放的特点更为突出。有时也用于赋格之前,相互形成对比,正如这首巴赫的管风琴曲《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十九世纪后大多以快速节奏贯穿全曲。 赋格开始时,一个声部先单独演奏出一个音调富于特征的短小旋律,叫做主题。接着,另一声部把主题移高五度或移低四度来模仿。好象是主题的答句,叫做答题。原来演奏主题的声部,这时演奏和答题相结合的对比旋律,叫做对题。赋格曲一般包括三个部分:呈示部、中间部和再现部。赋格的声部也象卡农一样可多可少,少则二部,多则七、八部,甚至包含更多的声部,一般是三、四部。
- 赞美诗
基督教的赞美诗是在礼拜仪式上颂唱以赞美上帝的诗歌。赞美诗的歌词内容为对上帝的敬仰、称颂、感谢、祈求等。曲谱多为高音、中音、次中音、低音四声部,可供合唱。另有为特定节日(圣诞节、复活节等)或特定事项(婚丧仪式等)谱写的诗歌。
- 交响诗
交响诗也称“音诗”,它是一种由李斯特首创的具有戏剧性、抒情性的单乐章管弦乐体裁,在构思上,或体现一个哲学思想,或体现一种诗的意境,或和一定的文学题材相联系。
- 查尔达什舞曲(小约翰·施特劳斯)
Csárdás,源自csárda,意为客栈。“查尔达什”是出现于19世纪中叶的一种匈牙利的民间舞蹈。其音乐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称“拉绍”(Lassú),速度徐缓而富于歌唱性,2/4或4/8拍子,这是男子独舞者出场时的音乐;第二部分称“弗里斯”(Friss),2/4拍。这段舞曲节奏鲜明,速度迅急而情绪热烈,用来伴奏男女双人舞。《查尔达什》这首曲子即以这一舞曲的典型特点写成,听到它,就好像在我们的面前展现出一幅匈牙利人民生活的民俗画面。这首曲子在音乐会上被广泛演奏,深受观众喜爱。
- 回旋曲与韦伯
回旋曲,乐曲形式之一,特点是表现基本主题的旋律部分,多次重复出现,其他几个次要部分插入其中,也就是插部。如主要部分为A,插部为B,C,D等,回旋曲的组成为ABACAD等。
- 行星组曲
《行星》组曲是一部由英国作曲家霍尔斯特创作的管弦乐组曲,有着丰富的表现手法,在科幻音乐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有着浓厚的历史背景色彩。
- 协奏曲(维瓦尔第特辑)
协奏曲,作为一种独特的音乐体裁,充分展现了独奏乐器与乐队之间的协同演奏之美。
- 前奏曲与巴赫
当前奏曲与巴赫相遇……
- 序曲(下)
《天鹅湖》是世界上最有名的芭蕾舞剧,也是所有古典芭蕾舞团的保留剧目。
- 序曲(中)
《轻骑兵序曲》和他的作曲家苏佩的故事。
- 序曲(上)
序曲是歌剧、舞剧等开幕前开幕演奏的短曲,在音乐情绪上感染听众或观众。
- 即兴曲
越于耳上的曼妙,走进即兴曲的世界。
- 随想曲(门德尔松特辑)
让我们在今天为这位伟大的音乐家献上崇高而真挚的礼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