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迟子建|一坛猪油:我的命运,与那坛猪油是分不开的
欢迎大家收听《书忽大意》第四期,本期我们和大家分享迟子建的《一坛猪油》。 《一坛猪油》创作于2008年,首次发表于《西部·华语文学》杂志。小说的背景设定在20世纪中期,东北地区的大兴安岭林区,故事开始讲述了“我”带着三个孩子以及一坛猪油前去寻找丈夫老潘的旅程。然而,这坛猪油的意外破碎揭开了一连串关于人性的故事。 迟子建的语言简洁而富有诗意,情节中充满了细腻的心理描写。人物的情感波动通过细致的场景刻画和内心独白得到体现,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 关于迟子建:出生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笔下的小说多数以其故乡东北为背景,《一坛猪油》即是其中之一。她曾讲到小说《一坛猪油》里部分情节的来源,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大兴安岭刚开发的时候,那里医疗条件比较简陋,当地的人生孩子经常有难产的,如果运到大城市,要很长时间,可能会有生命危险。于是就把产妇运到更近的前苏联,产妇在那儿生下孩子再回来,两国人民因此非常友好。(来源:《迟子建:我作品中的俄罗斯情结》)
- 汪曾祺|黄油烙饼:黄油烙饼是甜的,眼泪是咸的
哈喽小伙伴们好呀!拖更好几个月的书忽大意终于更新啦。很开心在这段时间里收到有些听友们的催更,这对我们这个小小播客来说,肯定是最大的鼓励和肯定。 提到汪曾祺先生,大家的思绪也许回到了初中语文课本上的那篇《端午的鸭蛋》。“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就这么简单的具体动作,把鸭蛋的油多又嫩的特点就描写出来了,可把课堂上饥肠辘辘的我给馋坏了,因此我对此印象非常深刻。 汪曾祺先生会吃,更会写吃,他写吃不可不谓是一绝。汪曾祺在自己的散文里提到一位评论家对他语言的评价,评价说的是汪曾祺的文字很特别,拆开看,每一句都很平淡,放在一起,就有味道。 其实汪曾祺的短篇小说成就很高,包括《受戒》,《异秉》,《大淖记事》,《黄油烙饼》等。今天我们分享的这篇的标题看着就很有食欲,大家饿着肚子来听的话就遭罪了。 03:30 故事主要内容 19:40 粉条和语尘对故事的理解
- 苏童|白雪猪头: 票证年代中的女性温情;超越“美好“的真挚;童年是写作的秘密?
这期我们来聊聊苏童的短篇小说《白雪猪头》。“白雪”和“猪头”,这两个毫不相干的意象,会发生什么样的碰撞呢?苏童说“童年是写作的秘密”,那么他的童年是怎么样度过的呢?余华评价这部作品:“超越了美好”,“美学是一种情感”。苏童是怎样用不美好的事物讲述令人动容的故事呢? 本期你将听到: 00:01:15 简单介绍一下苏童老师 00:03:42 母亲凌晨排队买肉,与肉铺女工起争执。 00:18:10 母亲上门求女邻居帮忙缓和与肉铺女工的关系。 00:23:05 母亲为了孩子们过年吃上新鲜猪肉而不辞劳苦,到头却是白忙活一场。 00:28:51 肉铺女工践行诺言,带来了白雪猪头。小说结束! 00:35:34 品读开始!童年视角,以及作家们为何热衷于写“童年”与“故乡”。 00:36:59 苏童小说里的香椿树街故事系列化。 00:40:25 “猪”在苏童小说世界的两种感情色彩。 00:41:33 苏童小说里的女性形象。 00:43:31 伪纪录片视角 00:44:23 我们生活在人情社会。 00:46:10 彩蛋 🥚 本期提到的苏童其他作品: 《1934年的逃亡》,《妻妾成群》,《茨菰》,《黄雀记》,《肉联厂的春天》,《拱猪》,《骑兵》,《刺青时代》,《红粉》,《西窗》。
- 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 你应该去认识外面的世界了
本期节目我们聊聊余华成名作《十八岁出门远行》,这真是一场荒诞不经、离奇怪异的远行...... 00:03:19: “我“孤身一人走在山区公路,“我“想找一家旅店 00:05:48: 高兴与后悔:被拒绝搭车后两种心情快速切换 00:07:48: 遇上一个让“我”捉摸不透的司机 00:13:24: 好不容易坐上的车竟然又抛锚了 00:14:54: 车上货物遭遇村民抢劫 00:20:16: “我“的背包被司机抢走 00:24:47: 文章荒诞在哪里? 00:33:36: 意象分析 当你年满十八,你能做的事情多了起来。你可以理直气壮去买酒烟,自由出入神秘的成人场所,去拥有一本驾驶证,去踏入一次向往已久的旅行。你开始被社会定义为“成人”,那么你该变得像个成年人,但终究内心的稚嫩无法一夜催熟。这两股相对的力量反复将你拉扯,你会兴奋,还是困惑? #文学 #小说 #余华 #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