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奇迹与文化共鸣
我们来更新啦! 1. 00:51 - 01:17: 提到《哪吒之魔童闹海》成为全球动画票房榜冠军,中国动画电影史上的里程碑作品,引发观众对电影现象级成功的兴趣。 2. 06:15 - 07:09: 讨论电影制作技术的突破,尤其是海妖场景的流体特效和粒子效果,展示了电影在视觉上的精良制作,吸引技术爱好者和动画迷。 3. 24:21 - 25:50: 深入探讨哪吒与敖丙的“双生火焰”关系,以及电影如何通过角色塑造传递合作共赢的理念,引发观众对电影深层主题的思考。 本期播客围绕《哪吒之魔童闹海》展开,从多个角度探讨了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主要内容包括: 1. 票房与技术突破: 电影成为全球动画票房榜冠军,刷新了中国动画电影的票房记录,突破了120亿票房,预测将达到150亿至160亿。 电影在制作技术上的突破,尤其是海妖场景的流体特效和粒子效果,展示了中国动画在视觉上的精良制作。 2. 故事与角色塑造: 电影通过三次打妖的情节,展现了哪吒的成长与反抗精神,尤其是与敖丙的“双生火焰”关系,传递了合作共赢的理念。 角色塑造上,哪吒的叛逆形象与敖丙的冷静形成鲜明对比,申公豹的复杂性也引发了观众的共鸣。 3. 文化价值与社会隐喻: 电影通过无厘头幽默和精良的制作,淡化了对其权力反讽和人性厌恶的表达,适合在节日氛围中观看。 电影中的社会隐喻,如对体制和权力的批判,引发了观众对现实问题的思考。 4. 未来展望: 电影的成功为中国动画电影的未来带来了希望,但也指出中国动画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观众对第三部的期待,尤其是对封神大战的恢宏场面和更多角色的期待。 本期封面:电影宣传封面 本期BGM:就是哪吒-潇然
- 《好东西》:在幽默与细腻中寻找生活的真谛
电影中的女性角色非常立体,打破了传统刻板印象,展示了女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许多观众表示,这部电影不仅适合女性观看,也非常推荐男性朋友来看,因为它传递了许多关于性别平等和尊重的信息。一部被观众誉为“让人哭着笑笑着哭”的佳作。导演邵艺辉以其独特的幽默细腻风格,通过主角单亲妈妈王铁梅和邻居小叶的故事,展现了女性友谊的力量。电影深刻描绘了女性在现代生活中的坚韧与挑战,以及她们如何在社会压力下寻找自我与支持。影片中的真实对话和生活场景,以及对女性角色的深刻刻画,引发了观众对女性生活状态的深思,同时提供了对理想化生活的反思。 注意:算剧透了,剧透了,剧透了,重要事情说三遍。 本次播客内容还算轻松o,希望大家开心点啦。 碎碎念:周日花重金50元又看一遍,周末人多,笑声更多更大。小孩是梅婷女儿演的,可太像了 演的也太好了,现在小孩儿好多都这样吗?我们教育孩子要真实不撒谎,可大人呢,社会呢,更要以身作则呀。如果有想让小学孩子作文提高一下下 可以找找看崔永元崔老师当年一档《名师学堂》哦。另外这部片子对话内容 语言非常密集,对于水海刑冲相位来说是很不适应,脑子跟不过来这狂灌进的信息,看完会有很累的感觉,碰到这种只关注主线就好。 本期封面:电影宣传封面 本期BGM:纯背景轻音乐
- 《隐藏的自我》与最聪明的人共同进化
“每个人的内心之中都有另一个自己不认识的人”--卡尔·荣格 本次是关于《隐藏的自我》一书的深入讨论,涉及作者大卫·伊格曼的多重身份、书中对大脑和意识的探索,以及无意识对人类行为和决策的影响。讨论内容包括时间感知、记忆、意识与无意识的合作、内隐记忆、自我保护机制、吸引力的形成、依恋与爱情的生物学,以及人类行为的不可预测性。 时间线: 1. 01:40 - 作者大卫·伊格曼的传奇人生和《隐藏的自我》背后的故事,如何从童年的一次意外开始了他的科学探索之旅。 2. 02:23 - 描述作者亲身体验重力蹦极,以研究极端情况下的时间感知,揭示了人类在危急时刻大脑如何工作。 3. 07:36 - 探索意识和无意识的关系,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和决策,特别是“意识只是大脑活动的旁听者”这一观点。 4. 16:00 - 瞳孔实验揭示了无意识如何影响我们的审美偏好,以及我们对美的认知背后的生物学机制。 5. 37:18 - 讨论社会依恋与爱情的生物学根源,包括草原田鼠的一夫一妻制和人类基因对忠诚度的影响。 6. 40:45 - 汗衫实验揭示了人类择偶过程中无意识如何通过气味选择伴侣,以及免疫系统兼容性在伴侣选择中的作用。 ps:理性也可以变得很感性,理解感性中的理性让我们更加丰富多彩,本期如有不足之处,请多多指出,谢谢大家关注。 本期封面:帅气的作者大卫·伊格曼 本期BGM:纯背景轻音乐
- 甜蜜陷阱:戒糖为何成为一生的功课
哈喽👋大家好。本期播客我们一起来聊聊“戒糖”,这不仅是为了身材管理,更是为了健康的长远打算! 其实,戒糖并不是完全拒绝糖,而是学会辨别并减少不必要的“隐形糖”和过多的精制糖。 科学研究告诉我们,糖的摄入与皮肤衰老、慢性病风险等健康问题息息相关。我们在节目中讲解了如何在不过度苛求的情况下,逐步减少糖的依赖,享受更健康、平衡的生活。 戒糖的核心是聪明吃糖:逐步减少精制糖,保护身体不受“甜蜜杀手”的侵害。 跟着这期节目,找到适合自己的“轻松戒糖”方法,让身体和味蕾都满意!😊 戒糖节目完整精华时间戳和亮点💡 0:20 - 开场介绍:关于科学戒糖 “戒糖不是简单的拒绝糖,而是找到更科学、更健康的饮食方式。” 1:22 - 糖与健康的关系 “过多糖分摄入可能导致血糖调节失衡,增加多种慢性病的风险。” 2:01 - 戒糖的真正含义 “戒糖不是完全隔离糖,而是提防快消化碳水和游离糖,享受合理饮食。” 4:07 - 工业化食品中的糖隐患 “工业化食品里的隐形糖成分极多,是健康的大敌。” 6:03 - 戒糖不会导致营养不均衡 “我们的身体需要的是复合碳水,而不是精制淀粉或游离糖。” 10:23 - 抗糖化与皮肤健康 “戒糖有助于延缓皮肤衰老、保持皮肤状态,也是护肤重要一步!” 17:12 - 影响青少年健康的高糖饮食 “高糖饮食不仅影响健康,还可能在早期就埋下慢性病的隐患。” 24:16 - 戒糖的核心技巧 “合理分配饮食,逐步减少甜味依赖。” 40:45 - 科学戒糖餐盘法则 “餐盘划分三部分:蔬菜、蛋白质和主食,主食应是全谷物或豆类。” 57:17 - 减少高糖饮料的摄入 “从碳酸饮料、果味饮料到奶茶,高糖饮料是健康的隐藏杀手。” 💬阿鱼碎碎念:又是一天暴更两期😎《戒糖》这本书算是我营养科普读物启蒙书之一,读完书后我更自觉更有意识去控制生活中的添加糖摄入。希望也能帮助到大家!需要营养食谱的可以添加我们的微信号哦~
- 《适度的防御》1-10讲:心灵盔甲的秘密与防护
哈喽,大家好!👋 本期介绍的是曾奇峰老师《适度的防御》(1-10讲),一本深入剖析各种防御机制的书籍。防御机制是我们应对压力时的心理反应,包括情感隔离、反向形成等,能够帮助我们缓冲生活中的情绪冲击。 但如果我们固守某种防御机制,让整个人丧失灵活圆融,“防御机制”也会限制住我们。所以我觉得防御机制有时候挺像一个“心灵盔甲”,认识它了解它,也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书中从自我保护到人际关系修复,都有特别实用的建议。如何调整自己和他人的心理边界,保护自己又不会过度疏远他人,对于在意情绪健康,想打开视角自我成长的朋友们,都可以从这本书获得收获和启发。😊 精华时间戳和亮点💡 0:23 - 开场介绍:关于“适度防御” “适度的防御让我们活得自由又愉悦,不必为了安全感而牺牲幸福感。” 2:06 - 防御机制是什么? “每个人的自我保护方式都不同,有些方式让我们更自由,而有些则会变成我们生活的枷锁。” 3:39 - 情感隔离:让情绪不过度牵绊自己 “情感隔离是心理保护伞,给自己一点距离,就是给情绪一个出口。” 6:30 - 不同防御机制的成熟度 “越成熟的防御机制,越能让我们平静地应对情绪,不被冲击左右。” 7:47 - 父母与孩子间的“投射”效应 “孩子的表现往往是父母潜意识的镜子,有时他们承载着我们自己都未曾觉察的情绪。” 10:37 - 仪式行为:强迫症与情感隔离 “仪式感有时是情绪的‘隔离带’,通过行为缓解内心的波动。” 17:17 - 反向形成:说不喜欢,心里却悄悄在乎 “内心的真实想法可能就藏在反向行为中,‘越不在意’或许就是‘越在意’的另一种表达。” 24:17 - 割草机型父母:过度保护的潜在影响 “父母替孩子清理一切障碍,等于无声地告诉他们:‘我不相信你可以应对困难。’” 28:22 - 扩大觉察的范围,提升生活质量 “觉察就像开灯,灯光越亮,我们看得越清,生活也越自在。” 30:07 - 苏东坡和佛印的投射故事 “你眼中看到的世界,映射的就是你内心的模样。快乐的人眼中到处是鸟语花香,而忧愁的人只看到阴霾。” 32:23 - 投射的无处不在与边界模糊 “边界模糊的人更易把自己的情绪投射到他人身上,这就是为什么你眼中的‘问题’,其实是你内心的倒影。” 34:56 - 自我攻击与言语情绪的投射 “当我们带情绪去diss别人时,有时其实是在攻击自己未解的情绪结。” 37:11 - 易经的投射:每个人看到的都是自己 “经典不只是传递知识,更是一面镜子,映射出我们内心的丰富与匮乏。” 40:02 - 认同与防御:21世纪的心理议题 “认同自己是谁,是现代人最大的挑战;每个人都在变化中寻找自己。” 43:43 - 青春期早期恋爱与人格健康的关联 “青春期的情感尝试,是一种成长练习,为日后的关系健康打下基础。” 47:47 - 权威认同:当善良的人做了坏事 “权威不一定总是正确的,追随它的善良人若不自省,也会被带入歧途。” 50:12 - 自我功能意志:如何释放被压抑的能力 “自我压抑不仅抑制了天赋,也让人误以为自己能力不足。你以为的‘做不到’,其实是心里的一道无形墙。” 51:40 - 性别偏见与“催眠”:女生学不好数学? “所谓女生不擅长理科,是一种社会催眠,打破偏见,让能力超越性别。” 52:28 - 过度投射的危害 “投射能让我们在自我防御中误判他人,但过度依赖这种防御,反而会限制我们对现实的真实感受。” 53:19 - 自我功能的退行:行为化的情绪表达 “如果我们不能用语言表达内心,就可能用行为来宣泄,而退行就是心理的回避术。” 💬阿鱼碎碎念:距离向东10月8日发布的11-23讲,已经过去了大半个月,本期节目才姗姗来迟。😢主要内容在9月底已经剪辑好了(9月开天窗,没有更新过一期,是因为摆烂了),但总因为各种事务耽搁。10月底,一切变化了,那我们就重新出发😊
- 正念的奇迹:一行禅师教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平和
“如果你正在寻找一种方式来提高你的专注力,减少焦虑,或者只是希望更深刻地感受生活,那么这次播客将为你提供宝贵的洞见和实用的方法。无论你是正念的新手还是资深实践者,都能从中获益匪浅。” ps: 我们将于下月招募6名线上对正念感兴趣的学员和我们一起做为期八周,每周一小时正念练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和我们联系哦。 图片:阿鱼和我看话剧时中场休息拍摄
- 《心灵的防御与成长:从退行到升华》--11讲-15讲
我们本次主要讨论了心理防御机制中的退行与升华、进食障碍、心理治疗中的阻抗等话题。 1. 00:00 - 00:11:开场介绍,欢迎听众并简述本期主题为“适度的防御”。 2. 00:23 - 04:51:详细讲解退行与升华,包括网络游戏中的退行、进食障碍的具体案例及其治疗难度。 3. 05:03 - 07:37:进一步讨论心理防御机制中的过度说话、利比多的概念及其在心理分析中的重要性。 4. 48:51 - 54:55:深入探讨心理治疗中的阻抗现象,包括阻抗的多种形式及其对治疗过程的影响。 5. 55:44 - 56:12:总结本期内容,预告下一期将讨论营养学相关话题,并结束播客。 这篇播客通过具体的案例和理论解释,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心理防御机制,同时也强调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 《曾奇峰的心理课》Part 2:关于安全感、分离焦虑等问题
哈喽,大家好!欢迎来到本期节目,我们继续分享曾奇峰教授著作《心理课》的读书感悟。😊 我们探讨了安全感的来源、分离焦虑对亲子关系的影响,以及身心疾病和心理咨询之间的关联。还深入探讨了集体生活如何影响安全感,以及熬夜背后的心理动机。 希望这期节目能带给一些启发和思考。💡 * 00:40 安全感的来源:探讨安全感的定义,以及童年经历和人格特质如何影响安全感。 * 03:55 隔代带娃的挑战:分析隔代抚养的普遍现象,以及可能对孩子安全感造成的影响。 * 05:20 过度担心与诅咒:父母对孩子的过度担心可能反而会降低孩子的安全感。 * 07:33 恐吓教育的影响:在恐吓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如何建立自己的判断力? * 11:26 集体生活与安全感:集体生活如何提供安全感,以及个体在其中的体验。 * 12:53 放飞自我的孩子:分享孩子在没有父母监管时的行为,探讨背后的原因。 * 15:38 熬夜是一种自我虐待:分析熬夜背后的潜在心理动机,以及如何改善。 * 18:01 早睡早起可能并不适合每个人:每个人的睡眠节律不同,早睡早起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 21:08 分离焦虑:探讨分离焦虑的表现,以及父母潜意识里对孩子成功的复杂情感。 * 29:08 心身疾病:介绍身心疾病的概念,并列举了部分常见疾病。强调心理因素在疾病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阿鱼碎碎念:今天猛更两期!☺️虽然也没有谁在期待我们的节目,但是录了就是要更新!今天看到向东更新了最新一期,就麻溜搞定剩下的内容(拖了,没有人催更就是放纵)🐒
- 30+,是时候聊聊冻卵了
哈喽👋大家好~本期播客节目迎来了本播客第一位嘉宾阿洁👏,与大家共同探讨30+女性关注的冻卵话题。节目中,有关冻卵的科学原理和流程、在不同国家/地区的费用和成功率,还有讨论冻卵对身体可能产生的影响。此外,还延伸探讨了社会对冻卵的接受度、伦理问题以及冻卵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最后,嘉宾们分享了各自对冻卵的看法和建议。 精华时间戳✨: * 01:06:科普冻卵的科学原理,包括正式名称、所属范畴、发展历史以及技术原理。 * 02:08:介绍冻卵的具体流程,包括术前检查、促排卵、取卵手术和卵子冷冻。 * 05:08:对比冻卵在日本、美国和中国的费用差异,发现日本冻卵费用相对较低。 * 06:37:分享冻卵的成功率数据,包括卵子复苏率、受精率、移植成功率以及最终妊娠率。 * 09:16:讨论冻卵对身体可能产生的影响,包括促排卵药物和手术带来的风险。 * 13:55:探讨社会对冻卵的接受度,认为90后和80后对冻卵技术的接受度较高。 💬阿鱼碎碎念:这期节目拖了很久,从7月底延迟到了8月中下旬才发布。期间我去了一趟北京培训,跟向东一起录了一期(就是先发布的第8期)。回来总以其他事情优先级排在这期内容的编辑之前✍️,察觉到自己存在阻抗。因为第一次邀请了朋友,所以想好好剪,导致越拖越久哈哈。希望本期节目能给大家带来一点帮助😊 本期封面:绿色植物图 本期BGM:快乐的小孩🎉
- 《曾奇峰的心理课》发现自我,理解他人,改善关系
本期整体氛围是轻松而深入的,旨在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心理学概念,并将这些理论应用于个人成长和日常生活中。通过对话形式,主持人提供了对复杂心理学议题的易于理解的解释,并鼓励听众进行自我探索和心理健康的自我提升。 1. 精神分析理论讨论 (03:00 - 06:00)探讨书中提到的精神分析理论,如自恋、退行等。 2. 自我探索与个人成长 (06:00 - 08:00)分享如何通过阅读书籍促进个人成长和自我探索。 3. 关系洞察与情绪管理 (08:00 - 10:00)讨论书中关于洞察人际关系和情绪管理的内容。 4. 亲密关系与亲子关系分析 (10:00 - 15:00)分析亲密关系和亲子关系中的心理学议题。 5. 情绪密码解读 (15:00 - 20:00)讨论情绪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和情绪管理方法。
- 《九龙城寨之围城》:名字很烂但电影很好,古惑仔的温情英雄梦
哈喽👋欢迎大家来到本期的聊天室💬今天我们将带你走进香港电影《九龙城寨之围城》的世界。 🎬九龙城寨,一个曾经存在于香港的“三不管”地带,见证了无数的故事和传奇。这里曾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电影不仅展示了九龙城寨的混乱和破败,更通过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展现了那里人们的热血和温情。 ✨《九龙城寨之围城》成为香港电影史上票房第二,更入选了戛纳电影节的午夜展映单元。电影的成功,不仅是对九龙城寨历史的一次回顾,更是对香港电影文化的一次传承和发扬。 如果你对九龙城寨的历史感兴趣,或者对这部电影有独特的见解,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让我们一起探讨,一起感受那段历史,那些人物,那些故事。😊 ✨本期时间戳👇 1. 00:35 - 向东分享对《九龙城寨之围城》的第一印象和观影体验。 2. 01:51 - 讨论粤语电影对广东观众的天然吸引力及电影带来的惊喜。 3. 03:52 - 九龙城寨的历史背景介绍,从宋朝到清朝覆灭后的权力真空期。 4. 05:25 - 描述九龙城寨的犯罪温床和居民生活的艰难状况。 5. 07:01 - 电影中人物塑造的深刻性和生活气息的讨论。 6. 10:31 - 电影如何超越动作片的范畴,展现丰富的内涵和英雄梦。 7. 13:07 - 讨论电影中的情感爆发和角色之间的人文关怀。 8. 15:38 - 电影在戛纳电影节上的影响和对香港电影传承的意义。 9. 22:24 - 探讨电影中角色的心理活动和深层次的人物关系。 10. 32:29 - 播客结尾,分享电影给听众带来的快乐和对生活的感悟。 本期编辑:阿鱼 本期封面:图源水印 💬碎碎念:录好耽搁了好久才有空剪辑,我把一个多小时都剪掉了😅一些“粤韵风华”部分都咔嚓剪掉了哈哈🤬姐妹聊天思维非常发散,希望大家能听懂哈哈
- 拥抱阳光,告别emo——探索情绪平衡的艺术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emo已悄然成为我们共同的语言。面对工作压力、社交焦虑或是自我价值的质疑,你是否也曾在emo的漩涡中挣扎?我们邀请你加入这场心灵之旅,一起学习如何通过身体语言提升自信,通过运动释放快乐荷尔蒙,通过专注当下平复内心波澜,以及如何在倾诉与书写中寻找到心灵的慰藉。 1. 00:13 - 01:21主题引入:emo状态的定义与背景。 emo被视为一种网络流行语,代表的是颓废、低落、不开心或抑郁等负面情绪。 强调emo虽是情绪表达方式,但长期处于emo状态可能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2. 02:42 - 04:08向东分享个人容易产生emo情绪的时刻。 包括饥饿时、工作困扰、堵车、季节性情绪波动、生理周期、他人优秀引发的羡慕,以及他人评价的影响。 3. 04:33 - 05:33阿鱼提及通过食物营养学研究和健康食谱改善情绪。 讨论了早晨避免使用手机以防止信息过载造成的emo,以及长时间刷手机后的负罪感和失控感。 4. 16:31 - 19:01讨论在社交场景中与他人比较可能引发emo,特别是与网络上展示的成功人士对比。 提倡关注自身优势而非他人的长处,避免不合理对比。 5. 35:31 - 42:17分享了彭凯平教授提出的八个应对emo的方法,包括平稳呼吸、嗅觉调节、抚摸自己、抬头挺胸、规律运动、专念、倾诉,以及在情绪管理中自我对话的重要性。 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掌控自己的情绪,将emo转化为成长的契机。让我们携手,用行动点亮生活的每一刻,让emo无处遁形!
- 《玫瑰的故事》终章:我们看到绽放的更多可能性
👏欢迎来到本期的聊天室!💬《玫瑰的故事》完结收官啦!本期节目我们继续深扒这部剧,聊聊那些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和剧情👇 坚韧果敢的黑玫瑰苏苏走出阴影,风情万种的红玫瑰潇洒自如,我们的黄玫瑰小姐痛失灵魂伴侣后仍无惧无畏,三朵玫瑰在经历不同的人生故事后,完成自我迭代继续走在灿烂的人生大路上💛 0:42 该如何归类玫瑰、苏苏、和Tina呢? ✨玫瑰✖️苏苏,两人的cp才是真的! 01:40 玫瑰哥哥人设坍塌,人生的走神时刻 ✨心猿意马的时候,通过另外一个人看清自己的内心 02:53 苏苏心门开启与自我救赎之旅:从理智封闭到拥抱爱与成长 ✨黄家人的温暖陪伴,给予苏苏充足自由和尊重 ✨为被继父猥亵的小女孩撑伞,救赎青春期的自己 05:14 面对被继父侵害的女儿,苏苏妈妈选择沉默否认,她被怎样的“牢笼”困住? ✨人言可畏的乡情社会,苏苏勇敢打破困局 ✨“你是我血液里的病毒”,但精神上的弑母 希望所有人知道,你永远有力量去拯救你自己 09:18 绝症哥倍速上线走剧情,玫瑰迎来生死诀别 ✨开幕式秒变密室逃脱,灵魂伴侣隔空交流 ✨好的伴侣会让你做自己也畅快(此处拉踩前夫哥 ✨虽痛苦但必须的死亡教育,遗忘才是生命终点 13:00 每个人都有自己要爬的山,我们答应的只有自己 ✨哭着接受生命无常,也是对不留遗憾执念的补偿 ✨黄爸爸箴言:不与基因、人性、命运对着干 15:24 Tina:接受任何可能性的发生 ✨离婚并不是因为不爱,异地分隔还双方自由 ✨勇者爱过但仍会跳入爱海,去享受心动的感情 18:23 玫瑰最宝贵的运气,不是做富太太 ✨感情的苦并不廉价,也可以是养分 ✨积极心理学解读:拥有对自己人生的解释权 ✨人生中最不遗憾的事:是成为自己 20:44 影视剧深情男设骗局,男性再婚考虑清单 ✨失恋是男的像过敏感冒,女的像骨折? ✨现实里再婚男性考虑性需求、财产分配 21:35 方协文你最火,但你最应该看心理咨询师 ✨自卑翻风浪,操控失人心 ✨在商业世界大获成功,在家里也不能横行霸道 ✨善意比敌意更能解决问题 25:40 分享观剧成长感悟 ✨人生四十岁之前都是在做调研 ✨有坚持到底的决心,也要有失接受失去的勇气 ✨时间和世界都是你搭建的,其他人才是你的npc ✨“我完全而绝对地主持着我” 27:21 💬Free Talk 观剧后想做的事情 “想跟热烈的黄亦玫谈恋爱” “想喝酒,保持微醺,人生不必时时刻刻保持清醒理智” “故意保留做饭不好吃的人生缺点” 🤔️延展疑惑:好奇男性观众如何看待《玫瑰的故事》?欢迎留言探讨!! 🌟女性意识觉醒与男性婚恋观的滞后,多点女性视角的作品,我们需要更多的善意和互相理解 💛 沃尔特·惠特曼的《大路之歌》 💛 《大路之歌》是美国诗人沃尔特·惠特曼的著名诗作,它收录于他的代表作《草叶集》中。这首诗歌以自由诗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旅行、自由、民主和个人主义的热爱和追求。以下是《玫瑰的故事》摘选台词👇
- 《玫瑰的故事》里方协文让你生气了吗?苏苏呢?
【倾听情感深处,探索人生百态 ——《鱼向东游》深度对话精选】 在这个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每一个选择背后都藏着不为人知的纠葛与考量。本周,《鱼向东游》带你深入剖析情感世界的细腻纹理,通过黄玫瑰与方协文的故事,透视现代人在爱情、家庭与自我价值追寻中的复杂心理。 🌟 情感迷宫,真爱何寻? 当心理学遇上深情追求,方协文的默默守护与自卑挣扎,如何在黄玫瑰心中激起涟漪?从浪漫邂逅到婚姻围城,他们的故事,或许正是你我情感路上的一面镜子。 💔 家庭与自我,何以平衡? 重男轻女的观念、婆媳间的微妙博弈,黄玫瑰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自我?她的父亲,一位温暖而开明的形象,又如何给予她坚持自我价值的力量? 🛡️ 安全感的来源与代价 苏苏的独立购房,不仅是物质的依附,更是心灵深处的安全防线。她的防备,是对过去的伤痕累累,也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预设。如何在信任与自我保护间找到平衡点? 🤔 伤痛与成长,共情的力量 每一次情感的展露,都是一场勇敢的自我挑战。我们谈论伤疤,不是为了沉溺于痛苦,而是为了学会与之共存,甚至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如何在脆弱中寻觅坚强,让心灵的鳞片成为保护而非隔阂? 🎥 剧情之外,生活之内 《玫瑰的故事》不仅是一部剧情的解析,更是对现实生活情感纠葛的深刻探讨。从角色的每一个选择,到家庭观念的碰撞,再到个人成长的反思,每一次对话都是对现实的镜鉴,让你我在故事中看见自己的影子。 🌈 加入我们,一同成长 精选时间戳: **00:33-01:57** > 讲述黄亦玫和方协文的感情故事,从相识到结婚再到婚后的矛盾。 **02:04-02:57** > 描述方协文追求黄亦玫的过程,包括默默守护和制造浪漫惊喜。 **29:50-30:57** > 探讨重男轻女的家庭观念,及其在剧情中的表现和现实社会的反应。 **37:25-38:25** > 讨论苏苏对黄亦玫的劝解,质疑她在感情中的选择,并引发观众共鸣。
- 《玫瑰的故事》:因刘亦菲打开的电视剧,好像照见了镜子
哈喽,欢迎来到本期阿鱼和向东的聊天室!💬最近热播剧《玫瑰的故事》大家看了吗?本期节目聊一下观剧心得,刚开始被刘亦菲颜值吸引的追剧,最终被剧中多样的感情模式吸引😍 有原生家庭的相处日常,初恋的甜蜜和心碎💔还有对感情和事业不同选择看法?一起来打开玫瑰的感情故事书吧📖! 🌹《玫瑰的故事》剧情简介:该剧讲述了出生于书香世家的黄亦玫(刘亦菲饰)从小展露艺术天赋,初入职场便受到重用,并与合作伙伴庄国栋(彭冠英饰)相识相爱。 然而,两人最终错过彼此。这段职场磨炼让黄亦玫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清晰的规划,决定重返校园求学深造。毕业后,她与学长方协文(林更新饰)步入婚姻殿堂。 时间戳: * 02:25 小红书要改名小菲书?到处都是刘亦菲的美照! * 04:13 黄亦玫被误会成第三者,还被妈妈掌掴🥺 * 06:12 黄亦玫缘何爱上TA? * 07:32 有底气任性恋爱,原生家庭真的很重要! * 09:22 一见钟情为什么总是BE? * 12:40 下雨天表白好浪漫,剧中人的甜蜜爱情让人心动 * 15:40 女生搞事业还是搞男人? * 17:23 富家女晓荷爱情故事让人唏嘘,门当户对真的很重要吗? * 19:31 事业型女强人也会有脆弱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