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喂!还有人在关心奥斯卡吗
💡嘉宾:孔老师(@做着学生的孔老师) 🎙️主播:迟斌|史炎 “加小助手微信号【BlockA_BlockB】,拉你进听友群” 今年1月,第97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收视相比去年下降了100万(7%)。看看开年以来的电影市场,让人不禁发问:是奥斯卡不行了,还是电影不行了?我们请到「什么电苔」的主理人孔老师,挖一挖全美电影最高奖的知识点。 作为深耕电影类播客多年的北美留子,孔老师不仅揭开奥斯卡年均60岁陪审团的神秘面纱,而且为我们找到了几扇获奖的“后门”,只是还要画上一点“小钱”~本期节目更有奥斯卡新动向全面分析:传统电影生态遇上流媒体崛起;亚裔电影人冲上国际舞台;少数群体参评要求新规......来展开聊聊那些电影奖大瓜!! ⏰时间轴———— 03:39 奥斯卡收视低迷,首年网络直播还被掐断? 08:40 关注当下性、关注性少数,正在多元化的奥斯卡 11:00 华人元素越来越多原来早有伏笔 14:00 豆瓣6.4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凭啥 17:38 小金人够权威吗?揭秘平均60岁的评审团组成 21:39 做公关、包影院、送度假,奥斯卡的“后门”这里开 26:28 三千万美元公关费,这奖有这么值钱? 32:21 奥斯卡的颁奖“潜规则”:尽量入围,拒不颁发 42:00 “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的性质区别 46:41 两大名梗:爱乐之城颁错、威尔史密斯掌掴 49:49 开场主持定调性,奥斯卡别端着了! 54:37 获奖电影挖宝:纪录片、动画长片值得一看 1:03:55 亚洲电影节粗盘点,奥本海默拿过金鸡奖 1:06:10 电影节值得去吗?和颁奖礼有什么区别? 1:11:25 电影或许没有那么被需要,但也不会真正消亡 剪辑:苍原池 整理:迟斌、苍原池
- 戏如人生全看缘分,人生如戏先得回本
💡嘉宾:马俊丰 🎙️主播:迟斌|史炎 “加小助手微信号【BlockA_BlockB】,拉你进听友群” 本期我们和舞台剧《繁花》导演马俊丰聊聊戏剧生态。他自称“非职业导演”,合作过袁弘、海一天,从话剧做到昆曲;一期节目下来,完完全全粉碎了“导演都是控制狂”的刻板印象。话剧演员比影视演员更高级?非科班演员除了跑龙套还有出路吗?导演在剧组的权利有多大?马导为我们打开导演视角,揭秘大幕背后演员的崩溃大哭、经费的精打细算和千人千面的排戏法则。 除了昆曲的古典向往,还有《繁花》的上海话对白,马导用川菜里加着辣的本帮菜来比喻创作的文化多样性。剧组通过处理《繁花》原著,在舞台上如何表达“侬”,如何演出“不响”,成功使上海的文化语境让所有观众细细品味。 抢不抢得到票另说,但听完这期,你一定找到舞台暗处的乐趣。 ⏰时间轴———— 03:12 当年本科学表演只是一个职业选择 06:49 “好演员”成长像配电脑,而王宝强是倒推式的学习 11:44 明星都是意外,大家还是想成为表演艺术家 13:47 话剧演员不一定是演技天花板,演电影也很难 22:37 挑演员很玄学,要看眼缘 26:33 马导的身份认同:我不是职业导演 30:32 审剧本、挑演员、盯预算,揭幕导演日常 40:18 导演个人追求建立在商业的基础上 42:37 60%以上的导演对配乐没有任何感觉? 47:23 评价一个导演好不好,看诚意 55:40 啃不动细糠?由浅到深话剧入门流程奉上 57:45 能省省、该花花,干艺术也要对投资人负责 01:02:35 去戏剧节做一个梦,看不看得懂不重要 01:10:17 《繁花》一轮十场演出,每场完全不一样 01:11:59 坚持演沪语对白,是质感是生命力 01:18:16 上海文化:沉默是更大的尊重和包容 01:20:16 《繁花》电视剧版和舞台剧版是平行世界 剪辑:苍原池 整理:迟斌、苍原池
- 一脚油门开出去,人生就是能“站起来”也能“坐下去”
💡嘉宾:柳爽(@叫我里昂先生) 🎙️主播:迟斌|史炎 “加小助手微信号【BlockA_BlockB】,拉你进听友群” 《漠河舞厅》的作者,学交通管理的前警察,民谣音乐人柳爽,在去年花四个月自驾219国道,并自己拍摄了微纪录片《万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是我们小时候读书的时候都会被教诲的。可是身在时代洪流之中我们,并不一定有幸运完全由自己决定啥时候行路万里,啥时候阅读圣贤。虽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可面对家庭期望、职业选择等人生大事,处理每一个具体事务时,我们未必有想象的那么自如和坚定。人生恐怕就是在一次次的选择中度过的。三个人一起聊天,谈人生的一个一个选择瞬间,不禁感慨万千,“人生嘛,就是一脚油门先开出去“。面对那些时刻,要有“站起来”的勇气,也有要“坐下去”的能力。 ⏰时间轴———— 02:00 一万八千公里自驾,219国道之西部壮行 08:25 初三夏令营旅行,拍了九百多张照片却没敢拍自己 11:33 随走随拍纵火大妈、野生广西人、越南后裔、神秘天琴的故事 20:57 旅途最后一千公里,车里在放《老鼠爱大米》 25:17 东南亚旅行路上必经的“三蹦子”奇缘🛺 27:49 爱喝酒来西藏吧!缺氧即是微醺! 30:15 点开《漠河舞厅》,广西小伙:你唱的也挺好 36:00 上节目很紧绷,想唱别的歌想证明自己 41:33 数学老师家长养出来的孩子都挺内敛 44:17 对民谣的认识?“豆瓣民谣”是什么? 49:09 30岁前也曾“为赋新词强说愁” 51:53 辞职做音乐、和父亲冷战,过去的事曾写成歌却不再唱了 01:05:01 自学维语当警察,打断上海领导:请说普通话 01:12:37 北京演艺圈试水:在家里请客吃饭,吃完把群聊退了! 01:19:31 怎么处理面前的内耗和纠结?一脚油门开出去! ⬆️四月开始的「序章」春巡,期待现场见! 剪辑:苍原池 整理:迟斌、苍原池
- 演员王大陆涉嫌杀人未遂?仔细捋一下事件始末
🎙️主播:迟斌 “加小助手微信号【BlockA_BlockB】,拉你进听友群” 这一期比较特殊,由主播迟斌单人录制。这几天的文娱新闻头条是王大陆涉嫌杀人未遂。如此标题,十分惊人,不出意外上了热搜头条。是否真的是“杀人未遂”,还是新闻博眼球呢? 今年二月有人举报王大陆涉嫌逃兵役,警方上门扣留了王大陆的手机,并在手机中发现了去年的一段视频,牵出了一段案中案。原来去年,王大陆在打车时与司机发生口角,于是“道上”的朋友找到了司机,并且狠狠地教训了一顿,拍摄了视频发给王大陆。王大陆留存了视频,并向朋友炫耀。当时由于司机找不到施暴者的线索,于是案件无法侦办。今年在手机里找到的视频,证实了这起案件。警方顺藤摸瓜,以教唆伤害和违反个人信息的指控逮捕了王大陆。据台媒最新报道,目前王大陆已经被保释,并将于三月开始服兵役。 整个事件,有一些蹊跷的地方。今天我们基于公开的新闻信息,来把事件的始末捋一捋。 你喜欢这样的加更节目形式吗?请在评论区告诉我们,以后是否要多尝试这样的形式。 剪辑:苍原池 整理:迟斌
- 这个电子乐器开山鼻祖没见过真不怪你
💡嘉宾:李国弘(@摔角王李国弘) 🎙️主播:迟斌|史炎 “加小助手微信号【BlockA_BlockB】,拉你进听友群” 本期节目,我们来到“优秀艺术家李国弘现居”。 李国弘(Bruce)可能是国内唯一在手工制作特雷门琴的人,已经制作到了第八代。 特雷门琴,发源于俄罗斯,发明人是物理学家而不是音乐家,是世界第一件电子乐器、世上唯一不需要身体接触的电子乐器,也是“世界上最适合假弹的乐器”;原理是利用天线和演奏者的手构成电容器,通过天线接受手的位置变化来发出声响。 从科幻迷阿宅到参展100+亚洲艺术季,Bruce的“三年之约”收获满满:自制特雷门琴,宅家焊电路板改进到第九代;自学宋代山水画,把动画里的妖怪画进古代世界还自编教材;手捏粘土奥特曼,出版巨人解剖学详解奥特曼骨骼......这期节目一定能满足你对“野生艺术家”的所有想象。 ⏰时间轴———— 01:09 自制“优秀艺术家李国弘现居”标志牌贴在小区门口,真实到没人敢拆 04:55 创作怪兽山水系列,做成一本无厘头的怪兽水墨画教学书 13:11 自制特雷门琴便携版,出门可合奏口琴大爷,宅家可练琴不扰民 19:58 “百岁老人”特雷门琴当下的应用空间在哪里? 25:50 特雷门琴弹奏演示,科幻片即视感!(有恐怖音效) 33:02 名曲《天鹅》的理工男视角:水波、光波、电磁波 40:42 制琴者和演奏者的双重身份有什么感受? 44:43 百年前的特雷门琴:不完整的乐器、里程碑式的互动装置 54:38 艺术家阿宅的日常,自己给自己的水墨画录bgm 剪辑:苍原池 整理:迟斌、苍原池
- 外行只看哪吒2票房,懂的才知道这里面门道有多深
💡嘉宾:李凤翔 🎙️主播:迟斌|史炎 “加小助手微信号【BlockA_BlockB】,拉你进听友群” 本期嘉宾是星瀚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娱乐法李凤翔律师。她和团队负责过多部电影,如《后会无期》《乘风破浪》《飞驰人生》的全程法律服务工作。 哪吒2登上全球票房榜上动画的第一名,全球影史的TOP10。转眼北美、澳洲、欧洲、东南亚等海外各地开始陆续上院线,这个记录还有继续刷新的可能。那么130亿票房是什么概念呢?全球票房榜上动画的第一名,是否像很多人说的那样——动画不需要再看好莱坞了? 李律师带着我们拆解了哪吒2电影背后的投资结构,以及电影行业的分钱规则。从哪吒2聊开去,又聊了电影行业的票房统计规则、“偷票房”、对赌、发行方和院线分别干些什么、竖屏短剧的市场份额崛起、屏摄是否违法等等…… 听完这期,更加了解电影行业。 ⏰时间轴———— 02:46 明星塌房发的律师函有价值吗 05:52 电影片头title: 出品、制片、导演谁是老大? 08:11 票房分账:哪吒130亿拿回家怎么分? 14:46 偷票房的操作空间,不如撤档 23:11 院线/影院是两个不同的含义 27:18出品方和发行方的分账对赌模式 29:14 影视市场惨淡,影院空调都不愿开 32:04 姜文100w红包的故事 35:26 哪吒高挂榜单,票房统计足够客观吗? 40:42 竖屏短剧已经比电影行业总票房赚得还要高 44:59 屏摄争议已久,法律层面是否要追求责任? 52:04 胖东来退票事件:把观众的主观审美纳入价格体系的危险 55:50 影片排片决定权在谁手中? 1:02:02 亏欠项目金主赔,选择仲裁保脸面 1:04:44 影视项目的法律服务从立项就开始了 1:11:13 阴阳合同还普遍存在吗?目的是什么? 1:14:28 音乐版权小科普,万能的音著协也有买不到的歌 剪辑:苍原池 整理:迟斌、苍原池
- 新年形象提升计划,明星化妆师救我直男审美
💡嘉宾:以為(@以为女士) 🎙️主播:迟斌|史炎 “加小助手微信号【BlockA_BlockB】,拉你进听友群” 新年新形象,被时尚“放养”的直男们在小红书“听劝”求改造,男性变美终于提上日程。今天我们请来一位专家——以為,来聊聊形象提升我们能做点什么。 z世代视觉艺术家以為,主攻尖锐鲜明、戏剧感强烈的造型设计和彩妆创作,同时也是独立导演、美术指导,活跃于青年杂志和艺术媒体。认识以為时,她是说唱歌手的化妆师、造型师,留着高层次金发,有许多纹身和穿刺,打开巨大的化妆包,正在往男歌手的脸颊轻拍粉底。于是想到这期主题第一个就向她求救,请捞捞时尚差生。 当美不是女性的义务,男人们也大胆地变美,最有效率的形象改造动哪里?老钱风、clean fit,眼花缭乱的穿搭风格怎么选? 不敢画眼线、想当古惑仔,直男们还有救吗?这期节目治愈你的时尚焦虑...或许听完以后,你会默默下单古铜液,顺便预约植发面诊~ ⏰时间轴———— 03:15 被商业环境制造的审美焦虑和默许的油腻 10:37 从古惑仔到苍蝇搓手,很“吵”的黑榜穿搭 13:43 把个人风格穿到100%,郭德纲老师也能驾驭奢侈品 16:33 不会穿搭就穿正装?教你一件单品提升时尚感 21:12 洞洞鞋、紧身裤霸占穿搭黑榜,原来直男也知道这样土 25:59 穿搭英译中:old money代表阶级,clean fit在传递价值观 31:35 rapper和脱口秀演员的穿搭两极,艺人造型怎么讲究? 36:29 锐评喜剧演员造型,李诞又上榜了 42:21 艺人上台前2h化妆师工作大揭秘:随身携带脱毛刀的保姆级陪伴 50:36 直男美化工程,植发大于化妆,还有许多精致小tips 01:09:34 奢侈品更多时候是社交意义,丑单品可能是服从性测试! 01:14:07 打扮的前提是舒服,把自己的喜好登峰造极 剪辑:苍原池 整理:苍原池
- 瑜伽冥想颂钵,声音疗愈真能让我睡得好?
💡嘉宾:JoJo(@Josephine Lin) 🎙️主播:迟斌|史炎 “加小助手微信号【BlockA_BlockB】,拉你进听友群” 本期我们邀请到Azaya Yoga瑜伽馆主理人JoJo,从“敲碗”聊起,探索声音疗愈与瑜伽如何成为现代人的“精神SPA”。节目中提到,声音疗愈就是通过敲击不同梵音乐器产生震动频率,以影响人体频率,从而达到平静或兴奋的目的。 聊到冥想、颂钵两个元素,我们也提出疑问:声音疗愈是玄学还是科学?冥想如何让人从“胡思乱想”进阶为“专注超能力”?疗愈过程睡着了怎么办?JoJo带我们从印度魔幻瑜伽小镇到上海都市CBD,聊开了身心平衡的底层逻辑,领向“向内生长”的新年第一站!节目最后还有一段颂钵彩蛋,听到结尾一起深呼吸吧😮💨。 ⏰时间轴———— 03:00 最早颂钵就是化缘用的,有很多材质 06:32 玄学vs科学:听过最扯的疗效宣传是什么? 10:10 瑜伽为基础的正经声音疗愈课这么上 16:15 冥想入门:从“数呼吸”到“盯砂糖橘” 23:23 信息爆炸的今天,找到自己大脑的“重启键” 29:21 学瑜伽的男性并不少,可以提高运动表现 32:39 去上课参加声音疗愈,和自己在家听有什么不一样? 39:10 印度瑞诗凯诗奇遇:瑜伽之都的素食文化、唱颂修行 44:22 反重力、高温的好玩儿瑜伽,确实有它们的作用和受众 48:34 必须穿lululemon才能练瑜伽?JoJo教你舒适穿搭 53:24 练瑜伽,女性和男性分别有什么优势吗?性格急躁更要练瑜伽! 57:12 听友问答:对牛放音乐是一种声音疗愈吗? 1:00:10 JoJo老师录制的颂钵小彩蛋~记得深呼吸哦 剪辑:苍原池 整理:苍原池
- 聊新年发愿,创造几百亿歌曲播放纪录的狠人这么说
💡嘉宾:胡梦周(@CORSAK胡梦周) 🎙️主播:迟斌|史炎 “加小助手微信号【BlockA_BlockB】,拉你进听友群” 2020年在抖音《为歌而赞》节目上,官方公布胡梦周的《溯》年播放两百多亿,创下纪录。这是一个中国人均播放20遍的夸张的数据。 胡梦周来A座B座坦然聊起,这首歌从零到一百,中间的所有幕后故事,包括天时地利人和,还有挣了多少钱。简直让人咂舌。 其实在旁人眼里,胡梦周和两位主播,都是既能立愿望,也雷厉风行的“狠人”,谁是狠中之狠呢? 又到了每年树立新年愿望,我们仨着重地聊一聊如何发愿,如何逼迫自己一步一步完成目标。听友们的新年愿望立了吗?可以在评论区告诉我们。 ⏰时间轴———— 02:03 250亿播放量单曲宣发只花了五千块 08:36 歌迷他乡遇知音,才知道已经火出“狐狸效应” 10:48 抖音百亿播放量单曲,音乐人能开上游艇了吗? 17:30 午睡醒来十分钟就完成了《溯》,疑似被音乐之神砸中!! 18:39 顺来8万的话筒、领奖美产fender吉他,做音乐的设备就没花过钱 23:26 从射箭到做音乐都是反设备党,脱口秀原来也是反设备 32:34 音乐成了投资品,谁能真正战胜流量呢? 39:33 做智慧的狠人,从颓废中说改就改的新人生 48:41 遇索尼霸总撂下定金签约,送到欧洲创作营4天写19首歌 55:39 用修行者的心态生活,吃苦和不忘初心也不等同 1:00:15 列出新年愿望清单,史炎要戒酒了? 剪辑:苍原池 整理:迟斌、苍原池
- 让乐评人亲口说说华语乐评兴衰史和招骂史
💡嘉宾:木一(@呆若木一) 🎙️主播:迟斌|史炎 “加小助手微信号【BlockA_BlockB】,拉你进听友群” 趁着大过年的,我们请来了木一聊一聊音乐圈最唠叨的一群人——乐评人。说到“乐评人”,大家第一反应都是“招骂”、“收钱”、“丁太升”;但同时网上还有许许多多做推荐、发资讯、录视频的“音乐圈网红”。他们是乐评人吗?乐评人和网红的角色界限在哪里?本期我们就从这儿开始聊聊。 木一自己不仅写长文乐评,他还做了许多视频形式的年度音乐盘点和音乐人专访。从供职传统媒体到成为自媒体大V,在他看来今天环境下的乐评人,专业、互动和冲突谁更重要?或者说乐评人这个行业还真实存在吗?起到什么功能?各个平台挨的骂有什么区别?乐评人们在网上说了那么多,今天就来一个主客颠倒,我们一起评一评乐评人。 ⏰时间轴———— 01:35 是乐评人也是网红,这两个角色有什么区别? 05:20 登杂志拿稿费,早期乐评人的时代 09:29 从精英筛选到算法推荐:听众如何听见音乐 12:12 互联网的情绪化正在消解乐评专业性 21:47 除了批判,创造音乐标签也是乐评人的功能 26:19 能形成乐坛的地方,都要“够小” 29:06 各个平台挨骂风格不一样,b站是技术流 30:42 大众对“乐评人”的认知有偏差吗?乐评人的三个必备条件是? 39:11 大陆音乐人把钱在制作上花完了, 才想起来推广 48:16 乐评人成为自媒体,现在怎么营收? 54:28 “音乐可以接地气,但不能接地府”这句话很讨厌! 57:27 reaction视频也分情绪流和技术流 1:04:49 假唱可以这样鉴别,但鉴假唱不属于乐评人工作 1:08:05 乐评人耗费心力做输出,意义何在?批判的价值是? 剪辑:苍原池 整理:苍原池
- 李诞问我什么是嘻哈 小老虎回顾这一年作了答
💡嘉宾:小老虎jfever(@小老虎jfever) 🎙️主播:迟斌|史炎 “加小助手微信号【BlockA_BlockB】,拉你进听友群” 似乎有一种说法,过去的2024年是十年内全球嘻哈最热闹最繁荣的一年。本期仅仅是外行看热闹,几位盆友边聊天边把去年的嘻哈圈大事盘点了一轮,嘻嘻哈哈地说说嘻哈。美国嘻哈明星们的beef大战,创作了一首首热单,最后谁输谁赢了呢?中文说唱也不甘寂寞,干上好多次热搜,实属异常热闹的一年——用身体攻击汽车,派克特和乙女玩家大战,诺米的迪斯尼,河南说唱之神……小老虎还说起李诞对嘻哈的定义。 说唱圈怎么老出事?纹身、染发、拜金、Keep Real、篮球服、涂鸦、街头Battle、互相Diss、炫富、Gangster文化、玩抽象、穿金戴银……哪些算是嘻哈文化?即兴对嘻哈来说意味着什么。开放麦对脱口秀演员来说意味着什么。小老虎坦陈第一次脱口秀演出的尴尬经历。 春节将近,就让我们几个的聊天给大家添些乐子吧。 ⏰时间轴———— 04:19 最早一批中国玩说唱的人,比如崔健 08:41 “数来宝”算说唱嘛?嘻哈圈现在为什么开试听会? 13:32 说唱歌手的态度到底对谁愤怒对谁反抗 15:45 嘻哈的battle像生死决斗,巨星也可能战败销声匿迹 20:43 小老虎脱口秀试演故事,不接受辅导的结果是... 24:02 嘻哈文化的东海岸、西海岸是什么? 29:45 说唱圈beef(矛盾)是逢场作戏还是真的恨? 36:03 Keep Real(做自己/真实)的意义正在消解 39:28 派克特和乙女玩家事件,小老虎怎么看“diss” 42:30 河南说唱之神爆火,技术门槛和创造力是不是负相关 48:42 明星有编辑帮写稿上节目,普通脱口秀演员难受吗 53:01 李诞对小老虎:我问你什么是嘻哈? 54:58 即兴说唱、即兴喜剧,一场珍贵的烟花 1:02:30 即兴,关于“失去”,关于“作为人最后的价值” 小老虎的播客:「一个玩说唱的」 剪辑:苍原池 整理:迟斌、苍原池
- 和赵丽娜好好聊聊她的摇滚乐生涯以及退役后的体育明星都去哪儿了
💡嘉宾:赵丽娜(@叫我赵赵赵丽娜) 🎙️主播:迟斌|史炎 “加小助手微信号【BlockA_BlockB】,拉你进听友群” 赵丽娜,中国女足国门,亚运会冠军,奥运会比赛,这几个词语紧密联结,人尽皆知。鲜为人知的是,赵丽娜曾经还是摇滚乐队的鼓手,在上海西宫学的鼓,组建乐队后跑过商演且在MAO Livehouse办过演出。2023年的综艺浪姐上,赵丽娜露了一手打鼓的技术,于是这期我们坐在一起回忆年少时的摇滚乐生涯。 “上下半场”是赵丽娜个人即将上线的一档播客节目,这个节目会着重与嘉宾对谈职业和生活有过巨大转变的经历和所思所想。我们都觉得这是个相当有意思的话题领域。转型、变化、迭代,是现代人的主旋律,谁也躲避不了。也没有前辈的经验可以索取。那就让我们自己来聊聊看。A座B座的迟斌和史炎也许也会偶尔去赵丽娜那里去串台哒。 作为一道小小的“前菜”,赵丽娜和迟斌、史炎在本期的后半段聊到了运动员的“下半场”转型。一些世界冠军级别的运动员们退役了,会去做什么呢? 有人入体制,有人进商界,有人嫁豪门,有人读博士,也有人在澡堂子给客人搓背,为何都是前世界冠军,大家的退役选择境遇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吴柳芳的“擦边视频”引起了互联网上的讨论,我们是怎么看的呢?你们又是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们的看法,也请告诉我们,你的生活或职业转过型吗,如何看待自己的上下半场。 ⏰时间轴———— 02:01 国足门将玩乐队,被后海大鲨鱼影响最深 09:51 玩乐队跑商演,往里贴钱也开心 17:12 梦想在虹口足球场开演唱会,后来去踢比赛了 21:59 来自家人的支持:可以,但是没钱 24:00 赛前紧张焦虑,听儿歌缓解一下 28:01 运动员不学习?刻板印象-1 30:59 奥运采访的发言,运动员越来越敢说了 35:20 高调张扬的吴艳妮,表现的是求胜欲 44:08 个人体育项目和团体项目,孩子从小怎么选? 49:38 退役的最大挑战:不得不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 51:38 运动员退役后有做城管的,也有做蛋饼的 58:54 关于吴柳芳:问题不在擦边,而在她的处境 01:04:22 丽娜的星球计划:去了50个乡村学校建了9片足球场 1:16:45【结尾彩蛋~丽娜的超帅打鼓原声!】 丽娜在MAO Livehouse演出的珍贵照片(好帅) 丽娜的星球计划🌍在新疆喀什 剪辑:苍原池 整理:迟斌、苍原池
- 做专辑也砸耳机,但每代乐队有自己的样貌,认识新朋友八仙8immortals
💡嘉宾:王帆、闫明琛(@八仙8Immortals_乐队) 🎙️主播:迟斌|史炎 “加小助手微信号【BlockA_BlockB】,拉你进听友群” 在《爱情神话》和乐夏3中进入大众视野的“带有东方迷幻色彩”的八仙饭店乐队改名为“八仙”了。关于乐队起名和改名,他们仔细说了说。这次演出到上海,主唱王帆和制作人闫明琛正好到 A座B座来做客。初次见面还是有些局促,面对两个确实很i的新朋友,我们打算干脆坐下来通过聊天互相了解,听他们说说从未说过的,关于自己的事。 聊着聊着,都错过了接下来的行程。八仙改签了高铁票。另附,史炎录完赶去苏州演出,结果一不留神火车坐去无锡的截图。 ⏰时间轴———— 02:05 新专加急制作中,关于世界尽头的故事 05:45 “八仙饭店”变“八仙8immortals”,乐队的取名逻辑是? 11:40 翻译专业的女主唱,从石家庄唱片店开始的音乐接触 15:35 买过《吉他自学三月通》的i人,小学课堂写出处女作 21:37 键盘现场演示!耳朵里的迷幻画面这样构筑 32:56 贝斯笑话停一停,其实贝斯决定了人声的音高! 36:02 乐队主唱和歌手有什么区别? 38:46 英文和中文歌词夹杂创作,其实是“想到什么写什么“ 49:11 现在的流行文化是各有各的亚文化 56:07 双人组合的默契在于追求结果的匠心 1:02:21 不同视角讲述吵过最大的一架,互相都不知道的事! 1:07:00 在《爱情神话》和乐夏3出圈,乐队是什么体验? 【结尾音乐:《笑柄》—八仙 8Immortals】 剪辑:苍原池 整理:迟斌、苍原池
- 到底是谁还在学二胡啊?除了二泉映月我一无所知
💡嘉宾:王欣悦(@xuan) 🎙️主播:迟斌|史炎 “加小助手微信号【BlockA_BlockB】,拉你进听友群” 今天说二胡这样一个民族乐器,我们好像既熟悉又陌生,好像从小到大都随处可见,但除了《二泉映月》《赛马》又说不出几首名曲。到底是谁在学,在哪儿演出?王欣悦就是从小学习二胡的都市少女,如今在上海音乐学院进行专业学习,也会参加各种社会上的演出。她也许可以解答我们对这个乐器的诸多好奇。 前几年又个出圈的斗琴视频片段,就是《闪光少女》民乐系和西洋乐系互相看不惯,一边觉得对方土,一边觉得对方装。于是我们也很好奇,民乐和西洋乐器融合了没有,音乐学院里学乐器的里面有鄙视链吗,大家整天在聊的中国风真的火了,还是大家的错觉? (电影闪光少女画面) ⏰时间轴———— 03:01 专业二胡10岁学琴算晚的 05:54 民乐系被针对,音乐学院的鄙视链怎么排? 12:09 华阴老腔上综艺是特别好的民乐宣传 15:16 京胡、板胡、高胡、中胡...和二胡有什么关系? 19:15 二胡也有独奏会,甚至还有协奏曲 20:37 被称东方小提琴?实际二胡更细腻 23:00 学二胡的艺考压力一点也不小 27:06 民族音乐需要不论形势得被听到 33:22 二胡的适用场景狭窄,至少不能用来表白 37:29 现实的问题:未来就业方向是? 41:03 民乐演奏家世家多,最多的是唢呐 42:29 在“自得琴社”演奏原创民乐,还有古装演出 44:47 十几块到十几万,如何给自己挑一把二胡? 46:40 全民熟知的《二泉映月》,可不是入门曲目 49:22 现场演奏showtime!二胡能表达多少情感? 53:25 二胡“拉唱”灵魂乐《At Last》 剪辑:苍原池 整理:迟斌、苍原池
- “在演出现场放视频的人”老炮王萌揭秘VJ职业
💡嘉宾:王萌(@王萌加于淼) 🎙️主播:迟斌|史炎 “加小助手微信号【BlockA_BlockB】,拉你进听友群” 王萌是A座B座的听友,是很早期参与VJ职业化的人,做过多位音乐人的VJ大师傅,也合作过主流艺人如李宇春,和迟斌一起拼杀过多场音乐演出。王萌说,VJ就是“在演出现场放视频的人”。这里面有什么门道呢?干这行有什么门槛,有什么坑,有什么爽。最后为什么又选择成为一个站在台前的音乐人。一期播客给你说个明明白白。 ⏰时间轴———— 02:31 VJ翻译过来是“视觉骑士” 06:07 行业规模初成,夜店VJ最辛苦 15:49 毕业创作办地下演出,野生场地硬着头皮演 21:48 让VJ需要报批的男人,后来也去做了主流演出 27:21 半个月肝完了李宇春10首歌的视觉 30:07 在VJ里放电影片段侵权吗? 35:38 4K升8K,硬件进步反而折损艺术创作的经历 45:09 玮玮老师曾指出:“大型演出就是执行表” 46:50 给后摇做VJ不好吗? 49:40 VJ师不能按下播放键就下班吗? 53:46 有了现代软件支撑,不识谱也能创作音乐 58:43 做艺术最需要的是上台的好奇和胆量 1:02:19 VJ专业人士工作中已经大规模使用AI了 1:05:36 做VJ师能日入四位数是真的吗? |节目末尾音乐:王萌+于淼《Both》 剪辑:苍原池 整理:迟斌、苍原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