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 许多人的苦都是没苦硬吃|别再自我感动了,吃错苦比不吃苦更可怕
你真的在“吃对的苦”吗?还是在无意义的折磨中自我感动?本期节目,我们深度探讨“没苦硬吃”的现象,揭露那些不必要的痛苦如何悄悄消耗你的精力、时间和未来。 * 生活中的盲目吃苦 那些明明可以轻松解决的问题,为何有人偏要用最难的方式去完成?我们分享了几个生动的例子,看看你是否也曾无意识地陷入其中。 * 职场中的自我感动 工作中最常见的误区之一就是“把自己看得太重”,带病坚持、不敢休息,甚至被PUA还感动自己敬业奉献。我们探讨了职场如何识破这些陷阱,并分享了反PUA的思路。 * 感情中的自讨苦吃 明知对方不合适,却偏要执着追求;明知道这段关系只会让自己受伤,却仍然沉溺其中。为什么很多人喜欢轰轰烈烈的苦恋?如何摆脱这种心理误区? * 建立正确的吃苦观 不是所有的苦都值得吃,我们要学会区分“健康的苦”和“有毒的苦”。本期节目,我们不仅探讨了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在吃无意义的苦,还分享了真正有价值的坚持和成长方式。 🌟 听完本期节目,你将收获 认清哪些苦是“伪努力”,及时止损 在职场、生活、感情中避免“自我感动式吃苦” 学会筛选真正能让自己成长的挑战 别再盲目吃苦,让你的努力真正有价值! 期待你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感受,并把本期节目转发给还在“硬吃苦”的朋友!👀🫡 收听指南🎧 02:32 省小钱,花大代价?超长通勤的隐形成本 08:01 吃错苦的代价,远比不吃苦更可怕! 13:39 家长刻意“磨炼”孩子,真的有用吗? 16:52 老一代的人吃苦是因为他们别无选择,我们呢? 18:35 职场PUA:别再用“拼命”换取存在感 26:21 那些逆境中成功的人,造就他们的真的是苦难吗? 28:59 感情中的“自讨苦吃”,别拿坚持换伤害 41:15 “全世界的错都因为我”——内耗型思维的陷阱 43:38 如何建立正确的吃苦观?重新定义吃苦:能带来成长的,才值得! 47:16 算算账,把“时间、健康、机会成本”都换算成金钱! 你会发现,很多人吃的苦,其实都是亏本的 51:17 破除思维误区:从“吃苦才能得到回报”的固有思维模式,转变为“做有价值的事情,才是值得的苦”
- 07. 如何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99%的人都不知道这些方法
“我真正想做的事情是什么?”人人都想找到, 但答案并不总是显而易见的。本期节目,我们深入探讨了寻找人生方向的5大常见误区。 在避开这些误区之后,我们还提供了一个系统化的“自我认知法”方法论: * 聚焦三大核心因素:重要的事、喜欢的事、擅长的事 * 通过针对性问题深入挖掘自己的兴趣和能力 * 列出可能尝试的选项,逐步缩小范围 * 找到差距并加以练习,最终发现真正热爱的事物 📌 另外,我们的另一期节目讲的是鼓励大家去勇敢追寻自己想做的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点击收听👇 不被世俗绑架,勇敢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这期节目是我们首次结合书籍《如何找到自己想做的事》的尝试,真心希望能够对听众友友们产生帮助,希望还在迷茫过程中的小伙伴能够突破迷茫,找到自己未来的方向,每一天都对未来有所期待!爱你们❤️ 2025年,愿我们能够一起成长,越来越好~ 收听指南🎧 很多人找不到什么是想做的事,是因为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02:37 误区1:对于想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是你真的想要,而不是以为自己想要 09:39 误区2:想做的事,必须是能坚持一生的事 14:50 误区3:找到想做的事时,会有命中注定的感觉 17:06 误区4:想做的事,必须是了不起 or 能赚钱的事 19:56 误区5:想做的事不能成为工作 如何快速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21:55 用“自我认知法”找到想做的事 23:20 “自我认知法”的核心方法论 30:59 如何找到重要的事?(价值观) 40:03 如何找到擅长的事?(才能) 46:17 如何找到喜欢的事?(热情) 51:23 如何排列组合,判断“真正想做的事” 如何找到实现“想做的事”的手段? 53:22 找到了“真正想做的事”后,你只需要填补“实现真正想做的事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之间的差距 53:39 色彩浴效应 节目后采:56:35 补充点前面没有聊到但我觉得很重要的内容 💾 节目里提到的15个问题,以及如何寻找自己想做事的相关资料,感兴趣可以加听友群领取~
- 06. 不被世俗绑架,勇敢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为什么当代人普遍感到迷茫与焦虑,又该如何勇敢突破,找到真正想做的事。我们自己也曾经历过长时间的迷茫与焦虑,问过自己无数次:“我到底想要什么?又该如何得到自己想要的?”。经过了多次的试错与反思,我们终于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今天就想和大家分享这些真实的经历与思考。 为什么做这期节目呢?是因为最近有无数的小伙伴向我们提出了类似的问题: * 总感觉现在工作提不起兴致,不是自己喜欢的,我该怎么办? * 我现在到底在做什么,我到底想要什么? * 我好想裸辞啊!我该不该抛弃自己现有的工作去追寻自己想做的事,如果我失败了怎么办? * 我真的好迷茫,怎么才能不再执着当下的事? 这些问题,大家可能也都在心里反复问过无数次。面对这种焦虑和迷茫,我们似乎都在等待某个时机,才敢勇敢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但问题是——你真的有勇气去打破世俗的框架,去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吗? 如果你也正在经历类似的困惑,或是被外界的期待左右,或者正在为未来感到迷茫,那这期节目你一定不能错过!!!希望这期节目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帮助你一步步走向那个你真正想成为的自己🫶 📌 另外,我们的另一期节目“如何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点击收听👇 如何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99%的人都不知道这些方法 🎧收听指南 03:20 找不到自己想做的事、很迷茫是当代所有人的通病,这是一个常态! 06:16 毕业即失业,如何找到不是自己本专业的工作 13:26 在职场中,我们真是的不可替代的吗? 21:04 大学期间如何找到自己想做的事 33:19 因为外界的评价感到焦虑,甚至去做自己并不想做的事,怎么办? 39:20 你眼中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你眼中别人眼中的你才是真正的你 43:06 当下的热门工作随时都可能消亡 47:30 怎么算是“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的状态 51:02 做自己喜欢的事 vs 做自己讨厌的事:心理上的根本差别 53:03 热爱的事才能长久 58:08 年轻时无法快速找到自己想做的事,但能快速发现自己不想做的事 1:02:04 欲速则不达,慢就是快! 1:07:12 不要总说“先完成这个再去做”-时间不会等你,生命也不会等你 1:10:38 寻找想做事的前提是保证自己的存活,建议将喜欢的事先作为副业尝试 1:13:22 彩蛋🎊🎈🎉
- 05. 到底是婚姻难了,还是年轻人变了?|当代年轻人为何恐婚恐育
当代社会,恐婚和恐育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尤其在年轻人中更是愈加突出。我们不禁要问:是婚姻本身变得更难了,还是年轻人对婚姻的认知和期待发生了变化?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将深度探讨几个恐婚恐育的常见原因: 原生家庭的阴影:父母的婚姻模式如何影响年轻人的婚姻观? 追求自由与梦想:现代年轻人如何看待婚姻对个人自由的束缚? 身份转变的恐惧:担心自己无法适应做丈夫/妻子的角色,或无法承担责任。 社会和互联网的放大效应:信息过载与网络舆论如何加剧对婚姻的恐惧感? 恐惧生育:在生育观念变化和经济压力下,年轻人为何不愿或不敢生育? 希望听完本期节目后,你能与身边迷茫的朋友们分享,并一起思考下当代婚姻和育儿的真相~若你有共鸣,别忘了点赞和转发哦!🫶🤗 🎧收听指南 02:08 - 我为什么恐惧婚姻?是因为我害怕活成妈妈那样 04:01 - 许多年轻人的婚姻观深受原生家庭的影响 12:39 - 女性力量觉醒!我们追求自由与梦想,不愿被婚姻束缚 17:22 - 我害怕婚姻让我的世界从广阔天地变成一方天地 21:13 - 婚姻和个人追求之间是否真的无法共存? 26:03 - 角色转换的焦虑,我们对“完美家庭角色”的期待是不是太苛刻了? 30:02 - 互联网放大了婚姻中的负面案例,矛盾和悲剧成为主流叙事 34:18 - 生育观念的转变:不敢生、不愿生导致恐婚 40:02 - 好好爱自己!要理直气壮的生活,当你理直气壮的时候,全世界会为你让路
- 04. 越努力越焦虑?或许你根本没抓住重点
最近,有听众朋友希望我们聊一聊“如何抓住事情的重点”这个话题。确实,抓重点是一项值得刻意练习的核心能力。它不仅能帮助我们更高效地解决问题,还能让工作、生活和学习变得更加从容有序。 抓重点的能力到底有多重要? * 工作中,抓住关键点可以让任务分配更加精准,赢得同事的信任与支持; * 生活中,专注主要矛盾能帮助我们减少无谓的烦恼,更轻松面对复杂局面; * 学习中,抓住知识核心可以快速提升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期节目,我们将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探讨: 为什么抓重点是一项“效率翻倍”的能力? 什么是真正的抓重点能力? 有哪些提升抓重点能力的“私房秘诀”? 愿这期节目,能成为你打开“看清本质、抓住核心”之门的一把钥匙~如果能给一些听众朋友们带来一丝帮助,那就是主播制作本期内容最大的荣幸!🙏 🎧收听指南 02:30 - 学会抓住核心重点的能力,究竟能为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帮助? 03:43 - 身处职场,如何通过抓重点能力让工作更顺利 09:19 - 感情关系中,如何抓住重点避免感情走向错误方向 11:12 - 如何抓住重点解决孩子不爱学习的难题,改写孩子命运 23:55 - 什么情况,能够意识到自己具备抓住核心的能力? 29:35 - 当我找到核心问题的时候,15天减了20多斤 33:53 - 想要在短时间内快速提升抓重点的能力,应该怎么做? 36:06 - 学会用“灵体思维”像上帝一样看问题! 39:11 - 《学会提问》:刻意练习批判性思维,通过主动思考发现真相 40:23 - 提升抓重点能力的四大实用方法总结 42:32 - 通过历史事件进行决策练习抓重点能力
- 03. “好死不如赖活着”这句话,骗了多少人?
前几天我们刷到一条评论:“好死不如赖活着,这句话真的只是说说而已。”瞬间让我们产生了许多感触。 我们发现,有些人面对挫折时,会用这句话作为安慰剂,甚至将它包装成一种生活哲学,用来为自己的停滞开脱。然而,这种看似无害的态度,可能不仅在伤害他们自己,还在影响着周围那些试图寻找方向的人。我们对此深感不认同! 每个人的人生都会面临选择:是勉强“赖活着”,还是体面地“好死”?这句话背后的真相,值得我们用更真实的视角去深挖和反思。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将聊聊: * “混日子”的懒惰本质:为何身体和思考的惰性让人难以打破困局? * 悲伤为何难破局:对生活丧失希望的人,是否真的无路可走? * 解读“人生脚本”:潜意识中的选择,如何暗中操控我们的一生? * 生命的意义与体面离开:结束是否可以是一种归宿?如何活出体面与尊严? 这不仅是一次关于“活着”的探讨,更是一场寻找自我价值与人生方向的深度对话。 无论你是曾经用这句话安慰过自己,还是对它始终抱有质疑,希望本期节目能为你带来全新的启发。期待你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思考,让我们一起直面生命的真相,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收听指南 02:33 什么是“混日子”?身体懒,还是思考懒? 05:59 “三合大神”通过努力改变命运的故事 12:14 在困难环境中,如何找到生活中的突破口? 17:29 即使努力后失败,也能拥有精彩人生 22:13 丧失希望 vs 积极向上:为什么悲伤无法破局? 23:19 绝望中寻找希望,从互联网公司被裁员到创业成功 28:26 人生脚本:你的潜意识早已决定你的人生 34:46 如何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剧本,避免成为脚本的“奴隶” 38:45 选择体面离开:是否真的没有对错? 42:33 向死而生,当下难以跨越的挫折在人生中不过只是一瞬间
- 02. 大环境不好如何找工作|2024从小厂跳槽大厂,我到底做对了什么?
面对职场寒冬,你是否也在担心找不到好工作?离职后的迷茫、行业的不确定性、求职的焦虑,总让人倍感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主播小静凭借出色的求职策略和个人实力,实现了职场逆袭:gap 3个月后,仅用两周拿下6个offer,基本都是大厂,100%面试通过率!!!堪称寒冬逆袭的典范。本期节目将为你揭秘,小静是如何在经济寒冬中突出重围,赢得大厂青睐的。从能力积累到面试技巧,甚至职场心态调整,帮助你找到属于自己的职场破局之道! 在本期节目中,你将听到: * 如何在裁员寒冬中赢得大厂青睐:哪些能力是企业最看重的? * 个人能力与市场需求的同步秘诀:如何快速提升竞争力? * 设计师进阶之路:系统化思维和产品能力培养的实用方法。 * 面试技巧全揭秘:从面试准备到掌控面试节奏,如何成为主场赢家。 * 职场心态管理:如何化压力为动力,用积极心态面对挑战? 无论你是正在寻找新机会的求职者,还是希望在职场中提升自我竞争力,希望你在本期节目中能够找到方向、获得启发,获得一定的帮助。 最后,有一句话想要送给大家: “世界上最大的谎言,就是你不行。”——《垫底辣妹》 让我们一起打破这个谎言,打破职场迷茫,迎接属于自己的职场逆袭!加油,期待你的好消息,记得评论区留言哦~🫰 🎧收听指南 03:23 - 主动离职,gap 3个月后,2 周内拿到6个offer,100%面试通过率 04:24 - 在工作中刻意培养大厂需要的能力 09:19 - 设计师真正的价值是什么? 13:57 - 项目自驱有多重要?如何主动寻找和创造项目? 16:01 - 如何向合作方证明自己的专业性? 20:51 - 面试必胜准备:作品集、QA、节奏掌控全揭秘 34:18 - 积极的心态在找工作过程中到底有多重要? 36:26 - 向宇宙下单,心想事成真的可行吗? 43:07 - 面对挫折时如何进行心态调整?打破“你不行”的谎言
- 01. 再见爱人|骂麦琳的人,其实都怕成为她!
她把婚姻的失控摊开在镜头前,任人评头论足。骂麦琳的人,真的是因为她错了吗?还是害怕看到镜子里的自己?在本期节目中,我们将解读《再见爱人》中质疑争议的女性,探讨那些被忽视的细节,揭开爱与恐惧背后的真相。 《再见爱人4》最近成为热议话题,麦琳这个角色尤其引发了广泛讨论。虽然节目结局尚未揭晓,但今天我们从已有的情节出发,解析麦琳的一系列行为。她与李行亮的关系、与其他嘉宾的互动,以及她的这一系列举动为何引起了公众的愤怒?如果站在麦琳的角度,她的言行真的完全不可理喻吗?这一切背后,是否真的如大家所说?为什么“麦琳式自私”如此让人不安? 通过麦琳的案例,我们发现大家关心的其实是自己或身边的人变成“自私”的麦琳。自私,实际上是每个人都可能经历的普遍现象,我们也提出一些思考,探讨如何改善这些行为。 最后,我们想说,节目所呈现的内容并不等于真相。所有的争议、指责都只是商业化运作的一部分。不要让情绪绑架理性,真正的目的是看清节目的本质,而不是攻击节目中的任何嘉宾。麦琳和其他嘉宾,只是在完成他们的工作,呈现给观众的,才是他们希望你看到的那一面。 shownotes: 04:14 - “熏鸡事件”,麦琳的自私行为。 08:13 - 李行亮:“我爱你,但是不代表我不可以对你不满意。” 09:58 - 如果站在麦琳的角度,她的言行真的完全不可理喻吗? 12:15 - 麦琳的行为触动了观众对“自私”的敏感神经 13:03 - 麦琳的真正需求到底是什么? 20:28 - 李行亮错就错在太包容 24:29 - 你讨厌麦琳,其实讨厌的是自私的自己以及身边的人 26:34 - 为什么“麦琳式自私”让人不安? 31:10 - 麦琳的自私,其实是我们人际关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34:42 - 如何在不伤害他人的情况下表达和满足自私的需求? 40:22 - 以理性视角看待麦琳的自私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