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美学「下」:题材的划分一间自己的屋子

黑格尔美学「下」:题材的划分

47分钟 ·
播放数310
·
评论数2

闲谈

正如黑格尔所说的,我们早已不是需要艺术来获得丰富精神生活的时代了,艺术也不再有过去那般真实的生命力,对于一个现代人来说艺术只是摆在形而上的位置,可了解也可不了解,认真起来说也不太容易了解。若是聊聊艺术史,或是鉴赏一副画作也还有趣点。美学研究个什么?美学研究的是艺术美的哲学思考,几乎不太专门研究某一画作或音乐作品,而专门探讨美的本质是什么,如何进行美的科学研究,以及美的表现是什么的问题。而这些理论实在枯燥得让人直想打瞌睡。我的朋友忍着无聊听完,多少有几分是拿来当故事听,但也挺好的。


康德美学与黑格尔美学


康德(Immanuel Kant)与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说到美学,有两位思想家是必需要提到的,也就是康德与黑格尔。


作为美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思想家之一,黑格尔被认为是代表着基于内容的美学思想,认为具有深湛心灵的创作是艺术的最高旨趣,同时艺术又有其特定的时代特征。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一般认为是康德的形式主义美学,认为人生来就具有对事物的审美判断,比如你觉得美的事物我不觉得美,怎么办?似乎美就是凭借主观感受作出的审美判断。这样的审美判断,实际上是基于事物的表面而不是内涵的,不是概念或理性知识的,也就是存乎于形式的。比如我喜欢这幅画,就得基于这幅画本身具有的某种有效的属性,你也能因为这样心照不宣的属性而对这幅画的美产生认同。比如印象派画作,就是在康德的美学思想影响之下,发展出来的艺术形式。所以人们一般会说,黑格尔是主张以内容为中心,康德则是主张以形式为中心。实际上学界不太认同这么轻巧的看法,虽然黑格尔不会太认同,但我认为黑格尔是对于康德美学的重要补充,也就是说艺术美不光是有形式美,还必须具深湛的内容美。只有这样的,艺术美才不至于陷入形式缺乏内涵,或者内涵虽然很丰富,但却不能被人看出来或听出来,好像藏着掖着什么,显得极其神秘,观众就是云里雾里。所以形式可以被人感知到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Claude Monet’s oil on canvas Charing Cross Bridge (1903)


艺术的“纯粹化”过程

黑格尔认为艺术是不断地纯粹化的过程。象征艺术时期对于自然的束缚的摆脱,从中获得一种自由,得以符合人的抽象而崇高的思想。古典艺术时期古希腊时期神的雕像对于抽象空间的依赖,认为艺术受缚于空间与物质材料,与一种纯粹心灵化的思想不再符合。当然也伴随着时代前进,人们的对于认识神的观念改变,比如古希腊时期的宙斯雅典娜神与基督教的神就是完全不同。基本上是在中世纪西方基督教文化教养之下进入到了浪漫艺术时期,这一时期的艺术创作特征追求内容与心灵,表达一种对神的崇拜,对圣经教义与信徒心灵生活等,于是不在满足于过去雕像对于神的塑造,神的形象不再也不应该依存于现实空间。人们试图在艺术创作当中,找到更为符合心灵意象的方式,这也就是浪漫艺术的特征。经由人对于神的崇拜,与神的对话从而产生人对于神的理解。而这个理解还不仅仅是理性的理解,更多的是心灵意象,也就将人的情绪得以表达在画作当中得到合理的解释。绘画为什么就比雕塑来得纯粹一些呢,实际上是由于绘画挣脱了所谓空间的束缚,它是平面的,仅仅使用颜色,是对于自然的极大摆脱,划清界限,空间的依赖接触了。人们渴望超越现实世界,获得纯然的心灵愉悦。


在浪漫艺术中,绘画也有自己的发展阶段,比如宗教题材的圣象画,看起来是对真实世界的再现,也就是摹仿现实世界。但其实这是人们一般的看法,实际上艺术家只是借现实世界的物作为象征,比如象征纯洁的白纱用来装饰女人的头部,或是象征上帝之眼的烛火表现“神的见证”。


Jan Van Eyck,Arnolfini portrait


也就是说艺术不仅有空间的限制,比如雕像,也有时代的限制,比如宗教画,甚至有素材的限制,比如当艺术家要表现一个抽象题材,却只能借着现实事物,达到象征目的。可见艺术家的创作,总不是完全自由的。那么接下来就聊聊艺术的挣脱限制追求自由的发展史,主要分为三个时期,象征艺术时期,古典艺术时期与浪漫艺术时期。


理念世界与现实世界

象征艺术时期,指的是艺术的原始阶段,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埃及金字塔建筑。古典艺术时期,是艺术的初级阶段,尤其是古希腊艺术时期的雕像作品。浪漫艺术时期,则是对应中世西方基督教艺术创作,有不同的艺术门类,着重在绘画、音乐、诗歌三类当中。

在谈三个艺术时期之前,需先了解黑格尔对于柏拉图美学当中的理念世界否认以及在否认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美学观念。其实是在追求何为真实的问题。



Pyramid,图片来自网络


柏拉图的理念世界是什么?用一个极为经典的例子来说,也就是柏拉图的“理式之床“。

他认为床有三种样式,天上的床,地上的床与画布上的床。天上的床象征着那个理式世界,比如我这样描述“一种可以飘在空中的床”,这在现实世界之中就不可能。地上的床也就是象征着我们的现实世界,在现实世界中,木匠造的床是个别的床。受限于空间,物质材料,即便拥有高超技艺也仍然无法摆脱这些客观的限制条件。而超出这样的限制之外的,画家笔下对于床的理念的抽象表达就更为自由,也就是脱离了物质材料的限制和空间的限制。当有人会说那画家不是在摹仿现实世界吗,脱离了光影、透视空间、自然风景,哪里还有画,连画面恐怕都难以构成吧。柏拉图还真就是这么想的,所以他认为这三种床,只有天上的床是真实的,是永恒不变的。当这也就直接倒向了纯粹形而上学,脱离了现实,脱离了人的认识,推向了不可知的地步。



Vincent van Gogh - The Bedroom 


显然黑格尔意识到了这样的矛盾,也就是理念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对立。那如何调和这样的矛盾对立呢,抛弃掉柏拉图的理式真实,真实又如何可能呢。现实世界的床为什么就不是真实的?其原因是它是变动的,每一张床都不一样,你可能会说所有床不都是真实的吗。从这些床就能得出一个概念啊,比如床有四个角,长宽要超过人的普遍身高。那如果来了个巨人呢,床对他来说就不是床,也即不是一种符合理念之真的床,理念与现实必然是对立的。相较之下,画家笔下的床就显得更为纯粹而富有创造力,艺术将理念的世界透过某种形式——绘画或音乐,呈现为我们所能感知到的——听觉或视觉的艺术作品,当然还有最最重要的艺术的标准——美,作为前提。

接下来是对于黑格尔美学核心部分——艺术美的理念的解读,会比较艰涩,但如果要认认真真理解美的理念,还真得费点功夫,我也会尝试用一些例子辅助说明,以增进理解。理解了艺术美的理念,将进入理念何以呈现为真的部分,也就是各门类艺术的世界,象征、古典、浪漫艺术三大类,其中浪漫艺术有绘画、音乐和诗歌三种艺术表现形式。


艺术美的理念

什么是美的?美作为一门学科有没有可遵循的严密逻辑?美可以被定义吗?美有其标准吗?

美的理念,也就是美何以称为美的理念。如果我们试图认同另一个人的观点或结论,我们就会问,那你说说你的理念是什么?我们对于美也是如此求索的,一步一步追问其最为本质的部分,也就是美本身是什么。

黑格尔把美就称为美的理念。美与美的理念是直接的阐释关系。不仅是美的理念,他还进一步说,应该将美理解为一种确定形式的理念。关于确定形式的说法,朱光潜在导言里是这样说的,按照艺术的形式来说,艺术不免要局限于某一种确定的内容。反过来说,假如艺术只有形式,而缺乏确定的目的,那艺术所表现的只是一种空洞的形式,而缺乏意蕴和内容在里面。比如诗歌的作为艺术,它的确定形式是语言,我们无法脱离语言去理解诗。我们说诗选择了语言,或说语言选择了诗。而诗之所以是艺术的,在于诗本身要表达的意蕴和内容。

理念也就是理想,理念和它的表现,即它的具体现实,应该配合得彼此完全符合。按照这样理解,理念就是符合理念本质而呈现为具体形象的现实,这种理念就是理想。还是诗人的例子,假如我想写一首诗,一首以何为正义为题目的诗,我是不是应该让我的每一个字都完全贴合我所要表达的主题呢,直到每一个字都恰如其分地合乎道理地表达了我的理念,呈现出来的是文字,文字就是这具体的形象。假如我交出一张白纸,却说这是诗,那就是在糊弄鬼神了吧。所谓理想,就像好的诗,它明白无误地呈现为具体事物,又具备坚实的意涵,让人能体会到它的某种精神,产生美的感受。

作为一门科学研究的学科,概念是非常重要的,说一切学科皆是概念的建构也不为过。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沒有內容的思想是空洞的,沒有概念的直觀則是盲目的。”足见概念对于一门学问的重要性。而对于美学这门学科,美的理念就是美的概念。概念所代表的实在,这里的实在可以理解为“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的物”,在这里,物是个抽象的存在,比如画、诗、雕像、装置、戏剧、音乐等等。

为总结起来说,其实是黑格尔的这句话:一般来说,理念不是别的,就是概念,概念所代表的实在,以及这两者的统一。


这就像是在说,美的理念就是美的概念。黑格尔立马纠正了这点,就美本身来说,概念还不是理念。我们也许可以说,数学的是纯直观的,仅凭借概念而不需要实在物作为把握,比如1+1=2,我们可以用两个苹果就能得出结论。但是1亿个苹果呢,可能无法亲眼看到,但我们不影响我们理解和算出2亿个苹果。美就不同了,你说红色是美的,线条是美的,文字是美的,那我会问什么红色的什么是美的,什么的线条是美的,那一段文字是美的。这就是为什么说美的概念其实不等于美的理念,概念还需要实在物作为把握,才能得出美不美的结论。


所谓实在物,可以理解为艺术作品。当艺术作品达到理想状态,也就是符合一个概念的美,比如以圣母的纯洁与爱作为概念,画家将其创作出来,也就是画作符合这样的概念,就可谓是达到理想,已经不仅仅是概念了,而是可被看见的现实之物。所以说理念不是直接等于概念的,还需要概念有实在的现实之物作为条件,才可以对等。


在概念与实在的统一里,概念仍是统治的因素。黑格尔强调了在概念与实在的统一之中,概念处于统治的地位。我想这不难理解,为了说明它,我举一个反例。假如实在居于概念之上,统治着概念,结果会怎样的呢。在柏拉图《文艺对话录》的大希庇阿斯篇中 ,苏格拉底问大西庇阿斯,什么是美?大希庇阿斯很傲慢地回答说,美是一位漂亮小姐。苏格拉底又问他,一批漂亮的母马不美吗,神在一个预言里都称赞过它?大希庇阿斯就说母马是美的,很有道理。苏格拉底又问,一把美丽的竖琴有没有美?大希庇阿斯又承认了它是美的。苏格拉底又继续问,那一个美丽的陶罐呢,它不是美的东西吗?大希庇阿斯虽然很生气,但还是承认了,它是美的。苏格拉底可以一直问下去,没有尽头。

我们要想把握什么是美的,看来用实在的物品来说明是没有穷尽的。而要想把握什么是美,需把握的首先是美的概念,而后才是美的实在物,他们互为统一缺一不可,又相互成就,构成何为美,即美的理念的抽象定义。

什么是艺术美的理念,也就是“美是美的理念”,听起来有点循环论证啊,有人问美的理念是什么,回答说美就是美的理念,大概问问题的人会翻白眼吧。所以我要简单总结下艺术美的理念。

理念即理想,理想也就是当内容与艺术形式高度地符合并且呈现为具体的艺术作品的现实,艺术家利用各种各样的艺术手段并且以自身的全副心灵投入作品之中,就像是将生命力灌注在作品当中那样,直到作品无限地接近创作者的意图,也就是理想的状态。而艺术作品就是这样的理念的感性显现,感性就是我们能看到的或听到的事物。

以上便是所谓“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概念。


艺术美何以谓真

是不是艺术作品也分高低呢,或说如何鉴赏艺术作品,到这里已经明白了何为艺术美的理念,如何应用这套理念在艺术作品的鉴赏之中呢。

说明下,高低是非常粗浅的说法,为方便理解而已。

艺术作品当然分高低,在黑格尔美学理论当中认为,艺术有其特殊的时代性,我们也以古典主义艺术或文艺复兴艺术这样很明显地带有时代印记的流派名称来对艺术作品进行归类和阐释。此是其一,也就是艺术美的高低还与所属的时代高度相关。其二,艺术美的高低还与创作的材料是很大关系的。比如金字塔建筑,先不问是不是外星人建造的,只当是人而且是具体的人也就是法老王,为达到自己死后可以接近神或灵魂不灭的目的而建造的。但我们所见到的金字塔建筑只是一个对称的三角锥,其实是非常粗糙的,只消与古希腊时期的建筑艺术相比较比较。其内在意涵是模糊不清的,以至于人们忍不住要过度揣测它。黑格尔认为这一期时期的建筑象征艺术时期的典型。人们刚刚征服了自然,但仍然受到机械的制约,还受缚于无机自然也就是建筑的材料之中 。但依然是通过模模糊糊的崇高精神赋予了无机材料意义,使它区别于其他的材料。其三,是内容的缺乏。古埃及人渴望人死后身体与灵魂的可以永恒。这样的理念是抽象与片面的。他们的用狮子的形象象征着力量,从自然界取材,但又试图挣脱自然,达到更高的符合心灵意象的目的。为了表达一种崇高而神秘的精神,他们将狮子与法老王的形象结合起来,呈现为一半狮子一半人的模样,使其拼凑在了一起。黑格尔认为拼凑感,是源于内容的含糊才导致了形象的粗糙,外表显得有些离奇与不完美。



Great Sphinx of Giza,图片来自网络


从黑格尔对于象征艺术时期的评论看来,艺术美显然是高低深浅区别的,不应受到材料与内容的限制,而要追逐更高甚至最高的艺术。艺术美因此提出了要求,所谓理念,应与表现完全符合,也就是理想。不仅要求内容符合,还要求形式符合与技术符合,符合艺术美的理念。艺术美的理念又区别于理念本身,理念本身不需要现实事物的支撑,它可以完全理性之知,当艺术美不一样,它必然需要艺术作品将其表现出来,才可以说是真实存在的理念。

于是他说,最高的艺术,理念和表现是真正互相符合的。

为什么黑格尔有如此坚定的信心敢说什么是最高的艺术,且说这是真实的,所谓的心灵的最高旨趣不在于理念,而在于理念的感性显现,凭什么艺术是那把钥匙,开启理念何为真的概念。他有一个相当重要的论据,也就是他的神学思想。在当时是十分新颖的观点,即便是现在看也是深受启发的。



雅典娜神像,图片来自网络


在古希腊时期,对于神的想象是非常具体的,人们按照史诗当中的记载忠实地还原神的样貌,为其雕刻偶像,接受众人的敬拜。如果说在象征主义时期人们对于崇高还只是模模糊糊的认识的话,希腊人已经有了非常具体的崇高精神,也就是史诗中对于神的描述,智慧女神雅典娜,爱与美女神阿芙罗狄忒。

这是一段对于雅典娜女神形象的描述:

雅典娜女神:在 奥维德 的《 变形記》中,雅典娜在自己的纺织图中給自己纺出了非常明朗的形象:“头戴头盔,左手持盾,右手持尖头矛,身披羊皮胸甲,矛尖往地一插,冒出一株深绿色的 橄榄樹 。”另外还说她满头金发。雅典娜拥有一双深邃灰色的瞳孔,被人称为“灰眸女神”(Γλαυκώπις)。

希腊神不仅具有完全的人的形象,而且还具有完全的人的心灵与性情,爱、恨、嫉妒、纷争、恼怒、仇恨等等,与其说是神,不如说是拥有了神位与力量的人。雅典娜神受到众人膜拜的不仅是石料或金属打造的外表,其形象当然也是心灵的感性显现,这种形象就是理念。所谓理念与形象的符合,完全将人作为理念的符合。心灵就是人的模样,具有时间性的形象,也就是人。

问题来了,心灵内容完全表现为人的形象,是不是就只是特殊的心灵,而不是心灵本身了。希腊诸神都有着不同的心灵,心灵的全貌是什么,当然就无从知晓了。一旦确立了雕像是具有心灵性的,雕像依赖空间才能被人感受到,难道心灵也需要依赖空间吗。雕像不是永恒不灭的,会受到腐蚀,难道心灵也是一样吗。诸多矛盾,都指向了雕像作为心灵形象的局限性。

古典艺术时期,也就是古希腊艺术,在克服了象征艺术的双重缺陷,理念的抽象模糊与形象与心灵的不符合,前进了一大步之后,又再次落入了同样的困境之中。理念找到了人的形象作为作为心灵的样式,却又不得不承认具体的形象意味着具体的心灵,它是与绝对心灵相冲突的。理念与现实的差异与对立,在出现了基督教文化之后,显露无疑。


接着黑格尔说到基督教文化中的三位一体,也就是圣父、圣灵、圣子。圣父就是上帝,圣灵这是一种精神实体,也就是由上帝而出,基督徒要通过祷告获得无形的圣灵的力量,使自己结出仁慈、喜乐、和平、忍耐等果实。而圣子,也就是耶稣基督,他是上帝的儿子。圣经创世纪说,神就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象造男造女。还不只是模样像神,心灵的形象更是像神的。因为基督徒对于神的想象,只能是人的形状与心灵面貌,圣经当中从未指明神的形象,甚至禁止信徒立偶像。因为神自身在基督教里是完全作为心灵来认识的。约翰福音中记载,神是灵,所以拜他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他。由此可见,旧约时代是禁止立像的,也就是立上帝的形象,有一百多条经文说到禁止立偶像。但到了新约时代,也就是耶稣基督降生成人,他是人的儿子也是神的儿子,才有真正的形象,也就允许立他的像,敬拜他。


在此之前,基督徒无法知道神的模样,因为没有具体描写过,这就像是前面所说的,神的形象是超乎人之上的理式世界,比作为天上的床是比较合适的。耶稣基督的形象则是可以呈现为画家笔下的人的形象的,也就在信徒当中形成心灵性的神的形象。这是一种胜利,心灵与形象的结合,信徒才由此确立了信仰的实在。圣经创世纪中记载,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亚当作为基督教文化中的人的初祖,其质料是尘土,是无机之物,此时还颇有象征艺术与古典的艺术的隐喻,是对自然的改造,净化了物质材料,因其被神取用了。金字塔建筑、古希腊雕像可说是用同样的质料,泥土也要食材也好,取自自然,也脱离了自然,成为有形之物,人们用来表达或模糊或清晰的理念,无机之物由此进入了信徒的观念当中。

耶稣受难像(Pietro Perugino, 1482)


与象征与古典艺术不同的是,浪漫主义不是那么在意无机之物的形象,经文后半句说“将生气吹在他的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可见物质只有对其灌注生气,才有了灵,无机物成了鲜活的生命体。无限的心灵看似仍旧局限在具体的人的形象之中,却根本区别于古希腊的神的形象,在于这形象是完满的,被造物的灵石是来自神,神象征着普遍的心灵,没有缺陷。即便亚当败坏了神的形象,神将它从伊甸园赶出来了。整本圣经都在亚当的罪的前提下展开,神没有放任人的败坏。派神的儿子,耶稣基督救赎了人,完满了人的形象,使心灵再次有了纯净的可能,耶稣降生的时代也被称为恩典时代。



Michelangelo,The Creation of Adam


如果大家还记得我们聊的是美学的话。艺术美何以谓真,从感性表象隐退到心灵的内在,用以表现它的内容的材料和客观存在,也就是内在生活而不是身体形状。只有在从身体形状转向心灵自由,又将其再现为更富有心灵的表现形式才可谓是真的。美,乃是神圣的真实的境界,是艺术世界的中心。信徒的心灵是饱含神性知识,是一种内在认识的神圣。不再是全盘地接个别的神,尤其是神表现为坏的德行的时候,心灵会因此遭受腐蚀。浪漫艺术时期,也就是中世纪基督教艺术兴起,正是在这样认识缺陷的废墟之上兴建了庙宇。整个艺术的世界也随之建立起来了。浪漫艺术,理念试图显现自身的完善的情感,脱离了古典的统一,进入了宗教艺术时期。

当然黑格尔也只能对艺术史写到这里了,他也不能写超出自己时代的未来的艺术。


绘画、音乐、诗歌

艺术的形式与内容既然已经提高到了心灵的认识层面,也就形成了观念性,抛弃了建筑的象征性与雕刻的古典理想,于是就开始了以浪漫艺术类型作为基本的类型。选择适合浪漫艺术表现的形式也就得到了发展。分为三个领域,绘画、音乐与诗歌。


绘画

绘画作为内容的材料和表现内容的媒介来说,是纯粹可以由肉眼看见的,这就是说,绘画的特征是它仅仅从颜色就可以得到它的定性。不同于雕像单纯依赖光影,即便雕像也可着色,但仍旧脱离不开空间的存有关系。你可能会说,绘画也需要依赖光影啊,其实不然,印象派画作早已脱离了对现实事物的摹仿,区别于早期的光与影素描关系,而仅仅采用颜色就可以完成创作,完成了的绘画革命。也有人会说,绘画仍然在摹仿自然,用颜色在表现立体,那可以看看毕加索后期的绘画作品《亚维农的少女》中运用的“平面化”表达手法。再往前一点有蒙德里安的《红黄蓝构成》,彻底脱离了自然世界,使得绘画得到“纯粹化”。颜色在于它使艺术脱离了物质需要占据的感性空间的状况,因为它只局限在平面。这是从绘画的形式上来说。内容方面,人们可以通过绘画表达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只要是在人的心中占据一定地位的。

音乐

浪漫艺术的另一种实现形式是音乐。黑格尔认为绘画究竟还是保留了空间的属性,并且有意地加以模仿。当然这样的观点是限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之下来说的。

与绘画不同的是,音乐是完全脱离物质世界的,它否定了空间的绵延。不再是空间的观念性,而是时间的观念性,也就是声音。

解释下何为观念性,人们肉眼看到的绘画,再经由脑海中的一系列推断,才从看变成了知,这样的过程就是观念形成。也可理解为人们从观看到理念的形成的过程。音乐也是一样,人们虽然是立即听到声音,但这声音随即就成为过去时,人们是凭借记忆获得音乐的感受的,观念也就是从聆听到记忆,再到由记忆到认知的过程。

就此,音乐成为了浪漫型艺术的中心。雕刻成为建筑与浪漫艺术的桥梁那样,音乐也成为由绘画所用到的空间感性到诗歌的心灵性之间的转折点。

补充说下,不知道你是否察觉到了这样的倾向。即绘画与音乐都以空间与时间为标准来区分这两种艺术形式,似乎越是心灵越是脱离物质的越是自由的,越是符合心灵的活动。从建筑到雕刻、绘画、音乐和诗,物质的束缚越来越少,观念性越来越强,也就是符合了艺术的概念。


诗歌

如果说否定空间是音乐的一种属性 ,那么赋予音符以深刻内容,就是诗歌的属性,它是最富于心灵的表现形式。

浪漫艺术类型的第三种——诗歌,在门类艺术的系统中占据着最高的地位。声音在诗里不再是声音本身引起的情感,而是本身无意义的符号,符号不再是模糊的观念,而是变成具体的内容。声音符号变成了字,也就变成具体的点,这些点就是心灵。这是对于诗的极大赞扬,诗不仅脱离了空间与时间的物质束缚,将声音的连续看成是符号的,符号本身无意义,文字赋予了符号意义,文字又是完全观念性的,因为文字它只表现思想,就像散文那样。


其实读到这里还挺难接受的,说什么时间的空间的,最后还不是脱离了时空关系,转而寻求语言的艺术。一开始黑格尔说人是具有时间属性的,我就感到奇怪,为什么是时间性的,难道绝对心灵受缚于时间吗,人最大的特征不是语言的运用吗。正如海德格尔所说的,语言是存在的家。果不其然,德国美学家都有这样的共识吧。

展开Show Notes
长江老人
长江老人
2020.12.16
收获很多
ooogff
ooogff
2022.10.09
啊啊啊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