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系列节目:「身边」,来源于我对身边的人事物的观察。
我的朋友:“这几天觉得挺孤独的,不是单身的缘故,而是所有的路都是自己一个人在走,没有同行者,当然我自己也可能做不了别人的同行者”。
正如节目最后鲍勃迪伦歌词中唱到的:
Even you don’t know by now
An' it ain't no use to sit and wonder why' babe
and it’ll never do some how.
……
You could have done better but I don't mind
You just kinda wasted my precious time
But don't think twice' it's all right
即使你现在还不明白,但坐着瞎想是没有用的,这不会改变任何。你可以做的更好,然而也无所谓了。我不想浪费我的宝贵时间。但是你也别多想了,这没什么。
也许我们不该坐着瞎想,这样只会让我们沉溺其中,因为问题不在这里。走出我们孤岛吧!
身边|孤独感与亲密关系的血肉因缘 - 2020:7:10 00.02
54分钟 ·
1371
·32
YL_podcast
2020.10.03
16
播客听多了以后,我觉得国内很多这种输出想法的播客节目更多的体现出一种主讲人自我感觉的特殊性,或者是优越感,或隐形,或显性,主讲人可能意识不到,或者意识到了又羞于承认,有一部分接受教育的年轻人都呈现出这类孤独感,数据哪里来的呢,可以去翻翻豆瓣,甚至朋友圈里遍地都是,有些不会说出来。我所说的优越性在于觉得自身孤独感的不同,自身终极追求的不同,别人可能是金钱美貌,而自身是真理,我没有指摘什么,但是总觉得不对劲,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下意识的觉得自己与众不同,自我意识太强还是因为读过几本书。我也是因为最近所谓的孤独感作祟才搜到了这个节目,愈发觉得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与众不同实际上才是人们最大的共性,赖以生存,证明自己活着的意义,而这间接上加剧了孤独感。
沙枣树上的男角:一个视角:我们的经济生活发展飞速,所谓大陆的年轻人们在短短的二三十年内经历了其他发达国家年轻人们几代人才经历过的事情,所有这些夹杂到一起实在是太让我们眼花缭乱了。再者我们能接触到的事物越广泛,圈子就分的越小越细。同样作为年轻人,有时会发现和我身边的朋友们平日接触的东西是那么不同,每个人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越精进,就越难理解圈外的事吧。我甚至觉得那些在朋友圈里分享您所谓孤独感的人或许是在寻求共鸣而已。并不觉得那是可以被称作优越感。
车有灵:恋爱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有普遍性还是特殊性,是先天的还是经验的,有规律可循还是悲喜互不相通?如何走出二元对立,那定不是要提出一个更为本质的唯一真理。而是回到实际的生活当中,毕竟没有什么孤独解药,也没有什么爱情良药。只是我们还认可有一种好生活的标准吗?如果不认可,就没有继续对话的可能性了,摆出相对主义姿态就意味着终止对话。如果有,那我不过是参与讨论并分享见解而已,就这么简单。
共7条回复听完了,想说说我的看法。现在亲密关系和婚姻的尴尬有很多很多的原因了。想到了很多,大的方面抛开不说,说说小的方面。听完第一个感觉就是,现在大家都太理性,太科学了。这是很难避免且影响深远的。理念的东西被科学祛魅了,浪漫失去了土壤。第二就是流动性,流动性带来的不确定加上祛魅后逃不掉的虚无感让理念承载了更多,让它更容易在现实面前出现问题。第三就是个人主义的问题,这点我只想说一个我的感受。人还是因为人而存在,所以对付出这件事情不要太过于谨慎,正如第一点所说的大家都变得科学理性了,账算太多,感情太少。进行中的时候,感性多一些,思考攒着留给结束之后,这样或许会好一些。
的确是这样,节目从看似理性分析,说得头头是道,却是从平常生活的小事举例子,听的人也许能发现,噢,原来浪漫早就破碎了,剩下的柴米油盐都成了困扰。该用情感解决的,用了理性,也许还是因为情感依托没有了,它成了生活方式的附属品。“找一个谈得来的人”还是“掉入一段情感”,前者是筛选,后者是遇见。
简单的道理藏在真诚与爱之中。共5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