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 41 被驱逐的先知忽左忽右

往期回顾 | 41 被驱逐的先知

47分钟 ·
播放数12918
·
评论数34

20世纪注定是永垂青史的世纪,各种意义上的“天才”层出不穷,有铁石心肠的赤子、灵魂黝黑的圣人、还有嗜血的理想主义者。托洛茨基则是其中一颗闪耀的明星,他流浪异国,手无寸铁,光是活着就足以令对手胆寒。本期《忽左忽右》,托洛茨基专家、历史学博士杨阳为我们带来托洛茨基的故事。

【本期话题成员】

程衍樑(新浪微博@GrenadierGuard2) 

杨一(新浪微博@杨一1) 

杨阳 埃塞克斯大学历史学博士(豆瓣:kevinyangmx

武博夫(豆瓣:杨浦米特拉)

【时间轴】

02:15奈飞上线的俄剧《托洛茨基》令人大呼过瘾

02:40《无畏上将高尔察克》为“白匪”鸣不平

03:50伊萨克·多伊彻的“先知三部曲”展现托洛茨基生平

05:10托洛茨基与列宁曾互撕十几年

06:30托洛茨基在俄国GM中扮演的角色

09:15国际主义者与“不断GM论”

10:00“托季联盟”的失败

12:00“慈父”是优秀的组织者、平庸的思想家

13:35陈独秀与托洛茨基之间的真挚交流

16:50令“慈父”胆寒的托洛茨基

22:50列宁的遗嘱与错失的良机

26:00“群众的需求”真的存在吗?

28:2020世纪是克里斯玛型强人辈出的时代

29:45关心托洛茨基理论的仍限于知识分子圈内

34:20托洛茨基派别的局限性

36:05苏德瓜分波兰间接推动托洛茨基遇刺

39:05罗素品评托洛茨基与列宁

【音乐】

片头曲:《过馆人生》- 詹宏达

片尾曲:"Александра" - Песни нашего века

您可以通过网易云音乐Spotify 搜索「忽左忽右BGM」,获得节目完整歌单。

【logo设计】杨文骥

【后期制作】hotair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 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忽左忽右》,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蜻蜓FM荔枝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博@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信公众号:播客一下

联系方式:contact@justpod.fm

展开Show Notes
enol
enol
2020.8.21
大半夜听的 哔的一声吓了我一跳
对“托派”是什么和托洛茨基的核心理念解释得不够清晰,拓展太多
wangsmaster
wangsmaster
2020.12.27
这个埃塞克斯的博士生可能读过很多书,但是讲话太书本化了,一句话里面能放五个抽象的概念,听的太累。主持人和其他嘉宾都很棒,问了很多好问题试图把谈话的门槛降下来,但是博士总是不能正面回答问题,又或是发散到其他话题上。博士如果能够少说概念和结论,多讲史实和事例,正面回答问题不乱扯,这起节目会非常精彩。小声的问,能换个嘉宾重录这期么🤪
钴铼锡:为你点赞!说得太好了!
Erispyu
Erispyu
2024.1.21
忽左忽右真的是宝藏,每读完一本书、或者想了解某个话题的时候,搜一下节目列表,总是能有惊喜。
施飞
施飞
2020.8.31
托派是最坚定的革命者了
NewFool
NewFool
2021.8.22
《过港人生》!每次听都会想起杨过在华山上打出天下无狗的招式
32:46 托派的思想还是集中于知识分子,其思想很复杂(也不好理解)
28:25 1905和二月革命都是自发开始的,卢森堡也高度赞扬——时势造英雄
HD165051x
HD165051x
2021.8.01
01:02 戏梦人生的片头绝了
讲得不错👍
闹菇
闹菇
2020.8.25
片头曲是什么呀
NewFool:《过港人生》
La_1veH
La_1veH
2020.8.24
求问片尾曲是什么呀?好听
藍色摩托車手:Александра
24:00 列的遗嘱中希望解除斯总o记职务,但是出于性格、人际关系等托自己放弃了
HD660536l:托自己放弃的吗
奋斗在越南:我的理解是托的性格让他做不到去争取,比如他就曾嘲笑过斯大林干的活都是些无关紧要的琐碎小事(而恰恰是这些“琐碎的小事”,比如管理官册提拔官员,帮助斯大林在党内笼络了大批势力)。大概他心目中的理想还是像spd里那些理论家一样做个先知
3条回复
23:11 我以为只有资本主义才有血性的原始积累…
HD923876l
HD923876l
2023.8.16
音乐真好听
43:38 托洛茨基很高的文学艺术天赋,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的艺术审美,与斯大林的截然不同
42:21 中国托派 郑超麟
38:08 格别乌已经深深渗透进西欧、墨西哥的托派组织
16:02 1940年代中国还有托派游击队
14:32 陈独秀是“中国的托洛茨基”,不仅是思想上、组织上(1931上海),还有本人与托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