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期节目中,我们探讨了以下这些内容:
160分钟和147分钟公映版《八佰》对比,孰优孰劣?
两版对比之下,哪些重要情节被去掉了?
《八佰》中人物的“脸谱化”是创作缺陷还是有意为之?
《八佰》在前期筹备中,有哪些有趣的幕后故事?
电影和史实之间有何出入?台湾版如何解读历史?
……
本 期 对 谈 嘉 宾
柯诺 电影媒体人
圆首的秘书 深焦DeepFocus 主编
8月14日起,电影《八佰》开启了大规模点映。作为中国历史上制作规模最大(制作经费高达五亿元人民币)的战争片之一,同时也是疫情之后上映的第一个(国产)大片,《八佰》对于恢复观众信心、激活整个电影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尤其是在去年的审查风波之下,《八佰》到底如何更是吊足了观众的胃口。随着8月21日影片公映,关于历史阐释、发行策略、人物塑造等各个方面的争议随之出现。截至发稿前为止,《八佰》在豆瓣评分人数将近10万,评分为7.8。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8月17日-8月19日中小影院加入《八佰》点映,华谊兄弟要求票房在200万以下的影城先付钱再给片。在8月19日前需交去年票房的3.5%“保底费”,才可在19-20日点映《八佰》。中间不通过院线,华谊兄弟可直接获得现金。8月21日晚,电影《八佰》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票房结算遵守正常结算流程,不存在向影院直接收款的行为。声明称,华影天下(天津)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此次为《八佰》制定的发行模式旨在保护电影市场的正常秩序,打击偷漏瞒报这一长期存在的行业“毒瘤”,得到业内绝大多数院线、影管公司和影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