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从《傅雷家书》聊到郑爽的家庭教育:不求回报的父母真的存在吗?沈奕斐的播客

22.从《傅雷家书》聊到郑爽的家庭教育:不求回报的父母真的存在吗?

58分钟 ·
播放数35653
·
评论数217

《傅雷家书》是傅雷给儿子写的信,成为很多父母的教育启蒙,这本书记录了傅雷对于教育珍贵的反思和总结。

大家好。本期我们就从“傅雷家书”入手,聊聊家庭教育那些事。我们会讨论:傅雷是如何从一个暴戾的父亲转变成了一个慈父的,他对家庭教育有过哪些反思?

我们也会结合我们的成长经验来谈怎样惩罚才是有效的,孩子对父母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父母应该在孩子成长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我是复旦大学社会学系的沈奕斐。这是一档我跟我先生主持的夫妻谈话型播客。我们会从社会学和法学的角度探讨与亲密关系、婚姻家庭、社会性别相关的热点事件,也会穿插些我们的日常夫妻聊天^_^

欢迎各位听众收听这期的播客。

【内容提要】

05:30 打是亲骂是爱:到底该不该打孩子?
12:15 怎样惩罚才有效果?
15:54 亲子关系随时间变化:由控制到依恋
23:29 父子关系真的存在“平等”么?
29:43 挂在嘴上的“牺牲”多么伤人
37:05 傅雷避开了家庭教育的哪些坑?
42:33 聊聊郑爽:父母的格局和高度如何影响孩子的命运?
48:33 好的亲子关系要用陪伴来维系

【One More Thing】

我最近跟新世相光之来处出品了一门《社会学爱情思维课》,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待这个时代的爱情新问题,也包括新的性别关系给爱情带来的影响和相应的解决方法。

99元60节视频课,购买后可以无限回看。欢迎你搜索公众号“光之来处”去购买。

如果你需要咨询跟亲密关系相关的问题,也可以在“光之来处”公众号回复“知识星球”或者“咨询”,我会来回答你的困惑。

出品:光之来处
策划:高艺哲
剪辑:祝欐乔
设计:王雪银

展开Show Notes
千鲸鼎
千鲸鼎
2021.2.05
52:06聊到“陪伴”这个词,我还是喜欢把父母想成“我们只是恰好组成一个家庭”,我们没必要永远捆绑,父母有父母的人生,我希望彼此都能更以自己为重。最近看的run on这个韩剧里,男主的妈妈就是个“不着家”的电影演员,为了自己的事业对家庭的关注肯定是少很多,但当她对儿子表达愧疚的时候,男主却说“如果妈妈丢下工作那粉丝们会伤心的”。我觉得这才是我理想的亲子关系。
追光绽放:非常赞同!父母子女首先都是个人,人本该有界限感,无论是父母还是子女都应该先过好自己的生活,好好的活过一会,而不是把有限的时间浪费在对孩子或者父母多度的关注上,也不要过多的影响彼此的人生,父母起到初步的道德教育作用,至于之后孩子如何在此基础上发展,就请父母不要过度参与。
沈奕斐
:
有点感动
5条回复
一边听一边记笔记:1. 不要忘记自己作为父母的责任,同时也和孩子有平等相处的时候 2. 不在孩子面前唠叨自己的付出对他的影响 3. 直接真诚的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和骄傲 4. 做一个有反思性的父母5.不要缺位
沈奕斐
:
课代表
追光绽放:同道中人,我也认真记笔记了🤣🤣🤣
7条回复
11:01我也一直觉得,人的觉醒需要自己去感悟。之前的学习一直不差,但回头想是从小到大学校细化到半小时的管理模式,以及永远把时间塞得满满的卷子的产物。等到后来去国外上了大学,学会了为自己学习,甚至开始喜欢上学习的感觉,才慢慢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也取得了挺好的成绩。我一直觉得我是在大学才觉醒的😛
nowlistenwat:我是争取来的,高中自己看课外书,混日子,高二会考完了跑去学美术(如今从事设计行业)但代价就是课业不好,高考平平。 但我为我的争取感到自豪,也比较珍惜
商建刚
:
同感。
5条回复
一颗星_
一颗星_
2021.2.05
09:22从小被打大也并不觉得打是亲骂是爱,听我妈说我两岁多在凳子上玩泥巴被我爸打一顿,长大有记忆了也没犯过什么大事被打,总是因为我不服我爸跟他顶嘴被打。打孩子更多地是发泄家长的怒气,不愿意用好好沟通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一个借口,觉得孩子挑战了自己的权威竟敢不听自己的话。
沈奕斐
:
打真的不解决问题
nowlistenwat:我母亲初中之后没再打我了,我家中父亲性格更弱势一些,母亲则是女强人那种……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性格中有多少毛病和体罚与否是否有关系……但顽强的孩子是管不住的,不一定说就会走弯路学坏做歹事,但顽强的孩子都会寻求自己
小关Sean
小关Sean
2021.2.05
07:54“血流如注”“绑起来”“拿头往墙上砸”,这是严重家暴了吧,严父这个词有些褒义了。
沈奕斐
:
所以傅雷后面一直说他愧疚。
林莉:09:55典型的严重家暴,我没有想到他虐待孩子达到这种地步。
5条回复
听这期亲子关系主题,有两个观点印象深刻,我甚至觉得不仅仅适用于亲子关系,情侣/夫妻的亲密关系同样适用:

1. 如果你想要让对方养成一个习惯/接受一个事情or观点,那么你首先要去和ta一起去做——陪伴的力量,如果你只是让ta一个人去做,那么ta多少显得孤立无援,无法达成

2. 惩罚适用于禁止做某事,或者说保证下限;但要培养某种习惯/接受某个观点,也就是提升上限,那么惩罚显示无法达成目标,奖励/激励是更好的方式。

有启发!
商建刚
:
善总结,是位好学生。
埃隆噗大可:谢谢商老师!受教了
我现在是一个五岁小男孩的爸爸,我自己在和他一起成长的这五年来,最大的感受就是现在的小朋友比我们小时候更敏感,也更加孤独,看似墙角堆满了玩具和书籍,但是因为楼房小区满大街的汽车电动车,他们大多数时间都被分别关在家里,不像我们小时候出门就可以见到朋友,可以当街踢球。所以父母的陪伴真的很重要,但是现在大多数父母都处于压力最大的阶段,就给家庭的时间和精力都被外面一点点压榨干净,挺无奈的。
八尾猫:是的,国家开发二胎鼓励三胎,但养老、教育等等保障跟不上,对80、90这一代人来说,无非是增加了更大的压力。确实工作家庭两头真的很难平衡兼顾。
结合最新一期奇葩说里的内容,我觉得傅雷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也在成长和学习,从怎么做一个几岁孩子的父母到他四十六岁学习怎么做一个二十几岁的,见识不断拓宽,学术和艺术修养逐渐与他比肩的大孩子的父母。同样的,傅聪面对不断年老的父母也在不断学习如何更好的和他们相处。所以这一切都是dynamic的过程,可贵之处可能就是他们承认并认可这样的变化也感受到了彼此的需要吧🔮
沈奕斐
:
一个人的反思精神我觉得特别重要
追光绽放:真的好认同!!可惜和沈老师说的一样,我父母也是一点反思精神都没有,永远都是她说得对我的错,他们也不愿意读书听讲座。反而是我不断反省,究竟我和父母关系之所以如此糟糕的原因在于我哪里错了?后来我才明白,其实一直都是父母无知且不好学,因而不理解我的思想。
阿哈嘿
阿哈嘿
2021.2.11
两位老师讨论得很有价值,不过从个人角度出发,我还是有不同的观点,我我觉得整本书只是在洗白一个父亲形象,宣扬父子感情。在童年受过那么重伤害的人,很难放下悲伤的经历,即便父子可以在艺术,生活上深切交流,但儿时的伤痛不会因几句忏悔就消失。 我的成长经历和傅聪有很多相似之处。从小因为女孩这个性别遭受了父亲长时间的冷落,我几乎没有儿时对于父爱的记忆,而随着我长大,学习成绩逐渐优秀,顺利考上北京的大学,能作为在邻居里交谈的荣誉时,我爸对我的关心和交流才多了起来,并且和傅雷一样,把我当成知己,当成朋友,可能有了“父爱的觉醒”。 但当我看到我爸对我弟弟从出生就开始的百般呵护万般培养时,我明白,童年的伤痛不会因为日后的温情就消失,它注定存在。我知道,我心里过不去这个坎,无论多少亲情大道理,我还是不!不想原谅! 我声讨他们永远也不会变的男尊女卑思想,就因为他是男孩,就因为他年纪小,我就要理所应当的懂事吗?凭什么? 他们是第一次当父母,没错,但是是第二次养孩子,为什么他们在对男孩那么好的时候,没有想过亏欠女孩多少?为什么不弥补,而是认为懂事的女孩长大的,不用操心了? 所以,我认为,《傅雷家书》有粉饰太平的嫌疑,有出版社的营销之嫌疑,它并不是真实而全面的。当然,傅雷虐待孩子之实可以起到警示现代父母的作用。 我在想,傅雷的道歉和忏悔,傅聪是不是也不会接受?他可以选择不接受吗?为什么要接受? 书中很少有傅聪的回信,可能是丢失,也据说是傅聪拒绝出版,但我觉得还有一种可能,是出版社只拿出对“树立一个慈父”形象有利的回信放在书里,因为傅聪的回信可能会揭露他父亲的罪恶。
商建刚
:
能理解你对你父亲的不原谅,要是有一天,你原谅了你父亲,你再来留个言。
阿哈嘿:好🤝
4条回复
阿布酱
阿布酱
2021.2.08
我只知道,世界上有很多不求回报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隔代亲才是真的亲。🤣
沈奕斐
:
还真是,我们社会学有专门研究解释隔代亲的原因
柚仔:每次看到别人说隔代亲都特别羡慕又愤怒,我外公外婆在妈妈刚结婚不久就去世了。我六岁时爷爷当着我的面在一个很黑很黑的晚上要把我妹妹装麻袋扔了,我拦着爷爷,奶奶拦着我(那时我们是留守儿童)。爷爷奶奶只会给堂姐煮饭,还会把东西藏起来怕我们偷吃,我们得自己煮,从小就和堂姐和奶奶打架,真的是打到我们离开老家跟妈妈爸爸住一起,还好那段时间只是5年而已。
3条回复
叶冬
叶冬
2021.2.07
越发觉得商老师才是这播客的根基呀,对不起呀沈老师,哈哈哈
商建刚
:
还没有“她”?自我介绍一下,留言中女同学可关注你。
吾同_G8qJ:确实越来越喜欢商老师。条理清晰、逻辑清晰。关键我非常爱听商老师说话😊
8条回复
35:02 被偷泡菜笑死!太可爱了8
沈奕斐
:
做播客的时候,我经常觉得架个摄像机,让大家看到商老师的表情就好了。很好玩
阿狗喝酒:日常期待沈老师商老师的超可爱日常!!
4条回复
月灯
月灯
2021.2.05
作为女孩子,从小经常被打,被皮带打过,被拖鞋打过。但是我依然认为没用,我个人打不服
沈奕斐
:
咱们以后就不打孩子了
傅雷家书这几段,换到孩子的角度,听着其实很有压力,但这种愿意沟通的态度很好
Sunmy
Sunmy
2021.2.08
童年家庭教育父母的影响很重要,父母的品行示范会起到深远的影响,后天自我的觉醒和行为经历很重要,不同年龄段的家人之间可以保持良好沟通,对于不同看法可以相互尊重,那家庭关系、家庭氛围就很nice,不过中国家庭父亲多半都是脾气很差、错了也不承认、死要面子摆辈分压制的情况居多
七个梦
七个梦
2021.2.05
02:26沈老师是不是感冒了🤔
商建刚
:
感冒很严重,拼命咳嗽。为沈老师的敬业精神点赞。
沈奕斐
:
是的,被听出来了
3条回复
“然而幸运的是,【大人掌握暴力,孩子们无力反抗】,因此可以粗暴的对待孩子们而不用担心大规模的动乱。在大人们强迫孩子们在学校里呆着的时间,孩子们学到了不少东西,但是全都包裹在一种态度之下—【向自己无法反抗的力量消极地投降】,向权威投降,服从于他们,将思考与构建自己人生目的的任务外包给权威,并以此换取允许和认可,通过这种允许和认可,那些更愿意服从的孩子们得以获得体系内部某些稀缺资源获取上优先地位,进而因为在体系内部稀缺资源视觉可见的优越性获取空洞而虚荣的自恋,还有什么比优越于大多数同僚更让人感到快乐的呢?

这种自恋【不是】依靠自力思考并构建自己存在意义,进而在构建过程中因为体验到了自己真正改善了一些有价值的事情而取得的真正的自信。区别在于,【自恋不得不依赖于服从权威来获得权威的认可,并惶恐于失去这种认可】,这种对权威的依赖和惶恐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可能将会永恒处于某种【被动】,且永恒不可能改善。因此他们永恒消极,永恒在抱怨自己为何不能以更低的服从成本换取认可进而获得足以支撑其自恋的稀缺资源。”(@David Perell)
HD892787g
HD892787g
2021.2.07
我的天呐 我看这本书的时候 都不知道傅雷原本是这样对他的孩子的 我不能接受这样的父母 我也不认同“打是亲 骂是爱”。“ 打”是家暴 “爱”是爱 不能混为一谈 但在那个年代 这种父母是大多数 就很无奈
Scratchpaper
Scratchpaper
2021.2.09
11:15 听了沈老师的播客这么多期,一个特别突出的感觉就是,沈老师的同理心、表达能力、观念及视野都高出商老师。沈老师是一个很标准的意识觉醒并不断更新观念的现代女性,商老师似乎还停留在某一个阶段。
沈奕斐
:
但是,播客那些好评率高的主题,包括这个主题都是商老师提出来的
Scratchpaper:嗯嗯,明白了,你们之间有默契和互补性。不好意思沈老师,其实我打完上面那段话感觉自己在judge别人,抱歉~
打孩子这一点,我小时候被打的经历有很多,小到每晚因为做不出的数学题被大,大到弄丢了东西或者打碎东西而挨打。打我的工具也不同,有皮带,有钢尺,有衣架,有铁丝。印象最深的一点,每次被打了,我道歉之后我爸会越打我越恨。我承认我爸是爱我的,但是小时候挨打的那些伤口在躯体愈合之后,我内心也播下了不那么愿意承受他的爱,想要逃避这个家,甚至知道不该有的有一点点恨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