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邀请了中美两地专业私募基金管理人和代表科技理想主义的主持人,一起来聊聊如何在股市泡沫中投资?货币贬值和投资亏钱下的两难抉择。
本期嘉宾:
- 李振:国内私募基金经理 从业15年 投资全球证券、加密货币、衍生品
- 俞靓:十年美股交易和五年硅谷风险投资经验,现驻硅谷从事职业美股交易和初创企业投资
主持人:Brad & Indigo & Rokey
现场交流记录:
- 00:04:40 最难的市场其实是美股和 A 股,相对容易的是港股市场。(Li Zhen)
- 00:09:15 只要形成一个自己的交易系统,在美股里面还是可以做到游刃有余。 (Liang)
- 00:11:18 金融投资实际上可能也快要过时了....接下来会有很多像现在这种 social trading。(Li Zhen)
- 00:19:28 2020年非常特殊,2021年的下跌属于比较正常回调动作。(Liang)
- 00:22:40 市场出现了巨大的分歧,其实是引发这次 correction 的原因(Li Zhen)
- 00:30:48 科技股在川普上台以后,受到了比较严重的一个冲击,之后 2017 年就是一个单边的牛市,所有的成长股都成长起来了。(Liang)
- 00:32:28 从更长期来看,比如1981-1998年,以及2001-2009年,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和S&P 500,这两个指数的成长性基本是一样的。2010年开始的科技股增长分叉会被回调吗?(Brad)
- 00:38:53 我们对科技的认识,有时候比较注重外在的东西,内在的东西很难去界定。广播公司曾经是很有影响力的,价值股和科技股是相互转化的。(Li Zhen)
- 00:42:01 过去十年涉及社交媒体已经成长到能够影响我们所有的方面,政治经济,生活思想都会影响。(Indigo)
- 00:44:15 社交网络的影响我其实我越来越觉得非常可怕,会不会行为社会学行为金融学加上一些社交网络的影响,成为一个接下来的金融显学。(Li Zhen)
- 00:48:42 这边看Twitter,那边Robinhood下单,信息流动和交易摩擦极小。(rokey)
- 00:53:12 早期交易员他们看的卡带机type reader,数据是通过打印机把纸张打出来,想交易只能进入交易所专门的席位,纽交所交易大厅席位交易员,他们曾经是祖孙三代,后来纳斯达克那个时代电子化了,他们都疯了。(Liang)
- 00:55:00 一个美国前三大前两大的券商在旧金山的负责人当时有跟我讲,他们的一年损失 40% 的客户被 robinhood 带走。(Liang)
- 01:01:39 西耶斯悖论,形成共识的过程决定了这个结果... 公肯定公开比不公开要好。但公开之后就能替代市场或者是得到理性的结论,这个其实是我觉得不一定。(Li Zhen)
- 01:08:05 人类从二战以后央行系统,他做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加速印钱,我对人类的中期一直是很消极悲观的一个看法就是我觉得会通过战争或者其他形式在把这种泡沫迅速的在消亡,因为目前还没有看到别的方式。(Liang)
- 01:09:25 Cash is King...钱肯定是越来越不值钱,但子弹一定要有,比如可以buy the dip。(Liang)
- 01:14:55 当时 08 年整个当时觉得天都塌了,走到大马路上大家都觉得什么事都没发生,这个时候情绪上的安抚还是挺好的,把内心的波动先平静下来,再去考虑我投资组合何去何从。(Li Zhen)
听众参与讨论:
Zane:自己的看法和市场共识不一样怎么办?
- 李振 答:要看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就可能获得收益,反之就要为错误买单。当某件事在朋友圈变成段子的时候,就开始荒谬了。
Alex:通常来说有三种投资方式:1、指数投资;2、价值投资;3、技术投资。请问嘉宾都用哪些技术指标?
- 俞靓 答:一个有效的交易系统应该是多维的,首先价格是定锚(缺点是历史数据是后向的), 其他还有资金进出的指标(如机构是否进入,具备一定的前瞻性),系统需要长期修正和迭代。
Chen:是否有好的社交媒体指标,是否会回测?
- 俞靓 答:会关注社交媒体,包括reddit的一些热点,但暂时不会纳入交易系统
Yaodong:长期投资者,投资于自己熟系的科技公司,基于对公司的预期和CEO的观察。
嘉宾推荐书籍:
- 李振:《消费社会》by 让·鲍德里亚
- 俞靓:《Beyond the Known》 by Andrew Rader
- Brad:《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 by Peter Lynch
- Indigo:《The Price of Tomorrow》by Jeff Boo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