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P12. 建立有效的信息获取系统(续一)
本期是我们第二次聊「个人信息获取体系的构建」,上一次聊是 《EP5. 建立有效的信息获取系统》,播放量还蛮高的,感兴趣的回头可以补听。 主持人: Indigo & Rokey & Brad 本期嘉宾(排名不分先后) * Andy Liu: 面向新兴科技的设计团队Futureform 创始人,关注AI, 工具产品及创新文化。 https://www.futureform.co/ https://twitter.com/Liu_Mengxi * Conan:参与和投资过多个创业公司的技术从业者,喜欢琢磨产品和读书。 https://twitter.com/ConanChou) 也是“透明盒子计划”(https://twitter.com/ReadThinkShare)佛(ge)系(zi)主理人。 00:04:45 每个人不同的信息获取方式,信息消化流程。 00:24:25 信息判定的四个角度。 00:37:47 内容过载,需要发现对自己重要的命题。 00:40:44 人类的Attention Span & Brain Drain。 00:49:04 Literatures notes, Permanent notes, Evergreen Notes。 01:05:20 现实世界中不经意瞬间的启示。 01:19:02 读书的新方式。 01:32:28 信息获取的功利心。 本期笔记摘要: @Conan * 需要决策的不自动化 * Brain Attation Span 脑力流失假说:人类大部分时间都是信息过载的,所以进化出来一种对信息排优的能力,长期优先级信息会优先级更高 * Analog记录会阻力更大,从而只会记录下最需要写的 * literature notes 概要,转述 Analog * permanent notes自己的思想 Digital * 把书去光环化,把看书当成看博客,碎片时间,不用看完 @Andy * 做减法,比如Twitter List * 好的文章打印出来,屏幕信息不容易专注 @Brad * 信息质量>相关性>时效性 * 留出足够的时间给最重要的主题 * 发现内容的节点,知识体系,好的内容是集群的。有了基础认知体系,才能有更好的判断 * 为什么获取信息:活得明白一点 * 信息获取太功利了,容易痴迷于抽象 @Indigo * 信息判定的四个角度:来源,目的,价值,限制 @Rokey Zhang * 分析信息属性:观点,事实 * 明确信息主题:收集信息的目的性
- EP11. 电动汽车和出行的未来 | 蔚来、小鹏、理想业内大碰撞
EV 行业首聊!在小米高调宣布造车之后,我们这次集齐了 NIO、理想、小鹏的同学来一场电动车和新能源交通的畅谈 本期嘉宾(排名不分先后) * 于欣烈:蔚来商业研究业务负责人,前理想,前特斯拉。 * Simon:前理想汽车市场和用户体验总监,前宝马i系列市场。 * Rocky Liu:小鹏汽车互联网中心副总经理。 主持人: Indigo & Rokey & Brad 现场交流记录:(在部分播客App中可以点击直接跳转到对应时间点) * 00:00:00 嘉宾介绍 * 00:11:06 小米的进入,是不是意味着电动汽车进入类似电脑、安卓手机的组装时代了? * 00:18:40 EV 和传统汽车在架构和制造上的不同点?软件定义汽车,Tesla 机器人超级工厂,架构是否会出现最优解? * 00:23:59 自动驾驶、应用场景和未来交通系统 * 00:56:31 面向AI和人协同的系统设计 * 01:02:39 电动车和燃油车在安全性方面的比较 * 01:13:16 未来在汽车领域的操作系统和硬件之间的博弈 * 01:19:04 中国电动车在海外如何布局? 嘉宾推荐书籍: * 1. 于欣烈: 《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Think Like a Rocket Scientist) * 2. Simon: 推荐一本书,我最近天天看。冈岛二人《克莱因壶》,是一部科幻小说。 * 3. 李根:《自动时代:无人驾驶重塑世界》(Autonomy),讲自动驾驶历史的书,作者是通用的前高管,能比较清晰地了解汽车智能化、电动化和共享化之间的交融。《与机器人共舞》也不错,普利策得主约翰·马尔科夫写的,他是第一个报道自动驾驶的记者 听众参与观点精选(未录音): Sean: * 自动驾驶要考虑到各国的政策原因 Alice: * 卡车司机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但目前还有人力缺口,自动驾驶会促使物流行业更快的发展 * Tusimple 是目前第一个可以实现有revenue的公司 * 国内不允许没有测绘资质的公司地图测绘,导致Tesla的自动驾驶能力受限 Jade: * 用户安全性角度,感应器是否需要更多冗余? * Rocky Liu:很长时间内都需要大量的冗余,同时需要更多的算力 * 电车里程焦虑会怎么解决?换电?快充增强电压电流? * Rocky Liu:能量密度技术本身没有太大突破的话,找到成本/密度/安全性的平衡,可能会停在700-800公里一段时间。环境市场决定解决方案,理想/小鹏/蔚来各自有自己的解决方案 * Simon:目前液态电池能量密度已经基本达到瓶颈,固态电池无法低价量产。换电需要一整套能量管理和换电体系支持 Dong: * 自动驾驶最终的采购方是否是政府或大型私营企业? * Xinlie:Tesla已经开始做这种模式,Boring Company * Laura:PPP模式政府与大企业合营,京港地铁(四号线特许经营项目)就是港铁和北京市政府合营的例子,自动驾驶下每一个人都是乘客 Zane: * 从最早中国积极引入Tesla,Tesla 国内的负面传闻,看不到一个国外品牌在中国市场做到,5-10年后Tesla还会是中国的老大吗? * Simon:国内的理想/小鹏是现有了自己的供应链,和Tesla没有关系。一年乘用车中国2000万台,电动车目前还只占中国年销量的2%,市场还远远没有开始 * Avin:中国的产业链早已非常成熟,比如比亚迪。 * Zane:如Apple一样在国内养活了非常多的供应链,也可能是Tesla的一个路径。 Avin: * 换电影响车的结构设计,快充技术也在快速进步,电网负载 Xinlie: * 蔚来可充可换不矛盾,换电和快充都有利有弊,车是碎片化市场,不同的技术路线都可以被接纳。原来蔚来第一代换电站有5块电池,第二代现在有13块电池。 * 智能手机固定电池是因为简化和轻薄设计,而不是为补能决定的。 * 挪威的电动车销售比例现在在50%,经历了一个爆发式增长。 Jawin: * 自动驾驶会产生巨大的车内通勤时间,对于新能源车企是巨大的机会。 陈明骋(Perception Software Engineer @Waymo): 「激光雷达主要的作用就是测量每个点的3d位置。当然,激光雷达也可以提供其它的信号,比如pulse width、pulse height,还有FMCW激光雷达可以提供radial speed,但是这些东西都不是照相机感知技术的痛点,只有测距是。 说几个激光雷达相比于照相机的弱点: 1、激光雷达造价太贵 2、激光雷达没有达到车规 3、激光雷达分辨率低 4、激光雷达是主动型传感器,发射的激光必须控制能量,否则对人眼有伤害 5、激光雷达是色盲。 去掉激光雷达,省下的钱可以装很多照相机,以及很多其它传感器,比如毫米波雷达,所以照相机+毫米波雷达可以认为是激光雷达路线的潜在竞争者。 如果照相机+毫米波雷达的测距技术有了突破,达到了或者接近了激光雷达的水平,激光雷达可能就得告别舞台了。但目前的照相机测距技术还远远达不到激光雷达的精度。如果要展望一下的话,我认为照相机测距技术应该会成功的,否则人类的AI科技就有点希望渺茫了。如果照相机做成了,对目前的激光雷达就是颠覆。不过,如果激光雷达做便宜了,也许可以保住感知一哥的地位。」 相关资料 热成像设备 Thermal Imaging, Night Vision and Infrared Camera Systems | FLIR Systems 摄像头、激光雷达之争,究竟在争什么? 特斯拉也在研究"伪激光雷达" 曲博錯了嗎!?馬斯克:光達無用!?深度探討為什麼沒有光達就沒有全自駕! Are We Ready For Self-Driving Cars? - UC Berkeley Vision The future is for riders - Zoox Autonomous Trucks | Self-Driving Truck | Driverless Vehicles
- EP10. 如何在股市泡沫中投资?货币贬值和投资亏钱下的两难抉择
这次邀请了中美两地专业私募基金管理人和代表科技理想主义的主持人,一起来聊聊如何在股市泡沫中投资?货币贬值和投资亏钱下的两难抉择。 本期嘉宾: * 李振:国内私募基金经理 从业15年 投资全球证券、加密货币、衍生品 * 俞靓:十年美股交易和五年硅谷风险投资经验,现驻硅谷从事职业美股交易和初创企业投资 主持人: Brad & Indigo & Rokey 现场交流记录: * 00:04:40 最难的市场其实是美股和 A 股,相对容易的是港股市场。(Li Zhen) * 00:09:15 只要形成一个自己的交易系统,在美股里面还是可以做到游刃有余。 (Liang) * 00:11:18 金融投资实际上可能也快要过时了....接下来会有很多像现在这种 social trading。(Li Zhen) * 00:19:28 2020年非常特殊,2021年的下跌属于比较正常回调动作。(Liang) * 00:22:40 市场出现了巨大的分歧,其实是引发这次 correction 的原因(Li Zhen) * 00:30:48 科技股在川普上台以后,受到了比较严重的一个冲击,之后 2017 年就是一个单边的牛市,所有的成长股都成长起来了。(Liang) * 00:32:28 从更长期来看,比如1981-1998年,以及2001-2009年,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和S&P 500,这两个指数的成长性基本是一样的。2010年开始的科技股增长分叉会被回调吗?(Brad) * 00:38:53 我们对科技的认识,有时候比较注重外在的东西,内在的东西很难去界定。广播公司曾经是很有影响力的,价值股和科技股是相互转化的。(Li Zhen) * 00:42:01 过去十年涉及社交媒体已经成长到能够影响我们所有的方面,政治经济,生活思想都会影响。(Indigo) * 00:44:15 社交网络的影响我其实我越来越觉得非常可怕,会不会行为社会学行为金融学加上一些社交网络的影响,成为一个接下来的金融显学。(Li Zhen) * 00:48:42 这边看Twitter,那边Robinhood下单,信息流动和交易摩擦极小。(rokey) * 00:53:12 早期交易员他们看的卡带机type reader,数据是通过打印机把纸张打出来,想交易只能进入交易所专门的席位,纽交所交易大厅席位交易员,他们曾经是祖孙三代,后来纳斯达克那个时代电子化了,他们都疯了。(Liang) * 00:55:00 一个美国前三大前两大的券商在旧金山的负责人当时有跟我讲,他们的一年损失 40% 的客户被 robinhood 带走。(Liang) * 01:01:39 西耶斯悖论,形成共识的过程决定了这个结果... 公肯定公开比不公开要好。但公开之后就能替代市场或者是得到理性的结论,这个其实是我觉得不一定。(Li Zhen) * 01:08:05 人类从二战以后央行系统,他做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加速印钱,我对人类的中期一直是很消极悲观的一个看法就是我觉得会通过战争或者其他形式在把这种泡沫迅速的在消亡,因为目前还没有看到别的方式。(Liang) * 01:09:25 Cash is King...钱肯定是越来越不值钱,但子弹一定要有,比如可以buy the dip。(Liang) * 01:14:55 当时 08 年整个当时觉得天都塌了,走到大马路上大家都觉得什么事都没发生,这个时候情绪上的安抚还是挺好的,把内心的波动先平静下来,再去考虑我投资组合何去何从。(Li Zhen) 听众参与讨论: Zane:自己的看法和市场共识不一样怎么办? * 李振 答:要看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就可能获得收益,反之就要为错误买单。当某件事在朋友圈变成段子的时候,就开始荒谬了。 Alex:通常来说有三种投资方式:1、指数投资;2、价值投资;3、技术投资。请问嘉宾都用哪些技术指标? * 俞靓 答:一个有效的交易系统应该是多维的,首先价格是定锚(缺点是历史数据是后向的), 其他还有资金进出的指标(如机构是否进入,具备一定的前瞻性),系统需要长期修正和迭代。 Chen:是否有好的社交媒体指标,是否会回测? * 俞靓 答:会关注社交媒体,包括reddit的一些热点,但暂时不会纳入交易系统 Yaodong:长期投资者,投资于自己熟系的科技公司,基于对公司的预期和CEO的观察。 嘉宾推荐书籍: * 李振:《消费社会》by 让·鲍德里亚 * 俞靓:《Beyond the Known》 by Andrew Rader * Brad:《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 by Peter Lynch * Indigo:《The Price of Tomorrow》by Jeff Booth
- EP09. 当数字艺术品收藏遇上 NFT
什么是 NFT?NFT 是投机泡沫还是数字艺术品的价值复兴?本期「西岸偏北」请来数字艺术品和加密货币的业内人士深度探讨。 嘉宾(排名不分先后) * 张墨涵 Facebook libra 项目组工程师(硅谷) * 刘强 Artand 创始人CEO(北京) * Ader 艺术品 Dealer(瑞典) * 王博 Nervos 生态项目 Nervina Labs CEO * 曹力 Nervina CTO 主持人 Brad & Indigo & Rokey 现场议题记录 * 00:00:00 嘉宾介绍 * 00:08:37 什么是NFT?简述NFT的技术机制及行业近期发展 * 00:11:26 FB Diem、Flow 和 NFT (Mohan) * 00:18:56 Nervina Labs 如何降低NFT的参与门槛 (Cipher) * 00:22:58 数字艺术品在NFT生态里面的位置 (Brad) * 00:25:50 NFT 的安全性和价值 (Ader & Mohan) * 00:29:56 如何看待NFT化的数字艺术品的价值?传统艺术市场和NFT对比。(John, Ader, Cipher) * 00:54:37 Artand 等在线平台对艺术品交易的脱媒,画廊和经纪人对于艺术家的价值。(John & Ader) * 01:01:47 如果有1百万美元买毕加索还是NFT?(曹力) * 01:06:02 技术推动艺术的介质和形态变化,NFT 可能是数字资产在社交虚拟网络的存在方式 (Indigo) * 01:09:32 展望NFT的发展前景或者泡沫破灭时间 书籍推荐: * Yuval Noah Harari《21世纪的21堂课》 * Jason:《Dark side of the boom》 * Brad:木心 《素履之往》 * Jole:施展 《破茧》 * Indigo:《为什么佛学是真的》 * Rebeca :石黑一雄《克拉拉与太阳》 * 听众:《人间处方》 * Mohan:《The Sovereign Individual》 * John:《现代艺术150年》 * Cipher:《想象的共同体》 听众参与讨论 Jole(Starcoin公链开发者) 100万会选择买NFT,希望发现新的梵高,NFT使参与门槛降低。NFT 如何解决收藏数字艺术品、价值发现、创作者持续分成的问题? * Cipher:需要有一个值得信任的链(3-5年)才能值得信赖,目前只能是BTC符合 * Mohan:可能会有大量资本转移到一个链(甚至可能是Bitcoin),但会有多链并存 * Cao:因为大量资本注入,链一定会被政府监管 Haoyu(硅谷工程师)NFT处于早期,如何投资?如何鉴定艺术品的修改? - Jole:无解,只能通过社区共识,NFT是个凭据,链与法律的结合 Chen(Square Cash App) * 一个角度是:从技术角度去解决所有权和经济价值的 * 另一个角度:NFT是艺术品的行为艺术品,大家交易NFT是投资艺术家的创作行为 * Cipher:NFT购买的不是艺术品本身,买的是艺术品上链的行为 Pearl(培训机构创始人) * 数字艺术品是只存在于数字空间的艺术品,传统媒介上很难完全展现魅力。 * Ader:纯数字媒介艺术家更容易上发行,策展人、中间人帮助上链,有些存在霸王条款; * Cipher:真正的艺术品持有人根本无法进入NFT市场,现在炒NFT的都是币圈的人 * Cipher:Nervos 是想解决持有人出圈的问题,不需要买ETH就可以购买NFT,方案预计5月份发布 Jason(美国博物馆收藏) * Flow上直接可以用法币交易和体现,应该是在链上帮你开了钱包 * 对NFT理解是一个收据,版画 * Beeple的「5000 Days」没有任何艺术性,交易衍生品,只是Illustrations。而且价值观有问题。 * https://news.artnet.com/opinion/beeple-everydays-review-1951656 * 艺术家短期内被炒起来,职业生涯就被毁了 * Ader:国内艺术家会先问我的版权问题?海外艺术家会问这东西怎么玩? * Ader: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了 艾 未未(知名当代艺术家) * 对传统的艺术评价体现打破的技术很感兴趣 * 但看上去很难打破,如果参与门槛这么低,就比较怀疑 * 很多人看到的都是利,看的是什么人进入 * 如果谈艺术和谈金融模糊,有点像开始就是结束,现在也不太观望 * 对政治文化兴趣更大,对经济和市场方面是个失败者,不太感兴趣 * 技术,官僚,金融体系的人可以掀起波浪,一旦谈论艺术就回到很浅的层面 * 有人用自己作品做了一件作品,没有经过我的同意 * 投资的本质是稀有性,也是某种权威性,也有安全性 Cipher(Nervos创始人):行为艺术没有载体 艾 未未(知名当代艺术家):唯一性形成了传说,哲学家贡献的贡献不亚于艺术品和艺术家,但也没有载体 * 认定艺术品和艺术家,而是认识到他的局限性,这个是很大的特征 * 行为艺术作为商品,70年代就有了,但做不上去 * 拥有是人的本性,部落时代就有。NFT是个沼泽,但是很难长出大树 Huayu(西雅图) * 中心化技术完全可以实现NFT * 国内创业红线在哪里? * Cipher :和虚拟道具一个逻辑 * Cipher :但做交易撮合就可能有问题 Xiaofeng Li(北京做画廊) * NFT:技术+基本艺术史 两个特征,反体制特征,强监管的法律框架下 * 保持对历史无知的警惕 * NFT更多是一种分发 * 艺术品 自由度,独立性,个人权利保护 与区块链同构 * 艺术品鉴赏能力需要时间培养(1-2年以上) 艾 未未(知名当代艺术家): * Xiaofeng是个理想主义者,艺术品领域革命无法组织,所以只能观望 * 不太可能一下被颠覆,会破坏以前所有的价值观和价值积累体系 Rebecca(科技行业记者) * 艺术家和科技领域的人不对立 * 谁来定价?现在有钱人定价 艾 未未(知名当代艺术家): * 原来是贵族,教堂定价,资本社会是资本家(政治资本,宗教资本)说了算,穷人无法定价,没有艺术,只有菜市场的价 * 很多自然界中的东西都不是艺术,艺术是试图与之平行但超越的部分,艺术是超越的可能性。 * 加州硅谷的一个合作画廊,一个展览有90万人参加,但为什么业绩很差,搞科技的人对艺术没有真正兴趣,对金融和技术才感兴趣 * 理性判断艺术的人都是离艺术最远的人。 Xiaofeng Li(北京做画廊): * 艺术家是炒不出来,也吹不出来 * 定价是有规则的,有严格制约的事,是一个严肃的事情,但透明度也遭到大家质疑的 Ader(艺术品 Dealer): * 18世纪是中心化的艺术品分发 * 19世纪也出现了印象派的去中心化,带来了现在的画廊模式 * 互联网技术改变了定价方式 艾 未未(知名当代艺术家): * 所有交易中,最后要看谁获利,如何获利,Follow the Money 刘强(Artand 创始人CEO): * Artland里面没有人懂艺术,懂定价 * 我们只是搭了一个平台,数字时代应该把定价交给市场
- EP08. Remote Working 远程协作如何重塑未来的工作
本期嘉宾 傅丰元(鲍勃):Studio Q24 创作人,《离线》杂志创始人 Han:金融科技和新兴市场@Google. Angel Investor 主持人 Brad & Rokey & Indigo 现场议题记录 * 00:03:32 远程工作对效率的影响 * 00:04:00 对需要当面沟通的服务挑战很大,但从社交会面角度变得更方便(Rokey) * 00:08:30 新问题还需要当面,定义明确的问题线上效率更高(Han) * 00:09:24 疫情期间组织了线上田野调查,建立了线上的虚拟场所(Bob) * 00:13:39 远程工作使每个人的交付更清晰,个人时间更量化(Brad) * 00:15:58 会因为员工不适合远程工作而辞退吗? * 00:17:01 Google会建立inclusive包容性工作环境(Han) * 00:22:01 不接受公司的办公方式,可以把公司炒掉(Bob) * 00:22:27 公司与孩子课外班发现全远程与混合远程的差异性(Brad,Rokey) * 00:33:20 目前所投资的创业者都是现实中没见过面的,远程效率更高(Han) * 00:37:12 同步与异步的远程协作 * 00:42:31 一个极端的远程协作案例(Bob) * 00:46:09 同步与异步有不同的思维与协作方式 (Han) * 00:48:07 Base Camp 2010年前已经全部Remote工作(Han) * 00:51:23 远程协作的大规模使用后还可以回得去原来办公方式吗? * 00:52:27 雇主角度评估可以看到显著成本下降(Rokey) * 00:53:46 人自由后怎么能回得去?(Brad) * 00:57:20 远程是必然,但需要从现实中学习如何补全缺失的部分 (Bob) * 01:00:30 远程工作对传统类型公司与职业也带来深远影响(Indigo) 下半场分享记录 * 嘉宾发言精选 * 远程如何建立团队间的信任? * Brad:安排必要的活动;了解相关的best practice,知识库的工具化,推荐 knowyourteam.com * Han:Google 内部积累了大量team building的best practice和文档 * 远程工作带来的网络安全问题? * Han:外包/合同工权限管理、敏感数据只存储在企业云端 * Zane(Amazon Product Lead):所在的新项目团队跨越5个不同的时区也能work。social 对于团队的归属感建立,以及士气很重要,但无主题social 特别难做。也许未来VR等虚拟技术会改善这点。 * Indigo:公司可能会有更多聚会,甚至办公室设计会不一样 * Han:每个人有个VR的meetup * Rokey:spacial design,空间去影响 * Bob:线上工具的空间化设计来找回线下的感觉 * Pearl:推荐 vrchat.com * Charlie(postman):注重文化建设,比如制作发放一些带有公司文化标识的物品 * Pearl(国内的小团队创始人) * 线上远程教学质量严重下降 * 产品研发互信的建设 * Ling:公司衡量员工 performance 会有什么变化? * Brad:更关注结果,有更多的过程记录 * Charlie:增加 skip level 和 跨部门的visibility,postmen 是通过demo,有专门的slack channel * Ling:Google 疫情期间,更加重视meeting notes,转发给 mailing list * Chen Nie(Square) * 招人的 location 多了很多 * 推行 remote first 的文化(Jack Dorsey 在疫情前就已经倡导了) * 原来在办公室环境工作的员工反而不适应 * 三藩总部的部分办公室已经租出去了,流动工位 * Andy Liu * 介绍了一个彻底remote first的公司 * 记录有助于整理思路 * 纯远程可能会增加劳动强度 * Charlie Lu * 异步沟通可能会降低决策效率,需要平衡 * 小公司需要注重文化培养和传递(特别是在采用远程协作和异地办公之后) * Slack 的同步机制给团队也造成了一些压力 * Yaodong * 公司在大量采用远程和异地办公之后,网络安全问题凸显,这也是一个机会 * J * 硬件行业很难实现远程协作,因为需要做实验和制造
- EP7. Metaverse 是我们的未来吗?虚拟世界的技术商业大讨论
本期主持人 Indigo & Rokey & Brad 参与嘉宾 Jade Wu VitrellaCore(晶核教育) Founder & CEO, Unreal Engine Education 专家,中国独立游戏大赛发起人之一 Pearl Chen VitrellaCore(晶核教育) Co-founder,Unreal Engine 布道师,Cyberpunk 华妃 嘉宾交流(上半场) * 02:45 游戏开发和游戏引擎行业的介绍 - Jade * 05:51 什么是 Metaverse - Indigo & Pearl * 08:20 微软 flight simulator 游戏场景和现实场景同步连接的分享 - Rokey * 10:22 Clubhouse 中“大清”Room 也是某种概念的 Metaverse - Rokey * 12:31 全场对谈的大纲概要:我们会分成几个层级来讨论,第一是硬件层,第二是中间层,也就是软件层,比如各种引擎之类的,第三是应用层,比如游戏还有其它各种形式的应用场景,第四就是商业层了,Metaverse 对我们现实商业的影响- Indigo * 14:35 Metaverse 现阶段的表现能力和实现这些的硬件基础 - Jade * 18:05 关于“云游戏”和 Streaming 体验的探讨 - Indigo & Rokey * 22:27 现在硬件厂商的实验室能力和游戏体验模式的未来 - Jade * 25:32 游戏引擎再游戏行业之外的应用 - Pearl * 27:33 除了各种感官体验之外 Metaverse 对参与者的连接与互动的重要性 - Brad * 28:39 开发世界游戏和构成这种世界中角色的 AI 能力(GTA5,GPT-3)- Indigo & Jade * 36:08 游戏引擎中的各种技术实现,例如物理引擎、光线追踪等等 - Jade & Indigo * 41:40 除了游戏之外 Metaverse 还有什么样的入口级应用场景?- Rokey & Brad * 47:35 数字孪生(Digital Twin)的概念 - Jade * 51:00 关于教育方向的 Metaverse 实现 - Indigo & Brad * 54:28 MetaHuman 和虚拟偶像 - Jade & Pearl * 58:43 全场交流总结 - Indigo 听众发言(下半场)为了保护隐私,未录音 * Nancy:介绍 Metaverse 一词的发明人 Matthew Ball 的观点 * 实时性 * 同步性 * 独立的生态经济 * 跨越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 * 互通性 * Nancy:对即将上市的 Roblox 的分析,平台化的 Metaverse 创作工具,看看有没有机会冲破目前儿童玩家的圈层,进入成人的世界 * Sibo:虚拟世界中,如何做 Content Moderation * Ender:成人在 Metaverse 中更注重视觉和感官的体验 * Andy:引用 Naval 的话,比特币可能是 Metaverse 的一个重要基石,区块链确保分布式 * Zimeng:Metaverse 需要逻辑自洽,创造一个幻想的世界,比如 RCT 比赛,加强反馈和植入 * Jenny:哈佛大学已经在做学校的数字孪生体,有些实验课程可以进行 VR 的沉浸式教学 * 维钧:Metaverse 是另一种层面的工业化,虚拟的 Model 还有 CP 生态很重要 * Celia:关于 Roblox 的两个问题 * 小朋友玩家的留存性,可持续多久? * 怎么能破圈到成年人?
- EP6. 聊聊中美软件产品设计的文化差异
本期主持:Indigo & Brad 本期分享: Eico Design 联合创始人 - Rokey Snapchat 产品设计 & UX Offer 创始人 - 于航; FutureForm UX创始人 刘梦溪; Microsoft Teams 产品设计 Fang Yang; **- 00:00 于航,Andy,Rokey,Fang,Indigo,Brad 各自简介 ** **话题一:中美产品设计上是否存在差异?具体是什么? ** 09:30:美国为什么看不到国内很流行的开屏广告(于航) 09:30:为什么海外 Saas 产品一个用户可以卖 125美金一个月(于航) 16:09:facebook,twitter 产品更新非常关心社会舆论影响(Indigo) 17:06:东亚高语境文化和西方低语境文化对产品的影响(Andy) 21:34:对比 Tiktok、微博的广告投放平台也有明显差异(于航 & Indigo) 23:17:产品设计可以分为产品结构和信息密度两个层次(Rokey) 24:48:网易云音乐和 Spotify 的体验差异(Fang) 26:59:中美产品差异是阶段性和局部的,ToC 某些方面已领先北美,ToB 尤其是 SaaS 落后较多(Brad) **话题二:哪些原因造成中美产品设计的差异? ** 33:20:国内产品经理要考虑很多商业逻辑,北美的设计师能影响产品的程度更大 (Andy) 35:28:到底谁说了算?产品决策机制的差异(Brad) 38:31:Snap Story 创新就来自于一个设计师的想法被老板认可(于航) 38:31:ToB 和 ToC 产品中设计师的定位完全不同(于航) 42:36:国内公司的业务导向性极强,北美对与技术如何使用的思考更多(Rokey) 49:39:中国团队曾经给比尔盖茨汇报 QQ 的产品设计,被他评价"fascinating",仅次于Mac(Brad) 56:22:变量稳定后,同类产品从结构上都会走向最优解(Rokey) 01:01:03:文化性造成亚洲产品的集成化,欧美产品的分散独立(Indigo) **话题三:中国团队出海国际化产品优势与挑战? ** 01:01:03:平面化美学趋势的形成,是如何降低认知负荷趋势下一系列设计变化结果(于航) 01:12:55:Slack 产品虽是 ToB 的框架,但它的产品语言是非常 ToC 的(Andy) 01:20:16:订阅制在北美是普遍且健康的一种交付模式(Brad) 01:20:07:ToB出海产品设计同理心非常重要(Brad) 01:23:49:欧美市场有软件时代,而同期中国是盗版时代,也跳过了对付费意愿的培养期(Indigo) **下半场 Speaker 观点摘要(无音频) ** Yaodong * 新加坡作为服务的支持中心 * 国际化的法律环境 * 印度和东南亚对英语熟悉 * 多元的文化环境与价值观更容易被欧美公司接受 于航(上半场嘉宾) * SaaS 服务的安全性、可集成性很重要 * 合同的可变通性 * 销售团队很关键 周陟(字节跳动 - 企业服务设计负责人) * 国内企业通常有定制需求 * 通过产品设计的改进和业务流程的引导 * 融入进企业的生态 蒋涛(CSDN 创始人) * 中国企业技术人员分层的特殊性 * 大型公司占据了高端的技术人才 * 中小企业的技术能力低下 * 导致技术中层断裂 * 很多 SaaS 企业服务在中小企业没法实施 Bing(微软 Principle Design) * 不同的 SaaS 它们之间是分层化的 * 大家各负其责 功能非常容易协同 * 从点状的到面状的设计思维 * 从工作流到文化的适应 Zoe(日本SaaS企业服务) * 日本市场的特点 * 东西方文化融合 * 有平等的美式结构 也有传统等级的亚洲结构 * 小公司进入日本 需要抱大腿 * 美国之外 第二大SaaS市场 * 美国商会 云产业联盟 Salesforce 地位很高
- EP5. 建立有效的信息获取系统
聊关于信息如何影响我们,信息摄入,个人信息系统,工具与信息源推荐。本期与两位新朋友一起录制于Clubhouse: * Snapchat product designer & UX Offer 创始人于航 * FutureForm 创始人刘梦溪 Brad: * 高质量 > 高相关 > 高时效 * Lindy Effect,时间是最好的筛选器 * 对 buzz word 保持警惕,克服 FOMO * 先建立核心素养,多阅读经典 * 主动获取>被动接受,围绕问题展开,同时阅读不同的观点,获得更全面的认知 * 注意区分 facts(事实、数据) 和 opinion(观点、情绪) 工具或信息源推荐: * fika.io (我做的Chrome阅读插件) * readwise.io (全能摘录聚合工具) * roamresearch.com (网络思维的笔记工具) Indigo: * 2005年是博主推荐→现在是系统推荐 * 思想由信息源决定,谨慎挑选工具和信息源 * 尽可能收藏,每几天整理 * 把信息获取分三种状态 * 1/随机漫步 * 2/聚焦模式 * 3/精准定向模式 工具或信息源推荐: * Apple Note * 系统收藏夹 * Pocket Spell: * 社交产品都希望创造 infinite loop * 更在意信息的深度,帮助验证和消化信息 * 信息不只是知识,非理性,非功利性信息 * 与其说是信息焦虑,不如说要信息共情 * 要有自己的一套对信息的评估体系 * 开始大量消费碎片信息,转向与人的沟通获取信息 谈美国年轻人获取信息的方式 * 从周围接触的人来看,美国年轻人(信息)焦虑感相对要低很多 * 对做什么事,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会有更清晰的认识 * 对感兴趣的东西,会做更深入的挖掘,模式化比较少 * 从小培养 critical thinking 批判性思维,「抬杠」的方式不太一样 * 关于信息的视频化趋势 * 在美国文字性渠道依然很常见,比如Reddit依然很火,有很深度的分享和讨论 * 公司的美国年轻人(即使没上大学的)书籍的阅读量非常惊人 * 同时YouTube对于年轻人学东西也很重要 工具或信息源推荐: * Reddit Andy: * Clubhouse像是Twitter for Audio * 需要塑造自己的信息系统 * 中英文信息源交叉获取 * 克服信息焦虑,Twitter不用Follow 模式,而用List 手选模式 * 周末一天集中消化深度信息,做笔记 * 晨起1小时播客:内容导向和中文闲谈。睡前读书 * 一个人不能只满足于消费信息和物品 * 平衡消费和创造,拥有创造者的主动心态 工具或信息源推荐: * Hacker news * 阮一峰的网络日志 * Twitter List * Benedict Evans * RYAN SINGER * substack.com Rokey: * 信息行动比 * 微信互联网里是被动消费,来北美后更主动消费 * 克服懒惰性,养成与系统规则的对抗的习惯 * 食物改变身体,信息改变行为,新鲜是食物的标准,但不一定是信息的标准 * 顺着好文章线索找作者,找链接,找推荐 * 看短事实,深观点 工具或信息源推荐: * Pocket * Winno * Readhub 听众朋友参与讨论摘录 范阳 * 知行合一 / "To know and not to do is really not to know." - Stephen R. Covey * 推荐书籍:《让我的员工冲浪去》(《Let My People Go Surfing》by Yvon Chouinard) Jizhou He * 通过社交圈子和行业专家 * 提升自己的底层思维能力 Pearl * 如何有目的地,建立学科体系 * 向头部(权威和已被验证过的)学习 * 需要一段时间的累积,收敛建构成一个底层框架 * 获取->重新架构->输出->再获取,形成一个闭环 阿德 * 创业者 对于信息的甄别十分重要 不然就是血的教训 * 信息分两类:观点类(注意辨别)、实用的知识(通过自己实践去筛选) Muchao * 内容分很多种类,找乐子去Tiktok,专业的解释去Reddit,国内的知乎有点像这样的深度论坛 * Twitter 上的 “thread” 是一个很有意思、非常有效率的形式,它打破了140字节的限制,用一个个串联的Tweet,条理清晰地阐述一个话题。
- EP4. 赛博朋克投资观(下)
下集摘要: * 任何企业未来在云端都有一个 Digital Twin。(Brad) * 《死亡搁浅》割裂世界中物流体系的重要意义。(Indigo) * 现实中我们已经生活在隔离的网络世纪。(Brad) * 出圈的产品增加了一个功能可以干掉另外一个市场。(Rokey) * 赛博朋克世界中最好的情况不会在现实发生,最差的也不会发生。(Brad) * 人的服务+算法技术合作服务于重要决策。(Rokey) * 疫情导致(中国外)所有人的时间重新进行分配,创造了大量的零工经济库存供给。(Rokey) * 网络中的异步协同可以有效的将个体价值最大化。(Brad) * 工程师每次看老代码都是一堆垃圾。(Indigo) * 设计行业中的涌现效应多于累计的效应。(Rokey) * 市场环境好的时候用超级公司赚的钱去投增长公司。(Indigo) * 亚马逊可能是西雅图最酷的创业公司。(Rokey) 全篇大纲: 1. 流媒体与游戏 * 赛博话题:低生活下「无用阶层」的必备。游戏的超现实价值,Cyberpunk 二次元 等亚文化的土壤 * 技术讨论:Streaming,Gaming * 投资启示:Google,Bilibili,ESPO 2. 基因科技与人体增强 * 赛博话题:身体改造,义肢,出卖器官,机械与身体融合Smart Weapon * 技术讨论:DNA检测,mRna疫苗,Neuralink,Brain Chips * 投资启示:ARKG,Moderna,EDIT,BEAM 3. VR/AR 视觉技术 * 赛博话题:随处可以扫描,进入Dark Web/训练场,全息环境录制与回放技术,潜入各类视觉监控设备,V的视频电话系统… * 技术讨论:VR,AR,监控,视觉技术,虚拟环境。Apple要出眼镜,Nvidia用虚拟环境训练自动驾驶,Google Glass也是因为隐私受到质疑。 * 投资启示:Apple,Nvdia 4. 安全与云计算 * 赛博话题:各类Hack,设备,敌人,暗网… * 技术讨论:安全技术,云计算 * 投资启示:Cloudflare, AWS, CrowdStrike, Okta, PLTR 5. 新合作体,超级公司与社会协作 * 赛博话题:超越国家的技术垄断公司,家族与家庭式管理(Arasaka,游牧民族),雇佣杀人,C2C Freelancer经济 * 技术讨论:超级大公司,零工经济,中产消失 * 投资启示:Apple(跨越软件硬件,点对点全程体验公司)Fiverr,Airbnb 6、去中心化与加密货币 - 赛博话题:反权威,反大公司垄断,黑客精神 - 技术讨论:区块链,加密货币 - 投资启示:Bitcoin(小额参与,定投) 本期提及内容: 赛博朋克介绍网站:https://cyberpunkmatrix.com/ 赛博朋克介绍视频: * Cyberpunk Documentary PART 1 | Neuromancer, Blade Runner, RoboCop, Akira, Shadowru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ttm8Q9rOdQ * Cyberpunk Documentary PART 2 | Ghost in the Shell, Shadowrun, Total Recall, Blade Runner Gam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VoX3vr6CCM Cyberpunk 2077 背景介绍 https://youtu.be/TpOThes6peM Chemical biologist David R. Liu shares a breakthrough: his lab's development of base editors that can rewrite DNA. https://youtu.be/ONs9FCY74p0 智能耳机先驱 Bragi 介绍 https://mp.weixin.qq.com/s/076t0uG6rCxCM36yCoyrMg
- EP3. 赛博朋克投资观(上)
上集摘要: * 高科技低生活的赛博世界观从小众变得主流化。(Brad) * Streaming会 是一种互动的终极状态,也会改变产业端的生产方式。(Indigo) * Youtube 就是未来的Google。(Rokey) * 基因科技的代码化,一切可被计算的东西都会指数级发展。(Indigo) * 基因科技对人来说就是新的平台。(Indigo) * 眼镜可能是人类最早的AR设备,视觉带宽信息挤压了人类其他器官的信号输入(Rokey) * 手机是所有功能的合集,但也许未来Iot是对手机的解构过程。(Brad) * 移动设备孕育的芯片小型化服务未来随身的智能设备(耳机,手表,眼镜),大型化服务于人在空间中的位移(智能汽车)(Rokey) * 一定是台积电,而不是富士康。(Indigo) 全篇大纲: 1. 流媒体与游戏 * 赛博话题:低生活下「无用阶层」的必备。游戏的超现实价值,Cyberpunk 二次元 等亚文化的土壤 * 技术讨论:Streaming,Gaming * 投资启示:Google,Bilibili,ESPO 2. 基因科技与人体增强 * 赛博话题:身体改造,义肢,出卖器官,机械与身体融合Smart Weapon * 技术讨论:DNA检测,mRna疫苗,Neuralink,Brain Chips * 投资启示:ARKG,Moderna,EDIT,BEAM 3. VR/AR 视觉技术 * 赛博话题:随处可以扫描,进入Dark Web/训练场,全息环境录制与回放技术,潜入各类视觉监控设备,V的视频电话系统… * 技术讨论:VR,AR,监控,视觉技术,虚拟环境。Apple要出眼镜,Nvidia用虚拟环境训练自动驾驶,Google Glass也是因为隐私受到质疑。 * 投资启示:Apple,Nvidia 4. 安全与云计算 * 赛博话题:各类Hack,设备,敌人,暗网… * 技术讨论:安全技术,云计算 * 投资启示:Cloudflare, AWS, CrowdStrike, Okta, PLTR 5. 新合作体,超级公司与社会协作 * 赛博话题:超越国家的技术垄断公司,家族与家庭式管理(Arasaka,游牧民族),雇佣杀人,C2C Freelancer经济 * 技术讨论:超级大公司,零工经济,中产消失 * 投资启示:Apple(跨越软件硬件,点对点全程体验公司)Fiverr,Airbnb 6、去中心化与加密货币 - 赛博话题:反权威,反大公司垄断,黑客精神 - 技术讨论:区块链,加密货币 - 投资启示:Bitcoin(小额参与,定投) 本期提及内容: 赛博朋克介绍网站:https://cyberpunkmatrix.com/ 赛博朋克介绍视频: * Cyberpunk Documentary PART 1 | Neuromancer, Blade Runner, RoboCop, Akira, Shadowru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ttm8Q9rOdQ * Cyberpunk Documentary PART 2 | Ghost in the Shell, Shadowrun, Total Recall, Blade Runner Gam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VoX3vr6CCM Cyberpunk 2077 背景介绍 https://youtu.be/TpOThes6peM Chemical biologist David R. Liu shares a breakthrough: his lab's development of base editors that can rewrite DNA. https://youtu.be/ONs9FCY74p0 智能耳机先驱 Bragi 介绍 https://mp.weixin.qq.com/s/076t0uG6rCxCM36yCoyrMg
- EP2. 2021 疫后聊投资
美股 / 理财投资 / 房产 / 时间分配 / 不确定性 / 自下而上 以下内容不作为任何投资或个股建议。 三个人的投资之路是怎么开始的? * Indigo 因为早期做微博,就跟着买了Facebook,腾讯 * Brad 巴黎来的老师说上海房子太便宜了赶紧下手 * Rokey 因为与一些公司创始人接触,认人和团队买股票 疫后关注投资的意义。 * Rokey 各国印钞防水,疫情危机导致资产重配 * Indigo 多种技术的融合点快速出现 * Indigo 以前买社交网络,现在押注Saas,未来看好基因科技 年轻刚开始接触投资怎么投? * Indigo 一定激进 * Brad 还是要懂技术,bottom up 敏感很重要 * Brad 年龄减掉 20 就是你投资中债券百分比 * Brad 投完了如果睡不着觉,投的就有问题 投资经验分享 * Brad 复利的微笑曲线 * Brad 懂技术才能获得信息差价 * Rokey 因为懂,你才拿得住 * Rokey 因为和黄峥,李想,黄一孟合作,认可以人,所以敢下手 * Indigo 看好为大量小微企业服务的公司,增加功能就可以降维打击 * Brad 能否接受标普500暴跌50%,十年当中可能会有七次10%向下调整 * Brad 上市公司的平均生命周期越来越短 * Indigo和人性的弱点做斗争,你得有一个支撑点 投资耗时占生活比? * Indigo 盯盘没用,毫秒级波动,你和机器没法比 * Indigo 每天都看但不会花很多时间 * Rokey 因为工作学习到很多领域,投资变得有自信,对认的股票会很决绝 * Brad 大量的时间在投资上患得患失很不值得 * Brad 你是不是有一个投资的 mission statement? * Brad 年轻的时候还是要多花时间在工作上把技术做好 * Indigo投资是一种学习方式,除了股票知识,也自学了很多领域 最后重点:Brad 投资上面是最忌讳分享成功经验,分钟就会被打脸👆 提及内容 * Naval Ravikant AngelList 创始人 https://twitter.com/naval * Ark Iveste, 用投一级市场的方式投二级市场 https://ark-invest.com 本期讨论嘉宾: * Indigo 微博 @indigo / 公众号:INDIGO 的数字镜像 * Brad 公众号:佛系育儿笔记 * Rokey 公众号:Rokey的Blog
- EP1. 从社交困境到社会困境
核心讨论 社交网络问题已经演变为社会矛盾问题: 黑命贵 / 美国大选 / Covid-19 连续性事件引发了巨大的社交网络与社会问题的探讨,230 法案,互联网公司是否应该对平台上的内容负责?(Indigo) 增长黑客其实就是没有同理心的一种说法。(Indigo) 社交网络建立全球化连接的意义是什么?现在信息行动比更低了。(Rokey) 社群内观点的相互强化,恐怖袭击是去中心化分布的。(Brad) 社交网络的商业模式决定其驱动力来自利用用户隐私,追求用户停留时长。(Indigo) If you are not paying the product, You are the product. 你付出的是时间和隐私。(Brad) 大部分会想 ”我又没有干坏事,有什么隐私可保护?“(Brad) 原始人打败仗变成奴隶天经地义,对个人权利没有任何概念。我们就是信息时代的原始人,对隐私是什么,有什么价值也没概念。原始人变奴隶失去人身自由,被虏获体能;信息时代失去注意力自由,被掳获时间(Rokey) 用户行为数据收集到体征数据收集。(Brad) 隐私对于不同的公司价值不同。(Brad) 硬件产生了最多的隐私,Apple 是一家保护用户隐私的公司。(Indigo) Apple 不靠用户隐私挣钱的公司,但做关于关系网络的各种尝试都不灵。(Rokey) 当平台站在广告主面前,你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广告主花钱在平台上采购用户时间。(Indigo) 自上而下治理的可能: 技术约束隐私采集做不到,需要采用法律约束。(Indigo) 法律需要与代码结合,允许某种代码范式,代码即法律。(Indigo) 现代法律是写给人的,未来的法律是写给(约束)代码的。(Indigo) Apple是一家持续强化用户隐私的公司。(Indigo) 因为系统黑盒内的算法是代码,所以外部的合规力量也应该以代码方式去制衡(Brad) 法律代码约束 > 区块链资产流动约束 > 现实行为约束。(Rokey) 自下而上可操作的个人方法: 你无法抗拒这个趋势到来,但你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Indigo) 自己是肥料 ,还是能获取营养 之间,找到平衡。(indigo) 主动选择尊重用户隐私的新产品和服务。(Brad) 选择小公司新产品,抵抗自己的惯性和懒惰,也是滋养新兴创业者的行为。(Rokey) 大部分人还是对不确定性充满恐惧,服从了自己的惰性。(Indigo) 看到新闻要知道信源在哪里?(Indigo) 需要系统性的教育如何鉴别信息,未来的Digital Native会比我们更有鉴别能力,我们与推荐算法的对抗,就像是身体与病毒之间的对抗,这也是生物进化的一部分。(Indigo) 买收费的信息,用钱把隐私与时间买回来,用经济手段解决。(Brad) 收到信息后,第一个判断是事实还是观点。(Rokey) 不存在真正的客观,但仍要锻炼判断Opinions 和Facts的能力。(Brad) 经常屏蔽平台为了迎合我兴趣的推荐内容,抵抗算法,用系统提供的工具来抵抗系统,学会调教与 Hack系统。(Indigo) 一般位置,性别信息开放无所谓,但操作系统应该开放功能,让老百姓都具备“反间谍”能力。(Indigo) 提及内容: Netflix:《The Social Dilemma》https://www.thesocialdilemma.com Yuval Noah Harari:《21世紀的21堂課》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0295288/ Shoshana Zuboff:《监控资本主义时代》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4974005/ 隐私安全邮箱 Portonmail:https://protonmail.com/ 纽约时报收费版:https://www.nytimes.com/subscription Jumbo App Privacy + Security:https://apps.apple.com/us/app/jumbo-privacy-security/id1454039975 Facebook Mark Zuckerberg Conversatio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oj9eD0Wug8&t=4s 本期讨论嘉宾: Indigo 微博 @indigo / 公众号:INDIGO 的数字镜像 Brad 公众号:佛系育儿笔记 Rokey 公众号:Rokey的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