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节目由小宇宙App与JustPod联合出品 -
1915年,《新青年》(首卷名《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这是一本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里程碑式的刊物。在它的影响下,“新文化”由涓涓细流逐渐汇成洪波巨浪,成为一场空前规模的“运动”,推动着20世纪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深刻转变。
让我们回顾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的过程,一窥陈独秀和众编辑们的传播策略,看看他们是如何将这一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刊物,办成红遍全国的“爆款”。
- 制作团队 -
策划:程衍樑、郑诗亮
顾问:姚霏
采写:顾依
编辑:杨一
制作:刘帆
《浦江往事:百年上海红色印记》由中共上海市杨浦区委宣传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提供指导。本节目是2021年上海市“中国好网民礼赞建党百年”系列活动项目之一。
- 收听方式 -
您可以通过小宇宙App、新华社App“新知”版块,订阅收听本节目。
- 互动方式 -
微博@小宇宙播客App @JustPod
微信公众号:小宇宙播客
微信公众号:播客一下
1.以更名《新青年》为契机,重塑品牌形象
2.借杂志《甲寅》的声望(《新青年》的注重实务与之一脉相承),获取种子用户
3.陈独秀出任北大文科学长后,复刊《新青年》,吸纳多位北大教授进入编委会,升级团队,有了名流背书
4.以一出双簧,引旧文化势力的代表人物林纾加入争论,学界名流开始就新旧文化公开论辩,于是各大报刊竞相转载,扩大曝光
BTW,传播策略固然重要,但那个年代的杂志内核,是真的在书写文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