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0 “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第一个《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的诞生
- 本节目由小宇宙App与JustPod联合出品 - 1920年,29岁的陈望道翻译了第一个《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从此它一版再版,改变了无数中国人的信仰,也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走向。 - 制作团队 - 策划:程衍樑 顾问:姚霏 曹伟 采写:吴桐 顾依 编辑:熊怡 杨一 制作:刘帆 《浦江往事:百年上海红色印记》由中共上海市杨浦区委宣传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提供指导。本节目是2021年上海市“中国好网民礼赞建党百年”系列活动项目之一。 - 收听方式 - 您可以通过小宇宙App、新华社App“新知”版块,订阅收听本节目。 - 互动方式 - 即刻@小宇宙App @JustPod 微博@小宇宙播客App @JustPod 微信公众号:小宇宙播客 微信公众号:播客一下
- 009 从电影主题曲到成为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是怎么诞生的?
- 本节目由小宇宙App与JustPod联合出品 - 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只要国歌一响起,就能唤起内心的强烈共鸣。这是一首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抗战记忆的歌曲,它已经成为了一种超越时代的精神符号,成为我们共同的文化记忆。 回到1935年上海衡山路上的小红楼里,当时录制第一版《义勇军进行曲》的年轻人们谁也没有想到,这首流行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会在十四年后作为国歌,奏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大典上。 - 制作团队 - 策划:程衍樑 顾问:姚霏 采写:顾依 编辑:熊怡 杨一 制作:刘帆 《浦江往事:百年上海红色印记》由中共上海市杨浦区委宣传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提供指导。本节目是2021年上海市“中国好网民礼赞建党百年”系列活动项目之一。 - 收听方式 - 您可以通过小宇宙App、新华社App“新知”版块,订阅收听本节目。 - 互动方式 - 即刻@小宇宙App @JustPod 微博@小宇宙播客App @JustPod 微信公众号:小宇宙播客 微信公众号:播客一下
- 008 上海的地下长城:防空洞转型记
- 本节目由小宇宙App与JustPod联合出品 - 防空洞现在听上去离我们很遥远,但就在五十多年前中苏交恶的时代背景下,“挖洞”在上海乃至全国,是一道随处可见的风景线。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防空洞这样的地下空间成为了上海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防空洞一度被开发成旅馆、餐厅、厂房,甚至还意外成为上海地下音乐文化的阵地...... - 制作团队 - 策划:程衍樑 王越洲 顾问:姚霏 曹伟 采写:王越洲 顾依 编辑:熊怡 杨一 制作:马若晨 《浦江往事:百年上海红色印记》由中共上海市杨浦区委宣传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提供指导。本节目是2021年上海市“中国好网民礼赞建党百年”系列活动项目之一。 - 收听方式 - 您可以通过小宇宙App、新华社App“新知”版块,订阅收听本节目。 - 互动方式 - 即刻@小宇宙App @JustPod 微博@小宇宙播客App @JustPod 微信公众号:小宇宙播客 微信公众号:播客一下
- 007 星期日工程师:「兼职」如何从犯罪走向合法
- 本节目由小宇宙App与JustPod联合出品 - 改革开放之初,上海有这样一群工程师,他们利用周日的时间在乡镇企业兼职做技术指导,周一又回到上海,继续在国企、科研院校上班,被人形象地称为「星期日工程师」。但这个在今天看来再平常不过的做兼职行为,曾经一度还会招致牢狱之灾。研究橡胶制品的工程师韩琨就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引发了全社会的强烈震荡,由此改变了整个科技人员的工作制度。 参考资料: 《韩琨事件揭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 《知识变现=“受贿”?走近30多年前的“星期日工程师”》 - 制作团队 - 策划:程衍樑 王越洲 顾问:姚霏 采写:王越洲 布布 编辑:熊怡 杨一 制作:马若晨 《浦江往事:百年上海红色印记》由中共上海市杨浦区委宣传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提供指导。本节目是2021年上海市“中国好网民礼赞建党百年”系列活动项目之一。 - 收听方式 - 您可以通过小宇宙App、新华社App“新知”版块,订阅收听本节目。 - 互动方式 - 即刻@小宇宙App @JustPod 微博@小宇宙播客App @JustPod 微信公众号:小宇宙播客 微信公众号:播客一下
- 006 百年永安的传奇:新式百货如何引领消费潮流
- 本节目由小宇宙App与JustPod联合出品 - 1910年代的上海南京路已经是远东重要的商业购物中心。以永安百货公司为代表的新式百货公司,推出了一系列新式营销手段,打造了一个舒适的消费天堂。永安百货的前世今生,见证了上海这座城市都市消费文化的发展变迁。 - 制作团队 - 策划:程衍樑 顾问:姚霏 采写:顾依 编辑:熊怡 杨一 制作:刘帆 《浦江往事:百年上海红色印记》由中共上海市杨浦区委宣传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提供指导。本节目是2021年上海市“中国好网民礼赞建党百年”系列活动项目之一。 - 收听方式 - 您可以通过小宇宙App、新华社App“新知”版块,订阅收听本节目。 - 互动方式 - 即刻@小宇宙App @JustPod 微博@小宇宙播客App @JustPod 微信公众号:小宇宙播客 微信公众号:播客一下
- 005 遥远的苏州河:上海母亲河的治理往事
- 本节目由小宇宙App与JustPod联合出品 - 上海有这样一条河流,它是江浙沪的水路大动脉,地处上海最繁华的市中心地区,被誉为上海的“母亲河”,但它同时又曾黑臭脏污、蚊蝇聚集,严重影响居民生活。这条名 为苏州河的河流,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矛盾最为突出时的一个缩影。上海市政府决心开展苏州河整治工程,河道和两岸就这样开始发生巨变 …… - 制作团队 - 策划:程衍樑 王越洲 顾问:姚霏 采写:王越洲 布布 编辑:熊怡 杨一 制作:刘帆 《浦江往事:百年上海红色印记》由中共上海市杨浦区委宣传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提供指导。本节目是2021年上海市“ 中国好网民礼赞建党百年”系列活动项目之一。 - 收听方式 - 您可以通过小宇宙App、新华社App“新知”版块,订阅收听本节目。 - 互动方式 - 即刻@小宇宙App @JustPod 微博@小宇宙播客App @JustPod 微信公众号:小宇宙播客 微信公众号:播客一下
- 004 开发上海的资金从哪里来: 全国第一例土地批租始末
- 本节目由小宇宙App与JustPod联合出品 - 跟如今上海光鲜、整洁的形象不同,20世纪80年代的上海,陷入一种城市建设发展无力的困窘之中,交通拥堵、住房困难、环境污染……为了解决城市的发展建设问题,上海 市委市政府关注到了脚底下现成的资源 —— 土地,来寻找可能的突破。去香港取经后,1988年,上海虹桥26号地块面向国际招标,开启了新中国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的序幕。 - 制作团队 - 策划:程衍樑 王越洲 顾问:姚霏 采写:王越洲 顾依 编辑:熊怡 杨一 制作:刘帆 《浦江往事:百年上海红色印记》由中共上海市杨浦区委宣传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提供指导。本节目是2021年上海市“ 中国好网民礼赞建党百年”系列活动项目之一。 - 收听方式 - 您可以通过小宇宙App、新华社App“新知”版块,订阅收听本节目。 - 互动方式 - 即刻@小宇宙App @JustPod 微博@小宇宙播客App @JustPod 微信公众号:小宇宙播客 微信公众号:播客一下
- 003 穿越时代的电波
- 本节目由小宇宙App与JustPod联合出品 - 1948年12月30日,距离南京解放还有不到5个月,电台报务员苏采青正在当时的中共中央驻地西柏坡值班。突然,手头的一封电报引起了她的注意。随着这封电报的结束, 她并没有等来表示道别的信号“GB”,而是三个非常急促的V字电码——这是事先约定的警示信号。而耳机那头,再也没有传来声音。 <br/> - 制作团队 - 策划:程衍樑 顾问:姚霏 采写:吴桐 顾依 编辑:熊怡 杨一 制作:刘帆 《浦江往事:百年上海红色印记》由中共上海市杨浦区委宣传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提供指导。本节目是2021年上海市“ 中国好网民礼赞建党百年”系列活动项目之一。 <br/> - 收听方式 - 您可以通过小宇宙App、新华社App“新知”版块,订阅收听本节目。 <br/> - 互动方式 - 即刻@小宇宙App @JustPod 微博@小宇宙播客App @JustPod 微信公众号:小宇宙播客 微信公众号:播客一下
- 002 “中国的娜拉” : 锦江饭店创始人董竹君见证一个世纪
- 本节目由小宇宙App与JustPod联合出品 - 生于20世纪初始的董竹君,曾因生活所迫做过青楼歌女,随后机缘巧合之下跳出火坑,嫁给了四川督军。婚姻破裂之后,她自力更生,在上海创办了锦江川菜馆和锦江茶室 ——后来合并成为了现在的锦江饭店。让我们从董竹君传奇的一生来回顾二十世纪中国社会之发展变迁。 - 制作团队 - 策划:程衍樑 郑诗亮 顾问:姚霏 采写:郑诗亮 顾依 编辑:杨一 制作:刘帆 《浦江往事:百年上海红色印记》由中共上海市杨浦区委宣传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提供指导。本节目是2021年上海市“ 中国好网民礼赞建党百年”系列活动项目之一。 <br /> - 收听方式 - 您可以通过小宇宙App、新华社App“新知”版块,订阅收听本节目。 <br /> - 互动方式 - 即刻@小宇宙App @JustPod 微博@小宇宙播客App @JustPod 微信公众号:小宇宙播客 微信公众号:播客一下
- 001 从上海到全国,《新青年》是怎样被青年读到的?
- 本节目由小宇宙App与JustPod联合出品 - 1915年,《新青年》(首卷名《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这是一本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里程碑式的刊物。在它的影响下,“新文化”由涓涓细流逐渐汇成洪波巨浪,成为一场空 前规模的“运动”,推动着20世纪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深刻转变。 让我们回顾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的过程,一窥陈独秀和众编辑们的传播策略,看看他们是如何将这一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刊物,办成红遍全国的“爆款”。 - 制作团队 - 策划:程衍樑、郑诗亮 顾问:姚霏 采写:顾依 编辑:杨一 制作:刘帆 《浦江往事:百年上海红色印记》由中共上海市杨浦区委宣传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提供指导。本节目是2021年上海市“ 中国好网民礼赞建党百年”系列活动项目之一。 - 收听方式 - 您可以通过小宇宙App、新华社App“新知”版块,订阅收听本节目。 - 互动方式 - 微博@小宇宙播客App @JustPod 微信公众号:小宇宙播客 微信公众号:播客一下